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学生缺乏组织观念和组织意识,经常会使脑中储存的化学知识处于游离、无序、分散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又会使化学知识杂乱无章的堆积在一起,学生不但容易忘记,而且非常不利于知识查询和搜索,在急需运用化学知识的情况下,储备知识很难被立刻激活,由此可见,将组织策略应用到具体的中学化学教育中去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帮助学生尽快的发现化学知识的内在关联,总结化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在脑中建立健全的化学知识体系,加强学生的记忆和学习,是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首选途径。
关键词:组织策略、化学知识、运用
根据可靠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复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通常对组织策略的重点性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别提对组织策略运用自如了。绝大多数学生都做不到将化学重点、难点整合在一起,找到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后在脑中构建出比较完整的化学知识网状结构图,另外,学生在复习时经常会选择运用归纳法整理和制定出复习大纲,很少有人懂得运用图表法和树状图来归纳和总结知识要点,因此,有针对性的将组织策略应用到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去,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化学知识和学习要领,在提高中学生化学水平发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现状
高中化学知识的覆盖面较大,且内容复杂,因此绝大多数高中生对化学学习的感受就是:化学内容零散性和复杂性较强,记忆难度大。而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高中生在学习化学时通常没有一条清晰完整的学习思路,没有确切的把握好各个知识点的内在关系,只能强行记忆化学知识,并将它们杂乱无序的堆放在脑中,因为没有较强的组织策略应用意识,这种化学学习方式将会造成瞬间记忆等情况的发生,此外,随着知识记忆量的持续增加和学习内容的不断拓展,已经被记忆过的化学知识将很快被新的知识所取代,就像俗语所说的“熊瞎子摘玉米一样”,也难怪有些学生的化学成绩始终不见起色了。
另外,认知心理学家在进行有关专家系统方面的研究和调查时发现:专家记忆和储备知识量的多少决定了其处理事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又发现:专家和新人在记忆和储备知识方法选择方面的差异性极大,专家脑中的知识是分层依次排序的,有很强的逻辑性且条理清晰、分明;而新人脑中的知识储备结构则全然不同,他们通常将知识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这种记忆方式会使知识整体显得分散、杂乱无序,也正是因为新人常使用这种方式来记忆和储备知识,所以才在急需运用储备知识时发生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焦急不安等尴尬情况。
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分清化学知识层次、理清化学知识的内在关联、指导学生有序的对化学知识进行排列是高中化学教师首待解决的教学问题,而组织策略的应用则恰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帮助教师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2 组织策略及其意义
组织策略运用是指学习者根据学习资料的类型、特点和内容将所有知识整合在一起,并找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组织策略是对化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加工的重要途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它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快速提取所需知识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在实际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组织策略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组织策略发现化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基于内在联系构建一个完备的化学知识结构体系,将分散、无序的化学知识连接在一起,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进而使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汲取,真正的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 组织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监控调节在组织策略中的运用
化学教师的实时观察和及时调整是学生习惯运用组织策略的关键。教师在帮助学生习惯运用组织策略的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和化学知识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及时指导学生调节组织策略,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随堂提问的方式监控高中生的组织活动状态,并鼓励和支持高中生主动的提出自己在组织策略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而学生在组织策略的运用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其中隐藏的问题,并在察觉之后立刻改正自己的错误,并运用组织策略重新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体系,由此可见,科学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是在不断摸索和重复中更新创建而来的。
3.2 网络纲要组织策略
网络纲要组织策略其实就是指学习者通过连线的方式将所学资料的重点连接成一个网状结构,并根据知识所涉及内容分析出各知识点之间的从属关系的组织方法。运用网络纲要组织策略就需要将化学重点当作是网状结构中的结点,连线就是找到各个结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特殊情况下也可在连接线上注明该线的属性,这样可以将两结点上的化学知识重点变得更加清晰、易懂。例如,化学教师在要求学生自行编制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时,可以先指导学生将卤代烃、烷烃、醇类等有机物作为结点,在进一步分析这些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然后画上连接线,并在线上注明此反应的名称和类型。
3.3给学生提供联系的机会,并及时反馈
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组织策略的运用方式,并习惯在化学学习中运用该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在主动思考、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组织策略的理解,尽快掌握组织策略的运用技巧,同时,教师还应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学生及时反馈自己在组织策略运用时遇到的问题,倘若是正反馈,教师可以称赞学生,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进一步增加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反之也可及时指导学生停止错误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路,帮助学生认识到在组织策略运用方面的问题,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但无论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都对提高学生化学成绩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强调对学生组织策略的培养,教会学生识别重要知识点的方法,提高学生制定学习大纲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习惯运用组织策略记忆和储备化学知识,进而提高高中化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43-159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肖谷清.肖小明.谢祥林.组织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2013
关键词:组织策略、化学知识、运用
根据可靠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在复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通常对组织策略的重点性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别提对组织策略运用自如了。绝大多数学生都做不到将化学重点、难点整合在一起,找到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最后在脑中构建出比较完整的化学知识网状结构图,另外,学生在复习时经常会选择运用归纳法整理和制定出复习大纲,很少有人懂得运用图表法和树状图来归纳和总结知识要点,因此,有针对性的将组织策略应用到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去,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化学知识和学习要领,在提高中学生化学水平发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现状
高中化学知识的覆盖面较大,且内容复杂,因此绝大多数高中生对化学学习的感受就是:化学内容零散性和复杂性较强,记忆难度大。而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高中生在学习化学时通常没有一条清晰完整的学习思路,没有确切的把握好各个知识点的内在关系,只能强行记忆化学知识,并将它们杂乱无序的堆放在脑中,因为没有较强的组织策略应用意识,这种化学学习方式将会造成瞬间记忆等情况的发生,此外,随着知识记忆量的持续增加和学习内容的不断拓展,已经被记忆过的化学知识将很快被新的知识所取代,就像俗语所说的“熊瞎子摘玉米一样”,也难怪有些学生的化学成绩始终不见起色了。
另外,认知心理学家在进行有关专家系统方面的研究和调查时发现:专家记忆和储备知识量的多少决定了其处理事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后又发现:专家和新人在记忆和储备知识方法选择方面的差异性极大,专家脑中的知识是分层依次排序的,有很强的逻辑性且条理清晰、分明;而新人脑中的知识储备结构则全然不同,他们通常将知识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这种记忆方式会使知识整体显得分散、杂乱无序,也正是因为新人常使用这种方式来记忆和储备知识,所以才在急需运用储备知识时发生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焦急不安等尴尬情况。
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分清化学知识层次、理清化学知识的内在关联、指导学生有序的对化学知识进行排列是高中化学教师首待解决的教学问题,而组织策略的应用则恰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帮助教师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2 组织策略及其意义
组织策略运用是指学习者根据学习资料的类型、特点和内容将所有知识整合在一起,并找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组织策略是对化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加工的重要途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它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帮助学生快速提取所需知识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在实际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组织策略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组织策略发现化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基于内在联系构建一个完备的化学知识结构体系,将分散、无序的化学知识连接在一起,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进而使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汲取,真正的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3 组织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1 监控调节在组织策略中的运用
化学教师的实时观察和及时调整是学生习惯运用组织策略的关键。教师在帮助学生习惯运用组织策略的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和化学知识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及时指导学生调节组织策略,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随堂提问的方式监控高中生的组织活动状态,并鼓励和支持高中生主动的提出自己在组织策略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而学生在组织策略的运用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其中隐藏的问题,并在察觉之后立刻改正自己的错误,并运用组织策略重新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体系,由此可见,科学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是在不断摸索和重复中更新创建而来的。
3.2 网络纲要组织策略
网络纲要组织策略其实就是指学习者通过连线的方式将所学资料的重点连接成一个网状结构,并根据知识所涉及内容分析出各知识点之间的从属关系的组织方法。运用网络纲要组织策略就需要将化学重点当作是网状结构中的结点,连线就是找到各个结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特殊情况下也可在连接线上注明该线的属性,这样可以将两结点上的化学知识重点变得更加清晰、易懂。例如,化学教师在要求学生自行编制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时,可以先指导学生将卤代烃、烷烃、醇类等有机物作为结点,在进一步分析这些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然后画上连接线,并在线上注明此反应的名称和类型。
3.3给学生提供联系的机会,并及时反馈
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组织策略的运用方式,并习惯在化学学习中运用该方式解决问题。学生在主动思考、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组织策略的理解,尽快掌握组织策略的运用技巧,同时,教师还应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学生及时反馈自己在组织策略运用时遇到的问题,倘若是正反馈,教师可以称赞学生,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进一步增加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反之也可及时指导学生停止错误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路,帮助学生认识到在组织策略运用方面的问题,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但无论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都对提高学生化学成绩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强调对学生组织策略的培养,教会学生识别重要知识点的方法,提高学生制定学习大纲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习惯运用组织策略记忆和储备化学知识,进而提高高中化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庆林.杨东.高效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43-159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肖谷清.肖小明.谢祥林.组织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