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学校应该怎样进行教育?办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答。但删繁就简、归根结底,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使他们适应未来的生存环境,过和谐、幸福、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这是时代赋予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而履行并完成这一使命的唯一途径,就是教育创新。
我最深切的感悟是: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没有爱与尊重这个内核和基础,教育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沙聚之塔。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在中学工作已经40多年,做过多年老师,当副校长和校长20多年。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最深切的感悟是: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内核,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没有这个内核和基础,教育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沙聚之塔。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学习能力有高有低,但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而独特的生命,自由幸福地发展是他们的需要。我们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的进步,更要关注情感品质的提升,走进他们的心灵,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为所有学生搭建起放飞人生梦想的舞台。有了这样的爱与尊重,我们才能正确处理好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顶住压力,持久创新,执著追求。
人大附中2008届有一个毕业生,他身体比较弱,还病休过一年,学习基础一直比较差。他父母只有高中学历,非常希望他能考上好大学,所以,他在心理、学习上压力很大。他非常喜欢音乐,高二时想参加社会上流行的“超男”比赛,但父母担心他考不上大学,不让参加,他就和家里发生了矛盾。他父母没办法,就找到了我。我对他父母说:这个孩子在音乐方面有天赋,让他参加比赛试试吧。到了高三,他父母坚持让他学中文,而他自己想做音乐编导,又与父母发生了争执,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他的父母很着急,又向我求助,我对他们说: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一厢情愿地给孩子设计,他喜欢学什么就应该支持他。我还找了一个搞音乐的家长帮他辅导专业课。这样,这学生就有了动力,非常刻苦地学习文化课,最终以很高的专业分考上了自己理想的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一年后,这个学生为人大附中创作了两首校歌和20多首歌曲,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音乐才华。每次听到他创作的校歌,我心里都很激动。如果我们不尊重他的兴趣和选择,非逼着他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可能他连大学都考不上,但现在他成了一个有感恩之心、有专业追求的人,这就是尊重与爱的结果。
几年前,我校高三还有一个学生突然出现了严重的精神疾病,无法参加高考。分析原因后发现,他的理想是学文科,但父母坚持让他选择理科,这成了他的心病。了解情况后,我想只有再重读一年文科,才能解开这个心结。一年后,这个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现在美国留学,身体和精神都很健康。患病之前,他已经通过会考,可以算是从人大附中毕业了,学校完全可以听之任之,但出于对学生负责、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我们作了最大的努力,最终挽救了这个陷入危机的生命和家庭。
人大附中有一部分这样的学生,他们在艺术、体育或其他方面有天分,有特长,但学业不一定出众,有的甚至分数很低;也有些学生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或性格缺陷。对于这样的学生,怎么尊重、培养他们,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有人说人大附中是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为什么能出奇迹?我想,是因为爱与尊重,因为我们办学理念的核心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发现与培养。其实,好学生很多,只要我们能发现孩子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个个都会出类拔萃。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人的天赋才能各有不同。基础教育既要在教育的起点对每个学生“求平等”,又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他们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谋自由”,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成长为未来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60年来,我们国家在各个领域很少培养出顶级人才,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从教育角度讲,我认为首先要从小抓起,创新人才要早期培养;其次要改革创新,要学习先进经验,研究教育规律,要允许实践者创新。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有8处提到了“拔尖创新人才”,明确提出: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这样的契机与挑战面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紧迫感、责任感,以忧国忧民忧教育的情怀携起手来,认认真真地为教育做实事。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必然会在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遭遇与之不适的阻力,只有通过综合创新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回顾人大附中创新发展的历程,我最深切的感受是:要创新就要有突破。追求能创新,反思能创新,变通能创新,融合能创新,压力能创新,激励能创新,求真能创新,务实能创新,时时能创新,处处能创新,事事能创新,人人能创新。
说到突破,我认为学校教育的突破,首先应该体现在课程改革上。传统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拔尖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持续整合课程资源,创设校本课,改革必修课,开发选修课,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为了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依托“创造发明”课、“研究性学习”、“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少年科学院”,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以“普及+提高”为宗旨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学校建立了虚拟科学实验室、平面技术设计等科技制作教室,150多门选修课中有几十门课程都与科技创新教育相关。
2010年12月,美国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安·瓦·米勒一行访问人大附中时,在远程教室,看到美籍外教的英语数学校本选修课与贵州、河南、新疆、四川、宁夏等地的学校进行同步教学;在“中美学生科技教育项目”研究课上,看到人大附中学生与美国托马斯·杰弗逊中学及伊利诺伊理科高中的学生进行提高风能发电效率的合作研究。参观结束,米勒先生说:“人大附中让我们有幸在今天就看到了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发现与培养。2011年,人大附中有七八个孩子获得了世界冠军。其实,好学生很多,只要我们能发现孩子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个个都会出类拔萃。
美国一年一度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被称为“中学生的小诺贝尔奖”。人大附中学生施轶萌于2011年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和4个专项一等奖。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很震撼,因为她入学时并没有显得特别出色。当时她父母带着她找到学校,说孩子从小特别喜欢观察昆虫,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希望能在人大附中发展这方面的特长。我看这孩子很有灵气和潜质,就同意了。高三时,她入选参加英特尔大赛,但她不想去参赛,因为她没有获得保送资格,5月份参赛肯定会影响高考。主管老师找我说明情况后,我想,我们国家缺的就是这样的好苗子,一定要想办法免除她的后顾之忧。最终,我向一位重点大学校长推荐了她,她才全身心地投入实验,最终获得了大奖。可以说,施轶萌是人大附中众多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的代表。
要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必须创设丰富的、个性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目前,人大附中已开设了几十门校本课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体育与艺术4个领域的选修课150多门,法、德、西班牙、阿拉伯、日、韩、俄等10门第二外语选修课,以及英语物理、英语戏剧等18门外教学科英语。这些课程有很多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但只要学生愿意学,学校就开设。
比如,为了满足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我们将JA课程纳入了校本选修课,后来又与“JA-CHINA国家青年成就”合作,陆续引进了“学生公司”、“JA经济学”、“国际市场”等系列商业性课程。最有意思的是,这个项目到今天也没有真正的老师,而是由老师组织在学习中有心得的学生来讲,毕业的校友利用课余时间回来讲,师生都讲不了的就一起在网上学。2011年,冯路、郭弘烨两名学生在“JA全球商业挑战赛”中从全世界38个国家的531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这也是中国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第一个世界总冠军。这两个很普通的中学生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就是因为他们喜欢,愿意学,愿意研究。
如何激发每位教职员工创新的激情和潜能?我认为关键是尊重,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只有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发展诉求,才能激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创造适合每个教职员工发展的教育
学校教职员工是实现教育创新的主体,如果没有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和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校长的创新理念再先进,学校发展目标再宏伟,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学校工作的着眼点是学生,着力点在老师,我们不仅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还要创造适合每一位教职员工发展的教育。
如何激发每一位教职员工创新的激情和潜能?这需要解决创新的动力机制问题。我认为关键是尊重,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只有尊重校园里的每一个人,尊重他的个性和发展诉求,才能发现他的亮点,才能千方百计地为他搭建平台,激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我校物理老师胡继超十分喜爱桥牌,知道人大附中开设了桥牌选修课,就想成立一个桥牌队,但没有几个学生报名,他就找到我寻求帮助。我就安排胡继超在升旗仪式上发言,对全校师生讲学桥牌到底有什么好处,并在此后的课程、比赛等一系列问题上给他开绿灯。这种尊重与支持极大地激发出胡老师的创造能量,桥牌活动在人大附中开展得风生水起,桥牌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选修课之一。目前我校开设了4个层次9个班级的课程,每学期有近400人次选修,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也因桥牌有了改变。学校桥牌队成立以来,多次在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中摘得冠军,6名学生入选国家队,出国参赛。2011年12月,世界桥牌联合会主席一行访问人大附中,对学校桥牌活动及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
胡继超是人大附中众多老师的一个代表,使我们弄清楚了为什么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其实,尊重与创新之间有一个传导环节,那就是“需求驱动”。学校尊重了学生和老师的内在需求,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这种需求,他们就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这种具有生发力的个体行为,就汇聚成了学校整体的创新源泉,学校发展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可以说,人大附中的每一个创新成果,都是尊重和满足学生及教职员工发展诉求的结果。
创造适合每位教职员工发展的教育有一个关键词——“每位”。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一些出类拔萃的好老师,但这并不能决定这所学校的办学品质,有时候,一个不合格老师“毁人”的作用往往更大,所以必须提升团队的整体素养。把平凡的人激励起来,形成一流的团队,创造一流的教育,这是人大附中创造适合每个教职员工发展的教育的核心内涵。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设以创新为特征的学校文化,形成一种机制、一种氛围,也就是人大附中人常说的一个词——“气场”。它会不知不觉地影响、改变、提升每一个人。多年来,我们下大力气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在这方面做足了文章,收到了效果。
在人大附中,像胡继超这样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教职员工还有很多。化学实验员开设了“西方经济学”选修课;音乐老师把自家的录音设备搬到学校,建成了人大附中“录音棚”;食堂员工组建农民工舞蹈队,走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
我常说:一个学校绝对不能藏龙卧虎,是龙就得让他腾,是虎就得让他跃。人大附中是个大舞台,校长就是搭台子、拉大幕的人。如果说人大附中真有什么魔力,就是她能点燃每个员工心中的梦想,让他们活得有追求,有尊严,有价值。
我们尝试多种模式,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长期的“帮扶”实践证明,优质学校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的最好方式是培养大批优秀校长和优秀老师。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我国基础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改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同时强调这种公平建立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之上。因此,优质学校肩负着帮扶薄弱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责任。优质学校校长应该变“独善其身”为“兼济天下”。 虽然人大附中的力量有限,但我们还是尽一切努力,尝试多种模式,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从2002年开始,我们先后与中西部7个省市12个地区的中学“手拉手”联合办学。为了使北京山里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我们与延庆永宁中学结为手拉手学校。2007年选派了11名骨干老师到延庆支教。他们的课堂向延庆所有老师开放,仅一个学期听课的老师就达1800多人次。2010年,这届70名学生中有56名学生超过了本科线。
近年来,我们陆续接纳了来自中西部地区和北京周边薄弱校的数百名学生到人大附中短期“留学”。来自新疆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少年凯萨尔,是新疆“五彩喀什噶尔儿童艺术团”的小演员。2008年9月,我们破例招收他和另外两位少数民族孩子到初一年级就读。现在,凯萨尔已经是高一的学生了,不仅适应了人大附中的生活,还参加了学校男子舞蹈团,他的艺术天赋得到了舞蹈教练及同学们的夸奖。
如何利用网络整合优质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共建与共享,也是我们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2005年,我发起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全国的优质中学,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发、集成与共享机制,支援教育欠发达地区。迄今,“联盟”已辐射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接惠及60多万师生,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一位老师感慨道:“联盟使课堂跨越了时空,让山里娃和城里孩子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长期的“帮扶”实践证明,优质学校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的最好方式是培养大批优秀校长和优秀老师。近年来,我们向北京周边学校输送了几十名优秀干部,把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经验传播开来。在市、区教委的支持下,我们先后合并了海淀区西颐实验学校,深度共建北航附中,托管蓝靛厂中学,与农大附中、翠微中学“手拉手”,创建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朝阳学校,开创了了区域内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联合办学机制。
2009年4月,“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刘彭芝卓越校长培养基地”和“北京市普教系统先锋校长培养基地”在人大附中成立。“双卓基地”成立以来,举办了“国际名校长论坛”,学员们与50多位国外名校校长、500多位国内校长共同研讨教育创新专题;在哈佛大学举办“中美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为培养卓越校长和卓越教师搭建了高层次平台。人大附中还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中学,两次承办“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高中数学班”。
回首过去,我最深切的感受是我们仍然站在创新之路的起点。这些年来,人大附中的步子迈得很大,走得非常快,作为校长,我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我们从未放弃过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今后,我们还将沿着这条创新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据《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校:末衡)
我最深切的感悟是: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没有爱与尊重这个内核和基础,教育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沙聚之塔。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我在中学工作已经40多年,做过多年老师,当副校长和校长20多年。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最深切的感悟是: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内核,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没有这个内核和基础,教育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沙聚之塔。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学习能力有高有低,但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而独特的生命,自由幸福地发展是他们的需要。我们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的进步,更要关注情感品质的提升,走进他们的心灵,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为所有学生搭建起放飞人生梦想的舞台。有了这样的爱与尊重,我们才能正确处理好学生成长、学校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顶住压力,持久创新,执著追求。
人大附中2008届有一个毕业生,他身体比较弱,还病休过一年,学习基础一直比较差。他父母只有高中学历,非常希望他能考上好大学,所以,他在心理、学习上压力很大。他非常喜欢音乐,高二时想参加社会上流行的“超男”比赛,但父母担心他考不上大学,不让参加,他就和家里发生了矛盾。他父母没办法,就找到了我。我对他父母说:这个孩子在音乐方面有天赋,让他参加比赛试试吧。到了高三,他父母坚持让他学中文,而他自己想做音乐编导,又与父母发生了争执,学习成绩始终上不去。他的父母很着急,又向我求助,我对他们说: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一厢情愿地给孩子设计,他喜欢学什么就应该支持他。我还找了一个搞音乐的家长帮他辅导专业课。这样,这学生就有了动力,非常刻苦地学习文化课,最终以很高的专业分考上了自己理想的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一年后,这个学生为人大附中创作了两首校歌和20多首歌曲,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音乐才华。每次听到他创作的校歌,我心里都很激动。如果我们不尊重他的兴趣和选择,非逼着他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可能他连大学都考不上,但现在他成了一个有感恩之心、有专业追求的人,这就是尊重与爱的结果。
几年前,我校高三还有一个学生突然出现了严重的精神疾病,无法参加高考。分析原因后发现,他的理想是学文科,但父母坚持让他选择理科,这成了他的心病。了解情况后,我想只有再重读一年文科,才能解开这个心结。一年后,这个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现在美国留学,身体和精神都很健康。患病之前,他已经通过会考,可以算是从人大附中毕业了,学校完全可以听之任之,但出于对学生负责、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我们作了最大的努力,最终挽救了这个陷入危机的生命和家庭。
人大附中有一部分这样的学生,他们在艺术、体育或其他方面有天分,有特长,但学业不一定出众,有的甚至分数很低;也有些学生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或性格缺陷。对于这样的学生,怎么尊重、培养他们,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有人说人大附中是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为什么能出奇迹?我想,是因为爱与尊重,因为我们办学理念的核心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发现与培养。其实,好学生很多,只要我们能发现孩子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个个都会出类拔萃。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人的天赋才能各有不同。基础教育既要在教育的起点对每个学生“求平等”,又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他们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谋自由”,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成长为未来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60年来,我们国家在各个领域很少培养出顶级人才,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从教育角度讲,我认为首先要从小抓起,创新人才要早期培养;其次要改革创新,要学习先进经验,研究教育规律,要允许实践者创新。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有8处提到了“拔尖创新人才”,明确提出:要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这样的契机与挑战面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紧迫感、责任感,以忧国忧民忧教育的情怀携起手来,认认真真地为教育做实事。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必然会在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遭遇与之不适的阻力,只有通过综合创新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回顾人大附中创新发展的历程,我最深切的感受是:要创新就要有突破。追求能创新,反思能创新,变通能创新,融合能创新,压力能创新,激励能创新,求真能创新,务实能创新,时时能创新,处处能创新,事事能创新,人人能创新。
说到突破,我认为学校教育的突破,首先应该体现在课程改革上。传统课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拔尖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持续整合课程资源,创设校本课,改革必修课,开发选修课,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为了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依托“创造发明”课、“研究性学习”、“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少年科学院”,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以“普及+提高”为宗旨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学校建立了虚拟科学实验室、平面技术设计等科技制作教室,150多门选修课中有几十门课程都与科技创新教育相关。
2010年12月,美国教育部常务副部长安·瓦·米勒一行访问人大附中时,在远程教室,看到美籍外教的英语数学校本选修课与贵州、河南、新疆、四川、宁夏等地的学校进行同步教学;在“中美学生科技教育项目”研究课上,看到人大附中学生与美国托马斯·杰弗逊中学及伊利诺伊理科高中的学生进行提高风能发电效率的合作研究。参观结束,米勒先生说:“人大附中让我们有幸在今天就看到了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体现在教育过程中就是发现与培养。2011年,人大附中有七八个孩子获得了世界冠军。其实,好学生很多,只要我们能发现孩子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能,个个都会出类拔萃。
美国一年一度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被称为“中学生的小诺贝尔奖”。人大附中学生施轶萌于2011年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和4个专项一等奖。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很震撼,因为她入学时并没有显得特别出色。当时她父母带着她找到学校,说孩子从小特别喜欢观察昆虫,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希望能在人大附中发展这方面的特长。我看这孩子很有灵气和潜质,就同意了。高三时,她入选参加英特尔大赛,但她不想去参赛,因为她没有获得保送资格,5月份参赛肯定会影响高考。主管老师找我说明情况后,我想,我们国家缺的就是这样的好苗子,一定要想办法免除她的后顾之忧。最终,我向一位重点大学校长推荐了她,她才全身心地投入实验,最终获得了大奖。可以说,施轶萌是人大附中众多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的代表。
要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平台,必须创设丰富的、个性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目前,人大附中已开设了几十门校本课程,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体育与艺术4个领域的选修课150多门,法、德、西班牙、阿拉伯、日、韩、俄等10门第二外语选修课,以及英语物理、英语戏剧等18门外教学科英语。这些课程有很多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但只要学生愿意学,学校就开设。
比如,为了满足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我们将JA课程纳入了校本选修课,后来又与“JA-CHINA国家青年成就”合作,陆续引进了“学生公司”、“JA经济学”、“国际市场”等系列商业性课程。最有意思的是,这个项目到今天也没有真正的老师,而是由老师组织在学习中有心得的学生来讲,毕业的校友利用课余时间回来讲,师生都讲不了的就一起在网上学。2011年,冯路、郭弘烨两名学生在“JA全球商业挑战赛”中从全世界38个国家的531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这也是中国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第一个世界总冠军。这两个很普通的中学生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就是因为他们喜欢,愿意学,愿意研究。
如何激发每位教职员工创新的激情和潜能?我认为关键是尊重,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只有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和发展诉求,才能激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创造适合每个教职员工发展的教育
学校教职员工是实现教育创新的主体,如果没有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和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校长的创新理念再先进,学校发展目标再宏伟,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学校工作的着眼点是学生,着力点在老师,我们不仅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还要创造适合每一位教职员工发展的教育。
如何激发每一位教职员工创新的激情和潜能?这需要解决创新的动力机制问题。我认为关键是尊重,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只有尊重校园里的每一个人,尊重他的个性和发展诉求,才能发现他的亮点,才能千方百计地为他搭建平台,激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我校物理老师胡继超十分喜爱桥牌,知道人大附中开设了桥牌选修课,就想成立一个桥牌队,但没有几个学生报名,他就找到我寻求帮助。我就安排胡继超在升旗仪式上发言,对全校师生讲学桥牌到底有什么好处,并在此后的课程、比赛等一系列问题上给他开绿灯。这种尊重与支持极大地激发出胡老师的创造能量,桥牌活动在人大附中开展得风生水起,桥牌课成为学生最喜欢的选修课之一。目前我校开设了4个层次9个班级的课程,每学期有近400人次选修,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也因桥牌有了改变。学校桥牌队成立以来,多次在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中摘得冠军,6名学生入选国家队,出国参赛。2011年12月,世界桥牌联合会主席一行访问人大附中,对学校桥牌活动及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
胡继超是人大附中众多老师的一个代表,使我们弄清楚了为什么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其实,尊重与创新之间有一个传导环节,那就是“需求驱动”。学校尊重了学生和老师的内在需求,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这种需求,他们就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这种具有生发力的个体行为,就汇聚成了学校整体的创新源泉,学校发展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可以说,人大附中的每一个创新成果,都是尊重和满足学生及教职员工发展诉求的结果。
创造适合每位教职员工发展的教育有一个关键词——“每位”。任何一所学校都会有一些出类拔萃的好老师,但这并不能决定这所学校的办学品质,有时候,一个不合格老师“毁人”的作用往往更大,所以必须提升团队的整体素养。把平凡的人激励起来,形成一流的团队,创造一流的教育,这是人大附中创造适合每个教职员工发展的教育的核心内涵。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设以创新为特征的学校文化,形成一种机制、一种氛围,也就是人大附中人常说的一个词——“气场”。它会不知不觉地影响、改变、提升每一个人。多年来,我们下大力气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在这方面做足了文章,收到了效果。
在人大附中,像胡继超这样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教职员工还有很多。化学实验员开设了“西方经济学”选修课;音乐老师把自家的录音设备搬到学校,建成了人大附中“录音棚”;食堂员工组建农民工舞蹈队,走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
我常说:一个学校绝对不能藏龙卧虎,是龙就得让他腾,是虎就得让他跃。人大附中是个大舞台,校长就是搭台子、拉大幕的人。如果说人大附中真有什么魔力,就是她能点燃每个员工心中的梦想,让他们活得有追求,有尊严,有价值。
我们尝试多种模式,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长期的“帮扶”实践证明,优质学校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的最好方式是培养大批优秀校长和优秀老师。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我国基础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改变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局面;同时强调这种公平建立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之上。因此,优质学校肩负着帮扶薄弱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责任。优质学校校长应该变“独善其身”为“兼济天下”。 虽然人大附中的力量有限,但我们还是尽一切努力,尝试多种模式,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从2002年开始,我们先后与中西部7个省市12个地区的中学“手拉手”联合办学。为了使北京山里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我们与延庆永宁中学结为手拉手学校。2007年选派了11名骨干老师到延庆支教。他们的课堂向延庆所有老师开放,仅一个学期听课的老师就达1800多人次。2010年,这届70名学生中有56名学生超过了本科线。
近年来,我们陆续接纳了来自中西部地区和北京周边薄弱校的数百名学生到人大附中短期“留学”。来自新疆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少年凯萨尔,是新疆“五彩喀什噶尔儿童艺术团”的小演员。2008年9月,我们破例招收他和另外两位少数民族孩子到初一年级就读。现在,凯萨尔已经是高一的学生了,不仅适应了人大附中的生活,还参加了学校男子舞蹈团,他的艺术天赋得到了舞蹈教练及同学们的夸奖。
如何利用网络整合优质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共建与共享,也是我们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2005年,我发起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全国的优质中学,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数字化开发、集成与共享机制,支援教育欠发达地区。迄今,“联盟”已辐射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直接惠及60多万师生,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一位老师感慨道:“联盟使课堂跨越了时空,让山里娃和城里孩子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长期的“帮扶”实践证明,优质学校实现社会责任最大化的最好方式是培养大批优秀校长和优秀老师。近年来,我们向北京周边学校输送了几十名优秀干部,把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经验传播开来。在市、区教委的支持下,我们先后合并了海淀区西颐实验学校,深度共建北航附中,托管蓝靛厂中学,与农大附中、翠微中学“手拉手”,创建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朝阳学校,开创了了区域内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的联合办学机制。
2009年4月,“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刘彭芝卓越校长培养基地”和“北京市普教系统先锋校长培养基地”在人大附中成立。“双卓基地”成立以来,举办了“国际名校长论坛”,学员们与50多位国外名校校长、500多位国内校长共同研讨教育创新专题;在哈佛大学举办“中美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为培养卓越校长和卓越教师搭建了高层次平台。人大附中还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中学,两次承办“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高中数学班”。
回首过去,我最深切的感受是我们仍然站在创新之路的起点。这些年来,人大附中的步子迈得很大,走得非常快,作为校长,我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但我们从未放弃过对教育理想的追求。今后,我们还将沿着这条创新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据《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校:末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