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圖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1
提起赵季平一些非音乐爱好者或许不太了解,但若提到一些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如《大宅门》、《乔家大院》、《红高粱》,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均由赵季平先生为其进行影视配乐,他的音乐作品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力,并以流传广泛、雅俗共赏而著称,很多人习惯称之为“影视音乐作曲家”,可以说赵季平与中国的电影成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一、《大宅门》与《大宅门写意——卢沟晓月》
民族管弦乐《大宅门写意-卢沟晓月》作于2002年,原是为风靡世界各地华人的电视剧《大宅门》所作配乐。后作曲家将电视剧中的音乐主题改写成这部民族乐队作品,又加了一个副题「卢沟晓月」,以突显京城的风格和韵律。该剧讲述了中国百年老字号“百草厅”药铺的兴衰史以及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恩怨怨。
赵季平的写作意识中,他认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影视作品,既要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又要有现代意识,因此在赵季平的影视音乐作品中是带有很浓烈的民族特色的,例如《大宅门》的主题歌就融入了京韵大鼓与京剧的结合。
2001年电视连续剧播出之后,出现了大宅门热。电视剧中凡是出现了京胡的地方都精妙地烘托了浓郁的京韵京腔,京胡清脆明亮的音色、强厚的穿透力都完美地体现了京剧的特色,给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的是这一段京剧只给杨九红,其他人都没有,只要杨九红一出现,必定会有一段京胡,而此曲则取自《柳青娘》的精华,风流婉转情意绵绵,将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由此可见赵季平对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的厉害之处。
二、《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是清代晋商代表人物乔治庸的宅院。该剧以乔家大院为背景,讲述了一代传奇晋商乔致庸弃文从商,在经历千难万险后终于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故事。《乔家大院》是由赵季平老师根据自己所创作的同名电视剧音乐改写而成。赵季平在创作时,深受晋商文化的感染,终于完成了这一划时代的巨作。
《乔家大院》的音乐为人带来一种人生经历了极度磨难与痛苦后,看破尘世,达到大彻大悟后所产生出的一种极致的平静和平。历经半年的构思,从钢琴谱到交响乐总谱,赵季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将其浓缩成了六个乐章。在创作时,很多非常重要的主题都是内心的自然流露,因此,赵季平又大胆地把民族元素与前卫意识交融在一起显得非常特别,通过交响组曲以民族交响乐的形式表现晋商精神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如在乐队中除了传统的民族乐器外,还采用了具有浓郁山西地方特色的乐器晋胡、二股弦与乐队相交呼应,使中西方音乐完美融合。其中在演唱的部分,还有一段“咚呛哩个隆咚呛”的男女声合唱。赵季平将这一段锣鼓点唱词加入了演唱部分,点石成金,使整部作品马上站了起来,音乐活了,人物也活了,他用女声男声伴唱衬托主旋律演唱,意在表现人生的一种脚步声,旋律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那句“咚呛哩个隆咚呛”的虚词里蕴含着一种民族精神的升华。
《交响组曲:乔家大院》是赵季平创作生涯的扛鼎之作,是当代中国继《梁祝》后诞生的又一部音乐史诗。
三、《大漠孤烟直》——《觅》《悼歌》
赵季平对丝绸之路情有独钟,于是答应了舞蹈家刘凤学的委托,为舞剧《大漠孤烟直》谱曲。这部舞剧的音乐主题是“天国的爱”,天国的声音。《觅》和《悼歌》的主题就取自舞剧的音乐主题。
《觅》和《悼歌》是为刚刚因病去世的妻子而写。《觅》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悼歌》表现的是对逝者无尽的怀念。
《觅》的前半部分是慢板。一望无际的沙漠上,干枯的树木被沙土半掩,衣衫褴褛的人拖着沉重的步伐绝望的艰难前行,二胡烘托出凄凉的气氛,缓慢的柔板使人不安,在精神萎靡的绝望中,诡异的旋律开始发生转变,乐曲逐渐进入快板部分。大量的打击乐加入,整体乐队不停地奏出由弱渐强的乐句,在大镲的衬托下,雷鸣一般的音响效果表现了突然一股几近疯狂的狂喜从沙漠旅人的心中爆发出来,民乐队、定音鼓、大提琴之间的对话像是沙漠旅人心中的天使与恶魔,心中的狂风暴雨已让他无法思考。快板戛然而止后再次进入慢板,危机结束了,第三部分的慢板更加缓慢,几乎重复第一段,在几经自我质疑中沙漠旅人意识到,这个旅程还没有结束,前方还有更多的未知在等待着他,他需要继续前行……
《悼歌》是赵季平写给亡妻的作品。赵季平在前言中写到:你说你喜欢这个乐章,每当听到它时,两眼就像泪的泉、泪的河,似乎你从中感知了什么,似乎在你的心中,它已是自己的。我的乐句里流淌着你无尽的思索,我的生命中缭绕着你轻吟的歌。原本坐在这里的,有你,还有我,可你却去了遥远的天国。剩下的,唯有音乐能为我们继续诉说,音乐未起,我的胸中已是泪雨滂沱。
夫人生前非常喜欢这首乐曲,现在亡妻已不能随自己一同来倾听这首乐曲了,他感触颇深,所以决定拿起指挥棒于之后的香港音乐会上亲自指挥,用这首曲子纪念亡妻,细腻深沉,委婉动情。他的夫人生前是这首曲子的第一听众,夫人在世时,每听一次便会嚎啕大哭,仿佛悟透了音乐里蕴藏的人生真谛。当乐队响起主题音乐时,仿佛是对遥远天国里爱妻的祝福,最后留下的只有天国回荡的钟声,使人潸然泪下。生命的血温,感天动地。
世人评价,赵季平的才情与作品跨越了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融入了当代中国影视与音乐史。一位中国音乐的掌门人,一个活跃于世界乐坛的中国音乐家,音乐人生几十年,无论顺境逆境,他始终不渝,向全世界传递着中国的美妙声音。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5--01
提起赵季平一些非音乐爱好者或许不太了解,但若提到一些脍炙人口的影视作品如《大宅门》、《乔家大院》、《红高粱》,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均由赵季平先生为其进行影视配乐,他的音乐作品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力,并以流传广泛、雅俗共赏而著称,很多人习惯称之为“影视音乐作曲家”,可以说赵季平与中国的电影成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一、《大宅门》与《大宅门写意——卢沟晓月》
民族管弦乐《大宅门写意-卢沟晓月》作于2002年,原是为风靡世界各地华人的电视剧《大宅门》所作配乐。后作曲家将电视剧中的音乐主题改写成这部民族乐队作品,又加了一个副题「卢沟晓月」,以突显京城的风格和韵律。该剧讲述了中国百年老字号“百草厅”药铺的兴衰史以及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恩怨怨。
赵季平的写作意识中,他认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影视作品,既要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又要有现代意识,因此在赵季平的影视音乐作品中是带有很浓烈的民族特色的,例如《大宅门》的主题歌就融入了京韵大鼓与京剧的结合。
2001年电视连续剧播出之后,出现了大宅门热。电视剧中凡是出现了京胡的地方都精妙地烘托了浓郁的京韵京腔,京胡清脆明亮的音色、强厚的穿透力都完美地体现了京剧的特色,给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趣的是这一段京剧只给杨九红,其他人都没有,只要杨九红一出现,必定会有一段京胡,而此曲则取自《柳青娘》的精华,风流婉转情意绵绵,将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由此可见赵季平对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的厉害之处。
二、《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是清代晋商代表人物乔治庸的宅院。该剧以乔家大院为背景,讲述了一代传奇晋商乔致庸弃文从商,在经历千难万险后终于实现货通天下、汇通天下的故事。《乔家大院》是由赵季平老师根据自己所创作的同名电视剧音乐改写而成。赵季平在创作时,深受晋商文化的感染,终于完成了这一划时代的巨作。
《乔家大院》的音乐为人带来一种人生经历了极度磨难与痛苦后,看破尘世,达到大彻大悟后所产生出的一种极致的平静和平。历经半年的构思,从钢琴谱到交响乐总谱,赵季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将其浓缩成了六个乐章。在创作时,很多非常重要的主题都是内心的自然流露,因此,赵季平又大胆地把民族元素与前卫意识交融在一起显得非常特别,通过交响组曲以民族交响乐的形式表现晋商精神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如在乐队中除了传统的民族乐器外,还采用了具有浓郁山西地方特色的乐器晋胡、二股弦与乐队相交呼应,使中西方音乐完美融合。其中在演唱的部分,还有一段“咚呛哩个隆咚呛”的男女声合唱。赵季平将这一段锣鼓点唱词加入了演唱部分,点石成金,使整部作品马上站了起来,音乐活了,人物也活了,他用女声男声伴唱衬托主旋律演唱,意在表现人生的一种脚步声,旋律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那句“咚呛哩个隆咚呛”的虚词里蕴含着一种民族精神的升华。
《交响组曲:乔家大院》是赵季平创作生涯的扛鼎之作,是当代中国继《梁祝》后诞生的又一部音乐史诗。
三、《大漠孤烟直》——《觅》《悼歌》
赵季平对丝绸之路情有独钟,于是答应了舞蹈家刘凤学的委托,为舞剧《大漠孤烟直》谱曲。这部舞剧的音乐主题是“天国的爱”,天国的声音。《觅》和《悼歌》的主题就取自舞剧的音乐主题。
《觅》和《悼歌》是为刚刚因病去世的妻子而写。《觅》表现对理想的追求,《悼歌》表现的是对逝者无尽的怀念。
《觅》的前半部分是慢板。一望无际的沙漠上,干枯的树木被沙土半掩,衣衫褴褛的人拖着沉重的步伐绝望的艰难前行,二胡烘托出凄凉的气氛,缓慢的柔板使人不安,在精神萎靡的绝望中,诡异的旋律开始发生转变,乐曲逐渐进入快板部分。大量的打击乐加入,整体乐队不停地奏出由弱渐强的乐句,在大镲的衬托下,雷鸣一般的音响效果表现了突然一股几近疯狂的狂喜从沙漠旅人的心中爆发出来,民乐队、定音鼓、大提琴之间的对话像是沙漠旅人心中的天使与恶魔,心中的狂风暴雨已让他无法思考。快板戛然而止后再次进入慢板,危机结束了,第三部分的慢板更加缓慢,几乎重复第一段,在几经自我质疑中沙漠旅人意识到,这个旅程还没有结束,前方还有更多的未知在等待着他,他需要继续前行……
《悼歌》是赵季平写给亡妻的作品。赵季平在前言中写到:你说你喜欢这个乐章,每当听到它时,两眼就像泪的泉、泪的河,似乎你从中感知了什么,似乎在你的心中,它已是自己的。我的乐句里流淌着你无尽的思索,我的生命中缭绕着你轻吟的歌。原本坐在这里的,有你,还有我,可你却去了遥远的天国。剩下的,唯有音乐能为我们继续诉说,音乐未起,我的胸中已是泪雨滂沱。
夫人生前非常喜欢这首乐曲,现在亡妻已不能随自己一同来倾听这首乐曲了,他感触颇深,所以决定拿起指挥棒于之后的香港音乐会上亲自指挥,用这首曲子纪念亡妻,细腻深沉,委婉动情。他的夫人生前是这首曲子的第一听众,夫人在世时,每听一次便会嚎啕大哭,仿佛悟透了音乐里蕴藏的人生真谛。当乐队响起主题音乐时,仿佛是对遥远天国里爱妻的祝福,最后留下的只有天国回荡的钟声,使人潸然泪下。生命的血温,感天动地。
世人评价,赵季平的才情与作品跨越了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融入了当代中国影视与音乐史。一位中国音乐的掌门人,一个活跃于世界乐坛的中国音乐家,音乐人生几十年,无论顺境逆境,他始终不渝,向全世界传递着中国的美妙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