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孩子谈生命

来源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ul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蘇霍姆林斯基说:“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孩子用仁慈、恳切和同情的态度对待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因为这些东西身上体现着生命的伟大和美。”如何在幼儿期通过一定的引导,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对生命有着正确认知,能够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人,对父母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首先需要理解他们对自我生命、他人生命、动植物的生命体有着怎样的感知,然后才能选择适宜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孩子眼中的“生命”和成人有何不同
   讶异性——生命很“神奇”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各种有关生命主题的兴趣逐渐萌发,“我从哪里来”“人为什么会死”“花为什么会凋谢”“小猫不穿衣服会不会冷”“小树有没有妈妈”等问题层出不穷。由于还未建立系统的科学知识谱系,在成人眼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孩子眼中就会演变成神奇的问题。而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往往是朴素而天真的,一方面基于自己直觉性的认知,另一方面则基于成人对其有意无意的教育。如,“我真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把橘子核吃进肚子,是不是头上就会长出一棵橘子树来?”“这朵花谢了,明年开出的花是原来那朵吗?”这些问题代表着孩子对各种生命现象的“讶异感”,也是伴随其成长自然生发出的问题。
   泛灵性——万物皆有“生命”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他们会对着一朵花自言自语,会和自己的枕头说话,会安慰自己的玩具熊。这些在成人眼中或许是好笑的举动,却表达着孩子对生命的理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期的孩子,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即具有把所有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具体表现为常常把非生命体如玩具、图书、生活用品等,当作活的伙伴。此外,孩子还会常常赋予植物性生命以人格化的特征,如,一棵小树被折断了,会认为它很疼;一株幼苗被踩到了,会认为它的妈妈会难过等。一般而言,伴随着孩子年龄逐渐增大,这种心理现象会逐步消失,进而形成科学的生命观,但泛灵性是孩子必然经历的阶段,具有不可跨越性。
   自我中心性——为什么别人也会“疼”
  “红点”实验证明,2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出现比较稳定的对自我的认知。3~6岁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对自我生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直到4岁左右,他们都还处于“自我中心期”。这种自我中心表现为完全以自己的方式来知觉和阐释世界,无能力从他人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对年幼的孩子来说,自我中心并不是其特意选择或者缺乏经验和训练的结果,而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必然出现的思维形式。在行为中往往表现为,他们认为自己喜欢的别人也会喜欢,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的共情能力比较弱。这种自我中心导致的结果是无力察觉他人行为的动机,对自己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后果也缺乏预判和感知。如,一名3岁的孩子用棍子敲击物体获得音响效果时,会用棍子去敲击另一名孩子的头,而当这个孩子因疼痛而发出尖叫会引起他的惊讶,而不是内疚。这种行为在成人这里就很容易被误解为是孩子不懂事,对其他人漠不关心。
  如何与孩子谈生命
  既然幼儿的生命感知与成人有着不同,那么在对其进行生命教育的时候,也需要以这些特点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引导。父母应帮助孩子在关注自我生命的同时,对他人的生命、其他的自然生命建构起适宜的认知,激发其美好的生命体验,促成其良好的行为,最终促进其健康发展。作为父母,首先要意识到幼儿的学习方式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以形象思维为主、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暂、学习需建立在感官经验的基础之上等。因此在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时,不能完全用知识化讲授的方式进行。因为于孩子而言,有关生命的科学知识本身很难理解,如果对其进行直接的知识阐释,容易使他们失去探索的兴趣。那么,究竟如何与孩子谈有关生命的话题呢?
   润物细无声——帮助孩子理解生命
  幼儿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游戏性的、具象性的、生活性的。由此,在和他们谈生命时,就可以选用更为多元化的方式,在生活中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
  故事、生活事件、绘本、养护动植物等都是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以生活随机事件的引导为例,生命这一主题与孩子的生活联系密切,可以说他们每天都在体验着生命,感知着生命的发展变化。伴随着自我生命成长,其发生的各种事件和冒出的种种问题就可以成为教育的主题。如,孩子开始换牙时会非常好奇,甚至有一些小小的担忧,此时父母便可以把乳牙、恒牙等方面的知识告诉孩子,进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护牙习惯。如果家中有某人生病了,在带孩子去看望的同时,也可以适时地将有关身体健康的一些常识教给孩子。到了冬天,带着孩子去外面玩耍,看到有些树木被套上了塑料薄膜,便可以借此让孩子知晓植物生长的特点和规律。以绘本为例,现在有不少绘本涉及生命的主题,如《小威向前冲》《人之初》《菲菲出生了》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生命的由来;《了不起的身体》《你不知道的三个朋友》介绍了身体的构成;《安的种子》《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诠释了生命与爱的意义;《獾的礼物》《爷爷变成了幽灵》讨论了如何理解和面对死亡;《快来找我吧》《植物王国的结婚仪式》《蒲公英,你的孩子有降落伞吗》《种子的旅行》则揭示了植物生长的奥秘……这些绘本以情境化的方式创设了生命历程中的各种可能情境,也蕴含了生命的价值观和哲理。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和兴趣需求选择合适的绘本,对孩子进行引导。此外,栽培植物,照顾宠物等,都是潜移默化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方式。而春季的繁花、夏季的绿树、秋季的果实、冬季的落叶,孩子生活中的这些点滴感官经验积累也同样是生命教育的好素材。当然,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单独采用,还可以在一个话题下进行有机融合,帮助孩子理解生命的奇妙。
   拟人化教育——引导孩子呵护生命
  前面提到,幼儿期的孩子其思维带有“泛灵性”,会赋予很多事物以人格化的生命特质,作为家长,要充分理解这种泛灵心理。如听到孩子在过家家过程中自言自语时不用吃惊,因为这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想象性独白,是其在游戏中思维与想象的外化;当孩子对一株植物表达出类人化的情感,家长也应持一种接纳和欣赏的态度。概言之,不应把孩子泛灵化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仅仅理解为天真,而应理解为一种儿童文化,是他们这一阶段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构成部分。尊重孩子的这种思维,本身就是尊重孩子生命价值的表现。此外,父母还应采取智慧性的教育行为,引导孩子去更好地欣赏生命,呵护生命。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引导孩子去保护、尊重、呵护其他的生命体,尤其是植物生命。如,让孩子不要采花,与其说“采花是不对的”,不如说“你把它摘下来,它会疼的,就像你的手被割伤一样”,这样效果可能更好。这样的教育不仅有助于对孩子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同时对培养其移情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既接纳又推动——教育孩子尊重生命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幼儿一般到4岁左右开始发展出心理理论,逐渐开始去自我中心,学会从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体会情感。但在这之前,他们没有也不能意识到需要从其他角度去审视、理解和对待其他的生命。先“知己”再“知彼”是自然的发展过程。因此,家长需要用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接纳孩子的这个发展阶段,而不是过早地用一些道德性的标准去评价他们的一些“看似自私”的行为。如,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给同伴玩,就不要强迫其分享,这是对其物权的意识表示尊重。当孩子因为情绪而对别人做出攻击性行为时,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而应在理解其情绪的前提下进行引导。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的顺其自然,任由其发展。因为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孩子还不能去自我中心,就可能滑向自私的一端,最终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接纳的同时,父母也需要通过一些方式适时地引导他们逐步地去自我中心。假装游戏、角色游戏、成人与其经常讨论相关的话题、增加与同伴群体的交往互动机会、阅读相关的主题故事,都能够推动孩子去自我中心。如,当孩子成为情绪的俘虏,攻击了别人时,家长可以明确告诉孩子这种行为对方会有什么感受,会产生怎样的结果,让其回忆自身经历过的类似事件的情绪记忆,告诉他在当时那种情境下除了攻击别人,还可以采取哪些替代性的方式解决问题等。在一次次的生活事件中,在一次次的开导中,在一次次的游戏中,孩子就能够逐渐意识到自身行为的结果,体会到他人对自身行为的感受,移情能力得到发展,从而学会去尊重他人的生命。
其他文献
一、积累素材,帮助学生丰富“写具体”的材料1.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素材。(1)丰富写作素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讨论
产品的包装是消费者最先接触到的产品构成要素,在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传达商品信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做好产品的包装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
在低碳经济大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正在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法发展.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绿色建筑理念及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也不再仅仅是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实践的角度结合中西双方的文化背景,提出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指出了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本文认为,应本着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一理念出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民族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既学习西方文明的先进思想和观念,又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智慧;既
通过调查江苏省某职业中专顶岗实习学生,了解职校生“逃工”现状,分析“逃工”现状产生的原因,提出减少和杜绝“逃工”现状的方法,为进一步做好职校生就业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摘要]诚信立身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更是人际交往及社会健康运行和发展的润滑良剂。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明日栋梁与生力军,担负着振兴民族、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使命。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与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传播,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诚信缺失”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自身成长和成才,更会对国家和社会的繁荣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在互联网与大数据风靡世界的当下,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实
随着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鸿沟不断被缩小,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学者相信人工智能在不远的将来将有自我意识.本文在假设人工智能未来拥有自我意识的情况下,从概念与起源、必要
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如果变压器出现故障时,保护装置不能再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完成动作,有可能会导致变压器被损坏,严重时会导
戏剧影视文学史具有自身的独特魅力,与其他文学载体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冲突性与表现性,此外,还存在台词动作的显著特征,而对于戏剧影视文学而言,最关键
目的探讨预注小剂量麻黄碱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黄石市爱康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麻黄碱预处理组(E组)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