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2002年放弃高薪,从事听障患儿康复训练工作;2009年创建黔东南州天使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中心,为贫困山区听障患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2011年患直肠癌,经历三次手术,仍然坚守讲台,11年帮助山区600余名听障患儿开口说话。他就是“全国助残先进个人”赵小平。
帮山区听障儿童开口说话
赵小平1969年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毕业后供职于一家装修公司。2001年的一天,他看到几个聋哑人向一位男士打手语问路,男士很想帮忙,却不懂手语,只好无奈走开。赵小平想:聋哑人用手语交流,连问路都难,如果遇到急诊急救,恐怕会出现性命之忧。但是他们会发“啊”声,若能通过训练学会说话,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这次偶然的经历让赵小平对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上了心。他了解到,90%的听障儿童仍有残余听力,戴上合适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就能听到声音。0至3岁是听障儿童康复黄金期,语言康复老师通过察觉、分辨、辨识、理解,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使患儿会听、会说、会唱、会沟通,能和健康孩子一样进入普通学校学习。于是,他辞去工作,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成为一名听障语言康复教师。
2009年,赵小平和女友杨欢到贵州省黔东南州考察,发现黔东南每年新生约200名听障患儿,但整个州没有一所专业康复机构,大多数患儿错过了最佳语言康复训练期。“这些深山中的患儿,一生要在无声的世界中度过。”赵小平感叹道,“我想为偏远患儿康复尽力。”
赵小平找到黔东南州残联和康复科工作人员,结合自己7年的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经验,围绕听障儿童最佳康复时间等,提出在凯里市创建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中心的建议,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为了帮助更多的听障儿童,赵小平去州残联拿了各村听障儿童名单,前往山村招收患儿。山路难行,不通公交车,他步行上山,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但当他来到一户听障儿童家,笑着说明来意后,患儿的爷爷却担心他有不良企图,坚决撵他离开。赵小平连续三天上山,去了好几个村子,没人肯相信他。他只好找到州残联说明情况,在残联的帮助下将听障儿童家长召集了起来。赵小平向家长讲解了语言康复知识,又给患儿检测听力受损情况后,承诺免费为患儿康复训练一个月。
2010年,赵小平创立的黔东南州天使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中心正式开课。为了让患儿开口说话,赵小平反复解说,拉着患儿的手触摸他的声带,看着他的口型学习,一个字重复几十遍,几百遍,直到患儿学会。赵小平还买回各种动物头套,让孩子们扮演小动物,学习动物名称和叫声。每次发声成功,就奖励小红花、小贴画等,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课后,他和老师们又做起了保育员,细心照顾患儿们的日常生活。一个月后,首批患儿经过康复训练,已经可以发出“爸爸”“ 妈妈”等简单读音了,家长激动不已,放心地留下孩子做康复训练。赵小平备受鼓舞,更加努力投入到患儿康复训练工作上。
用生命叩响无声世界
2011年4月24日,为筹建康复中心四处奔忙的赵小平突然腹部剧痛,去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肠穿孔,后又在手术中确诊为直肠癌,因病灶穿孔腹腔感染,无法一次摘除所有肿瘤,需要在六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手术。赵小平备受打击,却没有中断助残事业。他了解到许多听障儿童因为家庭困难不能接受康复训练,就投入到争取“七彩梦行动计划”项目支持的工作中。一直到2012年1月项目资金落实,彻底解决了贫困患儿的治疗困难,他才再一次走进医院做手术。
赵小平病情加重,医生切除了他的大肠和直肠。爱人杨欢守在他床边,轻声安慰他。赵小平愧疚地看着杨欢说:“我拖累你了!我最担心的是你、聋哑孩子和康复中心。哪一天我走了……”杨欢迅速把手放在他嘴上,不让他说下去:“你不会走的,孩子们和康復中心都需要你。无论你发生什么事情,我都在你身旁。现在做了手术,我们是有希望的。”赵小平看着她,坚强地点头。
赵小平出院回到康复中心后,接到参加全国业务培训的通知。康复中心只有他一人符合学习条件,他强忍着病痛,克服身体上的困难,坐火车到重庆培训。培训结束后,赵小平将所学全部传授给中心的老师。新观念、新知识提升了康复中心的整体业务水平。赵小平每月还要坐火车去重庆化疗。化疗反应和旅途的疲劳,使他十分虚弱和疼痛,他用毅力忍受,一直坚持听障患儿康复工作。
2012年9月,赵小平肠癌术后腹壁转移,接受第三次手术。癌症转移没有击倒他,他看着杨欢,斩钉截铁地说:“我要与时间赛跑,让更多孩子走出无声世界。”
赵小平创建康复中心11年,帮助黔东南600余名听障患儿重获新“声”,使他们进入普通学校学习,顺利融入社会。他顽强乐观地与病魔抗争,用生命叩响无声世界,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个人”“感动黔东南十大人物”。他说:“我愿意将听障儿童康复工作作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份事业,一直做下去,帮助更多的孩子开口说话。”
编辑 钟健 实习编辑 朱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