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商业炒作充斥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连一向以公平公正著称的高考也被拖入虎口,各种炒作手段层出不穷。本文就各种高考经济的表现形式做一番简要的介绍,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高考经济 商业炒作
教育部2012年6月5日透露,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总数为915万人,比去年减少2%。2012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685万人,预计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5%,比去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如此声势浩大的高考,连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都不得不让步,外交部宣称,为照顾高考,上合峰会7日会议开始时间将推迟半小时。
在高考如此大牌的气势之下,近年来,继“假日经济”、“旅游经济”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高考经济”。善于把握“商机”的商家们把目光投向了高考这块“唐僧肉”,健脑营养补药、《考试宝典》、《应试指南》、“考生客房”、“高考套餐”。一时间发高考财的热潮滚涌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在许多人的眼里,高考就像一座巨大金矿,谁都想捞一把。
一、高考文具促销
据了解,市场上最好卖的就是一款售价为22.5元的“考试便利包”。便利包上写着“孔庙祈福”的字样,里面包含一支2B考试笔,一盒2B铅芯,一块橡皮,4把绘图尺,2支中性笔,2块垫板等。此外,品牌和包装写着“考试必备”的文具必定畅销,因为考生往往认为这类文具更具专业性。
二、“祈福经济”
一年一度高考季,各种形式的“高考祈福”在中国各地频繁上演。古城西安一些寺庙出现了不少家长、考生组成的“临时香客”,寺庙生意兴隆,成为都市里一道特殊风景线。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高考祈福也一样。其积极的一面在于,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和家长,能够起到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但其不好的一面在于会让一些不法商贩借此牟利,“祈福经济”热使大多数家长花费无谓的钱,甚至上当受骗。并且太过迷信敏感不利于考生正常发挥。
三、考房热的经济效益
有些考生离考点较远,因此高考期间要预定宾馆。于是考点附近的宾馆酒店被抢购一空,不少考点附近的居民楼也打着“状元房”的名义做起了高考房的生意。据《北京晨报》报道,海淀区几个考点附近标榜着“状元房”的房东,均称自己的房子里出过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这些房间的价格和同区域同户型的房间相比也贵出几十元到百元不等。不少打着“状元房”、“风水房”的商家其实就是借着高考的名义来招揽生意。故意抬高房价推出“状元房”,既无形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又助长了社会的攀比心理。因此,家长预订高考房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不能迎合孩子的过分要求,更不要打肿脸来充胖子,以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四、“高考神器”的热卖
据数据显示,2012年6月最近一个月,淘宝网以“高考”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增长了102%,购买人群以女性白领为主,年龄在40岁-49岁之间,据分析是考生妈妈们在为孩子们购买相关产品。高考到,“神器”俏。所谓“高考神器”,其实不过是摆件、特产、衣服、首饰一类的东西。其中尤以励志T恤最受欢迎,也最能体现商家的创意,不少网店充满幽默感地在T恤上印上了各种经典人物,比如机器猫、孙悟空、雷锋等,为考生喊加油。网店客服人员介绍,购买这些高考T恤的顾客除了有高三考生,也有不少大学生甚至还有80后、70后,“他们也想在这个‘高考季’怀念当年的自己”。
“高考神器”纯属娱乐,却也折射出现如今高考指挥棒的威力之大。什么时候应试教育得以改观,什么时候高考不再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几近唯一的通道,高考经济就会降温,“高考神器”自然也“神”不起来了。
五、保健品利润高:家长很积极,学生不买账
从西洋参到复合营养品,各种保健品都把目光投向了考生,《广州日报》援引广东保健行业协会负责人的话称,保健品从出厂到考生家长手中,加价10倍并不出奇。家长购买的200元一盒的一款补脑保健品,其成本可能连20元都不到。许多家长都有给孩子购买保健品的意向,而考生并不上心。
六、旅行社:已有家长咨询线路
经过紧张漫长的高考煎熬,考生和家长都身心俱疲了。一些家长准备高考后让孩子好好放松一下,旅行是不少家长的首选。市区多家旅行社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有不少家长或考生前来咨询高考后的旅游线路了。“后高考旅游”无疑给旅行社和各景区带来了无限商机,许多旅行社还特意推出针对高考生的优惠旅行,打算抓住机遇,大赚一笔。
七、餐饮的“后经济时代”
俗话说“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是人际关系的“三铁”,考后聚餐是比不可少的,谢师宴更是大张旗鼓,餐饮高考后经济时代如约而至。每年的六七月都是餐饮行业的淡季,一方面因为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下降,另一方面就是节日少、人们聚会的名目少。因此不少酒楼就打起了考生们的主意,要让夏季生意由冷清变火爆。
八、总结
根据某网站的调查,大致有了以下的数据:
在“您如何看待时下高考经济狂热的现象”的问题调查中,高考经济完全是被商家炒作出来的占调查人数的55.17%;高考市场巨大,高考经济热属正常占34.48%;不认为高考经济很热的占10.34%。我个人认为,一种经济现象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上。“高考经济”对考生或许的确有积极意义,它的兴起,固然有市场的客观原因,也带动了多方面的经济增长,但也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造势,有必要理性看待,冷静思考,莫要制造出一种畸形消费。此外,单从商业角度出发,掌握、利用消费者心态,是产品营销的关键。但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负责任的商家应对消费者非理性的消费需求进行适当引导。然而,高考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一锤子买卖”,这就使得瞄准考生的商家无需担心“回头客”问题,要让这部分商家学会为了长远利益适当放弃短期利益,相对更难。
作者简介:缪玄(1993-),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经济。
(责任编辑:陈岑)
【关键词】高考经济 商业炒作
教育部2012年6月5日透露,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总数为915万人,比去年减少2%。2012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685万人,预计全国平均录取率为75%,比去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如此声势浩大的高考,连上海合作组织北京峰会都不得不让步,外交部宣称,为照顾高考,上合峰会7日会议开始时间将推迟半小时。
在高考如此大牌的气势之下,近年来,继“假日经济”、“旅游经济”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高考经济”。善于把握“商机”的商家们把目光投向了高考这块“唐僧肉”,健脑营养补药、《考试宝典》、《应试指南》、“考生客房”、“高考套餐”。一时间发高考财的热潮滚涌而来,令人目不暇接。在许多人的眼里,高考就像一座巨大金矿,谁都想捞一把。
一、高考文具促销
据了解,市场上最好卖的就是一款售价为22.5元的“考试便利包”。便利包上写着“孔庙祈福”的字样,里面包含一支2B考试笔,一盒2B铅芯,一块橡皮,4把绘图尺,2支中性笔,2块垫板等。此外,品牌和包装写着“考试必备”的文具必定畅销,因为考生往往认为这类文具更具专业性。
二、“祈福经济”
一年一度高考季,各种形式的“高考祈福”在中国各地频繁上演。古城西安一些寺庙出现了不少家长、考生组成的“临时香客”,寺庙生意兴隆,成为都市里一道特殊风景线。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高考祈福也一样。其积极的一面在于,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和家长,能够起到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但其不好的一面在于会让一些不法商贩借此牟利,“祈福经济”热使大多数家长花费无谓的钱,甚至上当受骗。并且太过迷信敏感不利于考生正常发挥。
三、考房热的经济效益
有些考生离考点较远,因此高考期间要预定宾馆。于是考点附近的宾馆酒店被抢购一空,不少考点附近的居民楼也打着“状元房”的名义做起了高考房的生意。据《北京晨报》报道,海淀区几个考点附近标榜着“状元房”的房东,均称自己的房子里出过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这些房间的价格和同区域同户型的房间相比也贵出几十元到百元不等。不少打着“状元房”、“风水房”的商家其实就是借着高考的名义来招揽生意。故意抬高房价推出“状元房”,既无形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又助长了社会的攀比心理。因此,家长预订高考房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不能迎合孩子的过分要求,更不要打肿脸来充胖子,以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
四、“高考神器”的热卖
据数据显示,2012年6月最近一个月,淘宝网以“高考”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增长了102%,购买人群以女性白领为主,年龄在40岁-49岁之间,据分析是考生妈妈们在为孩子们购买相关产品。高考到,“神器”俏。所谓“高考神器”,其实不过是摆件、特产、衣服、首饰一类的东西。其中尤以励志T恤最受欢迎,也最能体现商家的创意,不少网店充满幽默感地在T恤上印上了各种经典人物,比如机器猫、孙悟空、雷锋等,为考生喊加油。网店客服人员介绍,购买这些高考T恤的顾客除了有高三考生,也有不少大学生甚至还有80后、70后,“他们也想在这个‘高考季’怀念当年的自己”。
“高考神器”纯属娱乐,却也折射出现如今高考指挥棒的威力之大。什么时候应试教育得以改观,什么时候高考不再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几近唯一的通道,高考经济就会降温,“高考神器”自然也“神”不起来了。
五、保健品利润高:家长很积极,学生不买账
从西洋参到复合营养品,各种保健品都把目光投向了考生,《广州日报》援引广东保健行业协会负责人的话称,保健品从出厂到考生家长手中,加价10倍并不出奇。家长购买的200元一盒的一款补脑保健品,其成本可能连20元都不到。许多家长都有给孩子购买保健品的意向,而考生并不上心。
六、旅行社:已有家长咨询线路
经过紧张漫长的高考煎熬,考生和家长都身心俱疲了。一些家长准备高考后让孩子好好放松一下,旅行是不少家长的首选。市区多家旅行社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有不少家长或考生前来咨询高考后的旅游线路了。“后高考旅游”无疑给旅行社和各景区带来了无限商机,许多旅行社还特意推出针对高考生的优惠旅行,打算抓住机遇,大赚一笔。
七、餐饮的“后经济时代”
俗话说“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是人际关系的“三铁”,考后聚餐是比不可少的,谢师宴更是大张旗鼓,餐饮高考后经济时代如约而至。每年的六七月都是餐饮行业的淡季,一方面因为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下降,另一方面就是节日少、人们聚会的名目少。因此不少酒楼就打起了考生们的主意,要让夏季生意由冷清变火爆。
八、总结
根据某网站的调查,大致有了以下的数据:
在“您如何看待时下高考经济狂热的现象”的问题调查中,高考经济完全是被商家炒作出来的占调查人数的55.17%;高考市场巨大,高考经济热属正常占34.48%;不认为高考经济很热的占10.34%。我个人认为,一种经济现象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上。“高考经济”对考生或许的确有积极意义,它的兴起,固然有市场的客观原因,也带动了多方面的经济增长,但也存在许多不切实际的造势,有必要理性看待,冷静思考,莫要制造出一种畸形消费。此外,单从商业角度出发,掌握、利用消费者心态,是产品营销的关键。但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负责任的商家应对消费者非理性的消费需求进行适当引导。然而,高考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一锤子买卖”,这就使得瞄准考生的商家无需担心“回头客”问题,要让这部分商家学会为了长远利益适当放弃短期利益,相对更难。
作者简介:缪玄(1993-),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经济。
(责任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