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教研 提升教学效益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z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改革方兴未艾,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课改,让语文教师走进了语文教育的春天,看到了语文教育的魅力前景和无限希望。
  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凸显出来。如何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且又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这些语文教学的固有命题向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现实,我校语文组坚持走校本教研道路。力图实现加强教师培训,抓好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益的综合目标。
  
  一、建立规章制度,完善教研机制
  
  校本教研立足学校实际,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题,以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依赖于学校校本教研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笔者所在学校形成了一整套校本教研的制度,其中包括教研组业务学习制度、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学校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学校教研组量化考评制度、学校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学校考试规程、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等等。
  在这些制度的框架下,学校形成了一个校本教研的运行机制。图示如下:
  


  可以看出,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组织与实施的主体,科研处、学术委员会和信息中心分别为校本教研提供了行政、学术和技术层面的保障,备课组是校本教研的最基础团队。在这一机制下,学校基本实现每个教研组都有校本科研课题,每位专业教师都参与校本课题研究。也正是在这些制度的保障下,在这样的校本教研机制中,围绕语文教师的发展、语文教学艺术的研究、语文考试与评价的研究、语文教学难点的突破等校本问题,学校语文校本教研工作在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开展教研活动,搭建教研平台
  
  校本教研的侧重点在于教学实践与经验总结,而不在于理论架构。为此,学校在开展学科校本教研时,主要引导学科教师开展具体的小专题研究,降低教研难度,增强教研实效。语文校本教研主要分为常规教研活动和专题教研活动。
  
  (一)提升语文常规教研
  一是教研组业务学习。学校实行每周一次教研组业务学习制度和一次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并要求业务学习做到五个保障:保障时间、保障人员、保障主题、保障内容、保障中心发言人。为了加强对教研组业务学习的指导和监督,教务处管理干部进行明确分工,各自分管几个教研组,参加教研组业务学习,每月检查一次教研组和备课组业务学习记录。教研组业务学习的内容除了教研组自行设计的以外,学校科研处还根据学期教研培训计划提供学习资料,供教研组进行专题学习。语文校本教研的常规工作均严格按照学校要求,认真计划,认真落实,成为全校学科常规教研的表率。
  二是教师培养工作。语文教研组一直把师资培养作为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支柱,把师资培养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内容。在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框架下,语文教研组作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校本教研中贯穿始终,负责教研组常规建设和校本教研的常规工作。在科研处指导下,语文组首先对组内教师进行了结构分析。以2007年我校琅东校区语文组(16人)为例,当时的结构分析见下表:
  


  根据分析,语文教研组在学校科研处和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制定了本组教师专业发展和培养的可行性规划,其中包括:高级教师培养对象、中级教师培养对象、南宁市教学骨干培养对象、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等,并为他们确定联络人,指导、监督填写教师专业化发展报告册,指导教师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说课比赛、校内研究课、教学论文评比等校本教研活动,完成各项培养任务。2010年。语文组新增学科带头人1人,高级教师1人,教学骨干3人,完成了2007年制定的培养计划,进一步提升了本组师资力量,也为校本教研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深化语文专题教研
  为了体现语文校本教研的学科特点、学校特色,南宁市第十四中学语文教研组在学校大框架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教研活动,使语文校本教研充满了生机,效果明显。
  1.聚焦课堂,开展课型研究活动。
  根据学校“聚焦课堂,提升效率”的整体思路,语文教研组近年来将校本研究的中心放在课型研究上,坚持每两周有1~2节研究课,已开展的课型专题有文言文诵读教学、信息技术与初中作文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初中诗歌教学的整合、中考小专题复习课型等。在此类教研活动中,本组主要采用备课—上课与看课—谈课—改课的研究思路,既强调前期的教师独立备课,义强调后期的备课组集体备课;既强调看课与谈课环节的思考与交流,又强调改课环节的反思与改进。同时,本组还利用学校演播教室的设备进行录像,让上课教师通过录像了解自身课堂教学的实景,写下教学反思,改进教学设计,为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提供平台。
  同时,为了使各类专题课型取得实质性的研究成果,提升研究的推广应用价值,本组还有针对性地对各专题进行同课异构和异课同构教学,在同课异构中总结规律,在异课同构中运用规律,从而真正实现课型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样的课堂研究氛围下,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日益提升,2007年以来,先后有8人次获得市级以上优质课一等奖,其中2009年南宁市语文录像课比赛中,本组选送的5节录像课均获一等奖,得到市教科所专家的高度评价。
  目前,根据南宁市布置的组织南宁市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上示范课的要求,语文组已制定详细计划,在两个月内组织本组1位特级教师、1位学科带头人、10位教学骨干开展专题示范课展示,这将进一步促进本组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推动校本教研的发展。
  2.立足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研究可大可小。为了避免教师产生畏难情绪,学校倡导以学校承担的区市级龙头课题为依托,强调教研组为单位,积极参与龙头课题下的子课题的研究,同时也鼓励针对本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重点难点申请校级课题立项。语文教研组2006年起承担学校自治区级龙头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子课题研究,先后立项了《信息技术与初中作文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初中诗歌教学的整合》两个子课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们做到课课有成果,即有教案、有课件、有录像、有反思,注重实践过程的思考,注重实践材料的总结,注重优秀成果的交流,三年多来,课题研究成果丰富,教学效益喜人,教学成绩突出。更宝贵的是,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科研教师队伍。
  3.寻找突破,开展命题及考试研究。
  开展命题及考试研究,根本目的不是考试,不是为了简单的中考成绩。学科命题与考试研究,其根本用意在于引导教师关注课程标准、关注学生,进一步突破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组内资源,由特级教师和参加过南宁市中考命题的教师对本组教师进行基本的命题培训;另一方面,我们还邀请有关命题专家到校进行专题培训,并对本组教师命制的试题进行点评,以此提升教师的基本命题素养。
  同时,为了强化教师的考试研究意识,本组还开展了中青年教师命题比赛、中考试题评析讲座等活动,引导教师运用课程标准、运用语文素养、运用基本的命题原则和要求对试题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课堂教学的建议。
  在命题与考试研究的过程中,本组的语文教学资源不断得到充实和优化,语文组的教学资源库逐渐建立起来,并成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和校本教研的重要资料来源。这些资源在校本教研的不断运用、修改、补充、完善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学科校本教研的核心成果,从而形成成果运用一成果完善一成果再运用的良性循环。命题及考试研究提升了本组教师的综合素质,也直接优化了本校的语文教学效果,考试成绩突出。目前,根据学校考试规程的完善思路,本组正在组建语文命题中心组。
  语文校本教研关注问题的解决,关注教学的效益,因此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我们期待更多的语文教师参与到语文校本教研的行动中。
  
  (责编 马超勤)
其他文献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学生评教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篇文章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ID3算法,对学生评教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分析,通过对挖掘结果的分析总结,对于进一步提高高
开展全员社会实践活动,可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发展和完善人格,从而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细节”,按字面上的理解,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巾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中的价值和意义,却举足轻重。作为教师应该用心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个细节,使它们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使每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到实处,就是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参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限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15课,作者用细腻的笔触
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创造性思维,使他们会读书、会思考、善问会答,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学习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精心设计问题,引导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设计精彩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悬念让学生积极思维,参与教学活动;组织竞赛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等方式,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