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i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就必须进行改革。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运用生本教育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巧设free talk,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课堂教学不再沉闷,从而真正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景教学 课堂教育 英语对话
  初中生尚处于少年儿童阶段,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比之枯燥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知识点,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自己可以参与其中、亲切随和自然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上,他们往往能够更积极主动的接受老师教授的新知识。很多学生告诉笔者,他们喜欢上英语课,因为英语是一门比其他科目都有趣的功课,课堂上有游戏做,还有比赛讨论辩论等等。当然,笔者心里非常清楚,单纯的几个游戏和比赛是不足以吸引学生的。
  为了把每一节英语课都上得有声有色,笔者采用了尽可能多的方法,其中很有效果的也是我常用的一个就是利用贴近学生心灵的freetalk,营造出生动的英语的气氛,使英语于不自觉间流淌在学生的心头,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使用英语进行思考和交流,从而对教学起到良好的烘托和补充作用。
  一、利用freetalk的前提
  英语毕竟不是中国学生的母语,在普通的中学里,每天除了一节英语课,学生们几乎都是在用母语进行着课堂内外的思考、学习和交流。到上英语课的时间了,他们往往还不能够一下子脱离中文的环境,而这是中国学生外语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障碍。此时,freetalk就显示出它的作用了。选择一个好的题目,激发学生使用英语的潜能,这正是freetalk需要达到的目标。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刚好笔者班的学生刚上完体育课回来。此情此景,让笔者顿时计上心来,上课前笔者也像学生上体育课一样,先来给他们热热身。笔者提问了几个平时爱运动的男生:What are your favori tesports?How often do you do sports?然后笔者又让几个平时不太进行体育锻炼的女生回答问题:What about you?Do you like exercise?Ho w often do you exercise?这样就很自然顺畅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学生学习热情被激发了,纷纷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富有个性的互动轻舞飞扬。
  二、如何有效的使用freetalk
  经常在课余花一点时间,通过影视报刊互联网络等各种媒体,通过与学生课余的交流,收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者与校园流行趋势有关的话题,稍加准备,就可以走上课堂了。师生问候之后,教师就可以以尽可能生动的方式,灵活的引入准备的话题,和学生进行较为自由的交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英语说出自己了解的知识和心中的想法。
  例如,愚人节到了,笔者会神秘地告诉他们一个惊喜的消息:下午放假,或是将有某某名人到我校参观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再问他们知道不知道愚人节及其来历,然后和他们讨论怎样在节日这天善意地欺骗别人,学生会对这样的话题非常感兴趣,一定会很踊跃地加入到讨论中来,提出很多他们的见解和主意,教师再适当地加以引导和指点,就可以让学生顺利地进入英语课堂的环境中来,使他们在了解与愚人节相关的知识的同时,英语听、说、及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再如,现代中学生很多同学喜欢看体育新闻,尤其是看NBA。
  三、freetalk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值得注意的是,提升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绝不是要一味地迎合学生一些盲目的偶像崇拜或物质追求的思想。
  相反,在每天的交流中,坚持将思想教育贯彻其中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这也是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上文提及的两个例子中,针对愚人节,我告诉学生必须坚持客观地对待这个西方的节日,而且只能是善意的以不对他人造成伤害和侮辱为原则的,否则就不能成其为节日了;针对追星崇拜,我让学生明白,球星也是普通人,也有着很多人都有的嬉笑怒骂和缺点,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赞美值得称道的优点,不应该让对明星的崇拜使我们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
  还有一点需要提起的是,课前的freetalk应该以尽可能地在最后和当堂课的内容衔接起来为原则。freetalk固然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但是教师要对这个过程进行控制,时间和时机一到就应该马上停下,将课堂向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过渡;这个步骤不能等待太长时间,否则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太久,就可能影响整节课知识传授的效果。
  生本教育的运行机制就像我们用钥匙去打开汽车的马达一样,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一把学习的“钥匙”,让学生去开启自身的动力系统,“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语)。生本教育的这种激发模式,让教师从灌输者走向了引道者,从知识生产者的蓝领变成了知识生产过程的管理者的白领,从参与化学反应的元素变成了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于是,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发挥和发掘。
  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锻炼语言的机会,用真情实景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其主要目的是指为学生创设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巩固语言知识的机会和场所,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乐”,符合生本教育“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课程主张。教给学生的真正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应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课堂学生非常活跃,积极举手发言。
  师生之间的交流非常的愉悦和流畅,课堂里笑声、掌声不断,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生本的英语课堂上,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而设计的,我们把活动的空间交给了学生,把表现的机会还给了学生,极大地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表现欲、表达能力、创造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快乐地学习,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作者单位: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观察能力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把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力。它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最基本的能力培养。  关键词:生物 实验 教学 观察  观察能力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把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力。它是初中生物教学中最基本的能力培养。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谈谈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观察能力的概念  衡量观察水平高低的概
摘要: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且它应用于各行各业,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快的、科技含量最高的专业。通过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我们初步探索出了“课堂车间化,车间课堂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专业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双化”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同时,去获得直观的触手可及的影像或实物,进而验证理论。  关键词:电子专业、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技能训
摘要:《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纵观一定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笔者在学习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反思自己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在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面作了如下四部曲尝试,总体实施下来成效显著。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有效教学 方法 
供试的8个甘蔗品种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以及比叶重的季节变化规律都表现为:从苗期到伸长盛期逐渐增加,伸长盛期达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下降,且这种变化规律随品种的变化而改变.不
摘要:素质教育强调基础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数学 基础 教学  素质教育强调基础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需要。那么,如何加强初中数学的“双基”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是
摘要:去除学生对于作文的畏惧心理,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将是初中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现将笔者在初中作文教学探讨中的一些经验拿来与大家同享,希望对作文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语文 写作教学 欲望 习惯  1.排除畏惧,点燃写作欲望。  (1)开展课前两分钟即性演讲,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演讲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中表现出来的某种行为,提出某种言论;也可以针对家
摘 要:体验音乐的美感应是音乐课堂的主要内容,感动学生的,应该是音乐本身。大音乐教育的音乐课堂,学生只是音乐的尝试者,并不是专业音乐人,教师想从音乐技法上吸引学生,学生还没有这么专业的鉴赏力,想单从音乐的兴趣上激发学生,我们的课堂音乐在流行音乐面前,完全不能使学生有更特别的兴趣。所以,要想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音乐课堂 体验方法  一、提高音乐审美的方法
摘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人类之间的信息与情感,帮助人们进行交际。而语言与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语言不仅仅是符号系统,它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不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运用不好语言。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英语教学,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的经验,来谈一下初中英语文化的培养。  关键词 : 英语 语言 文化  1、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不同的文化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