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的少年往事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2228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首时光的歌谣,从心头跃起,穿越时光的隧道,降临在村庄里。天际里大漠般色调正异样的渲染,孤单的身影后面,总是有很多的寂寥,杨柳望着远端的天际发呆,一直将心情送到夕阳里。
  离开家已经16年了,该回去看看父亲了。提起父亲杨柳总是心酸不已,瞬间泪水涟涟。父亲是个瞎子,先天性的,8岁时跟人学艺,10年后才出师。父亲天资聪明,会即兴说唱,别人提题目他弹唱,现编现唱,所以挣的红包总比别人多。
  父亲26岁时候,经好心人撮合,娶了哑巴妈妈。爸爸每天排着好日子,等着村里人请他弹唱,辛苦地去挣钱。妈妈忙操劳。两人相敬如宾,日子过得平静甜蜜。
  两年后,杨柳出生了。母亲因产后大出血抢救不及时走了。父亲在母亲的坟头上守了三天三夜,在第三天的晚上,村里人都听到父亲撕心裂肺般地弹唱《忆秦娥》。
  以后,每次有人请父亲时候,喜宴他就不愿意去了,喜欢去丧宴,在丧宴上他会把《忆秦娥》弹唱一遍,把说唱的人和在场听的人感动地泪水涟涟。村里人都知道,母亲的名字叫:秦娥。
  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杨柳不愿意去上学,天天跟着爸爸后面有吃有喝,日子十分舒服,哪愿意上学呢。父亲拿着一个细竹竿,狠狠抽着杨柳,抽得十分凶猛,最后打累了抱着杨柳哭:“你什么都不缺,难到还想一辈子去要饭吗?就不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吗?”
  自从那次挨打后,杨柳知道了刻苦学习。一天在放学的路上,同学们取笑他说:“瞎子爹,哑巴娘,生个儿子要饭郎。”杨柳听到后十分气愤,抽起一根棍子向同学打去。
  杨柳知道自己闯祸了,又要被父亲狠狠地揍上一顿。谁知道父亲抚摸着杨柳说:“遇到恶狗的时候,两种办法,一个是狠狠地打,另一种办法也可以躲。”
  从此后,杨柳就躲着同学们,所以很孤独。考上县城中学时候,一个班里的同学父亲不是经理,就是什么科长,唯独他父亲是个瞎子。所以他不愿意在同学面前提到父亲。
  在高三的时候,一天,杨柳正在上课,发现窗外父亲拄着棍,往教室这边走来,杨柳扭过头去,不看他,希望父亲找不到他。在一片骚动中,老师很平静地告诉杨柳:“你爸爸找你。”当时杨柳羞得恨不得地下裂个缝子钻进去。
  杨柳把父亲领到偏僻处,就吼起来,“谁让你来的。”父亲摸着杨柳手说:“杨柳长大了,知道害羞了。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来给你送点东西”,杨柳看到一包包的他平时爱吃的炸蚕豆、炒花生等等。杨柳拿起包,甩开父亲的手,说还要上课,你回去吧。父亲说:“我们到外面吃碗面条吧,一直没有机会给煮你吃长寿面了。” 杨柳为让父亲赶紧回去,就说:“我下午还要考试,没时间。”父亲一听要考试,就说:“那你赶紧回去吧,别耽误了考试。”在杨柳就要进学校时候,被父亲喊住了,递给他一包,叠地整整齐齐的一块、两块的钱,。
  杨柳走进学校时候,突然想起从乡里到县城,那么远的路,他是怎么摸来的。杨柳为了颜面,还是狠了心回到教室。
  即将高考的时候,杨柳父亲死了,当时村里下暴雨,父亲出门的时候遇到了泥石流,尸体找到时候已经两天后了。
  父亲死后,杨柳就失学了,随村里后生们一起去南方打工了。每当孤独有雨的深夜,他就会梦见自己躺在父亲怀里看天上月亮,听他弹唱。是该回去看看父亲了,这次回去要带着全家,在父亲坟前有喊“爷爷”的了。杨柳躺着床上想着,眼泪顺着深夜向故乡走去。
  (摘自《小小说月刊》)
其他文献
第十四章  那茬“地瓜小孩”出生时,家长去公社落户口,可以领到一丈六尺五寸布票、两斤豆油。生了双胞胎的可以获得加倍的奖励。家长们看着那些金黄色的豆油,捻着散发出油墨香气的布票,一个个眼睛潮湿,心怀感激。还是新社会好啊!生了孩子还给东西,我母亲说:国家缺人呢,国家等着用人呢,国家珍贵人呢。  人民群众心怀感激的同时,都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多生孩子,报答国家的恩情。公社粮库保管员肖上唇的老婆——也就
期刊
都说现在的楼盘空置率惊人,晴翠园小区就是一个实例。这是一个高档别墅区,坐落着上百栋房子,房子虽已全部售出,可是因为周边的配套设施跟不上来,入住的人寥寥无几。17号别墅的业主名叫张蕾,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十年前她购入了这套别墅,可也一直没有居住过,于是就引发出一桩奇怪的事来。  这天中午,张蕾到晴翠园小区附近办事,忽然想起小区里的空房子来,就顺便走进去看看。张蕾走进小区,只见里面杂草丛生,道路坑洼不平
期刊
崭新的发现,成功的感觉,耀眼的明星,往往产生在陌途。  毛泽东17岁时,他的父亲要他留在家乡做生意,他志向高远,毅然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临走时在父亲的账簿里夹了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之后,毛泽东去了长沙,走遍千万山水,直至走进中南海,成为开国领袖。作家沈从文秉承着“一辈子最怕的是在同一张床上睡觉”的理想,15岁就从湘西出走,一路漂泊,有
期刊
村道终于重修了,铺上了厚厚的水泥,路面比两边巷子的地面高出许多。因为这个坡度,从巷子里开着摩托车出来,到了巷口总要加速才能上得去。刚回老家时不知其中风险,开着摩托就往上冲,结果险些被一辆疾驰而来的卡车撞翻。惊魂未定,司机从窗口伸出头来,朝我大吼,意思是闲杂人别到路上来添乱。新路平坦,车来车往,我扶着摩托车在路边发了一会儿呆,心里老觉得哪里不对劲。我似乎成了故乡路的陌路人。  公路属于司机,这个道理
期刊
漂泊在远方的路上,总会在风雨中愈发的思乡。这个南风吹拂,草长莺飞的季节,站在阳台上放眼望去,白云蓝天,远山翠绿,只是水泥钢筋筑就的城市,让我更加想起了故乡黄昏中那升起的袅袅炊烟……心每在此刻就会莫名的惆怅,那袅袅的炊烟似在诉说季节的短暂,人事的仓促,又似在责问我这个漂在他乡的游子:何时归去?  不知不觉在异地漂泊已有二十余年。从县城到省城,从南方到北方,为了生活我如浮萍般的飘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
期刊
当今社会,千奇百怪,无奇不有,卖什么的都有。我今天刚一上街,就看见一个地方围着一大群人,不知又有什么新奇玩意儿了,我得去看看……  我仗着人小,从人群缝里钻了进去,一眼就看见了那竖立的牌子上,赫然写着“收购亲情”四个大字,我一下子乐了,嘿,亲情也可以卖钱,真有趣!干脆,我也去卖点,反正我 又没感受到什么亲情的温暖。打定主意后,我便在一旁看这“亲情买卖”如何做。  收购亲情的人是一位文质彬彬的中年男
期刊
大部分在外工作的游子,回老家大概只带上两三套衣服,而冬天更是带上两件外衣就好,这外衣要耐脏、方便,最好易干。我每次过年回家,会情不自禁带上去年那两件穿回家的。为啥?一是在老家待的时间不长,二是家乡的冬天比城市冷,那两件外衣是专为回家买的。  我自己还没觉出问题呢,家里的亲人、熟人觉出问题了。忘记是哪一年,表妹就说我:“怎么总穿这两件衣服回家?你就不买别的衣服?”  我是粗枝大叶的人,哪会将它放在心
期刊
引起收视热潮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一家温州商人的故事。故事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住小山村的农民周万顺卖掉了房子,让13岁的女儿周阿雨随着表舅去意大利上学,而自己则和妻子、儿子在国内闯荡,寻找商机做起了生意。其中女主角周阿雨在欧洲的经历尤为跌宕。一个小女孩,无亲无故地在意大利的餐馆打工上学,长大后又先后在法国、意大利的餐馆、制衣厂打工,最终在备尝人间冷暖、经历商海沉浮之后开
期刊
第一部第十五章  批斗县委书记杨林的大会,因为参加人数太多,无地可容,时任公社革命委员会主任的肖上唇别出心裁地将会场安排在胶河北岸滞洪区内。正是隆冬季节,水面上结着厚冰,一眼望去,一片琉璃世界。我是村子里最早知道要在这里开大会的人。因为我经常逃学到这里来玩耍。那天,我正在滞洪闸桥洞里凿冰窟窿钓鱼,听到头上有人在大声说话。我听出说话者是肖上唇。这个人的嗓音,我从一万个人里也能一下听出来。我听到他说:
期刊
在车站,年轻人就盯上了那位中年男人,一开始是觉得有些似曾相识,但想了半天,确定是不认识的。然后,是中年男人那个鼓囊囊的包、一身挺不错的装束吸引了年轻人。特别是中年男人在车站旁的报刊亭买报纸时,从上衣内口袋掏出一个同样鼓囊囊的钱包,年轻人偷眼看到,厚厚的一沓火红的纸币。那抹红花了年轻人的眼。  公交车停下时,一群等候好久的乘客你推我挤争先恐后地上了车,中年男人也跟着上,年轻人跟在最后,他看中的是中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