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企业之所以安全工作问题不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笔者认为,要保证安全工作真正作为“天”字号工程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就必须谨防“八高”现象。
一是谨防安全教育曲高和寡。有的企业安全教育年年抓、月月搞,办班培训、现场指导,用力很多、投入不少,但教育效果就是难以令人满意。细细分析起来,主要还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不对路。企业在开展安全教育时没有摸清基层安全生产和员工队伍的实际情况,没有采取因人施教、按需施教,而是本本主义,从理论到理论,坐而论道,与实际需要结合不紧,盲目施教。出现诸如员工参加了多次培训也没有弄清楚几个原理,搞清楚几个概念等现象,让培训成了“陪训”。要防止安全教育曲高和寡,就要针对员工队伍和企业安全生产实际设计教育内容和形式,需要什么就开展什么教育,哪一方面薄弱就在哪一方面强化,既让员工乐于参加,也让员工听得明白,入脑入心,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是谨防经费投入“高度节约”。“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这个理念人人都懂得。但是,真正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有的领导者往往把安全投入与企业效益对立起来,常常表现为在安排安全经费时能省则省,能减则减,该维护的地方不及时维护,应该更新的设施一拖再拖,非到万不得已,钱袋子不会向安全工作敞开。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安全生产同样如此。企业领导要正确看待安全生产投入与企业效益增长的关系,算好政治账、经济账、企业稳定账、员工幸福账,切实履行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牢固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辩证观点。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建立健全安全投入的规范化机制,按照企业成本的相应比例提取安全工作经费,增强安全经费保障的计划性、制度性和执行力。
三是谨防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安全工作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工作,只有领导抓,抓领导,切实发挥好领导者的示范带头作用,确保领导者的责任落实,才能推动安全工作的全面发展。如果领导者总是置身事外,满足于发发号召,提提要求,而不能身体力行,从具体的小事抓起,从一件件难事攻起,安全工作就会空对空,盲目决策,盲目指挥,最终结果是“不出事故是偶然,发生事故是必然”。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安全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者。领导者作为安全生产的决策者、指挥者、责任者,企业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制度是否完备,人员素质是否过硬,管理是否规范,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领导者去关心、去决策、去落实。领导者要以食不甘味、如履薄冰的态度对待安全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及所需,督促员工增强责任心,消除人性中的惰性,加强事前指导、事中监督、事后检查,鼓励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增强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与责任感。
四是谨防基层员工高枕无忧的麻痹思想。安全工作周而复始的特点决定了时常要做一些重复性工作,譬如每天的巡回检查、每天班报表的填写、每天的班前班后会等,内容差不多,久之,则会造成少数员工思想与行为上的麻木与懒惰,感觉安全工作每天都是风平浪静,没有什么问题,认为事故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就可能放松警惕,抱着侥幸心理简化应有的操作流程,对制度不再那么敬畏,对事故危害不再那么警醒。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暂时的安全不代表永久安全,安全工作没有旁观者、局外人,人人都是责任人、当事者,每一名员工都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保持安全生产上的恒劲和韧劲,要有“别人感冒我吃药”、“未生病时多预防”的安全理念和警惕性,恪守制度与规程,牢记职责与使命,时常提醒自己拉紧安全之弦不放松,保持永不懈怠的激情与干劲,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五是谨防应急预案束之高阁。“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对我们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来说同样适用。有了应急预案就不能束之高阁,而是要组织企业各部门和员工多练勤练,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培训和演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以训促练、以练代训,使培训和演练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反复演练,提高干部员工应急反应的心理素质、配合协调能力和技术技能,这样万一在遇到险情的时候,干部员工才能沉着应战,得心应手,不至于手忙脚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证明自己的应急预案是否符合实际,是否便于操作,是否近于实战,不能凭直觉,也不能靠以往的经验,而是要按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进行多次演练,让事实说话。只有这样才能在培训和演练中发现预案存在的漏洞与错误,从而逐步加以完善,以此提高各类险情的应对能力与处置效果,减少事故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六是谨防安全检查高调预约。安全检查的目的是查找并消除隐患,发现典型,推动工作落实,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为此,就不能搞预约式检查,否则“我通知、你准备、我来看”式的大检查肯定看不到真实情况、听不到真声音,甚至还可能被精心包装的亮点所迷惑,助长形式主义,为安全工作埋下“定时炸弹”。要想提高安全检查的应有效果,真正看到安全生产管理上的“庐山真面目”,从根本上遏止或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在开展安全检查时就必须切实解决好某些人在思想上、作风上的虚假浮夸问题,经常组织一些没有“预约”的突击检查、专题抽查、明查暗访,以有效的检查发现真情况,促进真整改,推动真落实。
七是谨防安全文化高度雷同。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安全宣传、文艺、管理、教育、文化、经济等软手段的建设,还包括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设备、工具等硬件建设。因此,每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都应该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特征。然而,少数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求大、求新、求洋,跟着别人喊口号,照着他人提目标,跟着形势赶时髦,照抄照搬,与其他企业的安全文化高度雷同,与自己的企业贴不紧、融不进,只有外形,没有内核,中看不中用。为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地域、行业和员工队伍特点对安全文化进行广泛地总结和培育,通过安全箴言征集、安全理念提炼、安全故事演讲、安全论文竞赛、安全文艺表演、安全技能比武等,形成具有竞争力、感染力、影响力的企业安全文化,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八是谨防制度执行声高力弱。制度带有根本性。安全工作的严肃性、科学性决定了抓安全必须靠制度的规范与约束,必须形成全体干部员工对安全规章制度的高度敬畏、尊崇与膜拜,否则,安全制度必将形同虚设。时下,少数企业在执行安全制度时声高力弱,常常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是将安全制度具体落实在每个员工的行动上,而是热衷于“写在纸上,喊在嘴上,挂在墙上”。造成安全制度落实不力的原因不外乎制度的可操作性差、不好落实,惯性思维、不愿落实,领导不力、难以落实,使制度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安全工作说到底就是人的工作,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隐患之源,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人的行为安全了,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都有可能解决。因此,必须切实发挥制度在安全管理中的刚性约束力,不回避、不退缩、不手软,做到制度面前不分你我,制度面前没有例外,制度面前不讲情面,该问责的要问责,该处罚的要处罚,以此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威慑力,使规章制度真正成为安全生产的守护神。(编辑/李燕)
一是谨防安全教育曲高和寡。有的企业安全教育年年抓、月月搞,办班培训、现场指导,用力很多、投入不少,但教育效果就是难以令人满意。细细分析起来,主要还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不对路。企业在开展安全教育时没有摸清基层安全生产和员工队伍的实际情况,没有采取因人施教、按需施教,而是本本主义,从理论到理论,坐而论道,与实际需要结合不紧,盲目施教。出现诸如员工参加了多次培训也没有弄清楚几个原理,搞清楚几个概念等现象,让培训成了“陪训”。要防止安全教育曲高和寡,就要针对员工队伍和企业安全生产实际设计教育内容和形式,需要什么就开展什么教育,哪一方面薄弱就在哪一方面强化,既让员工乐于参加,也让员工听得明白,入脑入心,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是谨防经费投入“高度节约”。“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这个理念人人都懂得。但是,真正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有的领导者往往把安全投入与企业效益对立起来,常常表现为在安排安全经费时能省则省,能减则减,该维护的地方不及时维护,应该更新的设施一拖再拖,非到万不得已,钱袋子不会向安全工作敞开。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安全生产同样如此。企业领导要正确看待安全生产投入与企业效益增长的关系,算好政治账、经济账、企业稳定账、员工幸福账,切实履行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牢固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辩证观点。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建立健全安全投入的规范化机制,按照企业成本的相应比例提取安全工作经费,增强安全经费保障的计划性、制度性和执行力。
三是谨防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安全工作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工作,只有领导抓,抓领导,切实发挥好领导者的示范带头作用,确保领导者的责任落实,才能推动安全工作的全面发展。如果领导者总是置身事外,满足于发发号召,提提要求,而不能身体力行,从具体的小事抓起,从一件件难事攻起,安全工作就会空对空,盲目决策,盲目指挥,最终结果是“不出事故是偶然,发生事故是必然”。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安全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者。领导者作为安全生产的决策者、指挥者、责任者,企业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制度是否完备,人员素质是否过硬,管理是否规范,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领导者去关心、去决策、去落实。领导者要以食不甘味、如履薄冰的态度对待安全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及所需,督促员工增强责任心,消除人性中的惰性,加强事前指导、事中监督、事后检查,鼓励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增强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与责任感。
四是谨防基层员工高枕无忧的麻痹思想。安全工作周而复始的特点决定了时常要做一些重复性工作,譬如每天的巡回检查、每天班报表的填写、每天的班前班后会等,内容差不多,久之,则会造成少数员工思想与行为上的麻木与懒惰,感觉安全工作每天都是风平浪静,没有什么问题,认为事故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就可能放松警惕,抱着侥幸心理简化应有的操作流程,对制度不再那么敬畏,对事故危害不再那么警醒。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暂时的安全不代表永久安全,安全工作没有旁观者、局外人,人人都是责任人、当事者,每一名员工都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保持安全生产上的恒劲和韧劲,要有“别人感冒我吃药”、“未生病时多预防”的安全理念和警惕性,恪守制度与规程,牢记职责与使命,时常提醒自己拉紧安全之弦不放松,保持永不懈怠的激情与干劲,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五是谨防应急预案束之高阁。“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对我们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来说同样适用。有了应急预案就不能束之高阁,而是要组织企业各部门和员工多练勤练,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培训和演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以训促练、以练代训,使培训和演练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反复演练,提高干部员工应急反应的心理素质、配合协调能力和技术技能,这样万一在遇到险情的时候,干部员工才能沉着应战,得心应手,不至于手忙脚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证明自己的应急预案是否符合实际,是否便于操作,是否近于实战,不能凭直觉,也不能靠以往的经验,而是要按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进行多次演练,让事实说话。只有这样才能在培训和演练中发现预案存在的漏洞与错误,从而逐步加以完善,以此提高各类险情的应对能力与处置效果,减少事故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六是谨防安全检查高调预约。安全检查的目的是查找并消除隐患,发现典型,推动工作落实,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为此,就不能搞预约式检查,否则“我通知、你准备、我来看”式的大检查肯定看不到真实情况、听不到真声音,甚至还可能被精心包装的亮点所迷惑,助长形式主义,为安全工作埋下“定时炸弹”。要想提高安全检查的应有效果,真正看到安全生产管理上的“庐山真面目”,从根本上遏止或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在开展安全检查时就必须切实解决好某些人在思想上、作风上的虚假浮夸问题,经常组织一些没有“预约”的突击检查、专题抽查、明查暗访,以有效的检查发现真情况,促进真整改,推动真落实。
七是谨防安全文化高度雷同。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预防事故的基础性工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安全宣传、文艺、管理、教育、文化、经济等软手段的建设,还包括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设备、工具等硬件建设。因此,每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都应该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特征。然而,少数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求大、求新、求洋,跟着别人喊口号,照着他人提目标,跟着形势赶时髦,照抄照搬,与其他企业的安全文化高度雷同,与自己的企业贴不紧、融不进,只有外形,没有内核,中看不中用。为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地域、行业和员工队伍特点对安全文化进行广泛地总结和培育,通过安全箴言征集、安全理念提炼、安全故事演讲、安全论文竞赛、安全文艺表演、安全技能比武等,形成具有竞争力、感染力、影响力的企业安全文化,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八是谨防制度执行声高力弱。制度带有根本性。安全工作的严肃性、科学性决定了抓安全必须靠制度的规范与约束,必须形成全体干部员工对安全规章制度的高度敬畏、尊崇与膜拜,否则,安全制度必将形同虚设。时下,少数企业在执行安全制度时声高力弱,常常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是将安全制度具体落实在每个员工的行动上,而是热衷于“写在纸上,喊在嘴上,挂在墙上”。造成安全制度落实不力的原因不外乎制度的可操作性差、不好落实,惯性思维、不愿落实,领导不力、难以落实,使制度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安全工作说到底就是人的工作,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隐患之源,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人的行为安全了,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都有可能解决。因此,必须切实发挥制度在安全管理中的刚性约束力,不回避、不退缩、不手软,做到制度面前不分你我,制度面前没有例外,制度面前不讲情面,该问责的要问责,该处罚的要处罚,以此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威慑力,使规章制度真正成为安全生产的守护神。(编辑/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