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初中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审美和感受能力的塑造。流行音乐是当代年轻人的最爱,作为一个重要的音乐类别,流行音乐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审美与思想的变化,对实施美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谈一谈流行音乐的特点,结合当前初中音乐课堂上的现状和问题,探讨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融合。
关键词:流行音乐;初中音乐教学;引入现状
音乐课是校园教学的重要一环,它对于中学生来说,是疏解压力、丰富生活、健康身心的渠道。作为一个重要的音乐类别,流行音乐与中学生的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因其动感的节奏,悦耳的旋律和朴实通俗的歌词深深的吸引着学生。然而,部分流行音乐内容低俗、思想颓靡,容易对初中生的审美与思想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初中音乐课上,教师应该如何正确的选择,怎样合理的利用流行音乐,指导初中生进行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音乐审美修养,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就摆在了教师的面前。本文将谈一谈流行音乐的特点,结合现在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引入现状和问题,为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融合提供借鉴。
1.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面对严重的升学压力,学生通常希望通过音体美课程进行疏解。但是,很多学生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但一上课,又昏昏欲睡。然而,一旦让他们自由讨论,自发表演,他们便生龙活虎,每个人都能说出甚至模仿出自己喜爱流行歌手的作品。可见,对于青少年,他们更愿意欣赏节奏动感,旋律悦耳和歌词通俗的流行音乐。
2.初中音乐课堂上的问题
由于传统观念深入人心,以及教学方法的局限,目前我国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2.1教材内容尚待改进。
当前的初中音乐课本来自国家规定的固定教材,题材老旧,政治色彩浓厚,要么多为口号式的民族歌曲;要么便是佶屈聱牙,学究气息浓厚的古典歌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就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
2.2教学观念需要更新。
很多教师,特别是受过学院式教育的老教师,对流行音乐持有偏见,认为相较于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格调不高,演唱缺乏技巧,因此很难将流行音乐应用到教学当中。即便运用,也因年龄差距,而不能选取能激起学生积极性的歌曲。
2.3素材选择较为复杂
虽然流行音乐主题新颖通俗,旋律歌词生动活泼,能够较好的激起中学生的共鸣。但是有部分流行音乐内容低俗、思想颓靡,容易对初中生的审美与思想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数量庞杂,良莠不齐的流行歌曲也给教师选材带来了难度。
3.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融合
随着时代与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将流行音乐带入初中音乐课堂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应对。
3.1确定引入目标
流行音乐的主题通俗,如何做到通俗但不流俗,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3.1.1确定高尚的情感与思想
通过学习流行音乐,引导学生体会潜藏在作品中的情感,启发他们思考,使他们感受音乐、升华情感,能够对学习和生活抱有更积极的态度。
3.1.2教学方法多元化
相较于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旋律相对简单,歌词通俗易懂,因此教师可更新教学理念,运用以前不能开展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但让学生听音乐,品音乐,还让他们演唱歌曲,甚至对歌曲做出改编。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
3.1.3树立更高层次可持续的目标
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在课堂内和课堂外终身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更应该明确这一目标,让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3.2精心做好流行音乐的筛选
流行音乐市场庞大,有些歌曲粗制滥造,甚至内容很不健康,对于这种作品,要坚决抵制。因此,当挑选流行音乐作品时,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挑选与教材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审美紧密联系的作品。
3.2.1贴近学科教材,选取素材相近的作品
首先,利用老歌新唱,选用通俗唱法演绎的民族歌曲,如《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一杯美酒》等;其次,可以选取主题的与学科教材中主题相同的流行音乐作品,例如选择有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苏三说》,中国风歌曲《菊花台》等。
3.2.2选取艺术和思想性兼备的作品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懵懂的年纪,有着不懈的追求,浪漫的情怀。教师应当结合学生思想的特点,辩证的看待流行歌曲,尽可能的选择主题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如《我相信》、《从头再来》等励志歌曲,鼓励学生体会其中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行正面教育。
其次,要精心挖掘所选作品的音乐性和艺术性。注意选择作品风格多样化,从不同的曲风、体裁、配乐、和声、演出方式进行挑选。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旋律美,使他们充分了解流行音乐风格的多样性,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2.3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多渠道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仅让学生听音乐,更让他们看音乐,触摸音乐。扩充他们的视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同时可以在课间操休息时候播放由教师挑选的流行音乐,不仅能帮助学生放松情绪,也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结束语
随着时代与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又因为流行音乐的特点,将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流行音乐市场庞大,良莠不齐,教师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挑选主题健康、积极、高尚,与教材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审美紧密联系的作品,进行正面教育。鼓励学生体会其中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高亚娟.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黄河之声,2012,(10):43.
[2]郑雪芹.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3,(6):94,93.
[3]蔡家谱.论初中音乐教学里中国流行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4,(14):136-137.
关键词:流行音乐;初中音乐教学;引入现状
音乐课是校园教学的重要一环,它对于中学生来说,是疏解压力、丰富生活、健康身心的渠道。作为一个重要的音乐类别,流行音乐与中学生的生活内容息息相关,因其动感的节奏,悦耳的旋律和朴实通俗的歌词深深的吸引着学生。然而,部分流行音乐内容低俗、思想颓靡,容易对初中生的审美与思想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初中音乐课上,教师应该如何正确的选择,怎样合理的利用流行音乐,指导初中生进行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音乐审美修养,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就摆在了教师的面前。本文将谈一谈流行音乐的特点,结合现在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引入现状和问题,为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融合提供借鉴。
1.初中音乐教学的现状
面对严重的升学压力,学生通常希望通过音体美课程进行疏解。但是,很多学生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但一上课,又昏昏欲睡。然而,一旦让他们自由讨论,自发表演,他们便生龙活虎,每个人都能说出甚至模仿出自己喜爱流行歌手的作品。可见,对于青少年,他们更愿意欣赏节奏动感,旋律悦耳和歌词通俗的流行音乐。
2.初中音乐课堂上的问题
由于传统观念深入人心,以及教学方法的局限,目前我国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2.1教材内容尚待改进。
当前的初中音乐课本来自国家规定的固定教材,题材老旧,政治色彩浓厚,要么多为口号式的民族歌曲;要么便是佶屈聱牙,学究气息浓厚的古典歌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脱节,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这就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
2.2教学观念需要更新。
很多教师,特别是受过学院式教育的老教师,对流行音乐持有偏见,认为相较于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格调不高,演唱缺乏技巧,因此很难将流行音乐应用到教学当中。即便运用,也因年龄差距,而不能选取能激起学生积极性的歌曲。
2.3素材选择较为复杂
虽然流行音乐主题新颖通俗,旋律歌词生动活泼,能够较好的激起中学生的共鸣。但是有部分流行音乐内容低俗、思想颓靡,容易对初中生的审美与思想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数量庞杂,良莠不齐的流行歌曲也给教师选材带来了难度。
3.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融合
随着时代与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将流行音乐带入初中音乐课堂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应对。
3.1确定引入目标
流行音乐的主题通俗,如何做到通俗但不流俗,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3.1.1确定高尚的情感与思想
通过学习流行音乐,引导学生体会潜藏在作品中的情感,启发他们思考,使他们感受音乐、升华情感,能够对学习和生活抱有更积极的态度。
3.1.2教学方法多元化
相较于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旋律相对简单,歌词通俗易懂,因此教师可更新教学理念,运用以前不能开展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但让学生听音乐,品音乐,还让他们演唱歌曲,甚至对歌曲做出改编。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
3.1.3树立更高层次可持续的目标
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在课堂内和课堂外终身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更应该明确这一目标,让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3.2精心做好流行音乐的筛选
流行音乐市场庞大,有些歌曲粗制滥造,甚至内容很不健康,对于这种作品,要坚决抵制。因此,当挑选流行音乐作品时,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挑选与教材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审美紧密联系的作品。
3.2.1贴近学科教材,选取素材相近的作品
首先,利用老歌新唱,选用通俗唱法演绎的民族歌曲,如《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一杯美酒》等;其次,可以选取主题的与学科教材中主题相同的流行音乐作品,例如选择有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苏三说》,中国风歌曲《菊花台》等。
3.2.2选取艺术和思想性兼备的作品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懵懂的年纪,有着不懈的追求,浪漫的情怀。教师应当结合学生思想的特点,辩证的看待流行歌曲,尽可能的选择主题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如《我相信》、《从头再来》等励志歌曲,鼓励学生体会其中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行正面教育。
其次,要精心挖掘所选作品的音乐性和艺术性。注意选择作品风格多样化,从不同的曲风、体裁、配乐、和声、演出方式进行挑选。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旋律美,使他们充分了解流行音乐风格的多样性,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2.3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多渠道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仅让学生听音乐,更让他们看音乐,触摸音乐。扩充他们的视野,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同时可以在课间操休息时候播放由教师挑选的流行音乐,不仅能帮助学生放松情绪,也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结束语
随着时代与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又因为流行音乐的特点,将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流行音乐市场庞大,良莠不齐,教师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挑选主题健康、积极、高尚,与教材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想审美紧密联系的作品,进行正面教育。鼓励学生体会其中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高亚娟.基于初中音乐教学的流行音乐引入分析[J].黄河之声,2012,(10):43.
[2]郑雪芹.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艺术时尚(下旬刊),2013,(6):94,93.
[3]蔡家谱.论初中音乐教学里中国流行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4,(1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