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隨着高校连续招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愈发凸显出来。教师职业倦怠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本文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消除职业倦怠,提高工作热情,保证教师身心健康具有极大意义。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民航人才的培养,民航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民航类高校教师的辛勤培养。但是工作要求高、工作压力大、事物繁杂等原因导致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情绪。因此关注并研究民航类高校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对促进民航类院校建设一支质量优秀和高质素的民航教育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航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很常见的教师情绪,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热情,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获取不到成就感。这样的情绪会导致教师工作效率严重降低,不仅影响教师身心健康,也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
1、工作事务繁杂。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目前民航类高校教师面临的教学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教师同时承担着好几门专业课,这些民航类的专业课程(如:航空气象、气候动力学、起落架及修理技术)理论性强、更新快,内容繁多,教师不得不在备课上耗费大量的精力。此外,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即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具有独立思维的个体。面对千变万化的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者的期望和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和因材施教,而教师缺乏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也导致教师产生巨大压力,从而引发职业倦怠。
2、职业发展压力。教师的职业发展主要是职称评定,职称评定主要是科研成果,包括教师每年发表的论文、专利、主研项目和获奖情况。科研工作是各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各高校对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视,每年的科研投入力度也较大[1]。为了更好的发展,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之外再进行科研。但独立发表一篇论文或者专著难度较大,部分教师经验较少、资源缺乏、资历不足,使其在职业发展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导致了他们的焦虑。
3、社会支持不够。社会的支持和鼓舞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在岗位上工作,但是一旦社会支持比较缺乏或者说社会支持开始偏向于责难或者轻视教师时,教师也会对于工作产生一定的倦怠,无法充满激情地投入教学工作中。当前社会竞争激烈,贫富差距加大,人们的生存压力随之升高,教师的工资水平较低加重了其心理负担,尤其是很多青年教师(博士、硕士)认为自己寒窗苦读多年,自己的工资远没有到达心理预期,产生巨大的落差。
4、个人因素影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与个人的抗压能力有关。在同样的外界环境下,个体感受到的心理压力以及心理反应也会有所不同。由于高等教育制度、学校组织管理的某些不合理,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部分教师很容易消极逃避,幸福感迅速降低。而长期从事单调的教学工作,也容易失去了工作激情和动力。
二、缓解民航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职业倦怠的情绪对自身、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采取相应对策,使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
1、提高教师收入水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满足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物质需求,才能激发教师追求更高的自我实现目标。提高教师收入水平,有助于稳定和激励教师,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献身于教育事业。鼓励教师多进行科研成果转换,将研究成果、專利应用到市场中,既为日常教学丰富了素材,又能增加收入。
2、拓宽职业发展渠道。学校应根据发展规划,建立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高校教师也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规划,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可以通过在职读研、读博,网上培训等多种渠道,让教师在灵活的时间中不断提高自己,及时更新知识,减轻周而复始的工作内容和节奏带来的倦怠感。
3、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教师并非古书中的圣贤人,其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社会公众对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切勿道德绑架。家长也应积极配合高校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要因学生在大学就读或已经成人,就放松教育,应与教师多交流沟通,共同把学生培养成才。
4、提高自我抗压能力。首先,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问题,寻求积极的应对方法。任何一件事情长期单调重复,难免疲惫,这时需要有意识地参加业余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做点喜欢的事情排解烦闷。其次,掌握一定缓解压力的方法,正确看待自己,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才不至于现状和预期之间产生巨大的落差。最后,加强体育锻炼,健康的体魄有助于保持心情的愉悦。
三、结语
教师职业倦怠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发展和民航人才的培养。对民航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四个方面解决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将有助于教师重新得到职业满足感,乐于教学。
参考文献
[1] 何杰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167-168.
[2] 陈帆.试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1(17).
[3] 颜小燕.教师职业倦怠之浅谈[J].时代教育,2016(18).
[4] 吴越,刘芳丽.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3).
[5] 伍雄伟.浅析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教师教育论坛,2016,29(8):74-77.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民航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中国民航人才的培养,民航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民航类高校教师的辛勤培养。但是工作要求高、工作压力大、事物繁杂等原因导致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情绪。因此关注并研究民航类高校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对促进民航类院校建设一支质量优秀和高质素的民航教育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航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很常见的教师情绪,一般表现为:工作缺乏热情,无法集中精力工作,获取不到成就感。这样的情绪会导致教师工作效率严重降低,不仅影响教师身心健康,也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
1、工作事务繁杂。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目前民航类高校教师面临的教学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教师同时承担着好几门专业课,这些民航类的专业课程(如:航空气象、气候动力学、起落架及修理技术)理论性强、更新快,内容繁多,教师不得不在备课上耗费大量的精力。此外,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即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具有独立思维的个体。面对千变万化的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者的期望和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和因材施教,而教师缺乏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也导致教师产生巨大压力,从而引发职业倦怠。
2、职业发展压力。教师的职业发展主要是职称评定,职称评定主要是科研成果,包括教师每年发表的论文、专利、主研项目和获奖情况。科研工作是各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各高校对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视,每年的科研投入力度也较大[1]。为了更好的发展,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之外再进行科研。但独立发表一篇论文或者专著难度较大,部分教师经验较少、资源缺乏、资历不足,使其在职业发展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导致了他们的焦虑。
3、社会支持不够。社会的支持和鼓舞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在岗位上工作,但是一旦社会支持比较缺乏或者说社会支持开始偏向于责难或者轻视教师时,教师也会对于工作产生一定的倦怠,无法充满激情地投入教学工作中。当前社会竞争激烈,贫富差距加大,人们的生存压力随之升高,教师的工资水平较低加重了其心理负担,尤其是很多青年教师(博士、硕士)认为自己寒窗苦读多年,自己的工资远没有到达心理预期,产生巨大的落差。
4、个人因素影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与个人的抗压能力有关。在同样的外界环境下,个体感受到的心理压力以及心理反应也会有所不同。由于高等教育制度、学校组织管理的某些不合理,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部分教师很容易消极逃避,幸福感迅速降低。而长期从事单调的教学工作,也容易失去了工作激情和动力。
二、缓解民航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职业倦怠的情绪对自身、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采取相应对策,使教师摆脱职业倦怠的困扰。
1、提高教师收入水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满足了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物质需求,才能激发教师追求更高的自我实现目标。提高教师收入水平,有助于稳定和激励教师,有助于他们更好的献身于教育事业。鼓励教师多进行科研成果转换,将研究成果、專利应用到市场中,既为日常教学丰富了素材,又能增加收入。
2、拓宽职业发展渠道。学校应根据发展规划,建立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为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高校教师也应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规划,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可以通过在职读研、读博,网上培训等多种渠道,让教师在灵活的时间中不断提高自己,及时更新知识,减轻周而复始的工作内容和节奏带来的倦怠感。
3、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教师并非古书中的圣贤人,其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社会公众对教师要有正确的态度,切勿道德绑架。家长也应积极配合高校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要因学生在大学就读或已经成人,就放松教育,应与教师多交流沟通,共同把学生培养成才。
4、提高自我抗压能力。首先,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问题,寻求积极的应对方法。任何一件事情长期单调重复,难免疲惫,这时需要有意识地参加业余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做点喜欢的事情排解烦闷。其次,掌握一定缓解压力的方法,正确看待自己,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才不至于现状和预期之间产生巨大的落差。最后,加强体育锻炼,健康的体魄有助于保持心情的愉悦。
三、结语
教师职业倦怠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发展和民航人才的培养。对民航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感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四个方面解决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将有助于教师重新得到职业满足感,乐于教学。
参考文献
[1] 何杰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6):167-168.
[2] 陈帆.试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1(17).
[3] 颜小燕.教师职业倦怠之浅谈[J].时代教育,2016(18).
[4] 吴越,刘芳丽.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3).
[5] 伍雄伟.浅析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教师教育论坛,2016,29(8):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