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无声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r5134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性情耿直,不苟言笑,一生不爱给别人说好话,不爱求别人。父亲当了一辈子的村干部,从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管你是谁。记得有一次,村里分地,有一个在市里工作过的堂叔看上了一块肥沃的土地,他几次到我家向父亲说想要那块地种点花卉。按规定,堂叔的户口不在村里,前两年农转非到市里,不应该分村里的地。于是,父亲对堂叔说:“明子,你现在是市里的人,不要再回来给咱庄稼人争这块地了。”
  堂叔说:“哥,我的户口转移是你一手经办的,别人也不知道,咱自家兄弟,你就开一次后门吧。”后来又说种花卉是多么的挣钱,可以和父亲两个人年终分红等等。但是,父亲还是断然拒绝了堂叔的要求。
  父亲一辈子不爱喝酒,但是烟瘾很大,特别爱抽劲大的烟,只要认识父亲的人都知道他有这个习惯。有一次,堂叔带给父亲两条烟,被父亲拒之门外。那块地终究没有分给堂叔。为了这件事,堂叔几年没和我家来往,直到堂婶他们也转户口时才又到我家。村里人知道这件事后,更加敬佩父亲,再也没有人因为某些事想从父亲这里走后门。
  前些年,我们这里的人还没有出去打工的习惯,也不知道打工是怎么回事,所以,农闲时候,很多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三五成群地结伴到各个村子里玩,也避免不了惹是生非。有一天,我们村的小学校长跑到我家说,邻村好几个青年跑到学校里捣乱,把学校的玻璃窗打碎了很多,叫父亲带几个人赶紧过去。于是,父亲领了几个人赶到学校,但是已经晚了,那几个闹事的青年早跑了。父亲他们又赶到那帮青年的村子,找到村干部,让他们交出到学校闹事的几个人来。
  邻村干部也知道父亲的为人,同意马上交人,但是请父亲他们从轻处理这件事。父亲说:“可以不报告给派出所,但是要按毁坏公共财物的三倍赔偿,并且向学校师生道歉。”
  邻村的干部说:“道歉可以,写保证书也可以。能不能少罚点钱?”父亲断然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对他们说:“罚款不是目的,主要是警戒一下其他人不要再到学校去捣乱,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能让那些闲杂人去染指。”
  协商不成,最后,邻村干部不得不让那几个闹事的人交出罚款,并向学校师生道歉。事后,大家才知道,闹事的人当中有两个是邻村干部的儿子,但父亲还是坚持己见。他说:“不管是谁闹事,罚款一点都不能少,如果都要开后门,你是这个的亲戚少罚一点,我是那个的哥们少罚一点,以后学校就会乱得不可收拾,师生们更不得安宁。”这件事过后,其他村子的年轻人再也不敢到我们村的学校捣乱了。
  父亲在家里也是非常严厉的,他从来不和我们姐弟说笑,有时候我和姐姐们正说得高兴,一听说父亲回来,就马上住口,各干其事。可能是农村的陋习吧,在吃饭的时候,只有做儿子的我才有资格和父母坐同一张桌子吃饭,姐姐们是从来不敢入座的,但是,我吃饭时也是一句话也不敢说。父亲的严厉主要来自于他的不苟言笑,很多人和他说话都小心翼翼,只有少数几个父亲的知心朋友才敢在他面前大胆地说笑。有两个远房的舅舅和几个叔伯和父亲在一起时,父亲总是有说有笑。不饮酒的父亲也偶尔和他们喝上两杯。父亲说,他结交的这几个人是村里最正直善良的人,不管你有钱也好,没钱也罢,他们会和你好一辈子,不像有些人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事实证明,父亲的眼光没错,他的几位老朋友,不管他当不当村干部,都和我家一如既往地来往,从不间断,而且感情越来越深。我们家有什么事,跟这几位叔伯说一声,他们就会竭尽全力地帮我们度过一个个难关。
  虽然父亲不太爱和我们姐弟说话,但他还是我和姐姐们最爱、最尊敬的人。我们知道,父亲对我们的爱不是在嘴上,而是在心里。他对我们的爱是那么的深沉,那么的真挚。小时候,父亲经常在外忙到很晚才回家,有时候在半梦半醒之间听到父亲问母亲我们几姐弟的事情,然后为我们一个个掖被角,亲我们的脸蛋。有时候,听到父亲回来,我们几个就假装睡着了,感受父亲这无声的爱。我们那时心里很甜蜜,很温馨,经常笑着进入梦乡。
  我上初中是在离家十里远的重点中学。记得有一次礼拜天回家,我的脚不小心扭伤了,下午,天又下起了雨,我们必须在天黑前赶到学校。当时我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坐卧不安。父亲从外面回来,见到这种情况,对我说:“我送你上学吧。”然后就让我带上所需用品,背起我就走。我伏在父亲的背上,看着父亲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路上,心中无比温暖。十几里的路程,父亲大概用了半个小时,把我背到学校。在路上,很多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目光。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发现父亲有高血压是2001年年底。那次,我远嫁他乡的四姐和四姐夫吵架后,哭着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后情绪非常激动,眼睛发红,嘴唇抖得很厉害。当时母亲很害怕,赶紧安慰父亲不要生气。我也劝他多注意身体。很久,父亲的情绪才平息下来。他缓慢地对我说:“从小到大,我都害怕你们受到一点点伤害,你四姐远嫁他乡,当时我是反对的,但是她不听。我也已经告诉过她,路是由她自己选的,以后过好过坏都不要埋怨父母。但毕竟是亲骨肉啊,你四姐过成这样,我真的很痛心。我也不知道能陪你们姐弟再走多久。我的头这半年来经常嗡嗡作响,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有时候也时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我和母亲一听,知道父亲的身体出了问题,赶紧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但他就是不肯。他对我说:“生死有命,你和你姐都成家了,该操心的我也操过心了,以后的路靠你们自己走。”
  父亲时常被病痛困扰,但是,他从来不向我们诉说。父亲就是这么坚强,有事自己扛,有苦自己咽。有时候我和姐姐想为他做一点点事情,他也不愿意。
  和父亲见最后一面,是2003年6月。办完母亲的丧事,我就要外出打工了。
  记得那次父亲把我送出门外,对我说:“走吧,路上小心点。”我抬头看父亲时,见他的眼睛红红的,满怀深情地看着我,眼光中流露出的全是不舍和关爱。我的心战栗了,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没哭过。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该发生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父亲去世的噩耗传来,是2004年5月的一个早上,距母亲去世刚好一年。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有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往事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与父亲要好的几位叔伯朋友来到父亲灵前,哭得让我们姐弟几个心碎。
  父亲走得那么急,那么匆忙,连一句遗言也没有给我们留下,连尽一点孝心的机会都没有留給我们。我们从父亲身上学会了自立、自信、自强,学到了做人一定要地道。父亲走后,村里很多人都在为他惋惜,为他流泪。
  我的一位远房舅舅对我们说:“我一辈子最敬佩的人就是你父亲,因为他正直、坚强。”这或许是对父亲最贴切的评价。
  愿父亲在地下安息!
  
  责 编:雪月
其他文献
和友人闲逛商场时,我们同时被一家旗袍店吸引了。朋友劝我去试穿几套,她说我的气质和身材很适合穿旗袍。进店后,看到橱窗里形色各异的旗袍,心中更是多了几份欲罢不能。  然而我却只是贪婪地盯了它们一会儿,然后依依不舍地和朋友离开了。  中学的时候,我们学校门口张贴的电影海报上,有一女孩穿旗袍的宣传画。旗袍是白色的,上面有若隐若现的淡紫色小素花。女孩儿是哪个电影明星,我记不得了,只知道那时明白了一个道理:原
期刊
逛街时邂逅擦鞋商机    1972年,陆远坤出生于贵州省桐梓县山区,兄弟姐妹6人,每天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能上学读书了。但是,陆远坤是有心人,积极地为自己创业做准备。  1994年春节过后,陸远坤辞别双亲,舍下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在老乡的引见下来到开平市一间电机厂当车床工,累死累活一个月才挣三四百元工资,还不够自己花,更别说养起妻儿了。之后,他多次转换工作,但收入都没有多大提升。他对自己说:只要有
期刊
漫畫林
期刊
有诗人说沱江像一位女子,我认为她应该是一位成熟的江南女子,含蓄而温柔。  睡在沱江的吊角楼上,一边听流水的絮絮叨叨,一边听对岸缠缠绵绵的山歌,十分惬意,我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沱江的早晨没有公鸡打鸣,却有白鹅和水鸭的“男高音”。它们时而对唱,时而合唱,我就这样被它们唤醒了。  晨光朦胧中,乍看清莹澄澈的沱江水时,顿时感到边城的宁静被我污染了。春雨过后的沱江,空气清凉而新鲜,偶尔飘过阵阵熬制姜糖的香味
期刊
我常常惦记着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校园里的那片桃花。  10年前,我毕业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教书。当初,谁想当孩子王?但苦于改行无望,我只好一面屈尊就驾,一面拼命写诗、写小说,想由此成名,改换门庭。然而,稿子寄出多少,退回多少。一天晚上,我又在宿舍伏案写作。“笃,笃,笃”,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音。我拉开门,外面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学生。“老师,昨天收上去的那篇作文我写得不是很好,我重写了一篇。”她说完
期刊
1  有一桩心事,沉甸甸的,他总是放不下。  这桩心事与火钳子有关。他想将一把火钳子赠送给一位女人。  为了送这把火钳子,他在心里已经演习了一遍又一遍。他想送给她一把火钳子,没有其他什么意思和企图,就是送她一把火钳子。  事情真的就是这么简单。  他姓张,名叫张万笛。她姓李,名叫李阿娣。  他和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他们俩都是清洁工,算得上是同行。不同之处是,张万笛是个外乡人,讲
期刊
下班回家路过桥头时,有一大群人围在那儿议论纷纷,堵住了人行道。走近一看才知道有个小伙子刚刚跳河自杀,被旁边浑身湿漉漉的老人救了上来。仔细一看,小伙子不是别人,正是住在我隔壁的小李,可平日里小李是个热情的人,和四邻也相处得不错,怎么会干出这等傻事呢?  小李来自农村,他所在的电子厂,女孩子比较多,凭着他的勤劳和善良,女朋友小杨和他幸福地相处了四年,可不久前,小杨跟一个有钱的中年男人跑了。他为此难过了
期刊
都说重庆火车站很“乱”,我还不大相信。因为从我初次南下打工到现在,也有近十年时间,在重庆坐火车汽车也有好多次,算起来也算比较熟悉了,还懂得一些防范意识,再加上现在治安也是越来越好了,倒一直相安无事。可如今的骗子是令人防不胜防的,只要你稍一放松警惕,便会中了他们的道。  前段时间陪妻子回娘家,要在重庆转车。那天我们买了车票上车后,妻子有些晕车,上车便感到不适,我便去给她买几片薄荷味的口香糖。因为进了
期刊
今天厂里又没货做了,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  远远地看见两位乞讨的人,一个40岁左右的妇女在朝路人不停地跪拜,她的旁边,则躺着一个老太模样的人,闭着眼睛,一动不动,乍一看去,就像个已经去世的人。此情此景,令人动容。太多上当受骗的经历让我的第一直觉感觉又是一个新骗局,于是驻足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有许多过往路人给他们的钱桶里扔钱。而那跪者,一声不吭,只是一个劲地叩头。这让人心酸的逼真表演,几乎打动了
期刊
南方舟是我的师兄。之所以称他为师兄,是因为他在我所读的成教学院名声很大。听班主任说,他在成教学院只断断续续读了两个学期,给人的印象是那种有才气的吊儿郎当型,属于问题学生。但是他有才华,两个学期未读完的他,便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而且很快跟广州一家出版社签了约。他逃离学校的时候,正是他的小说上市期间,他带了几万元稿费和自己的作品无声无息地去了广东。离开学校3年后,他回到母校,以自己的名字设立了一项文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