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板块,拥有着丰富的资源,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工业基地,分布着大量的国有企业;对于东北地区工业基地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纵观以往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机制,并没有将其东北国有企业从窘境中脱离出来,这与企业的文化精神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此本文就东北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文化阻滞,结合其企业文化转型的途径等内容进行分析,希望对于我国东北国有企业的成功转型,起着积极促进的意义。
关键词:东北;国有企业;改革;文化阻滞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9-0000-01
前言
随着我国第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东北国企,也积极的向着制造业趋势发展;对此大量的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的领导者,不仅要积极的进行转型,同时还要担负着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担。但是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长期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使其国企人员思想封闭企业文化转型不成功;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有效的推动企业文化转型,解决企业转型中的文化阻滞问题,实现东北地区经济体制的革新、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一、东北国企改革中的文化阻滞分析
文化的产生,受到地域影响严重,同时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但是以往人们针对于文化的态度,都漠不关心,不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随着研究不断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东北文化模式,主要体现在制度性依赖、外来性促进、官本位的基础三方面。我国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采用单位制的方式;但是采取这种制度,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其降低了单位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单位制度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模式,像非国有经济、非单位制度等。但是这几种不同的制度模式,在东北地区发展的并不是很成熟,对此对于传统的制度模式影响并不是很大,导致单位制对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发展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可见制度方面,照比地域文化方面,对于东北国企的影响要大一些。东北国企企业文化的特性,主要体现为忧患意识不强、依赖性强、思想不理想、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开放观念等。
二、东北国企文化转型对策
1.始于需求识别
需求识别,是有一定目的的,即为了企业文化的成功转型增加的内容,有效的明确企业员工,以及领导者的思想,使其企业文化转型基础更加的牢固和完善。针对于需求识别的落实,第一、要掌握其需求识别目标,构想企业转型后的蓝图;第二、利用不同的方法,获取、整理数据信息。第三、加强数据的分析处理,给予一定的观点。第四、数据分析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2.加强行政指导
企业文化的转型,离不开领导者对其行企业文化计划的制定,使其行政指导更加的完善;其中行政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高层领导作为其转型的主要引导人员,必须具备统一观点,第二、制定企业文化转型的计划,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第三、因为计划的实施,避免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计划必须是灵活可以随时修订的。第四、让每个参与的人员,明确自己在企业文化转型中的作用,加强对自己的要求;使其员工思想一致,准确的进行方向指导。
3.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对此应将文化落实到管理中,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在企业文化转型中,积极的构建合理的人事、责任、奖惩等一系列的制度。将其新制度,与新文化相互结合,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文化转型。其次积极建立岗位晋级等相关的条例,将其新文化,落实到各个工作人员,并对员工提出新的要求。最后制定的变革,必须由指定的文件进行体现,为其新企业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4.落实培训工作
企业文化的转型,需要每个员工的参与以及共同的努力;对此就需要员工具备新的技能、新的思想,而培训作为实现该目标的唯一途径,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有效的培训,也能够使员工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让员工明确转型计划的内容以及途径,让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转型有着系统性的认识,最后将思想贯穿于培训以及企业文化转型的全过程,让员工的思想做到与时俱进。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东北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文化阻滞的分析,总结了东北国企文化的特征,其正是因为这些文化心理导致了原有管理文化的优化发展,使其严重的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企业发展没有生机动力;需要采取需要识别、行政指导、积极构建与新企业文化相符合的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增加培训等措施,积极的促进企业文化转型,为其东北地区国企的成功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士官.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邓福庆.和谐文化建设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王娟.公共投资对结构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4]李伟民.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5.
作者简介:张世生(1974-),男,黑龙江鸡西人,汉族,本科,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险。
关键词:东北;国有企业;改革;文化阻滞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9-0000-01
前言
随着我国第二、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东北国企,也积极的向着制造业趋势发展;对此大量的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的领导者,不仅要积极的进行转型,同时还要担负着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担。但是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长期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使其国企人员思想封闭企业文化转型不成功;对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有效的推动企业文化转型,解决企业转型中的文化阻滞问题,实现东北地区经济体制的革新、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一、东北国企改革中的文化阻滞分析
文化的产生,受到地域影响严重,同时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大的;但是以往人们针对于文化的态度,都漠不关心,不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随着研究不断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以及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东北文化模式,主要体现在制度性依赖、外来性促进、官本位的基础三方面。我国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采用单位制的方式;但是采取这种制度,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使其降低了单位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单位制度也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模式,像非国有经济、非单位制度等。但是这几种不同的制度模式,在东北地区发展的并不是很成熟,对此对于传统的制度模式影响并不是很大,导致单位制对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发展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可见制度方面,照比地域文化方面,对于东北国企的影响要大一些。东北国企企业文化的特性,主要体现为忧患意识不强、依赖性强、思想不理想、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开放观念等。
二、东北国企文化转型对策
1.始于需求识别
需求识别,是有一定目的的,即为了企业文化的成功转型增加的内容,有效的明确企业员工,以及领导者的思想,使其企业文化转型基础更加的牢固和完善。针对于需求识别的落实,第一、要掌握其需求识别目标,构想企业转型后的蓝图;第二、利用不同的方法,获取、整理数据信息。第三、加强数据的分析处理,给予一定的观点。第四、数据分析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2.加强行政指导
企业文化的转型,离不开领导者对其行企业文化计划的制定,使其行政指导更加的完善;其中行政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高层领导作为其转型的主要引导人员,必须具备统一观点,第二、制定企业文化转型的计划,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第三、因为计划的实施,避免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计划必须是灵活可以随时修订的。第四、让每个参与的人员,明确自己在企业文化转型中的作用,加强对自己的要求;使其员工思想一致,准确的进行方向指导。
3.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对此应将文化落实到管理中,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在企业文化转型中,积极的构建合理的人事、责任、奖惩等一系列的制度。将其新制度,与新文化相互结合,从而更好的推动企业文化转型。其次积极建立岗位晋级等相关的条例,将其新文化,落实到各个工作人员,并对员工提出新的要求。最后制定的变革,必须由指定的文件进行体现,为其新企业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4.落实培训工作
企业文化的转型,需要每个员工的参与以及共同的努力;对此就需要员工具备新的技能、新的思想,而培训作为实现该目标的唯一途径,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有效的培训,也能够使员工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的责任;让员工明确转型计划的内容以及途径,让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转型有着系统性的认识,最后将思想贯穿于培训以及企业文化转型的全过程,让员工的思想做到与时俱进。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东北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文化阻滞的分析,总结了东北国企文化的特征,其正是因为这些文化心理导致了原有管理文化的优化发展,使其严重的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其企业发展没有生机动力;需要采取需要识别、行政指导、积极构建与新企业文化相符合的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增加培训等措施,积极的促进企业文化转型,为其东北地区国企的成功转型,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士官.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邓福庆.和谐文化建设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3]王娟.公共投资对结构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4]李伟民.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力研究[D].辽宁大学,2015.
作者简介:张世生(1974-),男,黑龙江鸡西人,汉族,本科,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