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意蕴及时代价值探析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ao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西方不少人借此认为它宣告了列宁、斯大林开创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破产,进而否定社会主义在一国建成理论的意义与价值。众所周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绝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失败。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固然存在不少问题,但绝不可否认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重大历史意义,对这一理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斯大林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
  一、理论意蕴
  (一)指明了社会主义“一国建成”和“最终胜利”的区别
  斯大林认为,在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在苏联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战胜本‘民族’资产阶级的问题,而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问题是战胜世界资产阶级的问题。”在其看来,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能够形成工农联盟从经济上战胜本国的资产阶级,单在苏联一国就能够达到消灭剥削的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而且在他看来,苏联有一定数量的大工业,有一定数量的无产阶级,有领导无产阶级的政党,因此完全具备建成这个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可能用我国内部力量来解决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这就是在其他国家无产者的同情和支持下,但无需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预先胜利,无产阶级可能取得政权并利用这个政权来在我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关于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斯大林指出,由于苏联还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存在着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包围,从而产生资本主义武装干涉的危险,因而仅仅依靠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只有通过若干国家的无产者的共同努力,或者更好是在几个国家的无产者取得胜利以后,才能够有免除武装干涉的完全保障……才能够取得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这里,斯大林把苏联社会主义的最终彻底胜利同其他国家的革命胜利联系在一起,寄希望得到其他国家革命胜利的支持与帮助。
  (二)阐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条件
  斯大林认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需要国内和国际两个条件。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国内条件即组织起包括工业和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体系。在斯大林看来,苏联已经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权,这就具备了建成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即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关系问题,是建成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基本问题,这不仅是阶级基础问题,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此,必须采取符合工农群众利益要求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迅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通过农民合作社把小农经济纳人社会主义发展轨道。一國建成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即一国能否有一个摆脱战争的“喘息”时期。斯大林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趋于稳定,但是矛盾仍然错综复杂,表现在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这极有可能形成一个苏联社会主义政权能够与世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国际环境,给苏联赢得一个能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对和平的“喘息”时期。
  (三)提出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即苏联无产阶级依靠本身的力量战胜本国的资产阶级。他指出,这种战胜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从政治上战胜资产阶级,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二是从经济上战胜资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斯大林认为前者已经实现,他特别强调要尽快实现后者。他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是把农业和社会主义工业结合为一个整体经济,使农业服从社会主义工业的领导,在农产品和工业品交换的基础上调整城乡关系,堵死和消灭阶级借以产生首先是资本借以产生的一切孔道,最后造成直接导致阶级消灭的生产条件和分配条件。”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实现农业和工业的结合。他还指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具体途径,他认为:“为了把农业和社会主义化的工业结合起来,首先必须有巨大的产品分配机关网,巨大的合作机关网,即消费合作社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机关网。”只有这样,才能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巩固苏维埃政权。
  二、现实启示
  (一)必须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我们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邓小平曾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值得自豪的是,改革开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国人骄傲,世人瞩目。这必将进一步坚定广大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二)坚持马列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坚持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创。而社会主义中国却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成绩斐然,国际地位稳步提升,而且成功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严峻考验。其重要原因就是我党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和当代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稳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但这一理论后来却被斯大林绝对化,降低了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并认为建成社会主义可以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完成。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斯大林忽视生产力发展状况,实施了一些超越发展阶段的措施,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此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片面地理解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也不同程度地犯了超越阶段、急于过渡的错误。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稳步渐进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四)团结国际积极力量,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斯大林在苏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之时,国际环境十分恶劣。历史充分证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外部环境的影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固然是众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渗透无疑是不可否认的重要外因。 因此,当前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关键是应当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同时还须积极争取国际力量的支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毛泽东从年起就确立了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邓小平也指出,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对外开放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俞良早:《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2]张一兵编:《资本主义理解史》第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3]俞良早:《经典作家东方学说的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并实现良好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文分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实践主体和载体三个方面论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的过程中,要求人们在处理复杂公共事务方
期刊
摘要:军人心理压力对军事作业绩效和军人身心健康的影响一直是各国军事心理学研究最活跃的焦点方向之一。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很多特定的压力源。心理压力过大将严重影响到军人的身心健康,降低部队战斗力。国内外对不同军兵种、不同军事环境和不同军事行动中的压力源如何影响军人身心健康和军事作业绩效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对我国不同军人群体进行心理压力源、心理压力、心理干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心理压力的
期刊
摘要:事业单位指的是承担国家相关公益、福利性事业的服务性职能机构,比如医疗、教育等组织机构。事业单位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给单位内部行政管理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凭据,并且此项工作是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组成,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与服务效率有利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推进。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提出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及服务效率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
期刊
摘要:农业文明是我国传统社会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定是根植在乡土间;根植在田野上;根植在池塘边的,且乡村文化一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人以坚船利炮即开了近代中国的大门,西方化的工业文明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导致中国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下文将以乡村振兴为起点,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对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
期刊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脱贫攻坚成果,农村的贫困状况显著改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起来。但是因为城乡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加之监管不力等问题的影响,使得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面临着考验。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低收入群体生活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差距;低收入群体;改善对策  前言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期刊
摘要:经典力学中,力矩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描述了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又分为平动和转动,而力矩就是为了更好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转动效应而引入的物理量。根据实际使用经验,从施力方向,读数误差和螺栓摩擦三个方面探讨和分析了影响扭矩扳手准确度的因素与误差来源,提出了再操作扭矩扳手时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力矩;误差;注意事项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扭矩扳手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流水
期刊
摘要:西江镇和施洞镇是黔东南州苗绣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但由于因地域开发和价值追求的差异却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针对这一特点,文章以西江和施洞苗族女性盛装中龙图案为例,进行对比分析,从外型、布局、赋色、工艺等方面探寻两地刺绣龙纹差异性。  关键词:西江;施洞;苗绣龙纹;对比分析  一、外型的差异  飞龙纹,在西江和施洞刺绣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其形态也多变,苗龙总体外形憨态可掬、稚拙天真,散发着纯朴的田野气息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的通讯事业不断进步发展,而通讯运用于实际中往往要和计量技术结合,因而计量技术的发展也影响到无线电及通讯的发展与应用。计量技术是工业生产中对提升质量有极大影响的一项技术。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特别是无线电及通讯技术更加多元化的前提下,更应该深入对计量技术的了解分析。本文通过对计量技术和无线电及通讯的联系进行分析,对计量工作的量值传递展开深入讨论分析,探究计量在通讯技术中的应用策略,
期刊
摘要: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多的关注和重视,逐渐实现其数字化保护和传播。传统数字化保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需要人们进行结合信息空间理论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形态和他正,实现良好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成效。  关键词:信息空间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呈现出无形渐变、繁杂系统性的独特特性,增加了保护和传播工作难度。因此,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群众日常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社会各界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呈现出一种持续提升的状态,然而,在实际食品安全无菌抽样阶段当中,由于各类客观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导致无菌抽样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所以,为了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无菌抽样现状,就必须要对各大地区内部负责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检验机构展开全面的分析调查,确定好最合适的储存条件以及运输条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