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看到人们在怎样生活,我不可能有任何理由快乐。当我在街道上或火车站遇到那些人们,注视着他们的面孔和他们的生活,我心中充满绝望,我时常想大声嘶叫”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我无法忘记凌晨两点钟,一个人徘徊在红砖墙旁的马路边,脊椎,紧紧抵着身后这排发黑、肮脏的砖,感觉着一根一根夜的骨骼,这是适合写法斯宾德的时刻。漆黑的夜,兴许真有几缕幽魂萦绕在我身边,夜空传来几声夜的凄叫,看着幽黑的树叶哗哗做响,我心静如水。我将代他收取这一处欲念的赋税,代他牧这一处寂寞的民众,虽然,此刻也许他也正在天堂的某一处教导着自己的“臣民”,只是他无法跨越国界,就像西方的国家忠诚于耶稣,而东方人却信奉着释迦摩伲。
关注法斯宾德的人,多过于他的电影。我应该是个很没有人性的人,知道他曾经卖过之后,我就像看着一个人在毫不知情中吞下一只苍蝇,偷偷地一边幸灾乐祸的窃笑。知道他在卖的时候,把丝袜塞在紧身裤的裤档里唬人,我才吃惊,我吃惊他为什么没有德国人的幽默,起码要塞,也应该是一条没有性别的手帕才对。
大部份人的死亡让我都会觉得寡味,他们死亡的形式都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一个穷的只剩一条底裤的人死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上吊或是跳楼。不过我想跳楼的几率应该会大一点,起码不用费力的将底裤撕成一条一条的连接起来挂在树上。法斯宾德赤赤条条的死,我不觉得奇怪,因为1977年一次谈话里,克莉丝汀·汤森问法斯宾德:《库斯特婆婆上天堂》拍了两种结尾,一种是库斯特婆婆被枪杀,另一种是库斯特婆婆爱情完满、安全回了家。汤森问法斯宾德自己喜欢哪种结尾?法斯宾德说他喜欢“安全回家”的版本,因为他觉得那更悲惨。那么法斯宾德赤条条得回到天堂应该是回家了。不过这与他喜欢的悲惨似乎离了十万八千里,死亡向来是与鲜血相连,这种死亡场面,无论过几十年乃至几百年,都应该是悲惨的死亡,法斯宾德真的不该选择吃药这种平静的死亡方式。
凌晨五点多,街边的人开始急剧增加,我看到一个烫着满天飞的黄发下,一张俊秀的有点不可一世的脸,眼里空洞的如同一眼干枯了的深井,我深信他肯定有一大堆挥之不去的美女,即使他把《家春秋》说成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她们也一样认为他是有内涵的。法斯宾德很丑,我认得一个理论上很有文化的中等美女,她每次看到法斯宾德出现在电影里,就毫无耐心地大喊一声:"丑死了!恶心!''她确实很没礼貌,而我也确实无可辩驳。可是更确实的,是我知道如果法斯宾德长得很好看,他的电影大概就只能在影展得得奖了,他的残忍、自恋、渴望爱,都会变得太简单、乏味,上不了艺术的台面。
《深闺怨妇》的爱人是这样向对方求爱的--“......你完全不迷人、不吸引人,你长得就一副全身发臭的样子”。 法斯宾德应该是一株腐烂不堪的仙人掌,蝴蝶见刺掩鼻而去,蜜蜂不厌其丑,刺对着刺。他为他钟爱的男人们购买精美奢侈的礼物,与女店员艾丽卡(Erika)结婚之后,他仍然捧著一束又一束的花朵送给妻子。男人演女人,常常成为大师,同理可证--好看的人谈恋爱,大半谈得很乏味。谈恋爱谈成大师的,往往必须是丑的人。法斯宾德百般不愿地,受了恩惠。
路边的台阶上睡着一个无家可归的小乞丐,我没有情绪波动地转身离去。这个世界又有谁会活得称心如意?选择死亡,或是选择生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我不为法斯宾德的死感到伤悲,他死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只会哭泣的婴儿,但可能当时流过的泪里有为法斯宾德留过的泪珠,只是我现在不记得了而已。太阳升起的时候,又是五月的一天,距离法斯宾德的出生,应该是第五十九年,虽然再过十几天才是他的生日。不过过完生日再过十天,就是他逝世二十二周年。生跟死本来就只有一步之遥,法斯宾德将它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
站在一夜灯火阑珊后灰蒙蒙的街头,我开始觉得应该为他写点什么,或者写点自己,可掏出笔后,我干涸的笔尖里流淌出的却只是法斯宾德的“人生简历”,也好,这个世界不知道法斯宾德的人还有很多,就让我来代他收取这一处欲念的赋税,代他牧这一处寂寞的民众。
没有母爱的童年:《恐惧吞噬灵魂》
对于童年时代,他有着数不清的不满与怨恨。“是一段无法以常理视之的童年时光……并不是饱受创伤的童年,而是根本没有童年,我的童年就这样无迹可寻的失落了” 法斯宾德说。他八、九岁的时候,他母亲与一个年仅十七岁的男孩西吉(Siggi)相恋,这件事成为他终生无法释怀的梦魇,在整个童年时代,父母从未对他付出过多少关爱,仅有一段短暂时期,他的母亲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她坦承曾经怀抱著嫁给自己儿子的幻梦。宣称他完全没有童年,即是对他成长时期每个阶段的有力反击,他必须这么做来表达出他的感觉,然而这些阶段是极端不同的各种经验。影片《恐惧吞噬灵魂》中的老少恋情就是受到法斯宾德童年时期记忆的影响,也正因如此,法斯宾德在影片中亲自饰演老妇人的儿子。
只要你爱我
雷纳饱受挫折的童年经验使他无法学习如何去爱自己,或是相信自己是值得爱的。他的不安全感集中在他的外貌上:其他孩子得到的爱比他多,所以其他孩子一定长的比他好看。他知道自己需要帮助,不由自主地哭著求援,然而仅只是无声地啜泣而已。他并不相信会有人肯帮助他,同时也无法忍受再度被拒绝的痛楚,而为了抒解精神上的巨大压力,他的解决方式就是在被拒绝前先拒绝一切。他以令人不快的态度来保护自己免于受到被排拒的伤害。
纵观法斯宾德短暂却成就斐然的艺术历程,无论是初期的《玛塔》、《艾菲·布里斯特》,探索期的《佩特拉·冯·康特的辛酸泪》、《布莱梅的自由》,还是成熟期的“德国女性”四部曲,即《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莲》、《罗拉》、《维洛尼卡·佛斯的欲望》,他都选择了女性作为银幕上的主角。可就是爱情里的忠诚也经常是虚掷的忠诚,《四季商人》、《佩特拉·冯·康特的辛酸泪》、《莉莉·玛莲》、《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其中每部影片都是一个失败了的爱情故事,甚至在法斯宾德最为乐观的影片《恐惧吞噬灵魂》中,艾米对阿里的爱也不足以治愈他的痼疾。
“我让观众感觉和思想”
法斯宾德在艺术上的起步时期,正赶上“作家电影” 出现断裂。由于“过分强调艺术家的个性放射而与艺术的社会性相割裂”,一些走向极端的“作家电影”在对纯形式、对无限膨胀的自我的迷恋中把艺术作品的现实层面和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削弱近零,艺术内容苍白、贫乏。“作家电影”的嬗变为他的艺术探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背景。法斯宾德早期影片受施特劳布和惠莱特的影响,节奏缓慢,对话单调,人物保持着理性距离。其后,他否定了这种风格及冷静的理性态度——“以理性态度创作出的影片无可厚非,可如果他们不能感动观众,那还有什么用”。从七十年代初到他的艺术风格日臻完善这段重要的创作时期,他开始努力在电影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寻找新的平衡。他接受了两位艺术大师的影响:一位是好莱坞导演道格拉斯·西尔克,一位是新浪潮领袖戈达尔。他感悟到“任何生活故事都与情节剧有着极密切的联系,人的正常生活即由无数的情节剧贯串而成”,并且将自己对电影叙事本性和艺术形象社会性的重新认识融入到之后的不少作品中,形成他的影片在“恰当的电影形式”下,运用透明性的情节织体,借助戏剧因素的整体观照促使“观众对人物主观情感的卷入”的固定风格。同时,法斯宾德在戈达尔早期的影片中(如《她的生活》)找到了他所需要的精神实质,那极具表现性、独创性和现代感的影像传递出的深沉而悠远的怜悯在法斯宾德内心激起了强大的共鸣。
“拍摄一部德国影片,它是那样美、那样如醉如狂,那样奇妙,正如许许多多的好莱坞影片,但又不乏社会批判力量,因为它决不像它表面看上去那样,只是一个过于简单的断言陈述”。这,令法斯宾德在对现实、电影和自我异常艰辛的认识过程中逐步从好莱坞电影模式的“纯观赏性”和某些现代派电影的“唯个人性”中挣脱出来,在秉持着“根据观众需要拍片”的原则下,将那些从生活切片中探寻并把握到的欢乐与痛苦、圣洁与污秽、美德与丑恶、反动与进步、希望与幻灭,用通俗易懂的电影语言、自然流畅的时空构筑、细致生动的性格刻画、力求使观众与剧中人在情绪上达到一致的剪辑铺陈,形象地书写出来,实现了在较高的层次上同广大观众真正平等的沟通。仰头凝神时,仿佛听到那一部部惊世骇俗的影片犹如一声声尖厉的警报,仍在他的身前身后悲鸣般地回荡.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生日:1945.5.31
国籍:德国
工作:导演 演员 作家 制片人
死亡时间:1982.6.10清晨四点五十分
法斯宾德电影作品年表:
《爱比死更冷 》Liebe ist Kalter als der Tod 1969
《外籍工人》 Katzelmacher 1969
《丧心病 》Warum lauft Herr R.Amok 1969
《黑死病的神像 》Gotter der Pest 1969
《美国大兵 》Der Amerikanische Soldat 1970
《旅程 》 Die Niklashauser Fahrt 1970
《死之河 》 Rio Das Mortes 1970
《咖啡屋》e Coffee House 1970
《一点点 》Whitey 1970
《当心圣妓 /》Beware of the Holy Whore 1970
《艾高史特的先锋 》Pionees in Ingolstadt 1970
佩特拉·冯·康特的辛酸泪 / Die Bittere Tranen der Petra von Kant 1972
《四季商人 》 The Merchant of Four Seasons 1972
《鹿群交会点 》Deer Crossing 1972
《八小时不是一天》Eight Hours Don’t Make a Day 1972
《布莱梅的自由》Bremen Freedom 1972
《野蛮游戏 》Wild Games 1972
《恐惧吞噬灵魂 》 Ali:Fear Eats the Soul 1973
《玛塔 》Martha 1973
《铁丝上的世界 》 World on a Wire 1973
《诺玛·海曼 》 Nora Helmer 1973
《自由武士 》 Fist-Right of Freedom 1974
《艾菲·布里斯特 》 Effi Briest 1974
《福克斯和他的朋友 》 Fox and His Friend 1974
《卡然达婆婆上天堂 》 Mother Kusters Goes to Heaven 1975
《恐惧中的恐惧 》 Fear of Fear 1975
《中国轮盘赌 》 Chinese Roulette 1976
《绝望 》 Despair 1977
《德国之秋 》 Germany in Autumn 1978
《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 》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1978
《一年十三个月 》 In a Year with Moons 1978
《第三代 》 Die Dritte Generation 1979
《柏利亚历山大广场》(15小时电视片) Berlin Alexander Platz(MS) 1980
《莉莉·玛莲 》Lili Marlene 1981
《罗拉 》 Lola 1982
《维洛尼卡·佛斯的欲望 》 Die Sehnsucht der Veronika Voss 1982
《雾港水手 》 Querelle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