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待拍的剧本《编辑部的故事》,呈报到了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待审。
葛优、吕丽萍等演员已陆续定下,香山摄影棚的内景也已经搭好,只等审查通过,即可马上开拍。
剧本也送到了曾任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时任广电局艺术顾问的张永经手中。他看了剧本后,非常兴奋。“故事里这拨人朝气蓬勃,敢作敢为,尤其是他们的创新精神,十分可贵。”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现年85岁的张永经说话笑呵呵,像个老小孩。他离休之后,有时会经不住诱惑去剧组玩票,常莫名其妙地笑场,传染得整个剧组忍俊不禁。
虽然张永经也隐约感觉到,剧本里多有调侃的情节和语言,很可能难以符合领导的要求和部分群众的口味,但他还是没想到,剧本在广电局讨论之后,面临着被枪毙的危险。
干脆拿自己开涮
多位主创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的故事》是为葛优量身定做的。
“电影《顽主》放映之后,我们就想给葛优、梁天和谢园各写一部戏,这部戏就是为葛优写的。”策划兼编剧之一的魏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魏人是海马影视工作室初创时期的主要成员之一。这个大腕云集的松散的民间影视创作团体,由王朔牵头,于1989年初成立。
海马影视工作室先跟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接触,没有谈成,转而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合作。主管业务的时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郑晓龙与王朔的交情早已有之,两人曾一起合作编剧《空中小姐》。
郑晓龙目前正在执导《编辑部的故事》续集,续集将于2013年4月与观众见面。拍摄间隙,他抽空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
郑晓龙告诉记者,1989年11月,他召集了海马影视工作室的王朔、魏人、葛小刚、朱晓平和苏雷等人在北京友谊宾馆“侃片子”。
参加的还有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美工冯小刚。“冯小刚跟我说想参与写剧本,他之前跟我合写过《遭遇激情》,有一些功底。我说来吧,写得好就用。后来发现他模仿王朔模仿得非常好。”郑晓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彼时,北京政治风波刚过不久,大街上人都很少,社会气氛非常沉闷。郑晓龙先给这个片子定了调:写喜剧,反映社会生活。
“那会儿不能拿工农兵、老干部调侃,我们就干脆拿自己开涮,调侃知识分子,我们最熟悉的是编辑部。”《编辑部的故事》的另一位策划兼编剧葛小刚笑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这些人都有在编辑部工作的经历。郑晓龙在上大学之前曾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当过记者,王朔曾在《解放军文艺》工作,魏人在《啄木鸟》,葛小刚在中国戏剧出版社,苏雷在《戏剧电影报》任编辑。朱晓平则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
“侃片子”的第一步是确定人物和相互关系。
最先定下的人物是冷幽默、“谁拿他开涮都不在乎,一不留神还就把你装进去”的男编辑李冬宝和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的女编辑戈玲。两人互相帮衬,关系有点儿暧昧,但又不停各自与人相亲。
“当时编辑部多是新老交替,经历过文革时期的老人都在,于是得有一个思想僵化的‘马列主义老太太’,还有一个自私、爱打小报告的刘书友。当时是商品经济时期吧,得有一个跑江湖的余德利。还有一个老干部,就是左右逢源、形象正面的张主编。”葛小刚说。
定下人物后,接着侃故事,寻找社会流行的、矛盾集中的话题。
先由各位编剧自报:“我有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大家一起补充、丰富,朱晓平作记录。这样一共侃出了将近40个故事来,后来精选出30集。
分工时,朱晓平认领了4集,王朔6集,苏雷6集,冯小刚6集,葛小刚2集,魏人1集,海马影视工作室的另外两位成员傅绪文和马未都,分别领走4集和1集。
“我们的剧本就是照你写的”
几个月后,剧本汇总到郑晓龙手上,风格各异,质量参差不齐。
“王朔的是最好的,朱晓平的有点陕西味。其他有的喜感强,有的喜感弱。有的格调高,幽默风趣;有的格调低点,玩笑有点低级。各有各的感觉,很不一样。”郑晓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不巧,正逢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搬家,其间剧本不慎遗失。王朔只好带着冯小刚,按照原来的印象重写了一遍。王朔写了13集,冯小刚9集。
后来冯小刚向郑晓龙提出,他的剧本同时署王朔的名,王朔的也署他的名。“我说没问题,大家都是集体创作嘛,跟王朔一说,他也说可以。”郑晓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所以,王朔与冯小刚所写的22集,最后都是合署的两人的名字。
此外,魏人写了《小保姆》(马晓晴饰),苏雷写了《胖子的烦恼》(梁冠华饰),葛小刚与王朔合写了《无中生有》(濮存昕饰)。其他人则未署 “编剧”的名,只署“策划”。
搞剧本创作的同时,找演员的工作也在进行。
在郑晓龙的授意下,冯小刚去找葛优谈。他和王朔在葛优家楼下等了一两个小时,葛优才回来。
“穿一件咖啡色的风衣,戴一顶帽子,人看上去很瘦,所以显得风衣特别的肥大,走起路来踢哩突噜。”这是冯小刚第一次见到葛优真人的印象。
冯小刚说明了来意之后,葛优表示,已经答应了另一部戏。冯小刚问是主角还是配角。葛优说,是配角。冯小刚说,我们的剧本就是照你写的。
得知经过后,郑晓龙跟冯小刚开玩笑说:他要不上咱们的戏,咱就封杀他。
其时吕丽萍刚拍完冯小刚和郑晓龙联合编剧的电影《遭遇激情》。她后来回忆:“完事儿他俩就说找到‘编辑部’的女主角了。我当时看完剧本后并没觉得自己特别像戈玲,但我觉得葛优特别合适李冬宝。”
剧本写就,演员到位,摄影棚也已搭好。万事俱备,但剧本送到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后,却未获审查通过。
老局长的“花招”
一天,广电局的一位负责人来约请曾任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时任广电局艺术顾问的张永经,一起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宣布下马的命令。
“我玩了个花招,对他说‘这几天我不舒服,等下周再说吧’。”张永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葛优、吕丽萍等演员已陆续定下,香山摄影棚的内景也已经搭好,只等审查通过,即可马上开拍。
剧本也送到了曾任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时任广电局艺术顾问的张永经手中。他看了剧本后,非常兴奋。“故事里这拨人朝气蓬勃,敢作敢为,尤其是他们的创新精神,十分可贵。”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现年85岁的张永经说话笑呵呵,像个老小孩。他离休之后,有时会经不住诱惑去剧组玩票,常莫名其妙地笑场,传染得整个剧组忍俊不禁。
虽然张永经也隐约感觉到,剧本里多有调侃的情节和语言,很可能难以符合领导的要求和部分群众的口味,但他还是没想到,剧本在广电局讨论之后,面临着被枪毙的危险。
干脆拿自己开涮
多位主创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的故事》是为葛优量身定做的。
“电影《顽主》放映之后,我们就想给葛优、梁天和谢园各写一部戏,这部戏就是为葛优写的。”策划兼编剧之一的魏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魏人是海马影视工作室初创时期的主要成员之一。这个大腕云集的松散的民间影视创作团体,由王朔牵头,于1989年初成立。
海马影视工作室先跟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接触,没有谈成,转而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合作。主管业务的时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郑晓龙与王朔的交情早已有之,两人曾一起合作编剧《空中小姐》。
郑晓龙目前正在执导《编辑部的故事》续集,续集将于2013年4月与观众见面。拍摄间隙,他抽空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
郑晓龙告诉记者,1989年11月,他召集了海马影视工作室的王朔、魏人、葛小刚、朱晓平和苏雷等人在北京友谊宾馆“侃片子”。
参加的还有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美工冯小刚。“冯小刚跟我说想参与写剧本,他之前跟我合写过《遭遇激情》,有一些功底。我说来吧,写得好就用。后来发现他模仿王朔模仿得非常好。”郑晓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彼时,北京政治风波刚过不久,大街上人都很少,社会气氛非常沉闷。郑晓龙先给这个片子定了调:写喜剧,反映社会生活。
“那会儿不能拿工农兵、老干部调侃,我们就干脆拿自己开涮,调侃知识分子,我们最熟悉的是编辑部。”《编辑部的故事》的另一位策划兼编剧葛小刚笑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这些人都有在编辑部工作的经历。郑晓龙在上大学之前曾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当过记者,王朔曾在《解放军文艺》工作,魏人在《啄木鸟》,葛小刚在中国戏剧出版社,苏雷在《戏剧电影报》任编辑。朱晓平则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
“侃片子”的第一步是确定人物和相互关系。
最先定下的人物是冷幽默、“谁拿他开涮都不在乎,一不留神还就把你装进去”的男编辑李冬宝和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的女编辑戈玲。两人互相帮衬,关系有点儿暧昧,但又不停各自与人相亲。
“当时编辑部多是新老交替,经历过文革时期的老人都在,于是得有一个思想僵化的‘马列主义老太太’,还有一个自私、爱打小报告的刘书友。当时是商品经济时期吧,得有一个跑江湖的余德利。还有一个老干部,就是左右逢源、形象正面的张主编。”葛小刚说。
定下人物后,接着侃故事,寻找社会流行的、矛盾集中的话题。
先由各位编剧自报:“我有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大家一起补充、丰富,朱晓平作记录。这样一共侃出了将近40个故事来,后来精选出30集。
分工时,朱晓平认领了4集,王朔6集,苏雷6集,冯小刚6集,葛小刚2集,魏人1集,海马影视工作室的另外两位成员傅绪文和马未都,分别领走4集和1集。
“我们的剧本就是照你写的”
几个月后,剧本汇总到郑晓龙手上,风格各异,质量参差不齐。
“王朔的是最好的,朱晓平的有点陕西味。其他有的喜感强,有的喜感弱。有的格调高,幽默风趣;有的格调低点,玩笑有点低级。各有各的感觉,很不一样。”郑晓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不巧,正逢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搬家,其间剧本不慎遗失。王朔只好带着冯小刚,按照原来的印象重写了一遍。王朔写了13集,冯小刚9集。
后来冯小刚向郑晓龙提出,他的剧本同时署王朔的名,王朔的也署他的名。“我说没问题,大家都是集体创作嘛,跟王朔一说,他也说可以。”郑晓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所以,王朔与冯小刚所写的22集,最后都是合署的两人的名字。
此外,魏人写了《小保姆》(马晓晴饰),苏雷写了《胖子的烦恼》(梁冠华饰),葛小刚与王朔合写了《无中生有》(濮存昕饰)。其他人则未署 “编剧”的名,只署“策划”。
搞剧本创作的同时,找演员的工作也在进行。
在郑晓龙的授意下,冯小刚去找葛优谈。他和王朔在葛优家楼下等了一两个小时,葛优才回来。
“穿一件咖啡色的风衣,戴一顶帽子,人看上去很瘦,所以显得风衣特别的肥大,走起路来踢哩突噜。”这是冯小刚第一次见到葛优真人的印象。
冯小刚说明了来意之后,葛优表示,已经答应了另一部戏。冯小刚问是主角还是配角。葛优说,是配角。冯小刚说,我们的剧本就是照你写的。
得知经过后,郑晓龙跟冯小刚开玩笑说:他要不上咱们的戏,咱就封杀他。
其时吕丽萍刚拍完冯小刚和郑晓龙联合编剧的电影《遭遇激情》。她后来回忆:“完事儿他俩就说找到‘编辑部’的女主角了。我当时看完剧本后并没觉得自己特别像戈玲,但我觉得葛优特别合适李冬宝。”
剧本写就,演员到位,摄影棚也已搭好。万事俱备,但剧本送到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后,却未获审查通过。
老局长的“花招”
一天,广电局的一位负责人来约请曾任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时任广电局艺术顾问的张永经,一起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宣布下马的命令。
“我玩了个花招,对他说‘这几天我不舒服,等下周再说吧’。”张永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