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学生感恩耄耋师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o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4日下午,一个72岁的老新闻人带着一本书,轻轻敲开了一位86岁老新闻人的家门。
  “这本书不久前获得了湖北省好新闻奖一等奖。”古稀人捧出一本《守护生命线》,双手献给耄耋老人,“这本书连同所获的奖都应该属于您!”
  1979年3月,古稀人正式成为《湖北日报》记者。他采写新闻很勤奋,却由于缺乏新闻专业知识,在对待新闻真实性问题上存有误区。比如他在采写新闻时,会将“听”来的事实写成“看”到的,被人揭发后还很不服气。
  1981年夏天,报社将他送进新闻训练班进行“业务回炉”。为他讲授“新闻学原理”课的就是今天的耄耋老人。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古稀人至今对当年老师的这次授课记忆犹新,“比如记者写新闻,‘听’到的,就只能写‘听到’,绝不能写成‘看到’!”
  当时,讲台下的这位古稀人如坐针毡,面红耳赤。
  知耻而后勇。自此,古稀人直面自己的新闻失实,也关注和研究起了新闻失实的课题。
  1984年6月,他编著的《新闻失实百例》印行,时任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为之题写书名;30年后,他与许万全合作,编著《守护生命线》,在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
  古稀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向他的耄耋老师汇报了《守护生命线》的成书过程,师生的两双手久久地紧紧相握……
  “没有您的教诲,也许就没有我的后来,”古稀学生深情地对耄耋师说,“更没有这本《守护生命线》……”
  对了,这位耄耋老师就是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任《湖北日报》编辑,后任《中国水运报》总编辑的陆平煌先生。古稀学生就是作者鄙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一个退休記者。
其他文献
1954年,Shephard和Todd给出了有限不可约复反射群的分类,近年来,时俭益又给出了复反射群拟Coxeter元及元素反射长度的概念.本文是在此基础上,对本原复反射群拟Coxeter元及反
学者李怀印在其著作《乡村中国纪事:集体化和改革的微观历程》一书中提到一个有趣的历史细节———  1978年夏,在一场大旱之后,其故乡秦村(即江苏东台县某大队第十一生产队)的棉田里,虫害泛滥,几乎失去控制。队里多次喷洒农药,均不见效,因为此时棉铃虫已产生了抗药性。剩下的唯一办法,是手工逮虫子。具体做法是用筷子做成的土制镊子,把虫子从花朵里夹出,放入装有盐水的瓶子里淹死。  由于天气炎热,这项任务只能
我的母亲是位双目失明的人,那是她三岁时得天花的后遗症。  当年,全家六口人,靠父亲的茅匠手艺糊口。后来农村盖草房的人越来越少,家庭越来越困难,父亲被照顾安排到生产队养猪。为多挣工分,母亲和父亲一起养猪,拿五成工分。  生产队养了一百多头猪。除了切猪草、煮猪食,她还要提着桶到每个猪圈一天三顿地喂食。没有人引路,就靠自己一步一步地摸着走。每逢猪生病,她就给猪开小灶。母猪要产崽,她就坐在猪圈门口听着,生
本文研究了如下一类周期Jacobi矩阵特征值反问题:将周期Jacobi矩阵(?)n写成若给定两个实数集λ={λ1≤λ2≤...≤λn}和v={v1<v2<...<vn},其中λ的重根的重数不超过2,并且给定β> 0
1973年春,我刚上小学三年级。因搬迁的缘故,我家决定重砌三间土墙茅草屋。那时经济条件十分落后,连口粮都不够吃,哪有钱去买砖瓦?父亲和哥哥忍着饥饿,拉着一只水泥船,到一百多里外的黄海滩上,买了几十担茅草运回家。苦于买不到木料当房梁,又买了几千块当地泥瓦匠掼的土砖坯当砖头砌山墙代替房梁。  父亲选择了一块空地,用牛将垒墙的泥踩了又踩;请来亲戚、邻居,挖垒墙的垡头。那时没有胶轮小车,垒墙的垡头都是靠人
n-阿贝尔范畴和n-正合范畴2014年由Jasso(见[19])引进,是阿贝尔范畴和正合范畴的自然推广.本硕士学位论文主要研究Frobenius n正合范畴的稳定范畴和n-正合范畴的反变有限子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