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报刊中有回避使用“黏”字的倾向
笔者最近在阅读报刊时发现,许多报刊往往有回避使用“黏”字的倾向,不管是表示动作的“粘”,还是表示性状的“黏”,习惯上都喜欢写成“粘”。比如《人民日报》等一些权威报刊有这样的句子:
(1)钻井中,需要用一种特殊的粘性白泥作循环液。(《人民日报》,2006.01.27)
(2)“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粘性很大的糖。(《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1.23)
(3)正常膀胱不易被细菌侵犯,因膀胱粘膜表面有粘液素,可粘附细菌,便于白细胞吞噬。(《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7.14)
(4)12月17日早上,孙女士感觉左乳异常疼痛,一看左乳乳晕下竟破了一个洞,黑糊糊的粘液正不断流出。(《人民日报》,2003.03.02)
(5)然而,当我们责备人们“不懂礼数”时,是否也应该想想,政府的管理到位了吗?试想,一个人手里拿着粘粘的雪糕棍,走了1000多米想找垃圾桶却仍未找到时,势必非常难受。(《人民日报》,2006.09.01)
(6)青岛这几天特别闷热,打了车在市里转的话感觉吹过来的风都是粘粘的。(《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8.18)
(7)盛在盆里的韭菜豆芽不是碧油油的,而是粘粘糊糊的堆积在一起,豆干肉丝的盆中飘着一层层油花,而在豆腐干炒肉丝这道昨天仅有的荤菜中,肉丝隐隐约约,学生们不停地在菜里寻找着。(《江南时报》,2006.05.20)
(8)这趟飞行将像润发膏一样顺滑,而且还没那么多粘粘糊糊,你明白吗? (《环球时报》,2004.09.27)
很明显,上述例子中的“粘”都是表示性状的,应该写成“黏”,读nián,但报刊习惯上写成了“粘”。从这一点看,“黏”和“粘”的使用有进一步区分的必要,以做到规范使用。
二、“黏”为规范汉字,有它的使用范围
“黏”字曾在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被视为“粘”的异体字予以淘汰。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了“黏”为规范字,不再作淘汰的异体字。这次被确认为规范字的、而原来被《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了的共15个字,包括:翦、邱、於(wū、yū)澹、骼、彷、菰、溷、徼、薰、黏、桉、愣、晖、凋。“黏”和“粘”现在都属规范字了。
关于“粘”和“黏”的字音和字义,其实早已明确区分。1985年修订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了“粘”读zhān(用于姓除外),是个动词。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进一步确认“黏”读nián,表示“能把一种东西粘连在另一东西上的性能”,是个形容词,“粘”不再表示这个特定意义。199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对“粘”“黏”的音义作了明确的详细的分工:“粘”读zhān时为动词,指黏性物附着在别的物体上或者物体互相附着在一起,如锅巴粘在锅底;又指用黏性物把东西连接起来,如粘封皮、粘连、粘贴;“粘”读nián时只用于姓;“黏”读nián,作形容词或性状语素,指能把一种东西粘连在另一东西上的性质,如这胶水黏得很、黏液。该字典明确规定,“黏”表示性状意义,“粘”不再表示这个意义。也就是说,表示“黏”即性状意义时,不能写成“粘”。凡形容性状的,应用“黏”,读nián,如:黏度、黏附、黏结、黏性、黏土、黏液、黏米、黏胶、黏膜、黏稠、黏乎乎、黏着力、黏着语。据此可以明确区分“粘”和“黏”的音形义和它的用法。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往往回避使用“黏”字,不管是表示动作的“粘”,还是表示性状的“黏”,习惯上都喜欢写成“粘”,这是不规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有这样的句子:
(9)……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
(10)用粘性胶泥做成厚块,刻上一个一个字,用火把泥块烧硬。
其中(9)的“粘”表示动作,(10)的“粘”表示性状,教材均写作“粘”,未做区分。
有的文学作品也常把该用“黏”字的地方写成“粘”。如:
(11)那时候张大民不爱说话,死淘死淘的。看着父亲像氽丸子一样的脑袋,灵魂突变,变成了粘粘糊糊的人。(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小说月报》1997年第12期)
(12)羊母亲没让它们马上吃奶,先舔它们身上粘粘的羊水,再舔它们的背……(刘庆邦《梅妞放羊》,《小说月报》1998年第11期)
(13)她知道,欧阳如果不跟她粘乎她就受不了。(张莉莉《游戏人生》,选自《玫瑰之门》,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
(14)……手指立即被一种乳白色的粘液淹没了。(徐小斌《双鱼星座》,选自《玫瑰之门》,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
把“黏”写成“粘”,会造成“黏”“粘”音义相混;搞不清什么场合读nián,什么场合读zhān。我们常常听到电视电台播音员把“粘性”“粘土”误读成“zhān性”“zhān土”(其实这个“粘”应写成“黏”,读nián),将“粘信封”中的“粘”误读成nián;有一种语言叫“黏着语”,笔者见到许多语言学著作写成“粘着语”,结果有人读“zhān着语”,有人读“nián着语。”其实《现代汉语词典》只有“黏(nián)着语”词条,无“粘着词”词条。
三、正确区分、规范使用“粘”和“黏”
既然“粘”“黏”已明确分工,我们应当规范地使用“粘”和“黏”。该用“黏”的地方一定要写成“黏”。
“粘”“黏”分开使用,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使它们字音、字形固定,不会混同。只要是写成“黏”,便读nián,只要是写成“粘”,便读zhān(当然,“粘”用于姓时要读nián。)第二,可以使“粘”“黏”字义基本确定,表动作义用“粘”,表性状义用“黏”。这些优点可以促使“粘”“黏”用字规范。
显然,上述例(9)到(14)中的“粘”都是表性状义的,都应写成“黏”,读nián。“粘着语”也应该写成“黏着语”。医学上有一种叫“肠粘连”的后遗症,一般读“粘”为nián,常写作“粘”,其实既然读成nián,也应该写作“黏”,即“肠黏连”。北京口语中称“吸引(观众)”叫“nián住”,称“小孩子依儇大人不肯离去叫“nián人”,也应该分别写成“黏住”“黏人”,如“那个变戏法儿的黏住了不少人”“这孩子真黏人”(在北京口语中,“黏”还可以是动词,参看陈刚、宋孝才、张秀珍编《现代北京中语词典》,语文出版社1997)当然,有的文学作品做得很好,正确地区分了“粘”和“黏”,如王朔《看上去很美》(华艺出版社,1999):
(15)陈南燕的花棉袄和小辫子上都粘着雪粉像个小白毛女(王朔《看上去很美》)
(16)29号食堂的糖炸糕用香港国语讲:很好味。……吃的时候粘在手心手背可以反复来舔。(王朔《看上去很美》)
(17)好像我们天天坐在楼道门口地上铺张《人民日报》玩那些又脏又烂,摸起来黏手,洗牌也叉不开得用手一张张捻的旧军用扑克。(王朔《看上去很美》)
(18)有一次方枪枪看见许子优趴在三楼阳台上,以为是他弟弟许子良,一口黏痰飘下去,正落在他脑瓜顶那个白生生的旋儿上。(王朔《看上去很美》)
其中例(15)(16)的“粘”表动作,是动词;例(17)(18)的“黏”表形状,是形容词。
有时,“粘”的动作义和“黏”的性状义不容易区分,不太好确定到底用“粘”还是用“黏”。比如,是写成“黏合”“黏附”,还是写成“粘合”“粘附”?徐世荣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中是这样处理的:“黏合”“黏附”是性状与动作的混合义,读zhān似亦可,但应写为“粘”字(语文出版社1997年),这样处理至少保证了“粘”“黏”音形义的统一。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在处理“粘”“黏”的意义时,仍沿用它原来的做法,即仍然把“粘”注为两个音,读zhān,动词(见第1710页);读nián,同“黏”(见第996页)。这样,读者会以为“粘”既然读nián时同“黏”,当然也就可以用“粘”去替代“黏”了。《现汉》这样处理,可能会引起“粘”“黏”音形义相混,应该考虑进一步规范。
(罗够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丁加勇,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笔者最近在阅读报刊时发现,许多报刊往往有回避使用“黏”字的倾向,不管是表示动作的“粘”,还是表示性状的“黏”,习惯上都喜欢写成“粘”。比如《人民日报》等一些权威报刊有这样的句子:
(1)钻井中,需要用一种特殊的粘性白泥作循环液。(《人民日报》,2006.01.27)
(2)“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粘性很大的糖。(《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1.23)
(3)正常膀胱不易被细菌侵犯,因膀胱粘膜表面有粘液素,可粘附细菌,便于白细胞吞噬。(《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7.14)
(4)12月17日早上,孙女士感觉左乳异常疼痛,一看左乳乳晕下竟破了一个洞,黑糊糊的粘液正不断流出。(《人民日报》,2003.03.02)
(5)然而,当我们责备人们“不懂礼数”时,是否也应该想想,政府的管理到位了吗?试想,一个人手里拿着粘粘的雪糕棍,走了1000多米想找垃圾桶却仍未找到时,势必非常难受。(《人民日报》,2006.09.01)
(6)青岛这几天特别闷热,打了车在市里转的话感觉吹过来的风都是粘粘的。(《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8.18)
(7)盛在盆里的韭菜豆芽不是碧油油的,而是粘粘糊糊的堆积在一起,豆干肉丝的盆中飘着一层层油花,而在豆腐干炒肉丝这道昨天仅有的荤菜中,肉丝隐隐约约,学生们不停地在菜里寻找着。(《江南时报》,2006.05.20)
(8)这趟飞行将像润发膏一样顺滑,而且还没那么多粘粘糊糊,你明白吗? (《环球时报》,2004.09.27)
很明显,上述例子中的“粘”都是表示性状的,应该写成“黏”,读nián,但报刊习惯上写成了“粘”。从这一点看,“黏”和“粘”的使用有进一步区分的必要,以做到规范使用。
二、“黏”为规范汉字,有它的使用范围
“黏”字曾在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被视为“粘”的异体字予以淘汰。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了“黏”为规范字,不再作淘汰的异体字。这次被确认为规范字的、而原来被《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淘汰了的共15个字,包括:翦、邱、於(wū、yū)澹、骼、彷、菰、溷、徼、薰、黏、桉、愣、晖、凋。“黏”和“粘”现在都属规范字了。
关于“粘”和“黏”的字音和字义,其实早已明确区分。1985年修订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规定了“粘”读zhān(用于姓除外),是个动词。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进一步确认“黏”读nián,表示“能把一种东西粘连在另一东西上的性能”,是个形容词,“粘”不再表示这个特定意义。199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对“粘”“黏”的音义作了明确的详细的分工:“粘”读zhān时为动词,指黏性物附着在别的物体上或者物体互相附着在一起,如锅巴粘在锅底;又指用黏性物把东西连接起来,如粘封皮、粘连、粘贴;“粘”读nián时只用于姓;“黏”读nián,作形容词或性状语素,指能把一种东西粘连在另一东西上的性质,如这胶水黏得很、黏液。该字典明确规定,“黏”表示性状意义,“粘”不再表示这个意义。也就是说,表示“黏”即性状意义时,不能写成“粘”。凡形容性状的,应用“黏”,读nián,如:黏度、黏附、黏结、黏性、黏土、黏液、黏米、黏胶、黏膜、黏稠、黏乎乎、黏着力、黏着语。据此可以明确区分“粘”和“黏”的音形义和它的用法。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往往回避使用“黏”字,不管是表示动作的“粘”,还是表示性状的“黏”,习惯上都喜欢写成“粘”,这是不规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有这样的句子:
(9)……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
(10)用粘性胶泥做成厚块,刻上一个一个字,用火把泥块烧硬。
其中(9)的“粘”表示动作,(10)的“粘”表示性状,教材均写作“粘”,未做区分。
有的文学作品也常把该用“黏”字的地方写成“粘”。如:
(11)那时候张大民不爱说话,死淘死淘的。看着父亲像氽丸子一样的脑袋,灵魂突变,变成了粘粘糊糊的人。(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小说月报》1997年第12期)
(12)羊母亲没让它们马上吃奶,先舔它们身上粘粘的羊水,再舔它们的背……(刘庆邦《梅妞放羊》,《小说月报》1998年第11期)
(13)她知道,欧阳如果不跟她粘乎她就受不了。(张莉莉《游戏人生》,选自《玫瑰之门》,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
(14)……手指立即被一种乳白色的粘液淹没了。(徐小斌《双鱼星座》,选自《玫瑰之门》,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
把“黏”写成“粘”,会造成“黏”“粘”音义相混;搞不清什么场合读nián,什么场合读zhān。我们常常听到电视电台播音员把“粘性”“粘土”误读成“zhān性”“zhān土”(其实这个“粘”应写成“黏”,读nián),将“粘信封”中的“粘”误读成nián;有一种语言叫“黏着语”,笔者见到许多语言学著作写成“粘着语”,结果有人读“zhān着语”,有人读“nián着语。”其实《现代汉语词典》只有“黏(nián)着语”词条,无“粘着词”词条。
三、正确区分、规范使用“粘”和“黏”
既然“粘”“黏”已明确分工,我们应当规范地使用“粘”和“黏”。该用“黏”的地方一定要写成“黏”。
“粘”“黏”分开使用,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使它们字音、字形固定,不会混同。只要是写成“黏”,便读nián,只要是写成“粘”,便读zhān(当然,“粘”用于姓时要读nián。)第二,可以使“粘”“黏”字义基本确定,表动作义用“粘”,表性状义用“黏”。这些优点可以促使“粘”“黏”用字规范。
显然,上述例(9)到(14)中的“粘”都是表性状义的,都应写成“黏”,读nián。“粘着语”也应该写成“黏着语”。医学上有一种叫“肠粘连”的后遗症,一般读“粘”为nián,常写作“粘”,其实既然读成nián,也应该写作“黏”,即“肠黏连”。北京口语中称“吸引(观众)”叫“nián住”,称“小孩子依儇大人不肯离去叫“nián人”,也应该分别写成“黏住”“黏人”,如“那个变戏法儿的黏住了不少人”“这孩子真黏人”(在北京口语中,“黏”还可以是动词,参看陈刚、宋孝才、张秀珍编《现代北京中语词典》,语文出版社1997)当然,有的文学作品做得很好,正确地区分了“粘”和“黏”,如王朔《看上去很美》(华艺出版社,1999):
(15)陈南燕的花棉袄和小辫子上都粘着雪粉像个小白毛女(王朔《看上去很美》)
(16)29号食堂的糖炸糕用香港国语讲:很好味。……吃的时候粘在手心手背可以反复来舔。(王朔《看上去很美》)
(17)好像我们天天坐在楼道门口地上铺张《人民日报》玩那些又脏又烂,摸起来黏手,洗牌也叉不开得用手一张张捻的旧军用扑克。(王朔《看上去很美》)
(18)有一次方枪枪看见许子优趴在三楼阳台上,以为是他弟弟许子良,一口黏痰飘下去,正落在他脑瓜顶那个白生生的旋儿上。(王朔《看上去很美》)
其中例(15)(16)的“粘”表动作,是动词;例(17)(18)的“黏”表形状,是形容词。
有时,“粘”的动作义和“黏”的性状义不容易区分,不太好确定到底用“粘”还是用“黏”。比如,是写成“黏合”“黏附”,还是写成“粘合”“粘附”?徐世荣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中是这样处理的:“黏合”“黏附”是性状与动作的混合义,读zhān似亦可,但应写为“粘”字(语文出版社1997年),这样处理至少保证了“粘”“黏”音形义的统一。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在处理“粘”“黏”的意义时,仍沿用它原来的做法,即仍然把“粘”注为两个音,读zhān,动词(见第1710页);读nián,同“黏”(见第996页)。这样,读者会以为“粘”既然读nián时同“黏”,当然也就可以用“粘”去替代“黏”了。《现汉》这样处理,可能会引起“粘”“黏”音形义相混,应该考虑进一步规范。
(罗够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丁加勇,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