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浅谈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2013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88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我们精心护理和严格的消毒隔离,186例手足口病患儿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有两例重症转至上级医院。
结论通过加强临床观察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大大的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42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254-02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1]。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8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1月~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88例,男95例,女93例。年龄为3个月~10岁,经过精心治疗及严格的消毒隔离护理后,186例患儿均痊愈,无并发症发生,有两例重症转至上级医院。
1.2临床表现:患儿手、足、口均出现小红斑,随后出现米粒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疱疹,周围有红晕,80%的患儿伴有臀部皮疹,100%伴有发热,体温37.5~39.8℃,其中81例体温超过39℃,呈年龄越小体温越高趋势,热程3~5天,其他伴随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等[2]。
2护理措施
2.1环境管理。所有患儿均进行隔离护理 我科有专门的隔离病房。患儿的病房要定期进行通风,并注意其中的温度情况,定期进行消毒工作,患儿的一切用品都要进行消毒,患儿使用的被褥、衣服等物可以进行暴晒消毒,一般要经6 h的暴晒消毒。护理人员和医生在进行操作都要进行消毒洗手工作,处理患儿的体液分泌物等物时应要带上无菌手套,并注意无菌操作。病房要严格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患儿的体温恢复到正常状态时,临床表现基本消失时可结束隔离,进行隔离的时间大概为14d。
2.2消毒措施。对患儿接触过的桌面、墙面、地面,定期进行彻底消毒,一般使用有效浓度的含氟消毒剂,不宜浸泡的物品需置于太阳下暴曝晒4小时以上,与患儿接触的医护人员应用速干湿洗手剂消毒,每天病室应用紫外线消毒[3]。
2.3饮食护理。对因发热、口腔疱疹,食欲较差,甚至拒绝进食的患儿,配以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高蛋白、高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禁食冰冷、辛辣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少食多餐;由于该病常发生于夏季,患儿又有体温升高,为防止引起脱水,适当补充水分。
2.4皮肤护理。患儿衣服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及时清理大便,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手足部皮疹初期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涂。
2.5发热护理: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热度,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的患儿,在医师的指导下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包括降低室内温度、冰敷头部及大血管处,给予布洛芬混悬滴剂口服[4]。
2.6口腔护理:一般患儿在发病1~2天后,在他们口腔黏膜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有哭闹、流口水等不适。饭前饭后用温开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3岁以下不会漱口的患儿,可以用温开水棉签轻轻地清洁口腔。尽量不用生理盐水漱口,因为盐水容易刺激溃疡面可加重口腔疼痛。患儿口腔溃疡、疼痛较轻者,用碘甘油涂抹溃疡处以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还可将维生素E或鱼肝油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以止痛,使糜烂早日愈合[5]。
2.7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指导手足口病家属因对本病不甚了解,精神高度紧张、焦虑,甚至恐慌,耐心向家长做好疾病宣教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患儿易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哭闹不止。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态度和蔼取得其配合。
2.8病情觀察。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大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病等并发症,故应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应立即向医生汇报。
3健康教育
本病为婴幼儿期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不是终生免疫性疾病,可再次感染而发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快,主要为亲密接触传播,一旦患儿确诊为手足口病,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大多愈后良好,轻者不需住院;叮嘱家长要为患儿培养一个良好的卫生行为,定期给予其用品进行消毒,可以进行阳光暴晒杀菌或热水煮沸消毒[6]。
参考文献
[1]黎念;雷伟.手足口病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1-01-10
[2]黄少华.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点及血清细胞因子变化[J].广西医科大学,2012-06-01
[3]刘丽.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及其医院感染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1-15
[4]李洪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01-20
[5]陈善芬.小儿手足口病的口腔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11-30
[6]王善雨;高春玉;姚新华;石焕洲.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J].中国当代医药,2009-06-10
方法对2013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88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
结果经过我们精心护理和严格的消毒隔离,186例手足口病患儿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有两例重症转至上级医院。
结论通过加强临床观察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大大的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9.424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9-0254-02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1]。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8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1月~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188例,男95例,女93例。年龄为3个月~10岁,经过精心治疗及严格的消毒隔离护理后,186例患儿均痊愈,无并发症发生,有两例重症转至上级医院。
1.2临床表现:患儿手、足、口均出现小红斑,随后出现米粒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疱疹,周围有红晕,80%的患儿伴有臀部皮疹,100%伴有发热,体温37.5~39.8℃,其中81例体温超过39℃,呈年龄越小体温越高趋势,热程3~5天,其他伴随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等[2]。
2护理措施
2.1环境管理。所有患儿均进行隔离护理 我科有专门的隔离病房。患儿的病房要定期进行通风,并注意其中的温度情况,定期进行消毒工作,患儿的一切用品都要进行消毒,患儿使用的被褥、衣服等物可以进行暴晒消毒,一般要经6 h的暴晒消毒。护理人员和医生在进行操作都要进行消毒洗手工作,处理患儿的体液分泌物等物时应要带上无菌手套,并注意无菌操作。病房要严格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患儿的体温恢复到正常状态时,临床表现基本消失时可结束隔离,进行隔离的时间大概为14d。
2.2消毒措施。对患儿接触过的桌面、墙面、地面,定期进行彻底消毒,一般使用有效浓度的含氟消毒剂,不宜浸泡的物品需置于太阳下暴曝晒4小时以上,与患儿接触的医护人员应用速干湿洗手剂消毒,每天病室应用紫外线消毒[3]。
2.3饮食护理。对因发热、口腔疱疹,食欲较差,甚至拒绝进食的患儿,配以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高蛋白、高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禁食冰冷、辛辣或有刺激性的食物,少食多餐;由于该病常发生于夏季,患儿又有体温升高,为防止引起脱水,适当补充水分。
2.4皮肤护理。患儿衣服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臀部有皮疹的患儿及时清理大便,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手足部皮疹初期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涂。
2.5发热护理: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热度,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的患儿,在医师的指导下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包括降低室内温度、冰敷头部及大血管处,给予布洛芬混悬滴剂口服[4]。
2.6口腔护理:一般患儿在发病1~2天后,在他们口腔黏膜见到疱疹,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疼痛感较重,患儿有哭闹、流口水等不适。饭前饭后用温开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3岁以下不会漱口的患儿,可以用温开水棉签轻轻地清洁口腔。尽量不用生理盐水漱口,因为盐水容易刺激溃疡面可加重口腔疼痛。患儿口腔溃疡、疼痛较轻者,用碘甘油涂抹溃疡处以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还可将维生素E或鱼肝油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以止痛,使糜烂早日愈合[5]。
2.7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指导手足口病家属因对本病不甚了解,精神高度紧张、焦虑,甚至恐慌,耐心向家长做好疾病宣教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患儿易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哭闹不止。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态度和蔼取得其配合。
2.8病情觀察。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大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病等并发症,故应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应立即向医生汇报。
3健康教育
本病为婴幼儿期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不是终生免疫性疾病,可再次感染而发病。该病传染性强,传播快,主要为亲密接触传播,一旦患儿确诊为手足口病,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大多愈后良好,轻者不需住院;叮嘱家长要为患儿培养一个良好的卫生行为,定期给予其用品进行消毒,可以进行阳光暴晒杀菌或热水煮沸消毒[6]。
参考文献
[1]黎念;雷伟.手足口病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1-01-10
[2]黄少华.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点及血清细胞因子变化[J].广西医科大学,2012-06-01
[3]刘丽.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及其医院感染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1-15
[4]李洪芹.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01-20
[5]陈善芬.小儿手足口病的口腔护理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11-30
[6]王善雨;高春玉;姚新华;石焕洲.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控制[J].中国当代医药,200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