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蛙看海》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苍鹰告诉它,要想看到大海,必须登上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这在小青蛙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只松鼠启发、鼓励了它,并且引领着青蛙跟着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它们终于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这篇课文是要人们从青蛙的身上感受到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的道理。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并且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孩子们也要像青蛙一样树立信心,努力攀登。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扩展教材容量,适当拓展延伸,让学生领悟更多事理。
一、延伸
“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11自然段)青蛙会渴成什么样?累成什么样?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它又是怎样克服的? 学生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说:渴得喉咙直冒烟;有的说,青蛙在登山中皮肤被石头蹭破了,它咬着牙,没有停,继续向上登……
这一延伸的目的是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生动而充满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积累了语言。加深了学生对青蛙登山过程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意识到,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克服各种困难。
课文描写到青蛙和松鼠跳完石阶,到达了山顶,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时戛然而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青蛙跟着松鼠历经千辛万苦地跳完了无数级台阶,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梦想中的大海。请你想想,它看到的大海会是怎样的呢?
生:无边无际的。
生:碧波荡漾,烟波浩渺。
生:海边卷起层层浪花,像老爷爷生气时翘起的胡须。
生:大海中的浪花一朵推着一朵翻滚着。
生:老师,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刚才的情景,叫“后浪推着前浪”。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啊,那么此时松鼠和青蛙会互相说些什么呢?
生:青蛙一定会说:“哇,多美的大海呀!我最好不要走了,就永远地留在这里吧。”
生:青蛙一定会说:“在这里造个房子吧,以后就可以一出门就看到大海了!”
生:青蛙还会对松鼠说:“真是太感谢你了,你让我明白了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一定能做到自己认为很困难的事情。”
这一延伸的目的是利用文中空白处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帮助学生在说中理解品味,体会语言的魅力,培养对语言的感受能力,锻炼听说能力,同时获得情感的体验,提高审美的情趣,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悟理
两次对课文内容的延伸,意在扩展教材容量,使学生深深地领悟事例。因此,在延伸的基础上,学生思维开花时,伺机提出问题,升华他们的思想。
师:青蛙最终登上山顶,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海,这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由于经过上文的延伸,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因此,回答起来热火朝天:
生: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要实现美好的愿望,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生: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生:青蛙的成功验证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古话。
生:松鼠就像我们的老师,用心地教育我们,带领我们攀登科学的高峰,和我们一起成长。
三、写话
为了把读写结合起来,很好地巩固拓展延伸的思维升华效果,我设计了这样一项作业:小小的蚂蚁、爬得慢吞吞的蜗牛和乌龟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羡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它们找到了青蛙,发挥你的想象,猜猜青蛙会对它们说点什么?
我鼓励学生拿起笔,把自己当作文中的那只可爱的小青蛙,把所想到的写下来,内容长短不限(二年级的学生侧重于写话兴趣的培养)。
有了之前的拓展和悟理,学生对于青蛙登山成功所付出的辛劳和成功后的美好体验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此时的作业相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只是“跳一跳摘桃子”,甚至是“平地捡桃子”的事情,加之教师的点拨,结果很理想,达到了预期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
一、延伸
“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11自然段)青蛙会渴成什么样?累成什么样?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它又是怎样克服的? 学生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说:渴得喉咙直冒烟;有的说,青蛙在登山中皮肤被石头蹭破了,它咬着牙,没有停,继续向上登……
这一延伸的目的是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使得教学内容新鲜、生动而充满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积累了语言。加深了学生对青蛙登山过程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意识到,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克服各种困难。
课文描写到青蛙和松鼠跳完石阶,到达了山顶,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时戛然而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青蛙跟着松鼠历经千辛万苦地跳完了无数级台阶,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梦想中的大海。请你想想,它看到的大海会是怎样的呢?
生:无边无际的。
生:碧波荡漾,烟波浩渺。
生:海边卷起层层浪花,像老爷爷生气时翘起的胡须。
生:大海中的浪花一朵推着一朵翻滚着。
生:老师,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刚才的情景,叫“后浪推着前浪”。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啊,那么此时松鼠和青蛙会互相说些什么呢?
生:青蛙一定会说:“哇,多美的大海呀!我最好不要走了,就永远地留在这里吧。”
生:青蛙一定会说:“在这里造个房子吧,以后就可以一出门就看到大海了!”
生:青蛙还会对松鼠说:“真是太感谢你了,你让我明白了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一定能做到自己认为很困难的事情。”
这一延伸的目的是利用文中空白处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帮助学生在说中理解品味,体会语言的魅力,培养对语言的感受能力,锻炼听说能力,同时获得情感的体验,提高审美的情趣,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悟理
两次对课文内容的延伸,意在扩展教材容量,使学生深深地领悟事例。因此,在延伸的基础上,学生思维开花时,伺机提出问题,升华他们的思想。
师:青蛙最终登上山顶,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海,这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由于经过上文的延伸,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因此,回答起来热火朝天:
生: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要实现美好的愿望,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生: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生:青蛙的成功验证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古话。
生:松鼠就像我们的老师,用心地教育我们,带领我们攀登科学的高峰,和我们一起成长。
三、写话
为了把读写结合起来,很好地巩固拓展延伸的思维升华效果,我设计了这样一项作业:小小的蚂蚁、爬得慢吞吞的蜗牛和乌龟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羡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它们找到了青蛙,发挥你的想象,猜猜青蛙会对它们说点什么?
我鼓励学生拿起笔,把自己当作文中的那只可爱的小青蛙,把所想到的写下来,内容长短不限(二年级的学生侧重于写话兴趣的培养)。
有了之前的拓展和悟理,学生对于青蛙登山成功所付出的辛劳和成功后的美好体验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此时的作业相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只是“跳一跳摘桃子”,甚至是“平地捡桃子”的事情,加之教师的点拨,结果很理想,达到了预期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