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思想政治教材《经济生活》中对社会再生产的解释为:“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由此看来,经济社会的运行就是社会再生产的平衡过程,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如果顺畅,经济运行就会相对平稳进行。反之,就会发生危机。而从社会再生产角度来看,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就是由于生产和消费的不平衡所导致的。
从生产角度看,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自由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政府对资本没有任何约束。一战以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到1920年,美国工业产值超过一战前水平40%,在世界工业生产中保持首位。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大约增长了53%,到1929年美国已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比重的48.5%。生产的过快增长,使得流通领域的资金大规模涌入生产领域,造成生产的持续扩大。同时,美国政府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透支未来、刺激着市场的虚假繁荣。1924-1929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75%。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盲目扩大化。到1929年,美国生产领域内盲目扩大的泡沫已经形成。
而美国生产领域主要由垄断公司控制,到20年代末,美国六大公司控制了90%的无烟煤生产,99%的电话被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控制,炼铝工业全部由美国铝公司垄断。由此看来,集中到生产领域的财富只是由少数大富豪控制着。而同时,工人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公司利润的增长,1923-1929年,美国公司利润增长62%,股息增长65%,而工人实际收入仅增长11%。流通领域内的分配不均造成严重的贫富分化,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消费,使得社会实际消费对生产的拉动越来越弱。到1929年前,虽然经济仍然在发展,但生产和消费已经失衡。而流通领域的分配不均又加剧了这种失衡,社会再生产的失衡,使危机的爆发成为必然。
如果要拯救美国经济,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理解,就应该扩大消费,限制盲目扩大的生产,打通流通环节,使社会再生产趋于平衡。罗斯福总统拯救危机的措施也正是围绕着生产、流通(分配、交换)、消费展开的。上台伊始,他颁布了《紧急银行法》,一改过去通货紧缩的政策,实行通货膨胀,向流通领域注入资金,禁止黄金出口,这些措施的实施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民恢复对银行的信心,也打通了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为其后面的全面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生产领域,改革的主要措施主要是围绕调整工农业生产,限制盲目扩大而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在工业领域,1933年6月16日颁发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推行“蓝鹰运动”,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同时,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其目的在于限制盲目生产同时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在农业领域,颁布《农业调整法》,规定缩减农业生产。国家同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加大政府采购,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在缩减生产的同时保护农民利益,进而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得生产环节摆脱了无序状态,避免了工农业盲目扩大而对社会再生产中资源的浪费,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也避免了资金无序涌入生产领域而造成的混乱。
在消费领域,罗斯福新政主要围绕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和完善保障体系。1933年3月31日,国会通过了“国民造林保护队救济法”,1933年11月又拨款33亿美元,用于完成18万项工程计划和支付工资,以便扩大生产资料的消费,使失业人员有较长久的工作。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得美国失业人口的比例大幅降低,工资性的消费支出逐渐启动,消费对生产的拉动逐渐恢复。为了消费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美国政府于1935年先后颁布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和《社会保险法》,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已经初步形成。这些制度在促进社会稳定、摆脱危机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也使得人民没有后顾之忧,敢于消费,从而带动生产的顺利开展,使得社会再生产能够平稳顺利地进行。
从社会再生产领域来看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能使学生比较清晰明了地掌握危机爆发的原因和新政针对性的措施,透过纷繁芜杂的经济现象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也能够更好地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初步解释所遇到的经济问题。
从生产角度看,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自由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政府对资本没有任何约束。一战以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到1920年,美国工业产值超过一战前水平40%,在世界工业生产中保持首位。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大约增长了53%,到1929年美国已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比重的48.5%。生产的过快增长,使得流通领域的资金大规模涌入生产领域,造成生产的持续扩大。同时,美国政府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透支未来、刺激着市场的虚假繁荣。1924-1929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75%。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盲目扩大化。到1929年,美国生产领域内盲目扩大的泡沫已经形成。
而美国生产领域主要由垄断公司控制,到20年代末,美国六大公司控制了90%的无烟煤生产,99%的电话被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控制,炼铝工业全部由美国铝公司垄断。由此看来,集中到生产领域的财富只是由少数大富豪控制着。而同时,工人收入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公司利润的增长,1923-1929年,美国公司利润增长62%,股息增长65%,而工人实际收入仅增长11%。流通领域内的分配不均造成严重的贫富分化,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消费,使得社会实际消费对生产的拉动越来越弱。到1929年前,虽然经济仍然在发展,但生产和消费已经失衡。而流通领域的分配不均又加剧了这种失衡,社会再生产的失衡,使危机的爆发成为必然。
如果要拯救美国经济,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理解,就应该扩大消费,限制盲目扩大的生产,打通流通环节,使社会再生产趋于平衡。罗斯福总统拯救危机的措施也正是围绕着生产、流通(分配、交换)、消费展开的。上台伊始,他颁布了《紧急银行法》,一改过去通货紧缩的政策,实行通货膨胀,向流通领域注入资金,禁止黄金出口,这些措施的实施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民恢复对银行的信心,也打通了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为其后面的全面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生产领域,改革的主要措施主要是围绕调整工农业生产,限制盲目扩大而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在工业领域,1933年6月16日颁发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来执行该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推行“蓝鹰运动”,将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同时,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其目的在于限制盲目生产同时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在农业领域,颁布《农业调整法》,规定缩减农业生产。国家同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加大政府采购,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在缩减生产的同时保护农民利益,进而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得生产环节摆脱了无序状态,避免了工农业盲目扩大而对社会再生产中资源的浪费,加强政府对企业的宏观调控,也避免了资金无序涌入生产领域而造成的混乱。
在消费领域,罗斯福新政主要围绕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和完善保障体系。1933年3月31日,国会通过了“国民造林保护队救济法”,1933年11月又拨款33亿美元,用于完成18万项工程计划和支付工资,以便扩大生产资料的消费,使失业人员有较长久的工作。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得美国失业人口的比例大幅降低,工资性的消费支出逐渐启动,消费对生产的拉动逐渐恢复。为了消费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美国政府于1935年先后颁布了《全国劳工关系法》和《社会保险法》,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已经初步形成。这些制度在促进社会稳定、摆脱危机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也使得人民没有后顾之忧,敢于消费,从而带动生产的顺利开展,使得社会再生产能够平稳顺利地进行。
从社会再生产领域来看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能使学生比较清晰明了地掌握危机爆发的原因和新政针对性的措施,透过纷繁芜杂的经济现象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也能够更好地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初步解释所遇到的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