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敦煌莫高窟是璀璨于世界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当今艺术创作的源泉。敦煌壁画中的精美乐舞图像更是中国音乐史的摇篮,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乐器、乐舞形象以及各类表演形式。就乐器而言,种类可达上百种,数量可达上千件,按照乐器表演的形式主要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拉弦乐器四大类。本文将着重于对壁画中出现最多的打击乐器之一,拍板进行详细的探析。
[关键字]敦煌壁画;敦煌古代乐舞;打击乐器;拍板
据史料记载,从上古时期开始音乐和舞蹈已呈现出乐中有舞,舞中有乐,密不可分之态,在称谓上常常乐舞不分家。敦煌壁画中千姿百态的乐舞图像为我们提供了翔实佐证,对我们更加深入研究古代乐舞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更加明晰的图像资料。敦煌古代乐舞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悠久漫长的过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战略地位,敦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因此敦煌音乐包含了多种民族音乐的成分,主要包括:本土乐舞、中原传统乐舞、西域各少数民族乐舞。所以我们才能看见壁画中来自西域和中原地区丰富多样的乐器种类。
一、拍板溯源
杜佑《通典》云:“抃,击其节也,情发于中,手抃足蹈,抃者因其声以节舞。”由此可见“抃”通常起到击节作用。《吕氏春秋·高诱注》云:“两手相击曰抃。”可见,其意相同。随之发展需求,“抃”逐渐被拍板乐器所代替,杜佑《通典·乐》:“拍板,长阔如手,垂十余枚,以韦连之,击以代抃(鼓掌)。”(1)是文献中最早出现记载拍板的史料,这里的“抃”释作“手抃”,意为“击掌”;宋代陈旸《乐书》中记载:“拍板长阔如手,重大者九板小者六板,以韦编之,以为乐节,盖所以代抃也。”(2);《旧唐书·音乐志》又载:“拍板长阔如手,厚寸余,以韦连之,击以代抃。”《明会典·大乐制度》(3)记载:“板四串,用铁力木六片,长一寸一尺,上阔一寸九分,下阔二寸五分,连以青丝条,垂采线帉錔。”据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拍板的发展缘起、源态、形质以及用途 。
早期的壁畫中未曾出现拍板,拍板正式用于乐队中应始于隋代,莫高窟隋代第398窟北壁中就已出现拍板的图像。发展至唐代,拍板在乐队中使用已非常普遍。由此,我们推断出拍板产生于隋代前后,最早的历史不会早于北周。随着历史变迁和乐队的需要,也随之产生了许多形态各异的拍板,有两手持板合击的,有单手甩击的。从壁画中看出,拍板在不同朝代其形态并无大异,只是板数随其喜好略有增减。唐代多为五块、六块,宋代多为四块,清代则出现三块和六块两种,六块以上的拍板在壁画中较为少见。
二、拍板在壁画中的分布情况及艺术特征
(一)分布情况
打击乐器最早出现在西魏时期的天宫伎乐和飞天伎乐中,历经千年,在壁画中从未间断过,直到元代壁画中都有出现。它反映了打击乐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使用过程。敦煌壁画中的打击乐器种类非常繁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鼓就有几十种之多,其用途也各不相同。拍板则是其中出现较为频繁的一件打击乐器。
敦煌壁画中大大小小的拍板数量可达百余件,是壁画中出现数量最多的乐器之一。主要出现在天宫伎乐、飞天伎乐、不鼓自鸣乐、经变乐舞、世俗伎乐和供养伎乐,还有部分出行仪仗乐中。尤其各类不同形式、不同编制的经变乐队中经常出现拍板,而且数量之多亦为罕见。拍板在乐队中的使用也是根据乐队所需乐器多少来分布,小型乐队中通常只用一件,中型、大型乐器中会同时使用两件,还有个别乐队中会运用三件,可见拍板在乐队中的重要性。
(二)艺术特征
1.形质
拍板,又称绰板,简称板。是由多块小木条组成,在木条的上端各开一个圆孔,用绳子、皮革串联,垂彩帉。两手持外侧木条的下端相击而发声,无固定音高的击奏乐器。在尺寸大小没有绝对的规格要求,在形体上可长可短、可宽可窄,大小有别,根据演出要求实时而定。在不同的时代拍板有着不同的编组形式,多者一件拍板由十余枚木板组成,常见使用的拍板由四五枚组成,少者由两枚组成。
2.用途
拍板在乐队中有着双重作用,击节作用和乐队指挥、领唱作用。二者并驾齐驱为乐队服务。
(1)击节作用:《通典》中记载到:“抃,击其节也,情发于中,手抃足蹈,抃者,因其声,以节舞。龟兹伎人弹指为歌舞之,节亦边抃之意也。”可以看出,我国早期的乐队中常以拍手击掌为节。《旧唐书·音乐志》(4)中记载:“抚拍,以韦连之,实之以糠,抚之节乐也。”《通典·乐》:“拍板,长阔如说,垂十余枚,以韦连之,击以代抃(鼓掌)。”;陈旸《乐书》中记载到:“胡部以为乐节,盖所以代抃也,唐人或用之为乐句。”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击掌为节逐渐被拍板击节而代之,拍板成为了乐队中常用的打击乐器之一,并且在乐队中起击节的作用。这一点在乐舞壁画中也有所体现。
(2)指挥、领唱作用:古代乐队没有专门的指挥,常采用一些击节性的打击乐器来代替,而拍板就是其中之一。“如古代打击乐器“柷”用于音乐开始,“敔”用于音乐结束。”[]在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经变乐队中拍板是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是五六人的小型乐队,还是十多人的大型乐队中,都是必不可缺的。并且演奏拍板的乐伎一般都坐在乐队比较显眼的地方和固定的位置,有的壁画中还可以看出执板的乐伎张口领唱之态。可见,拍板在乐队中的重要地位和驾驭乐队的指挥作用。
三、壁画中拍板的具体呈现形式
(一)在经变乐舞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莫高窟220窟(初唐)北壁下端的一组经变乐队,是壁画中最大的一组乐队,乐伎多达20余人。乐队是典型的坐部伎形式,演奏中使用了吹、弹、打多种乐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乐队中同时使用了三件拍板,这三件拍板与其他拍板有所不同,两件是由五条木板组成,一件由四条木板组成,虽然木板数量有所不同。从形制来看,三件木板相类似,都是左边的一条木板较长,比其余几条长出约一半;从宽窄、薄厚上来看,每条木板基本相同,只有靠最左边的木条较长,且木条上端呈尖棱状;从连接方式来看,普通的拍板是上端用细绳串联,下端是散开呈伞状。而220窟中的三件拍板在连接方式上有所不同,板与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从演奏方式上来看,普通的拍板演奏时拍板没有左右手之分,两手各持外侧板相击而发声。而220窟的三件拍板在演奏时,演奏者右手竖持较长的木条,左手握持其余木条相击而发声,由此可见其独特之处。 莫高窟112窟(中唐)《观无量经变》中的一组乐舞,由六个乐伎和一个反弹琵琶舞伎组成,这个反弹琵琶是莫高窟中所有反弹琵琶里舞姿最为优美的一个。这组乐舞也是经变乐舞中最为完美的经变乐舞形式之一。这组乐队中共使用了七件乐器,左边依次为拍板、横笛、鸡娄鼓、鼗鼓,右侧依次为梨形琵琶、圆形琵琶、竖箜篌。其中打击乐器就使用了三件,鸡娄鼓和鼗鼓由一个乐伎同时演奏,且拍板在乐队最显著地位置。这件拍板为传统拍板,由四块木板组成,上端用细绳串联,乐伎手持外侧两板相击发声,与手持鸡娄鼓和鼗鼓的乐伎相互配合似在指挥着乐队的演奏。
榆林25窟(中唐)是榆林窟代表之作,在敦煌石窟艺术中也是少有的艺术精品。这个洞窟中尤为突出的是南壁《观无量寿经变》中的乐舞,这组乐舞的表现形式十分独特,人物形象非常逼真,神态自然传神。这组乐舞共有八个乐伎和两个舞伎组成,其中一个舞伎是人头鸟身,这就是伽陵频迦。乐伎左右对称各四人,左侧乐器依次为琵琶、笙、筚篥、埙,右侧依次为拍板、排箫、横笛、竖笛。右侧第一位乐伎手持六块木板组成的拍板,口齿微张,神态怡然自得,且位居乐队核心地位。由此可以看出,经变乐舞中没有专门的指挥,通常采用一件乐器起代替指挥的作用,这样才能使一个乐队运作起来。古代乐队通常以打击乐器为主要指挥乐器,从经变乐舞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多选用拍板作为乐队的指挥乐器。
(二)在不鼓自鸣乐、鸟歌万岁乐和飞天伎乐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莫高窟172窟(盛唐)不鼓自鸣乐中呈现的拍板为传统拍板,从形制来看大致是由四到五块木板组成,上端用细绳串联,整体呈伞状,上方坠彩色丝带,在天空中悠然飘荡,自发起声。
榆林窟3窟(西夏)千手观音图中,展示出了另一种不鼓自鸣乐形式,在此观音图中,描绘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如农耕、作坊、交通工具、生产工具、乐器、百戏等。其中乐器种类多达16中,共计32件,依次排列千手观音左右两侧,左右两侧事物基本呈对称形式。拍板出现在观音图上方,左右对称 ,这组拍板形制由六块木板组成,是传统伞状拍板。
莫高窟321窟(初唐)中的鸟舞伎,这是一组单独的鸟舞伎表演。左边的鸟舞伎手持凤首一弦琴,右边鸟伎手持拍板(五片),因没有专业的乐队伴奏,鸟伎只能翩翩起舞,自娱自乐。
榆林10窟(元代)初建于西夏时期,元代重新修复过。壁画中飞天乐伎手持由两块木板组成的拍板,两手持板相击而发声。这也是在壁画中少见的两块木板组成的拍板。
(三)在供养伎乐和世俗乐舞中的表现形式
供养伎乐是敦煌壁画中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是指专门为供养人而享用的一种乐舞。由于供养伎乐的出现,随之也出现了一种供养菩萨伎乐的形式,莫高窟159窟中供养菩萨伎乐就是供养伎乐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组,说法图的两侧都有一组伎乐菩萨,右边的一组尤为突出生动。这组伎乐菩萨由三身菩萨组成,脚踩莲花,彩带环身,前面两个乐伎演奏篪和笙,后面的乐伎演奏拍板。这块拍板由六块木板组成,菩萨手持拍板最外侧两块木板相击发声,表情悠然自得。这组供养菩萨伎乐,无论是形态还是神态上都描绘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出神入画。供养伎乐中所持的拍板大多为五块木板组成,是传统的伞状拍板形式。
敦煌壁画是佛教产物,所以壁画中反映的大多为佛教题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壁画中也出现了反映人类现实生活的场景,这种现实生活场景被称为世俗壁画,世俗壁画中出现的乐舞称之为世俗乐舞。在世俗乐舞、民间乐舞的伴奏乐队中大量出现了拍板。莫高窟23窟(盛唐)中,一组世俗乐舞中,舞伎面对着一座佛塔尽情的舞蹈,在其后方的长毯上坐着六个乐伎,其中拍板乐伎位于第二排中间位置,拍板在其形制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传统拍板。除此之外,部分宴饮乐舞、出行图、百戏杂技等中大量出现了拍板乐器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出拍板不仅在宫廷坐立部伎中大量使用,在民間也得到了广泛使用,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藏经洞遗画中拍板的具体呈现
藏经洞,即莫高窟16窟右侧内壁编号17的小型洞窟,窟中存有大量的遗书、遗画、历史文献、乐谱、舞谱、绢画等,通称为“敦煌遗书”。现存敦煌遗书因为历史原因大部分存于国外,但也正是因为这一变故,使得这些遗书保留的很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敦煌遗书中,现存的遗画、绢画大部分是古代画家遗留下来的画稿,是画家为完成壁画内容所绘制的蓝本。在这些画稿中,存有一部分不同形式的乐舞图。遗书中的乐舞图大部分为唐代时期所遗留下来的绢画,经变乐舞在唐代发展最为兴盛,因此无论壁画还是遗书中,经变乐舞居多。
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包括经变乐舞、菩萨伎乐、世俗乐舞、化生伎乐等。从乐队形式来看, 与壁画中的乐舞并无太大的出入,乐队组合主要以混合型乐队、打击乐队、吹管打击乐队、弹拨打击乐队为主。打击乐器主要还是以各种鼓类为主,拍板在此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件打击乐器。但不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来看,遗画中的乐舞与壁画中的乐舞两者相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壁画中的菩萨伎乐基本以站立式的演奏姿态为主,而遗画中的菩萨伎乐多以坐立式为主。遗画中有一组五代时期的菩萨伎乐,这组菩萨伎乐中没有舞伎,而是佛陀,为了衬托佛陀的形象,两旁的乐伎形象娇小憨态,两两相对,其中左侧第二位乐伎手持拍板演奏,从拍板形质来看,为五块木板组成,上端用绳串联,两手持木板外侧相击而发声。
综上所述,壁画中所呈现出的拍板,在乐队中使用较多的是以五块组成,尤其是在经变乐队中;其次为四块和六块、两块,常出现在飞天伎乐、世俗乐舞、不鼓自鸣乐中;更多或更少木块组成的拍板较为少见。值得一提的是《通典》记载到:“拍板,长阔如手,垂十余枚,以韦连之。”但自唐代至元代壁画中所呈现的拍板未见有十余块木板组成的拍板,大多以五块至六块为主,七块少之,很少见七块以上的拍板。
[关键字]敦煌壁画;敦煌古代乐舞;打击乐器;拍板
据史料记载,从上古时期开始音乐和舞蹈已呈现出乐中有舞,舞中有乐,密不可分之态,在称谓上常常乐舞不分家。敦煌壁画中千姿百态的乐舞图像为我们提供了翔实佐证,对我们更加深入研究古代乐舞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更加明晰的图像资料。敦煌古代乐舞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悠久漫长的过程,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军事战略地位,敦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因此敦煌音乐包含了多种民族音乐的成分,主要包括:本土乐舞、中原传统乐舞、西域各少数民族乐舞。所以我们才能看见壁画中来自西域和中原地区丰富多样的乐器种类。
一、拍板溯源
杜佑《通典》云:“抃,击其节也,情发于中,手抃足蹈,抃者因其声以节舞。”由此可见“抃”通常起到击节作用。《吕氏春秋·高诱注》云:“两手相击曰抃。”可见,其意相同。随之发展需求,“抃”逐渐被拍板乐器所代替,杜佑《通典·乐》:“拍板,长阔如手,垂十余枚,以韦连之,击以代抃(鼓掌)。”(1)是文献中最早出现记载拍板的史料,这里的“抃”释作“手抃”,意为“击掌”;宋代陈旸《乐书》中记载:“拍板长阔如手,重大者九板小者六板,以韦编之,以为乐节,盖所以代抃也。”(2);《旧唐书·音乐志》又载:“拍板长阔如手,厚寸余,以韦连之,击以代抃。”《明会典·大乐制度》(3)记载:“板四串,用铁力木六片,长一寸一尺,上阔一寸九分,下阔二寸五分,连以青丝条,垂采线帉錔。”据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拍板的发展缘起、源态、形质以及用途 。
早期的壁畫中未曾出现拍板,拍板正式用于乐队中应始于隋代,莫高窟隋代第398窟北壁中就已出现拍板的图像。发展至唐代,拍板在乐队中使用已非常普遍。由此,我们推断出拍板产生于隋代前后,最早的历史不会早于北周。随着历史变迁和乐队的需要,也随之产生了许多形态各异的拍板,有两手持板合击的,有单手甩击的。从壁画中看出,拍板在不同朝代其形态并无大异,只是板数随其喜好略有增减。唐代多为五块、六块,宋代多为四块,清代则出现三块和六块两种,六块以上的拍板在壁画中较为少见。
二、拍板在壁画中的分布情况及艺术特征
(一)分布情况
打击乐器最早出现在西魏时期的天宫伎乐和飞天伎乐中,历经千年,在壁画中从未间断过,直到元代壁画中都有出现。它反映了打击乐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使用过程。敦煌壁画中的打击乐器种类非常繁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鼓就有几十种之多,其用途也各不相同。拍板则是其中出现较为频繁的一件打击乐器。
敦煌壁画中大大小小的拍板数量可达百余件,是壁画中出现数量最多的乐器之一。主要出现在天宫伎乐、飞天伎乐、不鼓自鸣乐、经变乐舞、世俗伎乐和供养伎乐,还有部分出行仪仗乐中。尤其各类不同形式、不同编制的经变乐队中经常出现拍板,而且数量之多亦为罕见。拍板在乐队中的使用也是根据乐队所需乐器多少来分布,小型乐队中通常只用一件,中型、大型乐器中会同时使用两件,还有个别乐队中会运用三件,可见拍板在乐队中的重要性。
(二)艺术特征
1.形质
拍板,又称绰板,简称板。是由多块小木条组成,在木条的上端各开一个圆孔,用绳子、皮革串联,垂彩帉。两手持外侧木条的下端相击而发声,无固定音高的击奏乐器。在尺寸大小没有绝对的规格要求,在形体上可长可短、可宽可窄,大小有别,根据演出要求实时而定。在不同的时代拍板有着不同的编组形式,多者一件拍板由十余枚木板组成,常见使用的拍板由四五枚组成,少者由两枚组成。
2.用途
拍板在乐队中有着双重作用,击节作用和乐队指挥、领唱作用。二者并驾齐驱为乐队服务。
(1)击节作用:《通典》中记载到:“抃,击其节也,情发于中,手抃足蹈,抃者,因其声,以节舞。龟兹伎人弹指为歌舞之,节亦边抃之意也。”可以看出,我国早期的乐队中常以拍手击掌为节。《旧唐书·音乐志》(4)中记载:“抚拍,以韦连之,实之以糠,抚之节乐也。”《通典·乐》:“拍板,长阔如说,垂十余枚,以韦连之,击以代抃(鼓掌)。”;陈旸《乐书》中记载到:“胡部以为乐节,盖所以代抃也,唐人或用之为乐句。”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击掌为节逐渐被拍板击节而代之,拍板成为了乐队中常用的打击乐器之一,并且在乐队中起击节的作用。这一点在乐舞壁画中也有所体现。
(2)指挥、领唱作用:古代乐队没有专门的指挥,常采用一些击节性的打击乐器来代替,而拍板就是其中之一。“如古代打击乐器“柷”用于音乐开始,“敔”用于音乐结束。”[]在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出,经变乐队中拍板是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是五六人的小型乐队,还是十多人的大型乐队中,都是必不可缺的。并且演奏拍板的乐伎一般都坐在乐队比较显眼的地方和固定的位置,有的壁画中还可以看出执板的乐伎张口领唱之态。可见,拍板在乐队中的重要地位和驾驭乐队的指挥作用。
三、壁画中拍板的具体呈现形式
(一)在经变乐舞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莫高窟220窟(初唐)北壁下端的一组经变乐队,是壁画中最大的一组乐队,乐伎多达20余人。乐队是典型的坐部伎形式,演奏中使用了吹、弹、打多种乐器。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乐队中同时使用了三件拍板,这三件拍板与其他拍板有所不同,两件是由五条木板组成,一件由四条木板组成,虽然木板数量有所不同。从形制来看,三件木板相类似,都是左边的一条木板较长,比其余几条长出约一半;从宽窄、薄厚上来看,每条木板基本相同,只有靠最左边的木条较长,且木条上端呈尖棱状;从连接方式来看,普通的拍板是上端用细绳串联,下端是散开呈伞状。而220窟中的三件拍板在连接方式上有所不同,板与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从演奏方式上来看,普通的拍板演奏时拍板没有左右手之分,两手各持外侧板相击而发声。而220窟的三件拍板在演奏时,演奏者右手竖持较长的木条,左手握持其余木条相击而发声,由此可见其独特之处。 莫高窟112窟(中唐)《观无量经变》中的一组乐舞,由六个乐伎和一个反弹琵琶舞伎组成,这个反弹琵琶是莫高窟中所有反弹琵琶里舞姿最为优美的一个。这组乐舞也是经变乐舞中最为完美的经变乐舞形式之一。这组乐队中共使用了七件乐器,左边依次为拍板、横笛、鸡娄鼓、鼗鼓,右侧依次为梨形琵琶、圆形琵琶、竖箜篌。其中打击乐器就使用了三件,鸡娄鼓和鼗鼓由一个乐伎同时演奏,且拍板在乐队最显著地位置。这件拍板为传统拍板,由四块木板组成,上端用细绳串联,乐伎手持外侧两板相击发声,与手持鸡娄鼓和鼗鼓的乐伎相互配合似在指挥着乐队的演奏。
榆林25窟(中唐)是榆林窟代表之作,在敦煌石窟艺术中也是少有的艺术精品。这个洞窟中尤为突出的是南壁《观无量寿经变》中的乐舞,这组乐舞的表现形式十分独特,人物形象非常逼真,神态自然传神。这组乐舞共有八个乐伎和两个舞伎组成,其中一个舞伎是人头鸟身,这就是伽陵频迦。乐伎左右对称各四人,左侧乐器依次为琵琶、笙、筚篥、埙,右侧依次为拍板、排箫、横笛、竖笛。右侧第一位乐伎手持六块木板组成的拍板,口齿微张,神态怡然自得,且位居乐队核心地位。由此可以看出,经变乐舞中没有专门的指挥,通常采用一件乐器起代替指挥的作用,这样才能使一个乐队运作起来。古代乐队通常以打击乐器为主要指挥乐器,从经变乐舞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多选用拍板作为乐队的指挥乐器。
(二)在不鼓自鸣乐、鸟歌万岁乐和飞天伎乐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莫高窟172窟(盛唐)不鼓自鸣乐中呈现的拍板为传统拍板,从形制来看大致是由四到五块木板组成,上端用细绳串联,整体呈伞状,上方坠彩色丝带,在天空中悠然飘荡,自发起声。
榆林窟3窟(西夏)千手观音图中,展示出了另一种不鼓自鸣乐形式,在此观音图中,描绘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如农耕、作坊、交通工具、生产工具、乐器、百戏等。其中乐器种类多达16中,共计32件,依次排列千手观音左右两侧,左右两侧事物基本呈对称形式。拍板出现在观音图上方,左右对称 ,这组拍板形制由六块木板组成,是传统伞状拍板。
莫高窟321窟(初唐)中的鸟舞伎,这是一组单独的鸟舞伎表演。左边的鸟舞伎手持凤首一弦琴,右边鸟伎手持拍板(五片),因没有专业的乐队伴奏,鸟伎只能翩翩起舞,自娱自乐。
榆林10窟(元代)初建于西夏时期,元代重新修复过。壁画中飞天乐伎手持由两块木板组成的拍板,两手持板相击而发声。这也是在壁画中少见的两块木板组成的拍板。
(三)在供养伎乐和世俗乐舞中的表现形式
供养伎乐是敦煌壁画中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是指专门为供养人而享用的一种乐舞。由于供养伎乐的出现,随之也出现了一种供养菩萨伎乐的形式,莫高窟159窟中供养菩萨伎乐就是供养伎乐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组,说法图的两侧都有一组伎乐菩萨,右边的一组尤为突出生动。这组伎乐菩萨由三身菩萨组成,脚踩莲花,彩带环身,前面两个乐伎演奏篪和笙,后面的乐伎演奏拍板。这块拍板由六块木板组成,菩萨手持拍板最外侧两块木板相击发声,表情悠然自得。这组供养菩萨伎乐,无论是形态还是神态上都描绘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出神入画。供养伎乐中所持的拍板大多为五块木板组成,是传统的伞状拍板形式。
敦煌壁画是佛教产物,所以壁画中反映的大多为佛教题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壁画中也出现了反映人类现实生活的场景,这种现实生活场景被称为世俗壁画,世俗壁画中出现的乐舞称之为世俗乐舞。在世俗乐舞、民间乐舞的伴奏乐队中大量出现了拍板。莫高窟23窟(盛唐)中,一组世俗乐舞中,舞伎面对着一座佛塔尽情的舞蹈,在其后方的长毯上坐着六个乐伎,其中拍板乐伎位于第二排中间位置,拍板在其形制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传统拍板。除此之外,部分宴饮乐舞、出行图、百戏杂技等中大量出现了拍板乐器的运用。我们可以看出拍板不仅在宫廷坐立部伎中大量使用,在民間也得到了广泛使用,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藏经洞遗画中拍板的具体呈现
藏经洞,即莫高窟16窟右侧内壁编号17的小型洞窟,窟中存有大量的遗书、遗画、历史文献、乐谱、舞谱、绢画等,通称为“敦煌遗书”。现存敦煌遗书因为历史原因大部分存于国外,但也正是因为这一变故,使得这些遗书保留的很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敦煌遗书中,现存的遗画、绢画大部分是古代画家遗留下来的画稿,是画家为完成壁画内容所绘制的蓝本。在这些画稿中,存有一部分不同形式的乐舞图。遗书中的乐舞图大部分为唐代时期所遗留下来的绢画,经变乐舞在唐代发展最为兴盛,因此无论壁画还是遗书中,经变乐舞居多。
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包括经变乐舞、菩萨伎乐、世俗乐舞、化生伎乐等。从乐队形式来看, 与壁画中的乐舞并无太大的出入,乐队组合主要以混合型乐队、打击乐队、吹管打击乐队、弹拨打击乐队为主。打击乐器主要还是以各种鼓类为主,拍板在此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件打击乐器。但不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来看,遗画中的乐舞与壁画中的乐舞两者相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壁画中的菩萨伎乐基本以站立式的演奏姿态为主,而遗画中的菩萨伎乐多以坐立式为主。遗画中有一组五代时期的菩萨伎乐,这组菩萨伎乐中没有舞伎,而是佛陀,为了衬托佛陀的形象,两旁的乐伎形象娇小憨态,两两相对,其中左侧第二位乐伎手持拍板演奏,从拍板形质来看,为五块木板组成,上端用绳串联,两手持木板外侧相击而发声。
综上所述,壁画中所呈现出的拍板,在乐队中使用较多的是以五块组成,尤其是在经变乐队中;其次为四块和六块、两块,常出现在飞天伎乐、世俗乐舞、不鼓自鸣乐中;更多或更少木块组成的拍板较为少见。值得一提的是《通典》记载到:“拍板,长阔如手,垂十余枚,以韦连之。”但自唐代至元代壁画中所呈现的拍板未见有十余块木板组成的拍板,大多以五块至六块为主,七块少之,很少见七块以上的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