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对于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高度密集的政党,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无疑,大学生党建工作关系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的振兴。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全部内容都要靠党支部去落实,因此,努力进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一 大学生党支部的任务与人才培养
高校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又是党的新生力量的重要培养基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党的振兴中华的目标与祖国建设的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大学生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大学生党建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对象和内容的一致性,又具有过程的一致性。大学生党支部的任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 结合大学生成长的实际,努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有针对性地对广大青年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文明教育;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引导大学生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2 积极发展大学生党员
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仅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仅是收获,而且更重要的是耕耘,即党员发展不是坐享其成——把条件自然成熟的大学生接收为预备党员,而是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通过认真仔细的培养——耕耘,使他们不断进步,成为共产党人。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即积极分子培养的过程,也是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过程。通过党员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 认真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对党员,当然对于学生党支部更多的是预备党员,进行不断地教育,加强党员管理,也是学生党支部不容忽视的主要任务。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成长成才。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保证高等学校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共产党员、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大学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与其它党支部(比如教工党支部)的主要任务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大学生党支部要针对青年学生,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在大学阶段的成长历程,不失时机地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他们的高尚品格,并认真发展党员。大学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也是大学生辅导员的重要任务和大学生班主任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 大学生党支部的组建方式与年级党支部
对于非重点大学,大学新生通常没有正式党员;进一步作符合实际的假定,大学新生每个班级预备党员不足3人;此外,中学的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大学后,通常要再考察半年以上方能定为发展对象。因此,一个学生班级往往要到三年级下学期才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考察与审批时间至少1年,预备期1年),班级学生党支部也要到三年级下学期才能成立。所以,支部建设方式的问题实际上归结为一到三年级如何设置支部的问题。
一至三年级成立的支部,到三四年级应该分解出班级学生党支部,相对于班级党支部,不妨把一至三年级成立的支部称为“基本学生党支部”,或“基本党支部”。
组建“基本党支部”的方式不外乎三种:专业基本学生党支部、年级基本学生党支部和专业师生混合党支部。
大学生党支部组建方式的根本出发点是能够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
采用何种方式组建“基本党支部”的依据是辅导员的配备方式。因为辅导员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大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大学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也是辅导员的主要任务。辅导员的配备,即辅导员辅导对象的分配,或按专业或按年级。
2002年至2006年,我们按专业配备辅导员,实行“专业基本学生党支部+班级党支部”的模式。某辅导员担任某专业一二三年级基本党支部的书记,并担任四年级该专业的班级党支部的“指导员”。专业基本学生党支部的组建方式,主要的优点是:党支部成员的数量与结构(正式党员、预备党员比例)相对稳定,每年党员发展的数量也相对稳定,发展工作量每年均衡;高年级的正式党员可以参与对本班和低年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党支部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一些工作。但是,这样的“基本”学生党支部,面临三个年级的学生,突出的问题是:头绪多,党支部不便于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党员活动、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复杂化,使得辅导员同时作为支部书记都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考虑到辅导员或者学生党支部很少且难于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工作,为了解决“专业”辅导员和“专业”学生党支部的上述问题,2007年开始,我们按年级配备辅导员,实行“年级基本学生党支部+班级党支部”的模式。低年级均成立学生党支部,如电子工程学院2007级学生党支部、2008级学生党支部等;从新生入学的一年级起,就成立学生党支部,并让支部“跟着年级走”,到高年级(一般到大三下),正式党员数量足够时,分别成立班级学生党支部,年级基本学生党支部完成历史使命,辅导员由支部书记变为该年级各班级支部的指导员。
随着学生年级的递增,年级基本学生党支部工作的重点将不断变化:一年级重点是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积极分子的培养,二年级重点是党员发展,三年级重点是党员教育。年级基本学生党支部组建方式的突出优点是:工作对象从支部成立到完成使命一直稳定,便于系统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便于根据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更便于与辅导员工作、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辅导员并支部书记的工作效率。当然,这种支部设置方式有其缺点:每年党员发展数量的不均衡将可能导致困难和问题;还有,到后来支部过大。 此外,由于大学生党支部党员发展的任务重,积极分子培养的工作量大,因此,设置学生党支部不仅要考虑正式党员人数,而且要考虑“工作对象”的人数,即学生数。党支部过大(包括党员人数过多或工作对象人数过多),讨论研究问题,比如接受一批预备党员,时间过长,因而效率容易降低。设置一个学生党支部,所涉及的学生数以200~300人为宜,大致与辅导员的配备比相一致。年级学生数太多时应增加学生党支部的数量,以提高工作成效。
三 大学生党支部的运行机制与三结合模式
大学生党支部运行机制的建设,即以高效完成大学生党支部主要任务为目标、与支部设置方式相适应的一系列工作制度的设计与实施。
我们在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提出并实施“三结合”运行机制的建设。
“三结合”,即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与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相结合、与教师党建工作相结合、与共青团工作相结合。
与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年级辅导员的身份是年级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同时担任年级学生党支部书记,“党政一肩挑”,统筹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党建工作,部分党员班主任编入学生支部参与支部工作;辅导员通过年级班主任会议研讨年级学生教育活动和管理服务工作。我们还制定《辅导员工作规范》,用以规范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实现党建工作与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相结合。
与教师党建工作相结合。由于基本学生党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众多(如200人),培养工作仅靠学生党支部的三五名正式党员难以有效开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引入“客座党员”制度,实行“全员培养制”:本系院的全体教职工党支部的正式党员都担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根据党员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情况和任课的情况,由系院党组织聘请教职工党支部的正式党员为学生党支部的“客座党员”,并明确“客座党员”的角色和工作方式,实行“客座党员定期汇报制”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督导制”。同时,将“客座党员”工作作为教师党支部目标管理、教师党员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还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师德建设的平台,制定《师德建设工作方案》和《师生个别谈话制度》。
与共青团工作相结合。年级辅导员担任团委委员,研究团建工作;根据本年级的特点统筹协调团员教育和积极分子培养;指导班级团支部书记开展工作。辅导员联席会议定期研究团员意识(“入党意识”)教育活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推优”工作。
制度建设是党支部全部工作的基础。除“三结合”运行机制的有关制度外,“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发展的过程规范和操作规范等,对于基本学生党支部来说同样重要。
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虽然是务虚性的内容,却是党支部建设的核心内容,系院党组织和支部书记都应高度重视。系院党组织必须重视支部书记和学生支部的教师党员的培训,定期开展工作研讨。培训和研讨的内容不仅是如何开展支部工作,重要的是通过有效方式,提高支部成员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联系实际、不畏艰难的工作作风,培养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激情。没有支部书记为首的支部成员的兢兢业业的工作,党支部工作,尤其是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将难有作为,党员发展的质量难以保证,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更难以发挥。唯有他们敬业奉献,默默地工作,用智慧和辛勤劳动滋润青年学生的心灵,才能出色地把一批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祖国建设者和党的事业接班人。学生党建工作者,能够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将最有资格欣赏桃李芬芳的美景!
参考文献
[1]胡全仑.论大学生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的统一性[J].教书育人,2012(1):74.
一 大学生党支部的任务与人才培养
高校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又是党的新生力量的重要培养基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党的振兴中华的目标与祖国建设的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大学生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大学生党建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对象和内容的一致性,又具有过程的一致性。大学生党支部的任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 结合大学生成长的实际,努力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有针对性地对广大青年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文明教育;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引导大学生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德智体全面发展。努力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2 积极发展大学生党员
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仅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仅是收获,而且更重要的是耕耘,即党员发展不是坐享其成——把条件自然成熟的大学生接收为预备党员,而是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通过认真仔细的培养——耕耘,使他们不断进步,成为共产党人。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即积极分子培养的过程,也是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过程。通过党员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 认真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对党员,当然对于学生党支部更多的是预备党员,进行不断地教育,加强党员管理,也是学生党支部不容忽视的主要任务。通过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成长成才。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保证高等学校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共产党员、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大学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与其它党支部(比如教工党支部)的主要任务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大学生党支部要针对青年学生,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在大学阶段的成长历程,不失时机地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塑造他们的高尚品格,并认真发展党员。大学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也是大学生辅导员的重要任务和大学生班主任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 大学生党支部的组建方式与年级党支部
对于非重点大学,大学新生通常没有正式党员;进一步作符合实际的假定,大学新生每个班级预备党员不足3人;此外,中学的入党积极分子进入大学后,通常要再考察半年以上方能定为发展对象。因此,一个学生班级往往要到三年级下学期才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考察与审批时间至少1年,预备期1年),班级学生党支部也要到三年级下学期才能成立。所以,支部建设方式的问题实际上归结为一到三年级如何设置支部的问题。
一至三年级成立的支部,到三四年级应该分解出班级学生党支部,相对于班级党支部,不妨把一至三年级成立的支部称为“基本学生党支部”,或“基本党支部”。
组建“基本党支部”的方式不外乎三种:专业基本学生党支部、年级基本学生党支部和专业师生混合党支部。
大学生党支部组建方式的根本出发点是能够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
采用何种方式组建“基本党支部”的依据是辅导员的配备方式。因为辅导员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大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大学生党支部的主要任务也是辅导员的主要任务。辅导员的配备,即辅导员辅导对象的分配,或按专业或按年级。
2002年至2006年,我们按专业配备辅导员,实行“专业基本学生党支部+班级党支部”的模式。某辅导员担任某专业一二三年级基本党支部的书记,并担任四年级该专业的班级党支部的“指导员”。专业基本学生党支部的组建方式,主要的优点是:党支部成员的数量与结构(正式党员、预备党员比例)相对稳定,每年党员发展的数量也相对稳定,发展工作量每年均衡;高年级的正式党员可以参与对本班和低年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党支部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一些工作。但是,这样的“基本”学生党支部,面临三个年级的学生,突出的问题是:头绪多,党支部不便于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党员活动、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复杂化,使得辅导员同时作为支部书记都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考虑到辅导员或者学生党支部很少且难于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工作,为了解决“专业”辅导员和“专业”学生党支部的上述问题,2007年开始,我们按年级配备辅导员,实行“年级基本学生党支部+班级党支部”的模式。低年级均成立学生党支部,如电子工程学院2007级学生党支部、2008级学生党支部等;从新生入学的一年级起,就成立学生党支部,并让支部“跟着年级走”,到高年级(一般到大三下),正式党员数量足够时,分别成立班级学生党支部,年级基本学生党支部完成历史使命,辅导员由支部书记变为该年级各班级支部的指导员。
随着学生年级的递增,年级基本学生党支部工作的重点将不断变化:一年级重点是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积极分子的培养,二年级重点是党员发展,三年级重点是党员教育。年级基本学生党支部组建方式的突出优点是:工作对象从支部成立到完成使命一直稳定,便于系统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便于根据大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更便于与辅导员工作、班主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辅导员并支部书记的工作效率。当然,这种支部设置方式有其缺点:每年党员发展数量的不均衡将可能导致困难和问题;还有,到后来支部过大。 此外,由于大学生党支部党员发展的任务重,积极分子培养的工作量大,因此,设置学生党支部不仅要考虑正式党员人数,而且要考虑“工作对象”的人数,即学生数。党支部过大(包括党员人数过多或工作对象人数过多),讨论研究问题,比如接受一批预备党员,时间过长,因而效率容易降低。设置一个学生党支部,所涉及的学生数以200~300人为宜,大致与辅导员的配备比相一致。年级学生数太多时应增加学生党支部的数量,以提高工作成效。
三 大学生党支部的运行机制与三结合模式
大学生党支部运行机制的建设,即以高效完成大学生党支部主要任务为目标、与支部设置方式相适应的一系列工作制度的设计与实施。
我们在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提出并实施“三结合”运行机制的建设。
“三结合”,即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与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相结合、与教师党建工作相结合、与共青团工作相结合。
与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相结合。年级辅导员的身份是年级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同时担任年级学生党支部书记,“党政一肩挑”,统筹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党建工作,部分党员班主任编入学生支部参与支部工作;辅导员通过年级班主任会议研讨年级学生教育活动和管理服务工作。我们还制定《辅导员工作规范》,用以规范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实现党建工作与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相结合。
与教师党建工作相结合。由于基本学生党支部的入党积极分子数量众多(如200人),培养工作仅靠学生党支部的三五名正式党员难以有效开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引入“客座党员”制度,实行“全员培养制”:本系院的全体教职工党支部的正式党员都担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根据党员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情况和任课的情况,由系院党组织聘请教职工党支部的正式党员为学生党支部的“客座党员”,并明确“客座党员”的角色和工作方式,实行“客座党员定期汇报制”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督导制”。同时,将“客座党员”工作作为教师党支部目标管理、教师党员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还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师德建设的平台,制定《师德建设工作方案》和《师生个别谈话制度》。
与共青团工作相结合。年级辅导员担任团委委员,研究团建工作;根据本年级的特点统筹协调团员教育和积极分子培养;指导班级团支部书记开展工作。辅导员联席会议定期研究团员意识(“入党意识”)教育活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推优”工作。
制度建设是党支部全部工作的基础。除“三结合”运行机制的有关制度外,“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发展的过程规范和操作规范等,对于基本学生党支部来说同样重要。
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虽然是务虚性的内容,却是党支部建设的核心内容,系院党组织和支部书记都应高度重视。系院党组织必须重视支部书记和学生支部的教师党员的培训,定期开展工作研讨。培训和研讨的内容不仅是如何开展支部工作,重要的是通过有效方式,提高支部成员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联系实际、不畏艰难的工作作风,培养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激情。没有支部书记为首的支部成员的兢兢业业的工作,党支部工作,尤其是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将难有作为,党员发展的质量难以保证,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更难以发挥。唯有他们敬业奉献,默默地工作,用智慧和辛勤劳动滋润青年学生的心灵,才能出色地把一批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祖国建设者和党的事业接班人。学生党建工作者,能够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将最有资格欣赏桃李芬芳的美景!
参考文献
[1]胡全仑.论大学生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的统一性[J].教书育人,201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