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渗透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不仅是英语“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中较为基础和重要的一个,同时也在高考英语中占了相当大的份量,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其中英语课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在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正确的教学理念及相应的教学模型”、“有针对性的阅读策略”和“学生的阅读及训练”,即让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独立的阅读实践,以此来达到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中“培养阅读能力”这一要求。
  
  一、正确的教学理念及相应的教学模型
  
  在教授阅读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足够重视如何去教,也就是how,这包括材料的选取、课堂任务的设计、如何给学生以学习的动力以及充分挖掘其潜力。针对中学英语教材课文类型较多的特点,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教学中,英语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语言能力和适应性。其次,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仔细揣摩,并针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好教学步骤。针对这些教学理念,下面介绍两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型。
  1. 从下至上模型。一个教师教授阅读的方法常常反映了他对阅读过程的理解。一些老师先介绍本课词汇,然后再和学生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之后伴随着相应的问题和答案来进行检查。采用这种方法的老师往往认为阅读理解是建立在对生词以及文章整体结构的掌握上,同时还要伴随大量的辅助练习,这被称为从下至上模型。
  2. 从上至下模型。与上一种方法截然相反的一种观点就是认为在阅读理解中,读者的背景知识比认识生词或文章结构所占得比重更大。例如,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含有任何生单词的文章,却仍然不能了解其整体意思。同时,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含有大量生词的文章却能得到较好的理解。这是因为我们充分利用了已有知识来对我们的阅读进行预测和评估。因此,英语教师会充分肯定背景知识的作用,并且认为教授相应的背景知识应放在第一位。这就是我们另外一种行之有效的从上至下模型。
  
  二、有针对性的阅读策略
  
  阅读已经成了我们日常教学中的一部分,因而我们很少会去认真地考虑阅读的过程以及阅读的实质。那么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对所提取信息的整合”,或者说,阅读理解就是从文章中尽量多地获取信息,并把已获取的知识与自己现有的知识结合起来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个人行为,因为作者的本意就是让文章被读,而非被听到。
  那么在阅读行为中就有两个层次。一是能够接收并理解我们看到的信息。二是一个认知方面的任务,就是把接收到的信息与读者已掌握的常识结合起来,并能够对作者要传达的意思进行重新整合。为了达到阅读的这两种层次,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需认清在日常教学中注意灌输给学生如下几种阅读策略:根据题目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在阅读过程中对之进行核对,对文章进行跳读以获取其中心思想,对文章进行略读以获取其详细信息,能够对论点和论据进行区分,针对文章能够提出问题并回答,把文章与其背景进行联系,总结信息并进行推论,对文章结构加以分析,能够根据上下文来猜测新词的意思,对文章及作者能够进行评价,最后回顾自己从文中得到的信息。在对这些有针对性的阅读策略有所掌握后,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
  
  三、正确的引导方法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因此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而信息多少的获得,又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阅读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阅读能力而不是仅仅为了教授语法和词汇。我们应该通过阅读课的教学锻炼学生猎取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在书面交际中增强识记、理解词汇的能力,猜测、判断语义的能力,分析篇章结构的能力。因此阅读课的教学过程应该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即按“整体、局部、整体”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训练。
  1.初步阅读,整体了解课文的内容,大体上把握其梗概
  初步阅读,教师可采用泛读或略读(Extensive reading)的方式,引导学生快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中心思想,让学生“见之森林”,知其概貌。
  泛读或略读就是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并通过标题和主题句,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形成整体印象。之后,教师可设计练习检测阅读效果,帮助学生捕获信息,练习可采用判断正误、排序和选择填空等形式。
  2. 重点阅读,局部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要点
  对此,教师可采用精读或细读(Intensive reading)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抓住情节掌握要点。在初步阅读基础之上,学生已知晓文章大意,教师应指导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文中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段落结构,分析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人物性格、事实原因、事物发展规律、作者的观点以及文章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从高考阅读理解题目的设置中不难看出,它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完成基本理解题,更要能够在快速阅读后透彻理解全文并归纳全文提供的信息,从而进行正确的逻辑推理甚至对文中未提及的情况进行推理想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训练阅读速度,培养和提高整体理解的阅读能力。
  在讲授完文章以后,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诸如完形填空、复述或写作类的题目让学生完成,来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总之,我们要摒弃那些单纯测验学生阅读能力的观念,而应该树立正确激发学生潜能及培养学生阅读技巧的教学理念,对其灌输有针对性的阅读策略并辅之以正确的引导方法,即可使整个课堂有导有读,有读有练,同时也使师与生、教与学、引导与反馈达到和谐的内在统一。
其他文献
记得刚登上三尺讲台的时候,学着从前老师上课的样子,课堂上严格遵守教学三步曲:组织教学——讲课——作业。课余时间就改学生们画的画。可我发现,学生们脸上那种“义务式”的表情一如我当年,而作业也只是草草了事,没有半点“创作”的痕迹。于是后来的时间我一直在思考与探索,期间参加过几次新课程改革培训,也看了不少新课程方面的书。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与形式,并取了不错的效果。下面就将我的几点尝试与同行们交
期刊
摘要:学生作文不能当成语文作业来看,要看作是学生创作的作品。学生创作出作品来,也是千辛万苦的,就要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愉悦补偿。最好的补偿莫过于替他们找到读者,得到反馈。作文上墙评改不失为一种改良方法。  关键词:作文 评改 上墙 激励 创新 小技巧    一、作文写作与批改现状概述    1.作文写作是件苦差事。52%的学生写作文时颇感紧张害怕,62%的学生提笔时要冥思苦想,46%的学生不喜欢写作
期刊
英语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当今世界,英语已被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我国很重视英语的普及教育,可是许多学生却感到学英语很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学了而没有适用的环境。生活在一个说汉浯的氛围中,尽管英语教师有父母教婴儿说话一样的耐心,学生却不具备像婴儿一样的练习环境,所以不久又忘了。因而教师教的知识如同将种子播在了“荒芜”的土地上,很难有收获。  中学教学中大量的事实也告诉我们,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
期刊
摘要:如何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如何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如何凸现文本中的语文价值点,如何让语文课回归本色,做到扎实有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当前语文教师提得最多,也最想解决的问题。的确,无论语文教学如何改革,简约、扎实、有效永远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本文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从找准切入点、挖掘训练点、埋好插入点三方面来阐述一些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切入点训练点插入点简约扎实有效   
期刊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它融合了社会、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法学以及哲学和伦理道德等多学科知识,使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新课程标准,采用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下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高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要求: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政治作为高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广大思想政治教师既面临着转变教育理念的机遇,同时又面临着改革课堂教学的挑战。我们要抓住这一机会,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真正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期刊
摘要: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高校知识分子的地位以及形象也在悄然改变。因此,反映高校知识分子生活与精神面貌的小说开始陆续涌现。《桃李》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它不仅描写了这些高校知识分子如何在金钱和欲望的磨碾下,把自己逐步打造为快乐的消费者,还深刻地反映出了他们对自身功能与身份归属的困惑与迷茫。  关键词:《桃李》 高校 知识分子 身份    大学在中国有“象
期刊
我只读过两遍《红楼梦》,与“红迷”相比,似乎是没有资格对这部博大精深的著作进行評述的。都说一阅红楼终身误,终身误的不止以此为生的红学家,还有众多文学家,他们点滴字句都能隐现红楼。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文字都透露着《红楼梦》的影子。  关于红楼种种,世代均不能解透,作为一个初读者,我到现在都搞不清楚《红楼梦》里纷繁的人物谱,常常看着看着就分不清贾家上下的辈分。即便是如此,也不影
期刊
徐志摩,一代才子,却英年骤逝,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叹息与回味。他似乎总是与多才、多情、风流、浪漫这样的字眼有着不解之缘。之所以如此,我想这和他的天性、命运不无关系。但斯人已去,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能够使人长久品味的更应该是他的作品。《再别康桥》是其中最能感染人的一首佳作。  此情可待成追忆的绵绵不绝之感  这首诗语言优美洗练,形象生动鲜明,且有着音乐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因此为后来的诗评家所称道。再吟
期刊
小学应用题的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关系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大问题,对开发学生智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的教学上要舍得下工夫、花力气。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应用题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所谓审题,一般说就是了解题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