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验式教学策略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存在主义理论为基础,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亲身实践进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建构意义,感悟生命。所以,体验式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作用,备受一线教师的喜爱。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浅谈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体验式;情境;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如同知识的“搬运工”,只注重教科书内容的教授,常常引导学生往标准答案方面靠,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过程和意义建构。长此以往,不仅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变得不爱学习,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基于这些问题的产生,体验式教学策略在我国小学语文中备受重视,尤其是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
创设适当的情境是语文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特定的情境,营造氛围,便于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情境创设的有效方法可以是教师引发悬念的导课、声情并茂的朗读,或者是运用多媒体的手段进行辅助创设情景,也可以设置一些剧本或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感悟。例如《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文字优美,语言流畅,并且富有哲理。教师可以通过把文章设置成谜语的形式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谜面可以设为“山谷中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拓、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师也可加入山谷的照片,通过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引起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
二、引导想象
体验式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重要性,其主要目的是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利用原有的认知能力,展开想象,从中获得感悟的心理加工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感知意境、借助教师引导、课文朗诵等途径进行想象体验式教学。例如,在《最大的麦穗》一文中,文章讲述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采摘最大的麦穗一事,运用联想,借事说理。通过这样引发学生的想象,进而讨论,再讲解课文蕴涵的道理:掌握在手中的就是最大的一棵麦穗,机会只有抓住了,才会有意义。让学生在自己的想象中,加深理解、记忆和感悟。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依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由教师设计场景,让学生把文章以播放短片的形式表演出来,使其在此过程中,理解文章,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融入文章。同时,培养同学间的默契度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例如,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在学生熟读并理解文意之后,让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适当的夸张、创造。教师可以凭此来了解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掌握情况,并加以纠正或巩固,进行及时的评价;也可以进行多组表演,给每个学生机会,在竞争中促进他们的进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背景、声音等,加大情境的真实感,适当的环境有利于扮演者的超常发挥,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瞬间领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生活中体验
生活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人际感情的温床,更是学生感情世界的摇篮。例如,在学习《爱之链》一课,其主要目的是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的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如果学生处于一个充满爱心的生活环境中,将极易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爱心卡”——当自己帮助过别人后,送他一张“爱心卡”,希望他也像自己一样去无私地帮助他人,同时将“爱心卡”传递下去,通过这样的活动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体验。
教育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要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体验式教学策略可以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和师生间的关系,并能塑造学生优良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顾朝晶.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J].语文学习,1999(5).
[2]宋俊凡.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2(3).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新区实验学校)
关键词:体验式;情境;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如同知识的“搬运工”,只注重教科书内容的教授,常常引导学生往标准答案方面靠,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过程和意义建构。长此以往,不仅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变得不爱学习,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基于这些问题的产生,体验式教学策略在我国小学语文中备受重视,尤其是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
创设适当的情境是语文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特定的情境,营造氛围,便于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情境创设的有效方法可以是教师引发悬念的导课、声情并茂的朗读,或者是运用多媒体的手段进行辅助创设情景,也可以设置一些剧本或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感悟。例如《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文字优美,语言流畅,并且富有哲理。教师可以通过把文章设置成谜语的形式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谜面可以设为“山谷中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拓、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师也可加入山谷的照片,通过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引起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
二、引导想象
体验式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重要性,其主要目的是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利用原有的认知能力,展开想象,从中获得感悟的心理加工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感知意境、借助教师引导、课文朗诵等途径进行想象体验式教学。例如,在《最大的麦穗》一文中,文章讲述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采摘最大的麦穗一事,运用联想,借事说理。通过这样引发学生的想象,进而讨论,再讲解课文蕴涵的道理:掌握在手中的就是最大的一棵麦穗,机会只有抓住了,才会有意义。让学生在自己的想象中,加深理解、记忆和感悟。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依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通过预习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由教师设计场景,让学生把文章以播放短片的形式表演出来,使其在此过程中,理解文章,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融入文章。同时,培养同学间的默契度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例如,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在学生熟读并理解文意之后,让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适当的夸张、创造。教师可以凭此来了解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掌握情况,并加以纠正或巩固,进行及时的评价;也可以进行多组表演,给每个学生机会,在竞争中促进他们的进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背景、声音等,加大情境的真实感,适当的环境有利于扮演者的超常发挥,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瞬间领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生活中体验
生活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人际感情的温床,更是学生感情世界的摇篮。例如,在学习《爱之链》一课,其主要目的是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的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如果学生处于一个充满爱心的生活环境中,将极易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爱心卡”——当自己帮助过别人后,送他一张“爱心卡”,希望他也像自己一样去无私地帮助他人,同时将“爱心卡”传递下去,通过这样的活动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体验。
教育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要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体验式教学策略可以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和师生间的关系,并能塑造学生优良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顾朝晶.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J].语文学习,1999(5).
[2]宋俊凡.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2(3).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新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