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北州第一人民医院 青海 海北州810200)摘要: 目的 观察断端劈裂至龈下的磨牙行两种不同冠延长术后修复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48颗劈裂患牙行牙冠延长术,术式分为冠边缘位于龈下(margin of tooh and bone crest MT-B)4-5mm改良式和3mm 以下常规式两组。术后6~8周修复,观察修复后即刻,3个月, 6个月时冠缘与龈缘位置关系及牙周状况,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3例去骨后MT-B≥4mm患牙和位点完全暴露,100﹪满意,25例去骨后3≤MT-B≥2.5mm患牙,术后有20﹪患牙和40﹪位点位于龈下。 15例满意,满意度75﹪。结论 对断端劈裂至龈下的磨牙行冠延长术后修复术,是保留劈裂磨牙的良好方法。术后MT-B≥4mm ,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改良术后3≤MT-B≥2.5mm,如有不良解剖因素,则预后不良,但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牙冠延长术;治疗结果; 生物学宽度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39-0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临床上多见的劈裂患牙要求保存亦日益增多。牙冠延长术( surgical crown lengthening )是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逐渐应用的一种牙周手术,它利用生物学宽度( biologic width, BW )原理[1, 2] , 主要用于暴露外伤劈裂牙或残根的龈下断端,或改善过短牙冠,露龈微笑等不美观现象[3,4]。对于不同的劈裂状况,针对不同的患牙采取了不同的牙冠延长术,然后进行修复,并对修复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收集本院2008年初至2010年初因咬合不当劈裂磨牙修复前需先行牙冠延长术患牙48例, 其中上后磨牙20例,下后磨牙20例,前磨牙8例。所有患牙术前洁治术,牙周炎症得到控制,牙周状况尚可,根管治疗完善,无松动及牙根吸收,无Ⅱ度以上根分歧疾病。无手术禁忌征,血生化无异常。
1.2 病例情况:断端位于龈下位置: 3mm以内23例; 4-5mm 25例。
1.3 手术方法:根据劈裂牙角化龈宽度的不同设计龈瓣的切口方式,采用根向复位瓣或原位嵴顶切口。腭侧则采用改良内斜切口[5]使龈瓣变薄。采用翻瓣术加骨切除术,23例患牙将冠边缘位于龈下(margin of tooh and bone crest MT-B)的根方4mm, 25例患牙MT-B位于2.5-3mm,间断缝合间或悬吊缝合,牙周塞治。术后冰敷。0.12%洗必泰含漱液一周。根据术前精确的测量,术后无松动患牙,但有7例磨牙出现了根分歧的暴露。
1.4 术前检查记录指标:牙齿松动度,探诊深度,断端与袋底、牙龈端的距离;术中记录MT-B,根分歧的位置与关系。术后即刻、4周、3月、6月各项指标。
1.5 修复方法:术后4-6周,严格按修复制备要求全冠牙体预备。改良式則使冠边缘平齐牙体边缘,根分歧暴露者冠制作 根分歧之外型。
1.6 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包,根据数据类型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X2检验(fisher′s exact test)。
2 结果
术后,常规组与改良组均无不良反应,牙齿松动度,探诊深度无明显差异。
MT-B去骨量比较:均大于生物学宽度(Biologic.width.BW)2.04mm。
常规组术后即刻、4周冠边缘均位于龈上。改良组多位于齐龈水平及龈下
术后4周两组患牙断端暴露于龈上比较
组别暴露未暴露牙数(%) 位点(%)牙数(%) 位点(%)常规组 23 (100) 140(100) 0( 0) 0(0)改良组 15 (75) 105(60 ) 5(20) 75 (40) 常规组患牙及位点全部暴露于龈上,改良组5颗患牙及40%位点位于龈下。平均龈下深度为(0.45±0.09)mm,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7例患牙根分歧暴露,根型均为A型,修复后制作根分歧外形,指导口腔卫生,无牙周症状。
3 讨论
临床牙冠延长术是以牙周外科手术的方法去除牙周软硬组织以恢复被侵犯的BW,有利于修复,保持牙周组织的健康。否则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和牙周炎[6]对断端劈裂至龈下的患牙进行牙冠延长术,使劈裂牙的保留成为可能。术前经过计算预计去骨后冠根比恰当,患牙及邻牙根分歧暴露适当,无隐裂隐患,骨切除后无加重松动度可能均可采取牙冠延长术治疗,但冠根折至根中1/3时,则不宜进行手术。
本文48例劈裂磨牙牙中, ,MT-B ≥4mm冠修复后无炎症状况,满意度100%。MT-B位于2.5-3mm患牙中有术后冠边缘位于龈下患牙5例,位点则占该组40%。术中MT-B的长度,Allen认为至少应有3-5mm。Wagenberg等则认为5-5.25mm为宜。本研究中,MT-B≥4mm组,完全满足了修复体的要求。因此应当慎重选择适当病例,以保证修复效果的满意。
冠边缘位置及形态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磨牙的龈上冠边缘应为修复时的首选,根分歧外形的恢复不但易于清洁,更有利于保护牙周组织的健康。7例术后根分歧暴露的病例根分歧外形恢复良好取得了满意的修复效果。由此可见,牙周科与修复科的密切合作,患牙的远期疗效才可以有所保证。
参考文献
[1] Gargiulo, A. W,. Wentz, F, Orban, B. Dmensions and relations of the dentogingival junction in humans [J]. 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1961, 32∶261-267.
[2] Palomo F,Kopczyk RA.Rationale and methods for crown lengthening J AM Dent Assoc,1978,96;257-260.
[3] 韩蔚,欧阳翔英,王新知. 牙冠延长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9 (4) , 280 - 283.
[4] 韩蔚。译。增进美观的牙冠延长术。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00,13(1):17-23
[5] Michael G.Jorgensen &Hessam Nowzari. Aesthetic crown lengthening J Peiiodontology 2000.vol.27,2001,45-58
[6] 韩尉,译。灵长类动物牙冠延长术后生物学宽度的形成。中国口腔继续教育杂志2000。3(3);17-23
关键词:牙冠延长术;治疗结果; 生物学宽度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39-0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临床上多见的劈裂患牙要求保存亦日益增多。牙冠延长术( surgical crown lengthening )是近年来在国际,国内逐渐应用的一种牙周手术,它利用生物学宽度( biologic width, BW )原理[1, 2] , 主要用于暴露外伤劈裂牙或残根的龈下断端,或改善过短牙冠,露龈微笑等不美观现象[3,4]。对于不同的劈裂状况,针对不同的患牙采取了不同的牙冠延长术,然后进行修复,并对修复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收集本院2008年初至2010年初因咬合不当劈裂磨牙修复前需先行牙冠延长术患牙48例, 其中上后磨牙20例,下后磨牙20例,前磨牙8例。所有患牙术前洁治术,牙周炎症得到控制,牙周状况尚可,根管治疗完善,无松动及牙根吸收,无Ⅱ度以上根分歧疾病。无手术禁忌征,血生化无异常。
1.2 病例情况:断端位于龈下位置: 3mm以内23例; 4-5mm 25例。
1.3 手术方法:根据劈裂牙角化龈宽度的不同设计龈瓣的切口方式,采用根向复位瓣或原位嵴顶切口。腭侧则采用改良内斜切口[5]使龈瓣变薄。采用翻瓣术加骨切除术,23例患牙将冠边缘位于龈下(margin of tooh and bone crest MT-B)的根方4mm, 25例患牙MT-B位于2.5-3mm,间断缝合间或悬吊缝合,牙周塞治。术后冰敷。0.12%洗必泰含漱液一周。根据术前精确的测量,术后无松动患牙,但有7例磨牙出现了根分歧的暴露。
1.4 术前检查记录指标:牙齿松动度,探诊深度,断端与袋底、牙龈端的距离;术中记录MT-B,根分歧的位置与关系。术后即刻、4周、3月、6月各项指标。
1.5 修复方法:术后4-6周,严格按修复制备要求全冠牙体预备。改良式則使冠边缘平齐牙体边缘,根分歧暴露者冠制作 根分歧之外型。
1.6 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包,根据数据类型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X2检验(fisher′s exact test)。
2 结果
术后,常规组与改良组均无不良反应,牙齿松动度,探诊深度无明显差异。
MT-B去骨量比较:均大于生物学宽度(Biologic.width.BW)2.04mm。
常规组术后即刻、4周冠边缘均位于龈上。改良组多位于齐龈水平及龈下
术后4周两组患牙断端暴露于龈上比较
组别暴露未暴露牙数(%) 位点(%)牙数(%) 位点(%)常规组 23 (100) 140(100) 0( 0) 0(0)改良组 15 (75) 105(60 ) 5(20) 75 (40) 常规组患牙及位点全部暴露于龈上,改良组5颗患牙及40%位点位于龈下。平均龈下深度为(0.45±0.09)mm,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7例患牙根分歧暴露,根型均为A型,修复后制作根分歧外形,指导口腔卫生,无牙周症状。
3 讨论
临床牙冠延长术是以牙周外科手术的方法去除牙周软硬组织以恢复被侵犯的BW,有利于修复,保持牙周组织的健康。否则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和牙周炎[6]对断端劈裂至龈下的患牙进行牙冠延长术,使劈裂牙的保留成为可能。术前经过计算预计去骨后冠根比恰当,患牙及邻牙根分歧暴露适当,无隐裂隐患,骨切除后无加重松动度可能均可采取牙冠延长术治疗,但冠根折至根中1/3时,则不宜进行手术。
本文48例劈裂磨牙牙中, ,MT-B ≥4mm冠修复后无炎症状况,满意度100%。MT-B位于2.5-3mm患牙中有术后冠边缘位于龈下患牙5例,位点则占该组40%。术中MT-B的长度,Allen认为至少应有3-5mm。Wagenberg等则认为5-5.25mm为宜。本研究中,MT-B≥4mm组,完全满足了修复体的要求。因此应当慎重选择适当病例,以保证修复效果的满意。
冠边缘位置及形态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磨牙的龈上冠边缘应为修复时的首选,根分歧外形的恢复不但易于清洁,更有利于保护牙周组织的健康。7例术后根分歧暴露的病例根分歧外形恢复良好取得了满意的修复效果。由此可见,牙周科与修复科的密切合作,患牙的远期疗效才可以有所保证。
参考文献
[1] Gargiulo, A. W,. Wentz, F, Orban, B. Dmensions and relations of the dentogingival junction in humans [J]. 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1961, 32∶261-267.
[2] Palomo F,Kopczyk RA.Rationale and methods for crown lengthening J AM Dent Assoc,1978,96;257-260.
[3] 韩蔚,欧阳翔英,王新知. 牙冠延长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4, 39 (4) , 280 - 283.
[4] 韩蔚。译。增进美观的牙冠延长术。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00,13(1):17-23
[5] Michael G.Jorgensen &Hessam Nowzari. Aesthetic crown lengthening J Peiiodontology 2000.vol.27,2001,45-58
[6] 韩尉,译。灵长类动物牙冠延长术后生物学宽度的形成。中国口腔继续教育杂志2000。3(3);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