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季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春
  小雨像一首飘零的小诗
  常萦绕在我心里
  在没人的雨中更显得孤寂
  但我脸上并不流露出痕迹
  每当小雨飘过总唤起我的回忆
  ……
  儿时的这首歌,真好听!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孤寂。
  还记得,二十多年前,那个清新的雨后,校园里如此安静,我一个人肆意欢喜地游走于每一株碧莹莹的树下。每一株树都像一把把浓绿的大伞,我钻进去,它恰巧把我温柔地围了起来。我仰头注视着每一片翡翠般的绿叶,以及凝聚在每片绿叶上的每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我沉醉于这片新绿,我惊讶于它绿得这么醇厚,又是美得这么静谧。我的内心涌起一阵狂喜和兴奋的颤栗——原来小小的世界可以有这么激动人心的美——而我在此前却从来没有发现。我陶醉在午后的宁静里,陶醉在这阵阵细雨里,陶醉在它带给我的巨大享受中,以致时过境迁二十多年,我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午后。
  我的初中校园应该已经改变许多。树冠变得厚实,面庞洗尽粉铅,玩伴早已换新颜……在诸多的变幻中,不变的依然是我喜欢绿色的心:依然喜欢每天醒来即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依然喜欢得空便可入云雾缭绕的深山,沾一沾山中的仙气,不惜山高水远路途颠簸;依然喜欢每日可以走一段苍翠的小路,细雨轻洒,滤去尘心。
  在渐渐为俗世所累的日子里,我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世界的重要。我不断地选择书,不停地阅读,因为渴望——渴望知道我究竟是谁,要去哪里,怎样才可以更加优秀、纯粹、深刻。我固执地认为,只有书可以帮我找到迷失的世界。一个可以用心看世界的世界。希望在这个世界,依然有无尽的绿意,有无限温柔的雨,有无数开诚布公又睿智有趣的灵魂。
  二、夏
  又是炎夏了。路上,热热的空气裹着腿,我才突然意识到已是最热的天气了,亦是阳气最足的时节。过了夏至,阴气渐生,寒意就是这样在大家还觉得暑热难耐中侵袭浸染,变化四季,天地真是有难言的神奇化育之美。
  6月考试多,监考多,监考如此的难捱,有那么一刻我真的怀疑钟表是有问题的。可是转而一想,我现在的每一分钟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来,眼下的每一分钟在若干年后回忆,都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有活力,那么的逍遥易度,那么的轻盈飘逸,洒脱纵横,我为什么要如此悲观看待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呢?为什么我竟然意识不到眼下的这份炎热是若干年后用再多金钱都无法换回的——因为时间的不可逆转。
  近日读书,囫囵吞枣,自己细心反省,在于没有真正静心,有欲速和浮躁两种病。戒慎。将每一种急切的心都用于投入现在的每一秒,专注,倾注全部的心志,唯此,才能进入书中,才是逐字看书。无欲速,无见小利。可见《论语》应常读。
  三、秋
  这就是秋。辽阔而遥远的天空,温暖而浑厚的颜色,带着蟋蟀的鸣叫,悄然而至。我是如此沉入大地的怀抱,仿佛第一次开始生活,带着一颗敏感柔静的心谛听着自然的一切声音,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凭直觉和最静的心感受他们,原来生活可以如此美好而丰富。为什么以前我要忽略它?真内疚了。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我真的喜欢生活了,在最最不起眼的地方,最最平静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火热的心,不用点燃,因为我自己就是火种。我情愿燃烧了,为了只有一次的人生。
  每日过闹市,脑海总会浮现李安的《食色男女》的镜头,以及一句《礼记》里的话——饮食男女,生活之大欲存焉。形形色色,男男女女,川流不息,活色生香,永远的涌动,不管是清晨还是夜幕,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夜,屋里屋外,繁杂的总是人的欲望,无止境的欲望。只待他人为我们唱挽歌时,我们才能最终静下来吧。
  已是深秋,已无虫唱。夜里四下寂静,守着小小的居室,便与独坐敬亭山时是一样的。可以一样地冥神谛想,万物都在吾心。
  四、冬
  冬日午后的陽光总是慢悠悠的,晃着,在树叶缝隙里漏下的深沉的绿里,眯起眼,就入了梦。
  高高的院落,大家都在睡。我在四楼,层层叠叠的精致的阁宇,大方又体面地囚了我,我却自得欣喜。突然惊醒,一时念起:不如逃了吧,跳出去。四下里很静,我的心躁动起来。先看四下里,没人,就沿着高高翘起的檐角往下一层层地跳,三楼顶,我突然见了老爷子端坐在东厢房的门口,一袭白衣,安然地打盹。我心里一惊,藏了起来,我的脚已触到二楼地面厚厚的落叶,身子还未下去,就伏在那里静静地谛听四下里的动静,耳边是高墙外街上孩子们的嬉戏喧闹的声音——多么自由啊!人还在,心已远。仿佛一下子已经到了野外,没有人管束了,久了,忽又念及那牢不可破的家里,有形的管束是家,无形的是什么呢,我能抵制诱惑么?
  沉沉的,恍惚。
  是谁囚了奴?
  不风魔不成活,
  程蝶衣是如何成全的自己,
  奈何我如此的鼠目寸光,
  在逸豫里遗忘了儿时的梦。
  放浪形骸,
  迷失的是谁呢?
  恸哭。
  深沉的悲哀。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特殊教育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人才综合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高素质的中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了当前中学教育的目标。合唱由于其独特的演唱形式在初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初中合唱教学训练的有效性,对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于提高初中合唱教学训练效率的策略展开研
期刊
摘要:在文学作品中,意境是一种用于表现情感的方式,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现实景物的融合统一,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特点,能够形成一种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在文学创作,意境是一种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意境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能够陶冶读者的情操,让读者沉浸于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身临其境地体会作品中的意境之美,感受作者寄托于作品之中的思想感情。本文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对文学创作中的意境进行分析。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文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最为主要的两个途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一种“鱼与水”的关系。阅读能够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而写作则能够使我们对文章理解得更加深入,融入自己的主观想法,从而将文章中的思想、情感内化为自身所具有的品质,真正实现文学素养的提升。现在不少人都将阅读与写作分割开来,以至于读了很多书,但感觉并没有实质性的收获,或者忽略了阅读积累,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期刊
都城问题是古代中国的重要问题,在古代,建都地点是重要的论证内容,有多样的原因。周振鹤先生在《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一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地理这一分析视角,认为都城建设有存在稳固政权根据地的因素,以此来解释在短暂的时期内,某一政权往往出现建都地点在两地间徘徊转移的情况。这是政治观念对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投射,无论对于历史研究抑或当代规划,都应当予以重视。  周振
期刊
安子君高考落榜了。  直到她得知自己没有收到那所三本院校录取通知书的一刹那,子君才明白什么叫人生真正的痛苦。这滋味儿远比被父母冤枉、跟朋友吵架、被同学嘲笑要来得猛烈得多!眼下,不知如何是好的她正在房间里——思考人生。  “你打算怎么办啊?”周婷拍了拍安子君正支着脑袋发愣的胳膊问道。周婷,是子君的发小,从穿开裆裤光着小屁股时认识起一直到现在,已有十五年浑厚的“革命友谊”了。想当初,周婷和安子君一起上
期刊
墨蓝色的天幕一点点向后撤去,晨曦温柔地唤醒了崭新的一天。两行铁轨反射着阳光,锃亮而刺眼。铁轨向远方延伸,连着滇越,也连着过去与未来……  初见铁路,是刚进初中之时。  来自不知名小学的我,面对众多优秀的同学,不免横生自卑。那时的我,如同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蚕,蜷着身子窝在自己的小世界,与外界隔绝。丝,一丝一丝地吐,一圈一圈地绕,一层一层地裹……蒙上了我的双眼,裹着我的手脚,我甚至忘记要呼吸新鲜的空气,
期刊
提要: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为“文学自觉的时代”,曹丕的《典论·论文》是这个时期文学批评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专论,文中探讨了作家气质与文体风格的关系,对文学和文学批评地位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这篇文章入手,可以窥视魏晋时期文学批评的现状,并以此对其未来的发展动向进行探讨。  关键字:曹丕《典论·论文》文学批评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由人才性向艺术性过渡  对于“才性”的关注,
期刊
摘要:古文运动是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反佛振儒,宗王攘夷,反对外来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侵蚀。  关键词:古文运动 价值和意义 探究  一、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发起人和忠诚的实践者  古文运动的发展由来已久
期刊
一条河,依岸而尊、拂柳而润的样子  一些美丽停泊  她愿意一辈子依偎在岸的肩上  送我過河,撑我跨鞍  即使不留一句感谢  这样的河容易留下一路花朵  这样的河容易永世欢歌  这样的河活着  世界愈加滋润愈加宽阔  满大街找不到  满大街  不是添油就是加醋  不是味精就是酱油  我满大街寻找清淡本味的粥  却找不到你的温柔  我的远见是一种无聊的空白  天这么白热  只有我举着远见  看无数背影
期刊
摘要:这是一个君权统治思想下,几个典型人物为继承统治、争夺王权所引发的悲剧,展现王权统治阶级内部的爱与矛盾,伦理秩序与社会道德的故事。本文重点论述分析,《李尔王》 中所建构的独特的“王者”传承之道。  关键词:《李尔王》 建构 继承 莎士比亚 道德  莎士比亚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李尔王》是莎翁的巅峰期所作,被后世称为“四大悲剧”之一。它之所以为悲剧的主要原因源于当时的创作背景,1601~1607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