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早点”带给我的小开心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200630990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来“开心早点”用餐时,正赶上开业酬宾:粥免费,咸菜不要钱。我和爱人共付了三元钱就饱餐一顿,能不开心吗?
  走出餐馆,我们议论着,为了招揽客人,店主也真是下本,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吧?
  十几天后,我再次来到这里。早上六点,人还不太多。我要了一份朝鲜面,并照单付了钱。等面的工夫,开始四下环顾:小店不足八十平方米,九张崭新的四人桌,空调、公勺、公筷、纸抽等一应俱全。厨房就在餐台的后面,上方“明厨、亮灶、诚信经营”几个大字特别亮眼。后厨四位师傅揉面的、做包子的、看蒸屉的、煮面的,他们既有分工又共同合作,忙而有序。早餐的品种很多,还有四样免费的咸菜整齐地放在那里。
  饭端上来了,我微微皱了一下眉,口感好差呀,只得走到餐台说:“再买两个小笼包吧,朝鲜面没泡开,也太淡了。”没想到,这女子边捡包子便冲身后喊:“妈—面没泡开,味儿也太淡了!”女子清亮的声音引得客人都抬起头来,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之后,那位“妈妈”也跟我说:“刚才的水没烧开,我再重做一份。”
  没有辩解,没有遮掩,一切是那么平静……
  再次端来时,汤稀了很多。我用筷子一搅,白白细细的面条,缠着筷尖,轻柔地摇动着,碧绿的芫荽点缀其中,看着就有食欲。味蕾得到了满足,我的嘴角也飘过一丝笑意。餐毕,愉快地去结账,前台的女子也微笑着说:“你的面没怎么吃,小笼包不要钱了。”而此时,二维码被别的客人挡得严严实实,要是我再说什么,反倒耽误人家做生意了。
  省了钱,自然是开心的事情,但更开心的,是他们的坦诚!敢把后厨亮出来,把顾客的“不满”喊出来,并及时补救,往小了说是实在、真诚,往大了说就是理念和格局。小小早餐店能做到这样,的确是不容易的。
  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过类似的感触,可是,女子面对客人时说的那句“今天吃点什么”的话告诉我,这里已经有了很多“老顾客”,当然也包括我。我很少在外面用早餐,一旦在外用早餐多是在这里。
  那天,微信付款时点错了数字,多刷两元钱。餐台的女子说:“没事儿,一会找您钱!”餐馆的人总是很多,若不是一部分人打包,恐怕连座位都紧张,她哪还顾得上找钱呢?想想,吃过人家免费的粥和包子,两元钱要不要都没关系了。可是,就在我起身要走的时候,两张一元钞已经放到了桌角,那褶皱的旧钞,被整理得平平整整。
  拿起鈔票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更像是两张名片:一张代表“诚信”,一张代表“真诚”!有句广告语说:“诚信就是人脉,真诚就是利润!”小店拥有了这样两张名片,兴旺可期。出门时,我回望了一下“开心早点”几个红色大字,开心地笑了。
其他文献
珍是我初中的同班同学,她梳着两条小辫子,乌黑的眼睛忽闪忽闪的,如同天上的星星,皮肤白净,喜欢唱歌跳舞,非常活跃,是真真切切的校花。她家就住在城镇的街道上,经济条件也好,就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天使。对于从偏远山村来读书的我而言,她就是白天鹅,可望而不可即。那时,本来班上的女生就少,所以我与她很少搭话。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珍初中毕业后没有上高中。我们那个时候高中是到外乡镇的中学上的,因此,我与珍就更没
期刊
1  岁月的牙床 镶满大山高低不平的牙齿  白昼 咀嚼出炊烟的意境  黑夜 砸吧出满天童话  山村就像一位滄桑的老人  轻轻一咳 就咳出了内心的酸甜苦辣  2  躺在大山的怀里 山村的梦幻五颜六色  田野是张巨大的五线谱  播放的 都是崛起的春色  而老农咂吧咂吧的铜烟枪口  瞄准的 都是躲在叶背的害虫  3  前朝的月光 大摇大摆地入驻小村  风雨中的小村 主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今天的太阳端坐在
期刊
秋风起 红了十月的天空  几百年的高寿 你静静伫立  虬枝峥嵘 躯干黝黑  如同我苍老的父亲母亲  阳光无遮拦地照耀  鸟雀叽喳 在你身上逗留  一夜秋雨 葉飘零  一盏盏红灯笼随风摇曳 炫耀高枝  最美的颜色 最甜的味道  把白云诱惑  采摘的喜悦如雀跃枝头的果子  娇艳欲滴  风雨中 那个熟悉的身影日渐佝偻  无数回把苦涩“捂”成甜蜜  只为等待儿女回家  把爱 装进返程的行囊
期刊
我以禅定之心  细读中秋的月光  然而  我怎么也读不懂  这出世的月亮  我在悲恸呼唤  那隐去的时光  能否在月光中  相逢久违的爹娘  缝补亲情撕裂的肝肠  我渴望相见的泪水  早已盈满眼眶  那消失不尽的情愫  那些久违的思念的惆怅  模糊了瘦弱的月光  想在重逢时刻  从孩提时的话  说起久长  搅动着欢乐和伤痛  反哺的孝心颤动心房  哦 月光呵月光  撫慰着最心疼的地方  拉近遥远的
期刊
乍到兰州  月亮是灰色的  起起伏伏绵延的山头  几乎寸草不生  一片又一片  秃岭仿佛过了一遍火  呈现出一派沉沉的灰色  我的眼睛 是干涩的  总渴望广袤的银色中闪出一点绿  可是 在兰州  在灰蒙蒙的天底下  几乎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幼稚奢望  忽然又一想 这里的月  这里的山 这里的水  乃至林立的高楼大厦  又是多么浑然一体  最具地方色彩  凝望月亮 那棵桂树  灰色的树影  吴刚伐树  
期刊
我喜欢 在这个  秋高气爽的夜晚  自由徜徉  一枚干净的月亮  掛在天空  照亮城市的寂静  也照亮了我牵挂的远方  月光如水  风吹草动  蟋蟀的叫声  加深了夜的宁静  时光匆匆 忽然  两颗小星星  跌入草丛  思念香浓  你是否还记得  十五的约定  晨曦里的长椅  走出梦境 路上已是  车水马龙  晨曦里的长椅  再不见母亲的身影  和她温暖的笑容  而那个孤独的位置  依然整洁 宁静
期刊
也许是甚少周游的缘故吧,因而一直向往着海子说的:面朝大海。  我喜欢夜色的海,虽然白天的海边阳光灿烂、海风凉爽,但我总是觉得这一切太平淡了。有幸与朋友结伴,夜访“衙口”,漫步在海边,任海风吹拂着我的脸颊,脚踩在棉花糖般的沙滩上,银色的浪花,一浪接着一浪向脚丫涌来。  夜晚的海是迷人的,月亮斜斜地挂在天边,柔和的月光倾泻下来,照在银色的沙滩上,照在一波又一波的海浪上。浪是调皮的,它会轻盈地跑上岸,偷
期刊
豪宅其实不“豪”。  是三年前买的旧房,一百三十多平方米,顶楼,因屋顶有一个大平台,百平方米有余,于是便可供家人休憩玩耍,十分惬意。  同学笑称“王府”,故称“豪宅”。  遗憾的是楼梯,上下班时,从六楼到一楼,从一楼到六楼,但闻“咚咚”皮鞋和高跟鞋触地之声。老人出门逛街而归,总也气喘吁吁,好在能强身健体,也算幸事。  父母勤劳,请人装修,筑台、围池、填土、灌水,便可种菜、植树、摆花、养鱼,时移景换
期刊
我常靠在窗边抽烟 用左手点火  用右手写诗 用左脑思考  雨水间 树叶有些凌乱  发出沙沙的声音 它们  有些刁蛮 直击完叶片之后  直击地面 然后开始敲窗  烟火一直闪亮 我放不下  字里行间的温暖和爱  我靠在窗边 一支接一支  燃烟抽烟 总希望烟头里的火  燃亮黑暗 也希望  它燃烧尽透支的那一部分  雨水和風 雷 还有  浓浓的乡愁 淡淡的忧伤  爱  星星里有妈妈的眼睛  它在黑夜里散发
期刊
一  被文坛称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1911年出生于呼兰河小城的地主家庭。她沧桑的情感经历,使得她更多地选择用民间视角深入故土乡民的生活,探求这片土地上人们活着的辛酸和挣扎的本质,这无疑形成了她独特的叙事视角。陈思和曾如此评价萧红:“萧红来自开阔和粗犷的北方,坎坷的生活经历和敏感的内心,使得她的文字非常接近中国存在的现实。”在时间的流变中,萧红的叙事技巧日益臻熟,然而不变的是依旧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