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里的老南京 一天到晚避暑忙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h8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城市的夏天如火如荼……
  点燃了太阳,点燃了生活,
  也点燃了很多记忆中的故事。
  蝉鸣声、拖板儿慵懒的步伐、奶奶的冰凉稀饭、
  爷爷在树荫下的背影……
  这个城市夏天的故事,
  在一天到晚避暑的忙碌中开始……
  
  南京是“火炉”。夏天,大清早,梧桐树上的蝉鸣像是在替烈日呐喊,我被院子里大人们噼里啪啦的靸板儿响声吵醒,再也无法入眠。靸板儿是南京人夏天贪图凉快穿的拖鞋,两块鞋底模样的木板,前面最宽处钉一根带子,靸板儿不经穿,走路稍多,一个夏天过来,后跟就磨得像刀片了,即使这样,大街小巷基本人脚一双。
  喝一碗绿豆稀饭,毛孔就都张开了,感觉外面也没有那么热了。奶奶把煮好的绿豆稀饭锅浸泡在井水里,爷爷坐在堂屋听广播,时不时用金陵折敲我一记脑袋。不少老南京夏天总是人手一把扇子,南京扇子品种多,我见过的就有金陵折扇、芭蕉扇、鹅毛扇、蒲扇、团扇……
  小孩子兜里有点毛票就会买根马头牌冰棒或喝瓶白雪汽水,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些东西因“奢侈”而珍贵,到今天反倒变成一种美好记忆。更多时候只能喝口清凉的井水,最热的时候会把冰在井里的西瓜捞上来,稍许切开,就能闻到西瓜带着井水的丝丝甜气,咬一口沁人心脾。
  嬉水也是全民消暑活动。南京池塘多,许多地方都是以塘为地名:荷花塘、范家塘、九莲塘、沙塘湾、西家大塘等等。小孩子们拿着旧的汽车轮胎前往秦淮河、莫愁湖、玄武湖。不会游泳的,会偷偷拆下家里一面门板做“浮板”,回家时难免招致一顿“毛竹笋下面(用竹片责打)”。家长不允许孩子下门板游泳,一是怕出危险,二是认为不成体统。
  大人们热衷去城门洞,厚实的城墙总能把暑气挡在门外,更妙的是,里面还有凉飕飕的穿堂风。明城墙根儿的老城南们,每天下午三四点间必扛着凳子、拿着席子,拎着茶壶第一时间跑到城门洞里占地方,晚了就连放小板凳的地方都没有了。
  晚饭点时街上有卖“叫油子”(一种类似于蝈蝈的昆虫)的,孩子们买来用毛豆和辣椒喂,相约比赛,看谁今年可以把“叫油子”养更长的时间。
  夜晚是纳凉的“主场”。家家户户将准备纳凉的地面泼湿,把饭桌搬到大门口的梧桐树下,吃着家常菜聊东聊西。我最喜欢喝菊花脑蛋汤,这是南京人特有的消暑汤,碧绿的汤水里飘上些嫩黄的蛋花,喝上一口,一股奇特的清凉便让整个人镇静下来。晚饭要用马齿苋煮的水洗澡,有着独特的去痱作用。
  有院子的人家坐在院子里纳凉,没有院子的,沿街摆开竹凉床、竹凳子、竹躺椅、竹席子、藤椅……十分壮观。南京城里,不论大街小巷,门前都是摇着扇子乘凉的人,乘凉,再加天南海北地侃大山。
  小孩子或者就去捉萤火虫了,或者听邻居奶奶的鬼故事,惊一身冷汗,以对抗暑热,最开心还是露天电影,玄武湖或白鹭洲公园,草坪上席地而坐,吹着湖风,别有一番凉意在心头。
  
其他文献
相比于在现代公路的进逼下早已没落颓废的几处徽州古道,那些旧时道上的行人——徽商,虽早已作古,但灵魂的存在感一直是光辉而确切的。明清之际,这群不受制于屏山障峦之累的商人,具远见,对外界信息的灵敏攫取似乎永远超前,不知承袭何处的商业头脑,驱使着他们追逐一切可资追逐的利贾空间,在以古徽州为核心辐射四周的古道上,赶了三百多年的车马驴,也风光了三百多年。  驱车紧随徽商的逝影,重访“徽”色的古村古道,并非只
期刊
北京的夏夜,最适合纳凉。一入夜就凉起来,单车的铰链声在胡同里响着,熟悉的人都在某个路灯下,彼此和对方闲聊着,拖着长长的尾音,只可惜胡同和大杂院越来越少。  南方的夏天,热像只幽灵,无处、无时不在。空气像是胡乱缠在身上的丝,扯不开。几个朋友去吃宵夜,在烦闷的夜里推杯换盏,慢慢我才知道,原来在南方、城市,纳凉就是坐在街头的排档里吃吃喝喝。  过长江,夜宵成了一种态度,无论暑寒,往往一条街的大排档,都是
期刊
晨泳 午泳 夜泳  有一夜,人群都聚集在阿亮吧,孵着空调喝大酒,突然断电,举村断电,人又都海浪样从各色房间里拍出。一时间阿亮吧与曾记烧烤前的小空地,烛光点点,人头攒动,双双夹角拖拍打着浮层热气的土地,百无聊赖的深更夜,突然就闻人语,“走,下海去”。  汽车从小巷中款款挪来,前灯在停电夜里剪影出光了膀、扛了轮胎泳圈的青年,像是有一声口哨,便一队人跟上,有种老胶片电影的气息。只需穿个马路,就可投身夜海
期刊
苦夏漫长,在前空调的年代里,消夏、纳凉是人们夏天最重要的生活。  自古的热闹事,什么都得摊一个人气,纳凉也不例外。  旧时光里的纳凉,是一整条街巷、一整个乡村、一整座城市的全民运动,自然又“市侩”,充满了“人味儿”,以至我们在今天回忆起这种生活,心中除了感念,总还有那么点淡淡的忧伤。  空调制冷快,讲求效率,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但纳凉有个过程,这过程里的欢声笑语、碎嘴八卦和土气的活泼劲,是专属“
期刊
北京也热,热到拿一个鸡蛋在地上敲开,熟了……  北京也闷,总有那么几天,就像把人放进开锅的蒸笼,转用文火慢慢蒸熟……  对于北京人而言,夏天来了,并不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站在阳光下看着眼前的柏油路面,悠悠的有一层蒸汽飘向天空。但,就算在心里暗骂,饭要吃,日子也要过。总有些老法子,让老百姓耐过这三个月的炎炎夏日。    我小时候的北京城,绿树多过楼房,虽然是个缺水严重的城市。但二环以内还是有几
期刊
撒哈拉日落、洞穴旅馆、麦地那、古斯-古斯 、地中海浴疗、《星球大战》、  迦太基、蓝白小镇、沙漠绿洲。这些关键词,  构成突尼斯的美妙变奏——观赏、体验、美食、购物。  年初的一场“革命”,让隶属于非洲版图的突尼斯看起来酷烈又深重。  然而,这大约只是一种来自遥远之地的“想象”,择取与生发于CNN镜头,  并不能代表真实。真实是什么,骚乱后半年,  再次踏上突尼斯国土,意识到这里与两年前我来时几乎
期刊
去上垟的路上,司机顺道带我们去看一处廊桥。那是建于民国时期的一座桥,已不是传统的拱形的廊桥形制,然而,透过桥上木窗望出去,远景是连绵的山,阴雨云彩下,翠得格外的重,几乎要晕染开来;中景是披了蓑衣的农夫,正躬身在水田里插秧,乌的水映铮绿的秧苗,很是好看;近景便是桥下的水,我盯着那水看了半天,惊觉这水,竟能变幻出四五种不同的绿色,而这几种不同的绿,似乎都能在这几天一路看下来的青瓷釉色中找到:水深处是沉
期刊
在武汉,纳凉跟水有关。首先是一口井,那些散布在旧城区大街小巷的井,大多杂木丛生,一方青石覆盖,每到七月,临近盛夏时才开启。个子小的孩子们踊跃报名,沿着布满青苔的井壁被吊到深井中,下井掏出枯叶和淤泥。不过几天,清冽的井水盈出。黄昏时分,各家用井水泼街,为晚些时候的“竹床阵”铺设战场。冰凉的井水接触到烈日烘烤一天的地面,顿时像刚撬开的汽水一样冒着泡沫,孩子们雀跃着赤脚踩水。暮色下的欢笑,使辛苦一天下班
期刊
月饼分苏式、广式、京式,各地夏季纳凉也是同样道理,各有风格。姑苏城原本不是什么火炉,自古“人家尽枕河”,四周又有太湖、阳澄湖、金鸡湖坐镇,密集的水网和大海一样营造出小气候,别处七月流火奈何天,姑苏城不管,依旧过着闲庭信步杨柳岸的舒雅生活。  偶有热得连知了都懒得叫的日子,苏州人也有对策,而且每一项都贴合江南细致情愫。油纸伞大概只是电影里的剧情,20多年前当我还只会背诵“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时候,撑着
期刊
在都江堰的河边,清一色的凉棚、竹椅、麻将馆和大排档,专供受不了夏天憋闷的人们消夏。在更加上游的虹口一带,遮阳伞下是更亲近河水的竹椅,人们可以把脚泡在冰冷的水里喝茶。类似青城山这样的地方,山民们原先修建的房子早被怕热又懂得享受的成都人买下了,哪怕买的只是一个房间,周末来住两天也非常惬意,惟一的坏处是山里的蚊子比较毒。    早有成都人在本地温度第一次达到三十度时开始喊热了。这个盆地里的人越来越怕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