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4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相对于其他教育活动来说,道德教育对人的影响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正是由于持续时间长、见效慢的特点,才引发我们格外关注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德育,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有效的德育实施途径,保证幼儿德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幼儿德育 实施途径 注意问题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德育的目标要从幼儿的情感入手,符合幼儿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这一教育目标,一线幼儿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适宜幼儿德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幼儿社会性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就幼儿德育的实施途径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展开论述。
  一、实施幼儿德育的途径
  (一)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影响人发展的三因素中,环境的作用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环境育人”,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幼儿社会性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不能像教育成人那样向幼儿传播道德知识,因此在进行幼儿德育时,教师首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诸如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渗透德育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格外注重榜样对幼儿道德行为塑造的作用,即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道德修养,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二)注重日常的道德教育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一日活动皆课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要悉心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积极寻找进行道德教育的契机,以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随机的道德教育。在幼儿与同伴、老师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了解人与人、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例如:“喝水”在幼儿园中是一个必需的生活环节,在喝水过程中,如果幼儿不排队,一哄而上,那么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因为幼儿的拥挤导致水的外溢、幼儿滑倒等问题。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引导幼儿学会排队,还可以将“排队”这个道德品质延伸到幼儿的生活中,让幼儿回忆除了喝水要排队外,还有做什么时也要排队。
  (三)开展专门的德育活动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幼儿德育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道德教育,这种德育活动的系统性和目的性较强,即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幼儿获取教师预设的德育知识,形成一定的德育行为。但并不是说专门德育活动的内容完全是由教师预设的,教师在选择德育活动的主题时要尽可能地选取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和教学形式,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吸收和掌握德育知识。除此之外,德育活动还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个别进行,保证每位幼儿都能获得应有的道德发展。
  (四)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德育的基本形式,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身心是愉悦放松的,情绪是高涨的,在这样轻松自在的环境中,幼儿更乐于接受游戏中渗透的知识。除此之外,游戏活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幼儿的情感、道德行为、人际交往等,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深入了解幼儿的道德水平,从而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道德知识有意识地渗透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给予幼儿亲身体验和实践的机会,这样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更易吸收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五)将德育延伸到家庭中
  影响幼儿最大的两个环境就是幼儿园和家庭,如果两者严重脱节,就会出现“5 2=0”的状况,教师不仅要注重幼儿在幼儿园中的道德教育,而且要将幼儿园中的道德教育延伸到家庭中。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积极地与家长进行联系,经常性地向家长传播科学的德育知识,提高家长的道德修养,与家长达成德育上的共识,促使“5 2=0”转变成为“5 2≥7”。
  二、实施幼儿德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热爱与尊重幼儿
  埃里克森将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幼儿期处于主动对内疚的阶段,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解决成功,那么幼儿将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得到成功解决,那么会形成自卑感。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时,首要前提是尊重和热爱幼儿,只有幼儿对成人产生足够的信赖感,才会主动接受教育。
  (二)遵从德育的规律
  每一种品德都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构成的,在幼儿品德形成的过程中,这四个因素不是同步发展的,相对来说,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发展得比较慢,因此,幼儿德育要从情感入手,特别注重幼儿道德行为的养成。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一是在选择德育内容时,要注重由熟悉到不熟悉、由具体都抽象,循序渐进地不断扩大范围;二是在选择德育方式时,要采取生动形象的方式,切记说教和空谈,这归因于幼儿思维水平的限制;三是在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可以通过他们的游戏活动,深入了解幼儿的德育水平,并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德育,保证每位幼儿的个性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四是要注重指导幼儿的技巧,可以采取强化、预估、转移行为、让幼儿理解行为后果等方式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
  综上所述,幼儿德育要经历两个过程,一是将教师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幼儿的道德意识,而是将幼儿的道德意识转化为幼儿的道德行为,实施这两个过程的前提一是要从幼儿的道德情感入手,二是要采取有效的道德实施途径,只有满足了这两个前提,这两个转变才会很好地完成,幼儿才会在德育过程中形成优良的品德行为和良好的个性特征。
  参考文献:
  [1]张文芳.幼儿园实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1(9):63-65.
其他文献
【理念阐述】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开拓进取、向上奋进的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自信心在个人成长和事业成就中具有显著作用。奥格斯·冯·史勒格说:“在生命的真实里,每宗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孩子的发展十分重要。四年级的学生从父母、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对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初步的了解。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常常
摘 要: 本校施行班主任工作制度之初,班主任多为虚拟岗,大部分学校的班主任都是由授课老师直接担任的,因为班主任跟学生接触得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班主任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但由于制度尚未健全,常在学生工作中出现鸡肋现象,造成班主任一职被架空的现象。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管理方法  引言  每一届新入学的新生,都需要班主任引导,班主任的工作状态对新生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怎样才能扮演
摘 要: 高中班主任在高中教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高中班主任胜任力的差异进行分析,了解胜任力的差别所在,更好地为班级管理服务,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 普通高中 班主任 胜任力 差异分析  1.班主任胜任力的基本认知  教育界的胜任力是指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评价,班主任在班级的管理和教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班主任的胜任力水平直接影响班级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自1968年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问世以来,尤其是1974年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otomy, EST)的临床应
摘 要: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既是艰巨的,又是光荣的,更要讲究艺术、手段及方式。本文侧重阐述将心理咨询技能运用于班主任工作中。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心理 共情 积极关注  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这一角色至关重要。班主任除了面对全班学生的统一教育和规范,与个别学生的谈话交流更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卓有成效的手段。如何才能使得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起到预期
摘 要: 后进生在每个班级中普遍存在,他们的表现对班级班风学风的影响很大,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少数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外,大多数后进生的形成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因素造成的,因而是完全可以转化的,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后进生 班主任 转化工作  只有真正关心后进生,真心与他们交流,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同,转化才有可能。关爱后进生是教育转化工作的基础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