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综合性。”是我国在全面推行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新时期学校体育课程的纲领性文件。因此,教师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才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155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和课题而提出,不仅有利于新课程实施,也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良好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发挥德育功能。
德育是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德育是一个人成长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有待进一步落实,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教师应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思想,对学生进行有效、及时的疏导与调节,把德育贯穿于体育运动的全过程。例如:四年级《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树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短跑、跳高等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中长跑》等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及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还可以通过介绍为国争光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事迹,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与爱好,营造坚持锻炼的习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真正做到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二、激发兴趣,发挥主体意识。
1.注重运动兴趣培养
小学生因为年纪小,心理和生理上有很强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小学生最明显的特征。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把游戏作为教学的主导,让小学生在游戏活动情境中完成教学内容学习。例如《立定跳远》,教师先引導小学生想象“蛙跳”的动作,再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玩耍、模仿练习,不断丰富各种感官,激发小学生运动兴趣与热情,实现体育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2.关注评价激励功能
现在的课程改革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但是教师的评价应当面向全体,做到客观、公正。理解和尊重学生,关注其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并肯定学生自身固有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健康能力。
例如:小学高年级《篮球》体育课的学习。教师组织学生练习时,对学生说:“做的好,不错!”、“好,努力!”、“你真棒!”……这样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学生表扬激励了一番的做法,缺乏有针对、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活动,特别是态度、行为、动作等。科学的评价应做到客观激励与批评相结合,表扬或批评都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应做到既激励学生的学习情绪,又能客观批评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让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努力的方向,其他学生值得借鉴的地方都应该一一明示。批评时,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前提,用好批评的词语和语气,做到实事求是,把握适度。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进行模仿练习。这种体育教学观,不利于新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当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关系,变“被动”为“主动”教学。只有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进行质的“蜕变”,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增强创新实践能力,让他们知道如何学会“玩”,怎样“玩”,创造“玩”,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健康第一,发挥运动功能。
古希腊人有这样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所以教师应从小让学生牢牢树立“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思想,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每天坚持鍛炼的良好习惯。通过体育课、游戏、兴趣活动、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每天坚持参加体育运动,感受更高、更快、更强是人类永不放弃的追求,让运动成就梦想,让运动创造人生,让运动奏响人生快乐的音符!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一步加快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在课堂教学中,摆脱陈旧观念,创新实践,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成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袁兵.论小学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
[2]王香峰.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7(17)
[3]朱仁佳.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研究[J].新课程(中).2017(04)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2-01-155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重视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和课题而提出,不仅有利于新课程实施,也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良好的发展。
一、以人为本,发挥德育功能。
德育是一个千古不变的话题,德育是一个人成长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有待进一步落实,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教师应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思想,对学生进行有效、及时的疏导与调节,把德育贯穿于体育运动的全过程。例如:四年级《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树立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短跑、跳高等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中长跑》等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及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还可以通过介绍为国争光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事迹,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与爱好,营造坚持锻炼的习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真正做到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二、激发兴趣,发挥主体意识。
1.注重运动兴趣培养
小学生因为年纪小,心理和生理上有很强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小学生最明显的特征。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可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把游戏作为教学的主导,让小学生在游戏活动情境中完成教学内容学习。例如《立定跳远》,教师先引導小学生想象“蛙跳”的动作,再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玩耍、模仿练习,不断丰富各种感官,激发小学生运动兴趣与热情,实现体育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2.关注评价激励功能
现在的课程改革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但是教师的评价应当面向全体,做到客观、公正。理解和尊重学生,关注其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并肯定学生自身固有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健康能力。
例如:小学高年级《篮球》体育课的学习。教师组织学生练习时,对学生说:“做的好,不错!”、“好,努力!”、“你真棒!”……这样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学生表扬激励了一番的做法,缺乏有针对、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活动,特别是态度、行为、动作等。科学的评价应做到客观激励与批评相结合,表扬或批评都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应做到既激励学生的学习情绪,又能客观批评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让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努力的方向,其他学生值得借鉴的地方都应该一一明示。批评时,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前提,用好批评的词语和语气,做到实事求是,把握适度。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传统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进行模仿练习。这种体育教学观,不利于新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当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关系,变“被动”为“主动”教学。只有凸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进行质的“蜕变”,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增强创新实践能力,让他们知道如何学会“玩”,怎样“玩”,创造“玩”,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健康第一,发挥运动功能。
古希腊人有这样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所以教师应从小让学生牢牢树立“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思想,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每天坚持鍛炼的良好习惯。通过体育课、游戏、兴趣活动、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每天坚持参加体育运动,感受更高、更快、更强是人类永不放弃的追求,让运动成就梦想,让运动创造人生,让运动奏响人生快乐的音符!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一步加快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在课堂教学中,摆脱陈旧观念,创新实践,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成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袁兵.论小学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健康人格[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
[2]王香峰.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7(17)
[3]朱仁佳.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研究[J].新课程(中).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