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办于20世纪初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每5年举办一届,除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迄今举办了22届,是现今最大的史学盛会,享誉“史学奥林匹克”。德国史学在世界史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在两次战争后,由于战争创伤和民族主义等因素,德国曾两度被排除在外。研究德国在战后重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过程除了帮助我们理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发展进步,还可以窥见同时代政治形势,思想轨迹。本文侧重探讨一战后德国关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准入问题,从德国面临的入会困境着手、重点描述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努力、多方的斡旋以捋顺德国在一战后重新进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德国;民族主义;世界主义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自1900年创办以来不断发展,是影响最大的历史大会。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以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沿革和发展,勾勒出了历史学家之间的跨国联系,尤其是在第一个阶段(战争期间)超越民族主义,弥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民族史学家的裂缝。19世纪的德国史学在历史史学上占有不容小觑的地位,但因为战后创伤,民族主义思潮等等原因被拒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门外,分析其重返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轨迹可以帮助理解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中许多人员的努力,这也同当时的政治形势息息相关。
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19世纪——20世纪早期德国历史学概况
国际历史学大会发端于史学界之外。大会的发起人是勒内·德·莫尔德,他在1886创立了外交史协会。19世纪末的世界主义思潮推动了国际史学的交流、国际性组织的成立。而受刊物上拉沃雷关于“国际联盟”的文章启发,勒内·德·莫尔德提议在1898开展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海牙大会。在海牙大会上发布了一个章程草案,其中规定:会议的宗旨是以最宽广的视角处理国际史问题的异同;总部设置在巴黎;法語为官方语言。并确定下届会议将在巴黎举办。后期因为德·莫尔德与外交史协会之间产生矛盾而退出下届巴黎大会,巴黎大会的筹备工作被法兰西学术院的最高委员会接管。巴黎大会最终在巴黎世博会的框架内举行,此次大会聚焦于比较史学。而后的1903年的罗马大会才确定将其发展为一种长期制度——罗马大会通过了5年后在柏林举办新大会的决定。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此时基本确定了模式。后期除了被两次世界大战打断外,一直延续下去。
在大会诞生前的19世纪历史学大概又处于怎样的状况呢呢?19世纪是历史学的世纪,及至20世纪早期,历史学仍被视为最重要的科学。在19世纪史学的独立运动中,德国贡献良多,不仅是示范,亦是动力。谈及19世纪德国史学,就必须提到兰克——兰克所创立的兰克史学是19世纪史学的最高成就,亦是同时代的史学的象征。兰克史学的基本特点是:恪守政治史传统;严格考证史料,即“如实直书”的原则;不作判断,对于历史,只能“照实录来”。除此外,兰克所创立的历史研讨班,最终演变为传播学科规训的重要阵地。通过Seminar,兰克与其门徒:吉泽布雷希特、阿克顿、德罗伊森等都通过这一方法扩大了影响力。即便说19世纪的德国史学在19世纪西方史学上独占鳌头也不为过。在1908年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柏林成功举办,这次大会对报刊的方法论价值及其问题进行了收录,方法问题也得到了充分讨论。这也说明即便在20世纪早期,德国史学仍然也占有相当的分量。可是即便德国史学占有相当的分量,也被隔在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门外。
二、战后入会阻力重重
如果说世界主义思潮是催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一个思想条件,那么民族主义思潮便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绊脚石。扎根于历史观念和历史书写中的民族主义使各国史学家的交流和合作遇到了困难。尤其是在一战后各国民族主义高涨的情况,许多历史学家们下战争的刺激下,已经暂时忘却了学术研究的公允和客观。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盟国、协约国阵亡了800多万人,平民死亡超过600多万人。它导致了四个帝国的垮台,摧毁了各国的农业、工业等。数十年的国际合作在战后被摧毁,法国、比利时等国的许多学者认为德国史学界屈从于战争中日耳曼民族所表现的残暴、邪恶的民族风气。以各国对《九十三人宣言》的抨击反对为典型,能窥见当时德国史学界所面临的困境。许多机构开除了德国成员。其中比较典型的表现有:巴黎法兰西文学院以《九十三人宣言》为由开除了在其中署名的维拉莫维茨;比利时科学院人文部也以此为由驱逐了所有来自德国及其同盟国的成员;在1922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组委会也不允许签署《九十三宣言》的史学家参加。战后方兴未艾,学术界意欲将学术交流与合作重新组建起来,建立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准备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而战争结束后,以法国、英国为首开始重建国际交流学术组织,德国及其同盟国被排除在外。1918年10月,在由英国皇家学会和法国、比利时皇家学会协商召开的伦敦大会,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被取消了所有战前参加的国际组织的成员资格,并且新建立的包含所有自然科学学科的国际组织排除了所有的同盟国。随后发展起来的人文科学的国际联盟组织在1919年布鲁塞尔成立,德国的学者也不允许参加。德国学者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重建国际学术交流的成果也十分有限,主要发展起来的是奥地利、俄国、波罗的海国家等。1923年的布鲁塞尔大会将政治审查作为参加大会的条件之一,只有独立申请的德国史学家才能参会(签署了《九十三人宣言》的学者不得通过)。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大部分学者都持有敌对态度,德国史学界入会的未来极其不明朗。
三、重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过程及条件
尽管1923年被布鲁塞尔大会被拒之门外,德国的前景并不明朗,但是经过曲折过程后,德国收到了奥斯曼大会的邀请。这当然是多方作用的后果,其中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努力,政治形势的走向都变成德国重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重要推手。
一战后民族主义思潮持续高涨,而世界主义思潮亦不可逆。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前期的政治审查引起多方反感,直接导致结果就是奥地利拒绝参加,英国,美国以及北欧成员国都摇摆不定,一些学者认为这与大会的宗旨不符合。1922年英国的史学家写下一份抗议书,其中写道:“本文件签署人皆已受邀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都已知悉组委会并不打算向自同盟国的史学家发出邀请。我们非常理解如果将邀请范围扩大,他德国人踏上比利时领土,将会极大地冒犯比利时人自然而合理的壁情;尽管如此,我们仍冒昧呼吁组委会使这个会议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国际性。我们坚信这样做符合历史科学发展的真正利益。”这也与政治局势有关。1923年法国和比利时出动10万军队占领鲁尔区所酿成的鲁尔危机对德国打击沉重,出于同情心理,或是自身利益需求,英国的牛津、剑桥的史学家也发展了类似的请愿活动。不过鲁尔区的冲突与即将发生的莱茵兰分裂促使国际谈判得以展开,1924年道威斯计划共同结局赔偿问题达成协议,而后1926年德国加入国联。加入国联对德国重回大会意义重大。早在1923年,学术联盟成员普罗瑟罗就曾经说过:“如果国联得以建立而德国被接纳成为这一组织的成员,或许人们会比现在更愿意邀请德国参加各种活动。”组委会在1923年1月14日的决议中声明,大会将向国联成员国的所有学会和大学发出邀请。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允许个人名义参加、奥斯陆为参与下届大会举办点竞争也明确表示欢迎来自所有国家的学者。这一时期,主要的资金支持来自美国,战后凋敝的欧洲是无暇顾及国际史学会的。欧洲内部紧张局势的缓和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乐于推动欧洲的历史和社会研究,以此促进学术界更快地重返常态”并补充说:“但是,我相信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确保得到支持,而首要条件便是保证此项事业在完全的国际合作下运行——换言之,德国学者应在其中拥有一席之地。”如前文所述,德国人历史学的成就不容忽视。
关键词: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德国;民族主义;世界主义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自1900年创办以来不断发展,是影响最大的历史大会。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以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沿革和发展,勾勒出了历史学家之间的跨国联系,尤其是在第一个阶段(战争期间)超越民族主义,弥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民族史学家的裂缝。19世纪的德国史学在历史史学上占有不容小觑的地位,但因为战后创伤,民族主义思潮等等原因被拒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门外,分析其重返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轨迹可以帮助理解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中许多人员的努力,这也同当时的政治形势息息相关。
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19世纪——20世纪早期德国历史学概况
国际历史学大会发端于史学界之外。大会的发起人是勒内·德·莫尔德,他在1886创立了外交史协会。19世纪末的世界主义思潮推动了国际史学的交流、国际性组织的成立。而受刊物上拉沃雷关于“国际联盟”的文章启发,勒内·德·莫尔德提议在1898开展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海牙大会。在海牙大会上发布了一个章程草案,其中规定:会议的宗旨是以最宽广的视角处理国际史问题的异同;总部设置在巴黎;法語为官方语言。并确定下届会议将在巴黎举办。后期因为德·莫尔德与外交史协会之间产生矛盾而退出下届巴黎大会,巴黎大会的筹备工作被法兰西学术院的最高委员会接管。巴黎大会最终在巴黎世博会的框架内举行,此次大会聚焦于比较史学。而后的1903年的罗马大会才确定将其发展为一种长期制度——罗马大会通过了5年后在柏林举办新大会的决定。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此时基本确定了模式。后期除了被两次世界大战打断外,一直延续下去。
在大会诞生前的19世纪历史学大概又处于怎样的状况呢呢?19世纪是历史学的世纪,及至20世纪早期,历史学仍被视为最重要的科学。在19世纪史学的独立运动中,德国贡献良多,不仅是示范,亦是动力。谈及19世纪德国史学,就必须提到兰克——兰克所创立的兰克史学是19世纪史学的最高成就,亦是同时代的史学的象征。兰克史学的基本特点是:恪守政治史传统;严格考证史料,即“如实直书”的原则;不作判断,对于历史,只能“照实录来”。除此外,兰克所创立的历史研讨班,最终演变为传播学科规训的重要阵地。通过Seminar,兰克与其门徒:吉泽布雷希特、阿克顿、德罗伊森等都通过这一方法扩大了影响力。即便说19世纪的德国史学在19世纪西方史学上独占鳌头也不为过。在1908年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柏林成功举办,这次大会对报刊的方法论价值及其问题进行了收录,方法问题也得到了充分讨论。这也说明即便在20世纪早期,德国史学仍然也占有相当的分量。可是即便德国史学占有相当的分量,也被隔在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门外。
二、战后入会阻力重重
如果说世界主义思潮是催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一个思想条件,那么民族主义思潮便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绊脚石。扎根于历史观念和历史书写中的民族主义使各国史学家的交流和合作遇到了困难。尤其是在一战后各国民族主义高涨的情况,许多历史学家们下战争的刺激下,已经暂时忘却了学术研究的公允和客观。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盟国、协约国阵亡了800多万人,平民死亡超过600多万人。它导致了四个帝国的垮台,摧毁了各国的农业、工业等。数十年的国际合作在战后被摧毁,法国、比利时等国的许多学者认为德国史学界屈从于战争中日耳曼民族所表现的残暴、邪恶的民族风气。以各国对《九十三人宣言》的抨击反对为典型,能窥见当时德国史学界所面临的困境。许多机构开除了德国成员。其中比较典型的表现有:巴黎法兰西文学院以《九十三人宣言》为由开除了在其中署名的维拉莫维茨;比利时科学院人文部也以此为由驱逐了所有来自德国及其同盟国的成员;在1922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组委会也不允许签署《九十三宣言》的史学家参加。战后方兴未艾,学术界意欲将学术交流与合作重新组建起来,建立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准备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启动。而战争结束后,以法国、英国为首开始重建国际交流学术组织,德国及其同盟国被排除在外。1918年10月,在由英国皇家学会和法国、比利时皇家学会协商召开的伦敦大会,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被取消了所有战前参加的国际组织的成员资格,并且新建立的包含所有自然科学学科的国际组织排除了所有的同盟国。随后发展起来的人文科学的国际联盟组织在1919年布鲁塞尔成立,德国的学者也不允许参加。德国学者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重建国际学术交流的成果也十分有限,主要发展起来的是奥地利、俄国、波罗的海国家等。1923年的布鲁塞尔大会将政治审查作为参加大会的条件之一,只有独立申请的德国史学家才能参会(签署了《九十三人宣言》的学者不得通过)。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大部分学者都持有敌对态度,德国史学界入会的未来极其不明朗。
三、重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过程及条件
尽管1923年被布鲁塞尔大会被拒之门外,德国的前景并不明朗,但是经过曲折过程后,德国收到了奥斯曼大会的邀请。这当然是多方作用的后果,其中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努力,政治形势的走向都变成德国重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重要推手。
一战后民族主义思潮持续高涨,而世界主义思潮亦不可逆。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前期的政治审查引起多方反感,直接导致结果就是奥地利拒绝参加,英国,美国以及北欧成员国都摇摆不定,一些学者认为这与大会的宗旨不符合。1922年英国的史学家写下一份抗议书,其中写道:“本文件签署人皆已受邀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都已知悉组委会并不打算向自同盟国的史学家发出邀请。我们非常理解如果将邀请范围扩大,他德国人踏上比利时领土,将会极大地冒犯比利时人自然而合理的壁情;尽管如此,我们仍冒昧呼吁组委会使这个会议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国际性。我们坚信这样做符合历史科学发展的真正利益。”这也与政治局势有关。1923年法国和比利时出动10万军队占领鲁尔区所酿成的鲁尔危机对德国打击沉重,出于同情心理,或是自身利益需求,英国的牛津、剑桥的史学家也发展了类似的请愿活动。不过鲁尔区的冲突与即将发生的莱茵兰分裂促使国际谈判得以展开,1924年道威斯计划共同结局赔偿问题达成协议,而后1926年德国加入国联。加入国联对德国重回大会意义重大。早在1923年,学术联盟成员普罗瑟罗就曾经说过:“如果国联得以建立而德国被接纳成为这一组织的成员,或许人们会比现在更愿意邀请德国参加各种活动。”组委会在1923年1月14日的决议中声明,大会将向国联成员国的所有学会和大学发出邀请。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允许个人名义参加、奥斯陆为参与下届大会举办点竞争也明确表示欢迎来自所有国家的学者。这一时期,主要的资金支持来自美国,战后凋敝的欧洲是无暇顾及国际史学会的。欧洲内部紧张局势的缓和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乐于推动欧洲的历史和社会研究,以此促进学术界更快地重返常态”并补充说:“但是,我相信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确保得到支持,而首要条件便是保证此项事业在完全的国际合作下运行——换言之,德国学者应在其中拥有一席之地。”如前文所述,德国人历史学的成就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