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振武教授从心理美学入手,结合文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和文艺发生学,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小说创作进行研究。对福克纳小说创作隐含形式和内在机制进行心理上的跟踪,可窥见美国南方人的心理特征。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南方文化 心理
朱振武教授是国内较早致力于福克纳创作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早期撰写的学术专著《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第一次从心理美学的角度,对福克纳小说创作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该书历经作者五载笔耕不辍,成为国内采用心理美学理论对西方文学进行个案研究的第一部力作。
一、心理动势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初美国颇具代表性的南方作家。历史选择了福克纳来充当美国古老南方的代言人。他虚构了一片南方土地,创建了庞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体系小说,思考南方问题。他的文学作品植根于美国南方真实的历史,大量运用意识流、多角度叙述和陈述中时间推移等富有创新性的文学手法,使故事情节浸染着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及细腻的感情描写。
“心理美学”研究范式是朱振武对福克纳研究的一个独创性贡献。文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福克纳小说幽微、隐晦、曲折内部世界的探究无疑是解读福克纳作品深层意蕴极为关键的一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福克纳的小说就是一部部关于人类心灵的隐喻性文本。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关于福克纳主体的独立性与超越性问题,既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从几个角度对之进行反复论证的主旨所在,把福克纳放在“人”的背景下去求证。在这部著作中,朱教授超越了福克纳小说创作文本层面,努力探寻其创作的心理动势和思想逻辑。它运用大量丰富、翔实、鲜活的文学资料,运用心理美学理论,全面分析了福克纳从“青涩少年”到“终南隐士”的曲折心路历程,旨在从源头上探寻、解析“福克纳在解构小说时所拥有的独特的心理机制”。
二、创作情结
在对福克纳心理美学的探究中,该著作重点着墨于其小说创作的深层动机,就其生活中所形成的种种难以割舍的情节与其创作发生的关系进行深层次阐释,从中可以窥视战后美国南方人所面临的心理困境、旧的家族意识、家族情节等。福克纳锲而不舍地描述其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及其心路历程。福克纳笔下的南方世界和南方人文化心理有其现实渊源。在经历南北战争之后,南方战前短暂的经济繁荣,战争中受到的破坏,战后的经济停滞,生活贫困和受到伤害使南方人遭受挫折、失败和屈辱,其更高度珍视家庭的价值。福克纳的第一部家族小说《沙多里斯》中一共提到一个家族的五代人,开启了家族小说的先河。福克纳利用写一个家族来展现其心目中美国南方地区的重要历史片段,尤其是这种历史背景下人物的心理面貌。在福克纳青年时期,南方农业经济的瓦解,社会和文化变形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对人的心理冲击也最为激烈,传统瓦解、人心浮躁正是福克纳小说创作中所反映的大背景。南方文化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因素即战争的失败使南方人退守于自己框定的心理区域,文化上更加显示出排外的、自成一体的区域特征。南方人本来有自己的语言——南方人英语的发音不同于美国其他地区—南方人一张口就显示了自己的区域身份,也有自己独特的经济特征和文化風格,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与社会完全脱节的逃避主义的幻觉牢牢盘踞在南方人的头脑中,占据人们的心理。
三、心理象征
探讨福克纳小说的心理象征意义,也是这本书在心理学视野下对福克纳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福克纳的作品《我弥留之际》中,本德仑一家从乡村到城镇埋葬艾迪的行程就如同自我从想象界进入象征界。进入象征界就意味着要抛弃与母亲的整体感而确立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而接受象征界的规则:父亲的法律,否则就要受到阉割的威胁。进入象征界就进入了语言和文化,而埋葬母亲艾迪的行为就可以视为一种消除母亲形象的行为,消除想象界中母亲和孩子共生的关系。在消除了母亲形象之后,孩子们开始接受父亲的法律来确立自己的身份,从而进入象征界。而在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中,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无法确立自己的种族身份,既非白人又非黑人的尴尬处境使他终身都在寻求一种确定的种族身份。Doreen Fowler认为,这种尴尬象征着主体进入象征界前的争斗。
总而言之,朱振武教授考察了福克纳心理创作动机和心理机制以及诸多创作范式。这使读者更加深入了解福克纳小说创作,并从一定程度上彰显出历史遗骸中美国南方人的心理特征和文化框架。
参考文献:
[1]Fowler, Doreen. Faulkner: 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M].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1997.
[2]Matthew, John T.William Faulkner: Seeing through the South[M].Malden,MA: Wiley-Blackwell,2009.
[3]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
[4]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作者简介:毛会娟,女,硕士研究生,山东协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责任编辑 张云逸)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 南方文化 心理
朱振武教授是国内较早致力于福克纳创作研究的学者之一,其早期撰写的学术专著《在心理美学的平面上——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论》第一次从心理美学的角度,对福克纳小说创作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该书历经作者五载笔耕不辍,成为国内采用心理美学理论对西方文学进行个案研究的第一部力作。
一、心理动势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初美国颇具代表性的南方作家。历史选择了福克纳来充当美国古老南方的代言人。他虚构了一片南方土地,创建了庞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体系小说,思考南方问题。他的文学作品植根于美国南方真实的历史,大量运用意识流、多角度叙述和陈述中时间推移等富有创新性的文学手法,使故事情节浸染着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及细腻的感情描写。
“心理美学”研究范式是朱振武对福克纳研究的一个独创性贡献。文学和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福克纳小说幽微、隐晦、曲折内部世界的探究无疑是解读福克纳作品深层意蕴极为关键的一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福克纳的小说就是一部部关于人类心灵的隐喻性文本。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关于福克纳主体的独立性与超越性问题,既是本书的出发点,也是从几个角度对之进行反复论证的主旨所在,把福克纳放在“人”的背景下去求证。在这部著作中,朱教授超越了福克纳小说创作文本层面,努力探寻其创作的心理动势和思想逻辑。它运用大量丰富、翔实、鲜活的文学资料,运用心理美学理论,全面分析了福克纳从“青涩少年”到“终南隐士”的曲折心路历程,旨在从源头上探寻、解析“福克纳在解构小说时所拥有的独特的心理机制”。
二、创作情结
在对福克纳心理美学的探究中,该著作重点着墨于其小说创作的深层动机,就其生活中所形成的种种难以割舍的情节与其创作发生的关系进行深层次阐释,从中可以窥视战后美国南方人所面临的心理困境、旧的家族意识、家族情节等。福克纳锲而不舍地描述其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及其心路历程。福克纳笔下的南方世界和南方人文化心理有其现实渊源。在经历南北战争之后,南方战前短暂的经济繁荣,战争中受到的破坏,战后的经济停滞,生活贫困和受到伤害使南方人遭受挫折、失败和屈辱,其更高度珍视家庭的价值。福克纳的第一部家族小说《沙多里斯》中一共提到一个家族的五代人,开启了家族小说的先河。福克纳利用写一个家族来展现其心目中美国南方地区的重要历史片段,尤其是这种历史背景下人物的心理面貌。在福克纳青年时期,南方农业经济的瓦解,社会和文化变形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对人的心理冲击也最为激烈,传统瓦解、人心浮躁正是福克纳小说创作中所反映的大背景。南方文化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历史因素即战争的失败使南方人退守于自己框定的心理区域,文化上更加显示出排外的、自成一体的区域特征。南方人本来有自己的语言——南方人英语的发音不同于美国其他地区—南方人一张口就显示了自己的区域身份,也有自己独特的经济特征和文化風格,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与社会完全脱节的逃避主义的幻觉牢牢盘踞在南方人的头脑中,占据人们的心理。
三、心理象征
探讨福克纳小说的心理象征意义,也是这本书在心理学视野下对福克纳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福克纳的作品《我弥留之际》中,本德仑一家从乡村到城镇埋葬艾迪的行程就如同自我从想象界进入象征界。进入象征界就意味着要抛弃与母亲的整体感而确立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而接受象征界的规则:父亲的法律,否则就要受到阉割的威胁。进入象征界就进入了语言和文化,而埋葬母亲艾迪的行为就可以视为一种消除母亲形象的行为,消除想象界中母亲和孩子共生的关系。在消除了母亲形象之后,孩子们开始接受父亲的法律来确立自己的身份,从而进入象征界。而在福克纳的小说《八月之光》中,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无法确立自己的种族身份,既非白人又非黑人的尴尬处境使他终身都在寻求一种确定的种族身份。Doreen Fowler认为,这种尴尬象征着主体进入象征界前的争斗。
总而言之,朱振武教授考察了福克纳心理创作动机和心理机制以及诸多创作范式。这使读者更加深入了解福克纳小说创作,并从一定程度上彰显出历史遗骸中美国南方人的心理特征和文化框架。
参考文献:
[1]Fowler, Doreen. Faulkner: 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M].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1997.
[2]Matthew, John T.William Faulkner: Seeing through the South[M].Malden,MA: Wiley-Blackwell,2009.
[3]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
[4]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作者简介:毛会娟,女,硕士研究生,山东协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