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社会的飞速进步,对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需要进一步深化,强化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能力与建造能力,提升整体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水利工程的地基建造之中需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优化地基建造的科学合理性以及稳定性,为整体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基础的质量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地基;水利工程;处理技术;问题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处理技术丰富多样,并且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在地基的处理水平上,还是工艺的进步、设备的更新等方面,都对实地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水利建设时,需要对以往经验进行总结,对技术进行学习、积累和创新,从而在实际建设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措施,去应对相关的建设问题,达成保障水利基础稳定的目标,保障水利工程的良好应用效果。
1 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在水利工中,地基种类有很多种,其中,软土地基是经常遇见的。首先,软土地基具有流塑性,抗剪切能力较弱,如果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很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地基沉降量过大,严重影响水工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正常使用;其次,不同区域的软土的特性是不同的,由于外界因素的作用,会使地基沉降出现不均衡情况;再次,软土的渗透性较差,不易透水,导致地基中的水浸入构筑物,造成结构破坏;最后,软土的压缩性较强,导致在大负荷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大程度的沉降现象。因此,在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尤为重要,必须要根据施工实际状况、外界因素、施工结构、地质等条件,应用合理、规范的地基处理技术,不断提升地基处理能力,为以后的施工提供质量保障[1]。
2 水利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排水砂垫层技术
通常来讲,水利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没有较好的排水性,这使得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其它方法对软土地基开展排水工作,排水砂垫层便是一个有效的排水处理途径,该技术主要是把排水的砂垫层设置到软土地基下方,完成石头、粗砂的铺设后,软土地基能够大大提升排水性,伴随水利工程数量持续增加,会相应地增加软土地基自身承载的重量,到了特定程度后,便会使水分从软土地基中经过砂垫层有效排到外部,让软土地基密度、强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可将黏土层设置到砂垫层上部,这样一来,排完软土地基的水分以后,能够避免地下水反渗透情况的出现[2]。
2.2旋喷技术
处理软土地基时,旋喷技术是工作人员常用的处理技术之一,不过该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若软土土层存在较高有机成分含量,则该技术无法有效适用。旋喷技术的原理是在软土土层中插入注浆管,伴随注浆管的不断上升,通过高速旋喷向软土层中喷如混合加固物质,从而变成喷桩、喷柱等,改变软土地基内部原有的组成部分,以此实现软土地基稳定性与强度的提高[3]。
2.3加筋技术
当水利工程施工存在较大软土地基沉降量时,需要运用加筋技术来进行处理。其原因在于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土壤内的材料会由于摩擦而降低自身稳定性,若在土壤内适当添加钢筋抗拉材料,就能让软土地基所受压力大大减少,变成稳固而坚定的一个基础。运用该技术满足软土地基要求后,还能够进行排水的工作,和地基承載力保持高度统一,其人为操作可以让软土地基处理发挥更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地基具备的承受力。
2.4换填土技术
这一技术在水利地基工程的建设中较为常见,主要内容是根据建设地基强度的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和综合条件,进行换填土的操作,提高水利工程地基稳定性。这一技术主要是使用相关的机械,对不能满足地基建设需求的软土进行挖除,然后使用粗砂、鹅卵石等进行土层的填充,填入灰土等,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夯实工作,从而增加地基强度,促进地基性能满足水利建设需求。换填土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因此,在水利地基的建设中使用的频率较高,但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比如,如果施工范围过大,那么工作量就会大量增加,对于机械、人力等的资源消耗过大,施工成本过高,因此,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不高,不适用于大范围施工[4]。
2.5强夯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地基形式多为黄土与砂土混合的软土地基,因此,建设时必须提高地基的强度。强夯技术在此时可起到显著效用。该技术主要是使用夯锤对土层进行夯实,促进地基的密实程度提升,以达成良好的夯实效果,有效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保障地基的稳固程度。在夯实技术的具体运用时,要根据具体水利项目建设处地基的具体结构以及土壤的详细构成成分,来进行操作方案的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操作频率与质量,如成分主要为重砂和细砂土的软土地基,强夯时夯锤单次击打能力要保持约300kN,且需要连续进行夯实击打,并根据次数调整夯锤落地距离,实现最优的夯击效果。强夯技术通过物理性的击打操作,可以有效促进地基的稳定性,强化地基的密实程度,有效预防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地基下陷或者崩塌问题。
2.6硅化加固地基处理技术
随着水利工程规模的逐渐拓展,共享项目逐渐增加,大部分水利工程项目中会通过加强基础地基建设的方式,采用硅化法加固地基,增加工程的稳定性。此方式主要是利用注浆管将使用溶液向土壤中推进,反复施工,向软土地基中注入氯化钙溶液,利用此环节的化学反应促进各项指标达到标准要求。通过不断的推进、注入氯化钙溶液逐渐改善软土地基的柔软性,使其强度、硬度复合施工标准要求,不断拓展可加固的范围。利用此技术处理、加固地基时会大大增加能源的消耗量,因此在利用此技术时需要进行综合考量,充分结合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加固,保证地基处理技术复合使用价值,更具经济价值,夯实地基基础[5]。
3 水利工程地基施工注意事项
3.1 施工准备工作
水利项目地基处理过程中,主要开展两方面的处理工作,首先,在施工前要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以及维修,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以免因为设备问题,耽误施工的工期;其次,随着施工面积的不断增大,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分析是否需要增设排水系统以及是否需要降水施工等问题。具体应用的地基施工方法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规范的施工方式,最大程度地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防范工作。
3.2 施工工期以及施工环境
水利工程在处理地基时,为了节约施工时间,施工单位要注重施工环境,对施工现场的杂物进行清理,避免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并深入分析整体水利工程的施工周期,并且以此为标准,构建完善、科学的管理形式,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环境以及相关施工标准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6]。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是重要的基础性作业,也是整个水利工程的难点,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更加注重地基处理施工,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以及地质结构选择合理、规范的施工方法,并且严格按照具体的施工计划开展施工,不断提升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最大程度地消除施工以后的安全隐患,推动水利工程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明磊,王林,李晓村.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8(34):205.
[2]任思键,赵明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浅谈[J].时代农机,2018,45(10):220.
[3]刘凌汗.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8):178.
[4]传铭.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7):68-69,77.
[5]张广泽.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8):212.
[6]李万里.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71-72+84.
关键词:地基;水利工程;处理技术;问题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处理技术丰富多样,并且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在地基的处理水平上,还是工艺的进步、设备的更新等方面,都对实地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水利建设时,需要对以往经验进行总结,对技术进行学习、积累和创新,从而在实际建设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有效措施,去应对相关的建设问题,达成保障水利基础稳定的目标,保障水利工程的良好应用效果。
1 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在水利工中,地基种类有很多种,其中,软土地基是经常遇见的。首先,软土地基具有流塑性,抗剪切能力较弱,如果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很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地基沉降量过大,严重影响水工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和正常使用;其次,不同区域的软土的特性是不同的,由于外界因素的作用,会使地基沉降出现不均衡情况;再次,软土的渗透性较差,不易透水,导致地基中的水浸入构筑物,造成结构破坏;最后,软土的压缩性较强,导致在大负荷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大程度的沉降现象。因此,在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尤为重要,必须要根据施工实际状况、外界因素、施工结构、地质等条件,应用合理、规范的地基处理技术,不断提升地基处理能力,为以后的施工提供质量保障[1]。
2 水利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排水砂垫层技术
通常来讲,水利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没有较好的排水性,这使得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其它方法对软土地基开展排水工作,排水砂垫层便是一个有效的排水处理途径,该技术主要是把排水的砂垫层设置到软土地基下方,完成石头、粗砂的铺设后,软土地基能够大大提升排水性,伴随水利工程数量持续增加,会相应地增加软土地基自身承载的重量,到了特定程度后,便会使水分从软土地基中经过砂垫层有效排到外部,让软土地基密度、强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可将黏土层设置到砂垫层上部,这样一来,排完软土地基的水分以后,能够避免地下水反渗透情况的出现[2]。
2.2旋喷技术
处理软土地基时,旋喷技术是工作人员常用的处理技术之一,不过该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若软土土层存在较高有机成分含量,则该技术无法有效适用。旋喷技术的原理是在软土土层中插入注浆管,伴随注浆管的不断上升,通过高速旋喷向软土层中喷如混合加固物质,从而变成喷桩、喷柱等,改变软土地基内部原有的组成部分,以此实现软土地基稳定性与强度的提高[3]。
2.3加筋技术
当水利工程施工存在较大软土地基沉降量时,需要运用加筋技术来进行处理。其原因在于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土壤内的材料会由于摩擦而降低自身稳定性,若在土壤内适当添加钢筋抗拉材料,就能让软土地基所受压力大大减少,变成稳固而坚定的一个基础。运用该技术满足软土地基要求后,还能够进行排水的工作,和地基承載力保持高度统一,其人为操作可以让软土地基处理发挥更好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地基具备的承受力。
2.4换填土技术
这一技术在水利地基工程的建设中较为常见,主要内容是根据建设地基强度的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和综合条件,进行换填土的操作,提高水利工程地基稳定性。这一技术主要是使用相关的机械,对不能满足地基建设需求的软土进行挖除,然后使用粗砂、鹅卵石等进行土层的填充,填入灰土等,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夯实工作,从而增加地基强度,促进地基性能满足水利建设需求。换填土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因此,在水利地基的建设中使用的频率较高,但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比如,如果施工范围过大,那么工作量就会大量增加,对于机械、人力等的资源消耗过大,施工成本过高,因此,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不高,不适用于大范围施工[4]。
2.5强夯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地基形式多为黄土与砂土混合的软土地基,因此,建设时必须提高地基的强度。强夯技术在此时可起到显著效用。该技术主要是使用夯锤对土层进行夯实,促进地基的密实程度提升,以达成良好的夯实效果,有效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保障地基的稳固程度。在夯实技术的具体运用时,要根据具体水利项目建设处地基的具体结构以及土壤的详细构成成分,来进行操作方案的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操作频率与质量,如成分主要为重砂和细砂土的软土地基,强夯时夯锤单次击打能力要保持约300kN,且需要连续进行夯实击打,并根据次数调整夯锤落地距离,实现最优的夯击效果。强夯技术通过物理性的击打操作,可以有效促进地基的稳定性,强化地基的密实程度,有效预防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地基下陷或者崩塌问题。
2.6硅化加固地基处理技术
随着水利工程规模的逐渐拓展,共享项目逐渐增加,大部分水利工程项目中会通过加强基础地基建设的方式,采用硅化法加固地基,增加工程的稳定性。此方式主要是利用注浆管将使用溶液向土壤中推进,反复施工,向软土地基中注入氯化钙溶液,利用此环节的化学反应促进各项指标达到标准要求。通过不断的推进、注入氯化钙溶液逐渐改善软土地基的柔软性,使其强度、硬度复合施工标准要求,不断拓展可加固的范围。利用此技术处理、加固地基时会大大增加能源的消耗量,因此在利用此技术时需要进行综合考量,充分结合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加固,保证地基处理技术复合使用价值,更具经济价值,夯实地基基础[5]。
3 水利工程地基施工注意事项
3.1 施工准备工作
水利项目地基处理过程中,主要开展两方面的处理工作,首先,在施工前要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以及维修,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以免因为设备问题,耽误施工的工期;其次,随着施工面积的不断增大,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分析是否需要增设排水系统以及是否需要降水施工等问题。具体应用的地基施工方法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规范的施工方式,最大程度地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防范工作。
3.2 施工工期以及施工环境
水利工程在处理地基时,为了节约施工时间,施工单位要注重施工环境,对施工现场的杂物进行清理,避免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并深入分析整体水利工程的施工周期,并且以此为标准,构建完善、科学的管理形式,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环境以及相关施工标准采取合适的施工方法[6]。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是重要的基础性作业,也是整个水利工程的难点,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要更加注重地基处理施工,结合施工现场的环境以及地质结构选择合理、规范的施工方法,并且严格按照具体的施工计划开展施工,不断提升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最大程度地消除施工以后的安全隐患,推动水利工程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明磊,王林,李晓村.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8(34):205.
[2]任思键,赵明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浅谈[J].时代农机,2018,45(10):220.
[3]刘凌汗.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探讨[J].南方农机,2018,49(18):178.
[4]传铭.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7):68-69,77.
[5]张广泽.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8):212.
[6]李万里.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71-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