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既然是新课程它的要求就和以前是大不一样的,教学上也对老师有了新的要求。根据新课程的特点对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我提一下建议。我认为新课标的核心是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种正当的学习要求,最好在课堂上体现多个层面的复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必须要有三分之二用于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以四人或二人小组进行,教师为学生确定一个学习内容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总结。
【关键词】新课程 新理念 物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88-01
在千呼万唤中新课程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我们很多物理老师的教学方式上还一直走原来的老路,对一些老教师来说感觉以前的教法更能得心应手一些,但是,既然是新课程它的要求就和以前是大不一样,教学上也对老师有了新的要求。
根据新课程的特点对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我提以下建议:
一、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学习物理对以后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如果不会学习,依旧停留在旧的知识基础上而沾沾自喜,终有一天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被社会所淘汰。
其次,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独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没有参与思考、解决问题,思维就得不到锻炼,一味的只是接受,时间久了,定会一无所获。例如,我们就以讲“抛体运动”那一章为例,老师在讲平抛运动时就要把运动的合成带入运用,如果你在教学过程中让同学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那么在后面的斜抛运动中就可以让学生放开思维去想这样的运动应该是怎样的,应该怎样考虑,如果你在前面对平抛运动的讲解够细,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理解。那么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就不用你去苦口婆心的唠叨便迎刃而解了。人的大脑就像一部机器,常用常新,越用越灵活;如果放在那里不用,就会生锈。
二、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创造的前提,一个人有了欲望,就会想去满足,就会动手、动脑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研究圆周运动”一章时,我们可以设一些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问学生为什么过山车时做圆周运动时到最高点没掉下来;我们可以自己拿个瓶子里面装满水用绳子拉着做圆周运动,为什么到了最高点水没倒出来,为什么下雨点转弯处车如一出车祸。此时,就问学生:“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就可以让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上完这节课。
2.对学生已有的不完整的知识进行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
当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产生冲突或差异时,就会引起他们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探究动能变化跟做功的关系”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功的问题,但你问他们做功会带来什么呢,或问他们我们知道力可以使物体速度增大,这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其实这时已经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就会急于了解,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三、在教学方法上应更新思想,转变理念
1.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淡化自己的角色,同时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强调展示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注意结合新教材中有关内容展开阐述;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加强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应兼顾其它学科,并在教学中不要以自己为中心,一堂课下来只是自己讲,而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物理是一门重实践的科学。老师在上课时必须以探索为重点,深入地分析。
2.新课程强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讲解;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物理教学上老师不应以原来的方法死搬硬套的只是为了教知识,而应不断的探索教学方法,上课以学生为主体,多探讨,实验。让同学自己动脑筋理解本质,学会自学。
我认为新课标的核心是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种正当的学习要求,最好在课堂上体现多个层面的复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必须要有三分之二用于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以四人或二人小组进行,教师为学生确定一个学习内容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分析、去讨论、去总结。
參考文献:
中学《物理教师》,2005年第一期和第三期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年第六期
【关键词】新课程 新理念 物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88-01
在千呼万唤中新课程终于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我们很多物理老师的教学方式上还一直走原来的老路,对一些老教师来说感觉以前的教法更能得心应手一些,但是,既然是新课程它的要求就和以前是大不一样,教学上也对老师有了新的要求。
根据新课程的特点对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我提以下建议:
一、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首先,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学习物理对以后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新知识的巨增和旧知识的快速老化,要求人们善于学习、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如果不会学习,依旧停留在旧的知识基础上而沾沾自喜,终有一天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被社会所淘汰。
其次,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独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否则,仅仅知晓一个个问题的现成答案,没有参与思考、解决问题,思维就得不到锻炼,一味的只是接受,时间久了,定会一无所获。例如,我们就以讲“抛体运动”那一章为例,老师在讲平抛运动时就要把运动的合成带入运用,如果你在教学过程中让同学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那么在后面的斜抛运动中就可以让学生放开思维去想这样的运动应该是怎样的,应该怎样考虑,如果你在前面对平抛运动的讲解够细,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理解。那么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就不用你去苦口婆心的唠叨便迎刃而解了。人的大脑就像一部机器,常用常新,越用越灵活;如果放在那里不用,就会生锈。
二、应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创造的前提,一个人有了欲望,就会想去满足,就会动手、动脑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讲“研究圆周运动”一章时,我们可以设一些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问学生为什么过山车时做圆周运动时到最高点没掉下来;我们可以自己拿个瓶子里面装满水用绳子拉着做圆周运动,为什么到了最高点水没倒出来,为什么下雨点转弯处车如一出车祸。此时,就问学生:“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定会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就可以让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上完这节课。
2.对学生已有的不完整的知识进行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
当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产生冲突或差异时,就会引起他们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探究动能变化跟做功的关系”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功的问题,但你问他们做功会带来什么呢,或问他们我们知道力可以使物体速度增大,这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其实这时已经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就会急于了解,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三、在教学方法上应更新思想,转变理念
1.新教材强调各科之间的沟通与综合,这就要求教师全面拓展个人的各方面修养,淡化自己的角色,同时把学生视为接受教育的一个完整的人;强调展示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注意结合新教材中有关内容展开阐述;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大加强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应兼顾其它学科,并在教学中不要以自己为中心,一堂课下来只是自己讲,而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物理是一门重实践的科学。老师在上课时必须以探索为重点,深入地分析。
2.新课程强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讲解;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物理教学上老师不应以原来的方法死搬硬套的只是为了教知识,而应不断的探索教学方法,上课以学生为主体,多探讨,实验。让同学自己动脑筋理解本质,学会自学。
我认为新课标的核心是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所以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种正当的学习要求,最好在课堂上体现多个层面的复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必须要有三分之二用于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以四人或二人小组进行,教师为学生确定一个学习内容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分析、去讨论、去总结。
參考文献:
中学《物理教师》,2005年第一期和第三期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