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素养是指一个人对音乐的基本感觉,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力、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力和创造力等。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音乐学习中,如果不能让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美好,如果不能提升自我的审美情趣,那么学习就是无效的。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参与为主,重视音乐课程,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去接触音乐、拓展音乐,让音乐课程灵动起来,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唱歌和学习五线谱不是学生的期待,他们更愿意以一种新奇的形式去感受音乐,比如沉浸音乐情感中欣赏音乐、表演活动中感知音乐、创编活动中创新音乐等。
一、趣味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趣味性的课堂是每个学生都期待的课堂组织形式,这可以为音乐课堂带来欢声笑语,学生的参与性也更强。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宽容。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可以迅速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情绪随之变化和发展。虽然当前很多音乐教师都在尝试这样的教学形式,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有的时候课堂变成了学生撒欢的场地,出现了不可控的局面,他们对于音乐的深层探寻思维始终没有被激发出来。那么,如何在沉闷的课堂与失控的课堂中找到一条更为和谐的道路呢?这就需要教师研读音乐作品,立足学生的心理实际,找到趣味与音乐作品之间的连接点,从而使音乐学习更加有效,学生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不断提升音乐素养,找到自己在音乐中的心灵归属。
例如,在小学音乐《野蜂飞舞》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大家来欣赏这首歌曲,仔细聆听,感悟,你听到了什么?想不想用图画将你听到的音乐画出来?”学生在仔细地倾听中渐渐对音乐有了自己的感受,而且画画是学生非常热爱的事情,故而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感到了新奇的教学形式,他们都兴趣盎然地参与音乐活动创作。“画好后,请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画作故事,好不好?”学生在这样的音乐学习中,将视觉与听觉进行了有效融合,艺术素养获得了提升。
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营造主动性强的课堂氛围,以他们的心理实际为主要依据,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热爱音乐的种子,生根,发芽,绽放音乐之花。
二、借助想象,培养学生音乐思维
没有想象的世界,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扼杀学生的想象,将埋没学生的天性。在音乐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尽情驰骋,学生可以在想象中获得对音乐的独特感受,从而提升其音乐素养。当学生能够在倾听音乐中去想象,联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或者是对未来产生构想和期待,那么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正在逐渐提升。音乐思维就是在想象的世界中不断生成的,有了想象,就有了对音乐的情感共鸣,融合了情感的音乐欣赏才是有意义的,才能让学生带着音乐的情感去生活和学习。
例如,在教学《江南好》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尽情去想象:“同学们,也许你印象中的江南与歌曲中的江南美景不同,那么,你能不能想象一下,你心中的江南美景是什么样的?我们来欣赏这首歌曲,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感受吧!”学生开始自我感悟、想象:“老师,我仿佛看到了江南水乡和美丽的小巷。”“我仿佛联想到了采莲的姑娘。”学生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在想象中对于音乐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充满着个性色彩,这也是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基础。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想象,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音乐世界中,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只有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才能使学生放飞思维,才能让他们的音乐素养在尊重中获得发展。
三、开展活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情绪高涨,心情舒畅,而心灵也由此获得一种净化和提升。沉闷的音乐课堂,学生的自我个性无法得以释放,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最大的发展,故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利用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欣赏或者创编类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会更强烈,素养形成就更具有实效。只有学生在活动中全情投入了,他们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更深刻的感悟,审美情趣和能力才能不断提升。音乐活动的创建中,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参与,更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活动要有精准的目标和严密的计划。
例如,在《牧场上的家》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建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唯有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音乐素養才能逐渐形成。“同学们,假设我们现在在草原上,伴随着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舞蹈吧!请各小组为这首歌曲创编一段优美的舞蹈,然后我们一起交流展示。”在创编舞蹈的过程中,学生将感情融入其中,进而在欣赏歌曲的时候提升了自己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感悟,从而沉淀自己的情感。
音乐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并开展一系列的音乐活动激励学生,给予恰当的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渗透情感,锻造学生优秀品质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情绪高涨、心情舒畅,而心灵也由此获得一种净化和提升。开展音乐活动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活跃课堂气氛,活动结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束,关注活动后的收获,让学生内化音乐活动的品质,这才是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握音乐中的情感,在每一次的活动和思维提升中深悟音乐情感,从而提升其音乐素养。小学音乐教材中不乏一些情感性很强的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感悟情感,让情感浸润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
例如,在《四季童趣》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让学生感悟生活之美:“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四季美景,在四季中我们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你喜欢做哪些事情呢?”学生们开始讨论起来:“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我可以陪着妈妈去挖野菜,放风筝。”“我喜欢夏天,因为可以听知了叫,还可以看荷花。”“我喜欢秋天,秋天的时候叶子会变成红色的,我爱捡落叶。”“我喜欢冬天,因为可以滑雪,还可以堆雪人。”学生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无形中审美能力和思想情感都获得了发展。虽然他们欣赏的季节不同,但是却能在交流中感悟到每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美,借此产生对于四季美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
音乐中的情感是可以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的,在学生深悟情感的过程中,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心理暗示,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品质就会获得极大的提升。
总之,音乐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品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让学生领略音乐的魅力、感受生活的美好。因此,在以后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打开多种通道,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充分地发挥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以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生活和学习,在音乐情感的影响下,不断提升自我的音乐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
一、趣味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趣味性的课堂是每个学生都期待的课堂组织形式,这可以为音乐课堂带来欢声笑语,学生的参与性也更强。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尊重,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宽容。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可以迅速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情绪随之变化和发展。虽然当前很多音乐教师都在尝试这样的教学形式,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有的时候课堂变成了学生撒欢的场地,出现了不可控的局面,他们对于音乐的深层探寻思维始终没有被激发出来。那么,如何在沉闷的课堂与失控的课堂中找到一条更为和谐的道路呢?这就需要教师研读音乐作品,立足学生的心理实际,找到趣味与音乐作品之间的连接点,从而使音乐学习更加有效,学生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不断提升音乐素养,找到自己在音乐中的心灵归属。
例如,在小学音乐《野蜂飞舞》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大家来欣赏这首歌曲,仔细聆听,感悟,你听到了什么?想不想用图画将你听到的音乐画出来?”学生在仔细地倾听中渐渐对音乐有了自己的感受,而且画画是学生非常热爱的事情,故而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感到了新奇的教学形式,他们都兴趣盎然地参与音乐活动创作。“画好后,请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画作故事,好不好?”学生在这样的音乐学习中,将视觉与听觉进行了有效融合,艺术素养获得了提升。
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营造主动性强的课堂氛围,以他们的心理实际为主要依据,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热爱音乐的种子,生根,发芽,绽放音乐之花。
二、借助想象,培养学生音乐思维
没有想象的世界,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扼杀学生的想象,将埋没学生的天性。在音乐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尽情驰骋,学生可以在想象中获得对音乐的独特感受,从而提升其音乐素养。当学生能够在倾听音乐中去想象,联系到自己的现实生活或者是对未来产生构想和期待,那么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正在逐渐提升。音乐思维就是在想象的世界中不断生成的,有了想象,就有了对音乐的情感共鸣,融合了情感的音乐欣赏才是有意义的,才能让学生带着音乐的情感去生活和学习。
例如,在教学《江南好》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尽情去想象:“同学们,也许你印象中的江南与歌曲中的江南美景不同,那么,你能不能想象一下,你心中的江南美景是什么样的?我们来欣赏这首歌曲,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感受吧!”学生开始自我感悟、想象:“老师,我仿佛看到了江南水乡和美丽的小巷。”“我仿佛联想到了采莲的姑娘。”学生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在想象中对于音乐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充满着个性色彩,这也是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基础。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想象,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音乐世界中,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只有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才能使学生放飞思维,才能让他们的音乐素养在尊重中获得发展。
三、开展活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情绪高涨,心情舒畅,而心灵也由此获得一种净化和提升。沉闷的音乐课堂,学生的自我个性无法得以释放,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最大的发展,故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利用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欣赏或者创编类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意识会更强烈,素养形成就更具有实效。只有学生在活动中全情投入了,他们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更深刻的感悟,审美情趣和能力才能不断提升。音乐活动的创建中,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参与,更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活动要有精准的目标和严密的计划。
例如,在《牧场上的家》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建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唯有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音乐素養才能逐渐形成。“同学们,假设我们现在在草原上,伴随着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舞蹈吧!请各小组为这首歌曲创编一段优美的舞蹈,然后我们一起交流展示。”在创编舞蹈的过程中,学生将感情融入其中,进而在欣赏歌曲的时候提升了自己的理解力和创造力。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感悟,从而沉淀自己的情感。
音乐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并开展一系列的音乐活动激励学生,给予恰当的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渗透情感,锻造学生优秀品质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情绪高涨、心情舒畅,而心灵也由此获得一种净化和提升。开展音乐活动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活跃课堂气氛,活动结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束,关注活动后的收获,让学生内化音乐活动的品质,这才是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握音乐中的情感,在每一次的活动和思维提升中深悟音乐情感,从而提升其音乐素养。小学音乐教材中不乏一些情感性很强的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感悟情感,让情感浸润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
例如,在《四季童趣》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让学生感悟生活之美:“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四季美景,在四季中我们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你喜欢做哪些事情呢?”学生们开始讨论起来:“我最喜欢春天,因为我可以陪着妈妈去挖野菜,放风筝。”“我喜欢夏天,因为可以听知了叫,还可以看荷花。”“我喜欢秋天,秋天的时候叶子会变成红色的,我爱捡落叶。”“我喜欢冬天,因为可以滑雪,还可以堆雪人。”学生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无形中审美能力和思想情感都获得了发展。虽然他们欣赏的季节不同,但是却能在交流中感悟到每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美,借此产生对于四季美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
音乐中的情感是可以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的,在学生深悟情感的过程中,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心理暗示,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的思想品质就会获得极大的提升。
总之,音乐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品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让学生领略音乐的魅力、感受生活的美好。因此,在以后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打开多种通道,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充分地发挥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以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生活和学习,在音乐情感的影响下,不断提升自我的音乐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
(责任编辑 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