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游戏的运用与实施》项目成立以来,我们积极开展各项针对性的改进研究,通过观察、研讨、实践等方式对过渡环节的时间(分春冬、夏秋两版)、数量以及性质展开研究。将游戏资源根据教育作用以及摄入的过渡环节进行归类,同时对游戏在春冬、夏秋一日活动过渡环节中的实施分配进行研究,为有效地将游戏资源与各个过渡环节融合提供实践基础。
关键词: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游戏;运用;实施
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包括生活、学习、运动等环节,过渡环节是各活动之间的“驿站”,是中转的,衔接的,过渡的,也是非正式的,自由活泼的。但是,我们观察到过渡环节却容易出现比如:为了玩到积木,孩子狼呑虎咽吃完饭;为了看心爱的图书,孩子对喝水敷衍了事……这种看不到的伤害潜伏在看似有“秩序”的外表中,因此造就的坏习惯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那么如何将游戏自然融入到过渡环节中,并能让孩子们自主进行,这便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厘清环节,科学过渡
1.1 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厘清归结过渡环节
《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中提出,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实施一日活动。我们设定出的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应该分为两种类别,一种类别适合昼长夜短以及户外热度较早提升的,一种类别适合昼短夜长以及户外热度较晚提升的。我园设计出的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分春冬、夏秋两版,每个版本都涵盖十个过渡环节,介乎于每一个幼儿生活环节之间。
1.2 过渡环节细分类,明确游戏慎需求
那么每一个过渡环节都需要有游戏的摄入吗?答案是否定的。怎样的环节需要游戏的过渡,怎样的环节是不需要游戏的过渡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过渡环节为什么需要摄入游戏。因为个体差异性,孩子们完成任务时候会出现明显的时间差。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相应地摄入一些游戏,让完成效率高的孩子们不只是在一旁干等,也就是所谓的“消极等待”。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哪一些过渡环节是不需要摄入游戏的。如果“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是与“进食水果餐、自主游戏活动”相衔接时,我们是不主张摄入游戏的。因为区角活动以及过渡环节中摄入的游戏环节性质都属于自主游戏,所以无需再重复摄入。还有一种情况就如在“入园、体育活动”与“早餐”相衔接,而“早餐”又与“集体学习活动”相衔接,前一个过渡环节因先完成生活活动的孩子就可以直接先进食早餐了,因此我们也就没有在这个过渡环节摄入游戏,空余出来的时间,我们都统一在下一个过渡环节中进行,也就是“学习活动”前,将存积的时间差都一起消耗掉。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将需要摄入游戏的过渡环节性质进行分类,分成“静态性的过渡环节”和“动态性的过渡环节”。例如,“学习活动后,体育活动前”这个过渡环节,则适宜动态性的游戏,有益于促进血液循环及升高肌肉的温度,减少受伤的概率。
2 游戏设计,按需渗透
2.1 设计游戏,系统分类
既然每一个过渡环节都有自己的属性,我们对于摄入的游戏也就会有所要求。在设计和收集的过程中,需要对游戏的目标进行针对性的设定和选择。例如,通过老师们的自主研发,设定了四种类型的游戏,包括了数字游戏、专注力游戏、观察力游戏以及倾听游戏,从而形成了一个游戏资源库,便于老师们后续的学习,改进和提升。
2.2 游戏融合,环节渗透
过渡环节我们将其分类为“不需摄入游戏”和“需摄入游戏”两种类型,对于“需摄入游戏”的过渡环节,我们又将其分为了“静态性的过渡环节”和“动态性的过渡环节”。
首先,将“静态性”和“动态性”过渡环节进行独立分析,了解它所需要促进孩子哪方面智能的发展,为下一个环节有所“热身”。
例如,在“进食早餐后,学习活动前”这一个过渡环节中,孩子们刚进食完毕,不能有太剧烈的运动,适宜融入操作性桌面游戏。在学习活动前,我们可以安排一些与学习活动相关的内容,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
3 投入实践,按部就班
环节的属性界定,游戏的设置定位,都是为了投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而做好准备。实践在即理论先行。所有的实践都应先着手于计划,按部就班地形成系统的 “制表计划——投入游戏——观察分析——反思整改——制表计划” 有机循环体系,让实践有迹可循、有“法”可依。
3.1 环节制表,细致计划
过渡环节属性界定归类后,那是为了清晰地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如果能让头脑更清晰的方法,就是根据过渡环节列出一个列表,横向为班级每位老师的头衔,纵向为每一个过渡环节,再将每一个环节老师的分工进行一一标注清晰,当然还需要将组织游戏的那位老师选择的游戏名称一一列明,那便会一目了然了。下图便是我们园所根据夏季、秋季的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所制定出来(周一、周二)两天的表格。
3.2 游戲成集,按需编制
过渡环节有效分类,并且按表格的形式展现出系统性,有效提高计划者以及使用者的逻辑性。同样的,我们设计的游戏,根据类型形成的游戏资源库,同样都可以编辑成册,让老师们在选取游戏的时候有章可循。在进行成册编辑的时候可以进行人性化的编辑。我们效仿了“新华字典”的做法,将一套游戏集编制出两份目录。如果您需要选择倾听类游戏,那就从游戏分类目录进行查阅,如果您需要了解在户外活动前有什么游戏可寻,可以从过渡环节游戏目录进行查阅,从而达到了“一本两用,按需所取”的效果。
3.3 观察分析,反思整改
在推进游戏摄入过渡环节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设立独立式和交互式的评价体系。在设计的游戏集当时,每一个游戏除了名字、目标、活动准备、玩法之外,还应该设置一个活动反思或者活动延伸,将设计此游戏的老师实践经验记录在案,展现出游戏的优劣之处以及延展性。此外,还可以通过视频录影的方式,将班级中过渡环节中游戏摄入时候的场景记录下来,老师们一起相互分析,取长补短,去粗取精,让彼此在评价中成长。
活动的接点,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优化一日活动的重要枢纽,这条小小的缝隙,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在点点滴滴小环节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不要错失活动接点的教育价值,可谓小游戏,大教育。
(作者单位:东莞市沙田镇第一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游戏;运用;实施
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包括生活、学习、运动等环节,过渡环节是各活动之间的“驿站”,是中转的,衔接的,过渡的,也是非正式的,自由活泼的。但是,我们观察到过渡环节却容易出现比如:为了玩到积木,孩子狼呑虎咽吃完饭;为了看心爱的图书,孩子对喝水敷衍了事……这种看不到的伤害潜伏在看似有“秩序”的外表中,因此造就的坏习惯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那么如何将游戏自然融入到过渡环节中,并能让孩子们自主进行,这便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厘清环节,科学过渡
1.1 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厘清归结过渡环节
《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中提出,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实施一日活动。我们设定出的幼儿一日活动安排应该分为两种类别,一种类别适合昼长夜短以及户外热度较早提升的,一种类别适合昼短夜长以及户外热度较晚提升的。我园设计出的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分春冬、夏秋两版,每个版本都涵盖十个过渡环节,介乎于每一个幼儿生活环节之间。
1.2 过渡环节细分类,明确游戏慎需求
那么每一个过渡环节都需要有游戏的摄入吗?答案是否定的。怎样的环节需要游戏的过渡,怎样的环节是不需要游戏的过渡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过渡环节为什么需要摄入游戏。因为个体差异性,孩子们完成任务时候会出现明显的时间差。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相应地摄入一些游戏,让完成效率高的孩子们不只是在一旁干等,也就是所谓的“消极等待”。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哪一些过渡环节是不需要摄入游戏的。如果“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是与“进食水果餐、自主游戏活动”相衔接时,我们是不主张摄入游戏的。因为区角活动以及过渡环节中摄入的游戏环节性质都属于自主游戏,所以无需再重复摄入。还有一种情况就如在“入园、体育活动”与“早餐”相衔接,而“早餐”又与“集体学习活动”相衔接,前一个过渡环节因先完成生活活动的孩子就可以直接先进食早餐了,因此我们也就没有在这个过渡环节摄入游戏,空余出来的时间,我们都统一在下一个过渡环节中进行,也就是“学习活动”前,将存积的时间差都一起消耗掉。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将需要摄入游戏的过渡环节性质进行分类,分成“静态性的过渡环节”和“动态性的过渡环节”。例如,“学习活动后,体育活动前”这个过渡环节,则适宜动态性的游戏,有益于促进血液循环及升高肌肉的温度,减少受伤的概率。
2 游戏设计,按需渗透
2.1 设计游戏,系统分类
既然每一个过渡环节都有自己的属性,我们对于摄入的游戏也就会有所要求。在设计和收集的过程中,需要对游戏的目标进行针对性的设定和选择。例如,通过老师们的自主研发,设定了四种类型的游戏,包括了数字游戏、专注力游戏、观察力游戏以及倾听游戏,从而形成了一个游戏资源库,便于老师们后续的学习,改进和提升。
2.2 游戏融合,环节渗透
过渡环节我们将其分类为“不需摄入游戏”和“需摄入游戏”两种类型,对于“需摄入游戏”的过渡环节,我们又将其分为了“静态性的过渡环节”和“动态性的过渡环节”。
首先,将“静态性”和“动态性”过渡环节进行独立分析,了解它所需要促进孩子哪方面智能的发展,为下一个环节有所“热身”。
例如,在“进食早餐后,学习活动前”这一个过渡环节中,孩子们刚进食完毕,不能有太剧烈的运动,适宜融入操作性桌面游戏。在学习活动前,我们可以安排一些与学习活动相关的内容,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
3 投入实践,按部就班
环节的属性界定,游戏的设置定位,都是为了投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而做好准备。实践在即理论先行。所有的实践都应先着手于计划,按部就班地形成系统的 “制表计划——投入游戏——观察分析——反思整改——制表计划” 有机循环体系,让实践有迹可循、有“法”可依。
3.1 环节制表,细致计划
过渡环节属性界定归类后,那是为了清晰地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如果能让头脑更清晰的方法,就是根据过渡环节列出一个列表,横向为班级每位老师的头衔,纵向为每一个过渡环节,再将每一个环节老师的分工进行一一标注清晰,当然还需要将组织游戏的那位老师选择的游戏名称一一列明,那便会一目了然了。下图便是我们园所根据夏季、秋季的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安排表所制定出来(周一、周二)两天的表格。
3.2 游戲成集,按需编制
过渡环节有效分类,并且按表格的形式展现出系统性,有效提高计划者以及使用者的逻辑性。同样的,我们设计的游戏,根据类型形成的游戏资源库,同样都可以编辑成册,让老师们在选取游戏的时候有章可循。在进行成册编辑的时候可以进行人性化的编辑。我们效仿了“新华字典”的做法,将一套游戏集编制出两份目录。如果您需要选择倾听类游戏,那就从游戏分类目录进行查阅,如果您需要了解在户外活动前有什么游戏可寻,可以从过渡环节游戏目录进行查阅,从而达到了“一本两用,按需所取”的效果。
3.3 观察分析,反思整改
在推进游戏摄入过渡环节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设立独立式和交互式的评价体系。在设计的游戏集当时,每一个游戏除了名字、目标、活动准备、玩法之外,还应该设置一个活动反思或者活动延伸,将设计此游戏的老师实践经验记录在案,展现出游戏的优劣之处以及延展性。此外,还可以通过视频录影的方式,将班级中过渡环节中游戏摄入时候的场景记录下来,老师们一起相互分析,取长补短,去粗取精,让彼此在评价中成长。
活动的接点,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优化一日活动的重要枢纽,这条小小的缝隙,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是在点点滴滴小环节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不要错失活动接点的教育价值,可谓小游戏,大教育。
(作者单位:东莞市沙田镇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