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边的女儿一边低头看着《读者》,一边叨咕着:“好可惜呀!”我转头问:“什么事情好可惜?”女儿说,一个摄影师,他在非洲大草原上拍摄动物的生存状态,除了拍摄它们、记录它们,其他均与他无关,他不能去管它们。有一天,一只非常漂亮的小非洲豹受到两只狒狒威胁时,他忍不住想要救它,可是,同事阻止他,结果小非洲豹被两只狒狒咬死了。女儿眼里噙满泪水,停止叙述,我望着女儿一时不知道如何安慰她。突然,女儿又开口问道:“妈妈,这位摄影师说要沿着规则线回家,什么叫沿着规则线回家?”
“沿着‘规则线’回家”,我默默无声地念着,“家”的概念再次在我心底变得模糊起来。我无数次地因为离开年迈的父母深深地不安,百转千回,现在似乎为自己找到借口,变得心安理得起来,父母有父母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我不得不沿着“规则线”回家。
我回家了,并且坚定地守护在女儿身边。可是“规则线”是什么?
昏黄的灯光下,女儿右手执刀,左手拿叉,正在全神贯注地对付面前的一块牛排。我慢慢地喝着咖啡,向女儿说道,功课越来越多了,我们要不要考虑退出学校的古筝队呢?女儿摇摇头。我无奈地叹口气说,最初加入,只是想多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现在看来,既耽误功课,又没有增进琴艺,为什么不退出呢?女儿抬头看看我说,想知道我真正的理由吗?我笑道,理由就是理由,还有虚假和真正之分吗?女儿说,我留在古筝队只是因为要和她继续做朋友,在班里,有时我不能和她说话或是玩儿,所以只有留在古筝队,我们才能是朋友。我惊诧,女儿的思想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再简单?与此同时,女儿的理由更加重我的担忧,女儿在班里的人缘到底如何呢?人被孤立的感觉是很可怕的。自从当了班长,女儿总会和同学有着或大或小的矛盾,我一直很担心她在班里是不是过于强硬,或是不是过于急躁,以至于和同学的关系渐渐恶化。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呢?为女儿出头说话吗?除了不断地提醒女儿诚实地、宽厚地,和善地对待别人,我只能也必须默默地看着。看着女儿擦掉眼泪,擦掉抱怨,然后慢慢学着与人快乐相处。
去年的暑假,女儿执意要参加夏令营。我问,十天呢,你能够照顾自己吗?女儿点头。我问,谁给你梳头发?女儿说,老师。我问,谁给你洗内衣裤?女儿说,自己。我问,谁叫你起床?女儿说,我可以给手机定时。我问,万一生病了呢,万一走丢呢,万一……女儿不再回答。因为我太多的问题,只想求到一个答案,那就是女儿不要离开。十天,装不下一个妈妈的不安和牵挂。十天之后,女儿回来了。纷乱的人群中,我一眼认出我的女儿,她的头发乱蓬蓬地散开着,眼睛里满是倦意,拉着箱子,昂头走来,走得竟是那么愉悦而笃定,将我的所有不安和牵挂抛进云霄。于是我知道,没有第一次的放飞,就没有以后的凌空翱翔。
可是,我还是困惑,我理解的“规则线”对吗?“不可为而为之”又会怎样呢?
晚上,三口人在饭桌上扯着闲话。先生说:“办公室的很多年轻人都进市里来了。”我问:“做什么?与女朋友相聚吗?”先生笑着说:“大概是吧,不过一个比一个穿得不讲究。”女儿插话问:“爸,当年你和我妈见面的时候穿得讲不讲究?”我说:“他更不讲究。”“那你凭什么看上他的呢?“女儿问。我不知道如何应答,只有用哈哈大笑做掩饰。女儿不依不饶地说:“说嘛,你不是说我已经长大了吗,你不是说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吗?”
我豁然开朗,终有一天,女儿也会沿着“规则线”回家,无奈中掺杂着坚韧,感性的爱里面混着理智,虽然有着丝丝冷意,并且忍受着心尖的隐隐的疼,却也一定快乐。
责任编辑 刘 颖
“沿着‘规则线’回家”,我默默无声地念着,“家”的概念再次在我心底变得模糊起来。我无数次地因为离开年迈的父母深深地不安,百转千回,现在似乎为自己找到借口,变得心安理得起来,父母有父母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我不得不沿着“规则线”回家。
我回家了,并且坚定地守护在女儿身边。可是“规则线”是什么?
昏黄的灯光下,女儿右手执刀,左手拿叉,正在全神贯注地对付面前的一块牛排。我慢慢地喝着咖啡,向女儿说道,功课越来越多了,我们要不要考虑退出学校的古筝队呢?女儿摇摇头。我无奈地叹口气说,最初加入,只是想多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现在看来,既耽误功课,又没有增进琴艺,为什么不退出呢?女儿抬头看看我说,想知道我真正的理由吗?我笑道,理由就是理由,还有虚假和真正之分吗?女儿说,我留在古筝队只是因为要和她继续做朋友,在班里,有时我不能和她说话或是玩儿,所以只有留在古筝队,我们才能是朋友。我惊诧,女儿的思想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再简单?与此同时,女儿的理由更加重我的担忧,女儿在班里的人缘到底如何呢?人被孤立的感觉是很可怕的。自从当了班长,女儿总会和同学有着或大或小的矛盾,我一直很担心她在班里是不是过于强硬,或是不是过于急躁,以至于和同学的关系渐渐恶化。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呢?为女儿出头说话吗?除了不断地提醒女儿诚实地、宽厚地,和善地对待别人,我只能也必须默默地看着。看着女儿擦掉眼泪,擦掉抱怨,然后慢慢学着与人快乐相处。
去年的暑假,女儿执意要参加夏令营。我问,十天呢,你能够照顾自己吗?女儿点头。我问,谁给你梳头发?女儿说,老师。我问,谁给你洗内衣裤?女儿说,自己。我问,谁叫你起床?女儿说,我可以给手机定时。我问,万一生病了呢,万一走丢呢,万一……女儿不再回答。因为我太多的问题,只想求到一个答案,那就是女儿不要离开。十天,装不下一个妈妈的不安和牵挂。十天之后,女儿回来了。纷乱的人群中,我一眼认出我的女儿,她的头发乱蓬蓬地散开着,眼睛里满是倦意,拉着箱子,昂头走来,走得竟是那么愉悦而笃定,将我的所有不安和牵挂抛进云霄。于是我知道,没有第一次的放飞,就没有以后的凌空翱翔。
可是,我还是困惑,我理解的“规则线”对吗?“不可为而为之”又会怎样呢?
晚上,三口人在饭桌上扯着闲话。先生说:“办公室的很多年轻人都进市里来了。”我问:“做什么?与女朋友相聚吗?”先生笑着说:“大概是吧,不过一个比一个穿得不讲究。”女儿插话问:“爸,当年你和我妈见面的时候穿得讲不讲究?”我说:“他更不讲究。”“那你凭什么看上他的呢?“女儿问。我不知道如何应答,只有用哈哈大笑做掩饰。女儿不依不饶地说:“说嘛,你不是说我已经长大了吗,你不是说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吗?”
我豁然开朗,终有一天,女儿也会沿着“规则线”回家,无奈中掺杂着坚韧,感性的爱里面混着理智,虽然有着丝丝冷意,并且忍受着心尖的隐隐的疼,却也一定快乐。
责任编辑 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