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常规生活中,电影只是一个叙述观点的载体,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导演提出了论题,在片中没有述说任何对社会的不满,但我们细细思考后会发现在梦一样的场景下藏匿着中国特有的不可复制的社会史,就社会学角度来分析电影,也是对中国文革时期社会的客观解析。
【关键词】:社会记忆;欲望审美;社会学解析
电影作为一个传播媒介,具有着提出论题让接收者认可并思考的作用,公众代表着一个社会层面,影片既要客观描述一个时代又要有自己的观点。中国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姜文推出了他的新作《太阳照常升起》,是根据小说《天鹅绒》改编的电影,在整部影片中,导演运用如梦境般的影像来揭示一个永远无法复制的时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看到的不是批判,而是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们为了梦想而追求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一代中间人无法抹去的时代,也是这一代人具有集体创伤性的记忆。可以说《太阳照常升起》是属于社会记忆的样板,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在文革期间社会排挤小人物,人们在社会的压力下苟延残喘,姜文一个个地将小人物找回来放在故事中,引起观众的共鸣。电影将城乡融入主题,农民追求城市的生活,而城市的人总是想到农村生活,这样相反的追求显示出制度性的城乡思想,将两种城乡态度融合一起是文革时期的特殊人文思想,如何向没有经历这个时代的观众讲述故事,也正是电影想揭示的主题。
除了美学、技术方面以外还有一个新的领域--社会学可以帮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此部电影。
一、被社会放逐的自我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描述了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整个社会癫狂到致使每个人都在制度的压制下生存,人们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下使自己的人格、性情、生活方式都沾染上了压抑的特征,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因此百姓们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社会游离于政治与经济之间;每个人都游离于疯狂与荒诞之间。这种游离的态度最终致使自我的放逐,之后将会被社会所遗弃。影片中之所以设置母亲的疯颠,是因为母亲仅为符号人物,是整个社会的一个代言,她所有举动均表明社会状态,虽然癫狂但同时也在期待虚幻当中的美好未来。片中母亲将自己的内心修建成石头房,当别人闯入自己的内心时看到的是人内心的美好回忆全部支离破碎,所有的人们整天生活在惶恐之中。社会疯了,它所属的人民也会跟着失去理智,最后的结果顺其自然地是母亲选择自杀来逃避生活。
再比如电影中的梁老师是一个将自己滞留在回疆自由天地的舒畅回忆中并可以拥有尽情抒发心中的热情生活的人。在压抑的社会所产生出的压抑人性的代表———林大夫与变态追求者上演的闹剧般的追求过程,使梁老师这个小布尔乔亚的南洋华侨无法适从,但又始终无法舍弃自己的生活理念,被当成一位陌生人排斥在群体之外。因此他总是和这个群体保持一种距离感,很难对它的文化模式保持一种“想当然”的自然态度。最后梁老师用代表男人自尊的枪送给老唐,自己用枪带自尽在让他痛恨的人们眼前。不例外的是老唐,被下放后发现自己的女人和小队长野合并且小队长否认自己对心爱的女人的美好评价,侮辱了内心的美好期盼,枪杀了情敌。
这样的几个人物都是社会的缩影,人们在长期的压抑下变得人格分裂,导致人和人之间的互相不认可与互相的怀疑,最后使得人们选择极端的自杀与杀人的反常态社会行动来宣泄心中的不满,首先是自我的放弃,接着被社会遗弃与放逐。
二、没有主体的社会
在文革晚期是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来临亦是一个怀疑时代,怀疑本身是不健全的人格体现,每个人都在怀疑社会怀疑人性怀疑一切,心中已没有最基本的安全感也没有最起码的信任。信任在人和人的交往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如果人总是以怀疑的态度去面对社会或他人,那么社会环境必然失衡,在怪圈之外的人都是所谓群体中的“陌生人”,我们总是以陌生人的面孔面对新群体,这时就需要我们克服陌生感,找到新群体的生存方式以适应之,那么,就有可能让“陌生人”们摒弃自己的习惯、生活方式或者兴趣等一系列的自我意识来顺应群体生活。换言之就是要想适应这个怀疑的时代,就得摒弃正常的生活方式去适应怪圈内的方式。
在怀疑的时代中所有的职业都不再是主体,已不存在主流价值,价值观是去做或不去做某些事情的理由,面对乱花迷眼的世事万象,缺乏价值敏感的人,失去自己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理由”,就难免不丢失自己。看《红色娘子军》时摸了屁股,一声令下使得所有的人去追打肇事者,一是为了有人满足自己心中的渴望而起哄的结果,二是对他人的不信任造成的不理智行为。最后,梁老师被冤枉成摸屁股的人,还递上了检讨,只有这样,才能暂缓一时轻松,任何人都可以将自身夸大变成主导,无论事实究竟是什么样。
三、審美价值的替代
在这样的时代,美学都是游离于社会之外,所谓审美是在自觉自愿的选择中,通过在对象中“直观自身”而获得感奋和情感愉悦的自由而惬意的精神超越活动。梁老师喜欢唱的是印尼民歌《美丽的索罗河》,却不是中国自己特有的歌曲,很明显价值取向、社会理想、道德继承、美学风格上存在某种不同一性,所有的审美价值与真正的审美隔膜,导致美学异化为非美学。
导演是想自问自答怎么样将欲望加美学结合成情感?没有情感的生活而参与的社会不再是一个正常的体系,革命的体制和意识形态还在,但是内在的激情和想象却退隐和消失了。导演的回答是电影中审美价值已用欲望替代了美学,欲望美学开始对接成在乡村里不停地用枪打野鸡以释放心中的空虚,男人已无法正常地显现自尊而选择去和孩子们玩闹,而无法阻止爱人的出轨。
逐渐地怀疑的时代上升为怀疑的社会,那么一切反常态的行为就变成理所应当。影片《太阳照常升起》随时随刻在暗示着受性压抑之苦人们的行为,中国电影中很少在镜头中大量使用女人大腿作为拍摄主体,而《太阳照常升起》中却多次出现,寡妇的寂寞和无奈使用到的时跟拍的双脚,带须的鱼鞋就能包裹住被刺痛的灵魂;姑娘们不断摆动着粗壮的大腿揉面,明知道电话那头是骚扰的对象还是争先恐后地去接听;林大夫故意只穿着白大褂隐隐显出内裤边,不停绞动着双腿和充满欲望的湿露头发,爱着梁老师但又不能放弃和老唐的幽会;四十二只手电筒在夜幕下不断闪烁疯狂地去追打摸屁股的肇事者,展现出每个人内心若隐若现的欲望。不了解当时社会情况的观众看了会发笑,但仔细想来,这些压抑的人性在影像中淋漓尽致地体现。电影中想在影像中形成一种调侃、讽刺和颠覆的人生态度和语言风格,感觉到革命的意识形态越来越空洞化泡沫化,高亢的政治话语同单调、刻板、萧索的现实生活越来越形成反差。
四、结语
电影是一门面对观众的美学,叙述者要将故事变成美学,而不是赤裸裸地批判。在中国的很多反映文革时期的电影中,都避开了敏感的政治话题用隐喻的电影修辞揭露着中国特殊时代,我们在观看的同时也不要去仅仅关注政治和批判社会,而是应带着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历史。姜文是有争议的导演,观众中有叫好的,有批判的,因为导演讲述的是历史,不可复制的古怪时代,接受美学理应是社会。在《太阳照常升起》中运用金色的光线和积极的音乐来表明心中对美好时代的向往,也在客观地告诉观众历史是不可抹煞的,我们的记忆不能只带有偏激的思想而应站在一个高度去告知不了解特殊历史时期的后辈们,中国是怎么样走到了现今的光明社会,应怀着期盼和坚信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M].南京出版社,2006.
[3]范和生.现代社会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4]方青,孔文.社会学概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社会记忆;欲望审美;社会学解析
电影作为一个传播媒介,具有着提出论题让接收者认可并思考的作用,公众代表着一个社会层面,影片既要客观描述一个时代又要有自己的观点。中国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姜文推出了他的新作《太阳照常升起》,是根据小说《天鹅绒》改编的电影,在整部影片中,导演运用如梦境般的影像来揭示一个永远无法复制的时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看到的不是批判,而是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们为了梦想而追求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一代中间人无法抹去的时代,也是这一代人具有集体创伤性的记忆。可以说《太阳照常升起》是属于社会记忆的样板,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在文革期间社会排挤小人物,人们在社会的压力下苟延残喘,姜文一个个地将小人物找回来放在故事中,引起观众的共鸣。电影将城乡融入主题,农民追求城市的生活,而城市的人总是想到农村生活,这样相反的追求显示出制度性的城乡思想,将两种城乡态度融合一起是文革时期的特殊人文思想,如何向没有经历这个时代的观众讲述故事,也正是电影想揭示的主题。
除了美学、技术方面以外还有一个新的领域--社会学可以帮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此部电影。
一、被社会放逐的自我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描述了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时期,整个社会癫狂到致使每个人都在制度的压制下生存,人们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状态下使自己的人格、性情、生活方式都沾染上了压抑的特征,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因此百姓们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社会游离于政治与经济之间;每个人都游离于疯狂与荒诞之间。这种游离的态度最终致使自我的放逐,之后将会被社会所遗弃。影片中之所以设置母亲的疯颠,是因为母亲仅为符号人物,是整个社会的一个代言,她所有举动均表明社会状态,虽然癫狂但同时也在期待虚幻当中的美好未来。片中母亲将自己的内心修建成石头房,当别人闯入自己的内心时看到的是人内心的美好回忆全部支离破碎,所有的人们整天生活在惶恐之中。社会疯了,它所属的人民也会跟着失去理智,最后的结果顺其自然地是母亲选择自杀来逃避生活。
再比如电影中的梁老师是一个将自己滞留在回疆自由天地的舒畅回忆中并可以拥有尽情抒发心中的热情生活的人。在压抑的社会所产生出的压抑人性的代表———林大夫与变态追求者上演的闹剧般的追求过程,使梁老师这个小布尔乔亚的南洋华侨无法适从,但又始终无法舍弃自己的生活理念,被当成一位陌生人排斥在群体之外。因此他总是和这个群体保持一种距离感,很难对它的文化模式保持一种“想当然”的自然态度。最后梁老师用代表男人自尊的枪送给老唐,自己用枪带自尽在让他痛恨的人们眼前。不例外的是老唐,被下放后发现自己的女人和小队长野合并且小队长否认自己对心爱的女人的美好评价,侮辱了内心的美好期盼,枪杀了情敌。
这样的几个人物都是社会的缩影,人们在长期的压抑下变得人格分裂,导致人和人之间的互相不认可与互相的怀疑,最后使得人们选择极端的自杀与杀人的反常态社会行动来宣泄心中的不满,首先是自我的放弃,接着被社会遗弃与放逐。
二、没有主体的社会
在文革晚期是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来临亦是一个怀疑时代,怀疑本身是不健全的人格体现,每个人都在怀疑社会怀疑人性怀疑一切,心中已没有最基本的安全感也没有最起码的信任。信任在人和人的交往过程中显得极为重要,如果人总是以怀疑的态度去面对社会或他人,那么社会环境必然失衡,在怪圈之外的人都是所谓群体中的“陌生人”,我们总是以陌生人的面孔面对新群体,这时就需要我们克服陌生感,找到新群体的生存方式以适应之,那么,就有可能让“陌生人”们摒弃自己的习惯、生活方式或者兴趣等一系列的自我意识来顺应群体生活。换言之就是要想适应这个怀疑的时代,就得摒弃正常的生活方式去适应怪圈内的方式。
在怀疑的时代中所有的职业都不再是主体,已不存在主流价值,价值观是去做或不去做某些事情的理由,面对乱花迷眼的世事万象,缺乏价值敏感的人,失去自己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理由”,就难免不丢失自己。看《红色娘子军》时摸了屁股,一声令下使得所有的人去追打肇事者,一是为了有人满足自己心中的渴望而起哄的结果,二是对他人的不信任造成的不理智行为。最后,梁老师被冤枉成摸屁股的人,还递上了检讨,只有这样,才能暂缓一时轻松,任何人都可以将自身夸大变成主导,无论事实究竟是什么样。
三、審美价值的替代
在这样的时代,美学都是游离于社会之外,所谓审美是在自觉自愿的选择中,通过在对象中“直观自身”而获得感奋和情感愉悦的自由而惬意的精神超越活动。梁老师喜欢唱的是印尼民歌《美丽的索罗河》,却不是中国自己特有的歌曲,很明显价值取向、社会理想、道德继承、美学风格上存在某种不同一性,所有的审美价值与真正的审美隔膜,导致美学异化为非美学。
导演是想自问自答怎么样将欲望加美学结合成情感?没有情感的生活而参与的社会不再是一个正常的体系,革命的体制和意识形态还在,但是内在的激情和想象却退隐和消失了。导演的回答是电影中审美价值已用欲望替代了美学,欲望美学开始对接成在乡村里不停地用枪打野鸡以释放心中的空虚,男人已无法正常地显现自尊而选择去和孩子们玩闹,而无法阻止爱人的出轨。
逐渐地怀疑的时代上升为怀疑的社会,那么一切反常态的行为就变成理所应当。影片《太阳照常升起》随时随刻在暗示着受性压抑之苦人们的行为,中国电影中很少在镜头中大量使用女人大腿作为拍摄主体,而《太阳照常升起》中却多次出现,寡妇的寂寞和无奈使用到的时跟拍的双脚,带须的鱼鞋就能包裹住被刺痛的灵魂;姑娘们不断摆动着粗壮的大腿揉面,明知道电话那头是骚扰的对象还是争先恐后地去接听;林大夫故意只穿着白大褂隐隐显出内裤边,不停绞动着双腿和充满欲望的湿露头发,爱着梁老师但又不能放弃和老唐的幽会;四十二只手电筒在夜幕下不断闪烁疯狂地去追打摸屁股的肇事者,展现出每个人内心若隐若现的欲望。不了解当时社会情况的观众看了会发笑,但仔细想来,这些压抑的人性在影像中淋漓尽致地体现。电影中想在影像中形成一种调侃、讽刺和颠覆的人生态度和语言风格,感觉到革命的意识形态越来越空洞化泡沫化,高亢的政治话语同单调、刻板、萧索的现实生活越来越形成反差。
四、结语
电影是一门面对观众的美学,叙述者要将故事变成美学,而不是赤裸裸地批判。在中国的很多反映文革时期的电影中,都避开了敏感的政治话题用隐喻的电影修辞揭露着中国特殊时代,我们在观看的同时也不要去仅仅关注政治和批判社会,而是应带着客观的态度去对待历史。姜文是有争议的导演,观众中有叫好的,有批判的,因为导演讲述的是历史,不可复制的古怪时代,接受美学理应是社会。在《太阳照常升起》中运用金色的光线和积极的音乐来表明心中对美好时代的向往,也在客观地告诉观众历史是不可抹煞的,我们的记忆不能只带有偏激的思想而应站在一个高度去告知不了解特殊历史时期的后辈们,中国是怎么样走到了现今的光明社会,应怀着期盼和坚信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滕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M].南京出版社,2006.
[3]范和生.现代社会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4]方青,孔文.社会学概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