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级起步作文”的传统提法,现在看来实为不妥。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观察、思维、表达能力,抓作文的起步训练,虽然这种训练只是作文的基础训练,亦即听、说、写的训练,但它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方面,我就一年级的教学实践,谈点作法和感受:
一、严格要求,规范语言
一年级新生刚步入学校,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尤其对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很注视,对老师的一言一行都默记于心。因此,教师的表率作用显得格外重要。如教师不自觉地讲一些不完整的话、有错误的话,或方言土语,势必对学生的说话训练产生坏影响。所以,教师不管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平常与学生交谈中,都要力求讲“普通话”,做到完整、规范。同时,一旦发现学生讲半截话,或颠三倒四的话,或粗话、方言,都要及时引导、纠正,教会他们说“普通话”。过去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只顾其答案是否正确,至于学生的口语对与错,听之任之,并不介意,似乎纠正语病只是课堂教学时才进行,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殊不知,学生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规范语言的环境。
二、训练听记,培养语感
字词是表达的“砖瓦”。根据低年级儿童听觉灵敏、记忆力强的生理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规范的词句训练。如我在汉语拼音教学阶段,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每一幅彩图,配上句子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听记。如教单韵母“O”:彩图上画着一只公鸡在打鸣,就配上句子“一只大公鸡昂着头喔喔啼”;教学“ü”,就配上句子“一条大鲤鱼一边游一边吐泡泡",让学生听记。又如教学“看图读拼音识字”第3课“日、月、水、火”,教“日”字时,我先运用投影片,让学生观察“红日”升起的情景,现时出现“hóngrìyuán yuán”这个纯拼音短句。“ri”这个音节用彩色粉笔标出,接着板示汉字“日”来识记(教学其他三个字也可使用同一方法),利用四个纯拼音短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又巩固了汉语拼音;既培养了语感,又极早地接触了书面语言。
三、注重观察,说写同步
学生的作文,是周围事物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实践告诉我们:低年级儿童平时观察事物往往是囫囵吞枣,浮光掠影,若马上要他说清所看到的事物有什么特点是,就会感到不知从何说起或不知说什么好,观察不细致,抓不住特点----这便是症结所在。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着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能力。义务教材第一册配有大量插图,有的本身就是“看图学文”,画面生动形象,趣味性强。我凭借教材这些“快乐”因素,精心设计,教给观察方法,让学生看清画面上的具体内容,启迪思维,训练说话。对于单幅图,学生能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就可以了;而多幅图,先要求学生说出每幅图的图意,并加以比较、思考,再引导他们根据各幅图之间的内在联系,说几句连贯的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归宿。为了提高学生的说话和写话的兴趣,我经常采用“看看(做做)——说说—写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要求学生能够用字组词、以词造句,用文字记下自己的话(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这就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持续性和阶段性,这就要求我们应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点,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加深说写的教学内容。从这个教学原理出发,我认真地钻研教材,把每一次、每一单元的训练看成是小学阶段整个说话、写话、作文的训练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明确整个小学阶段表达能力的序列。比如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一年级上学期主要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以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的目标,我分了八个单元进行训练:1、学习看图的方法;2、练习说完整的一句话;3、练习说比较复杂的一句话;4、练习说几句连贯话;5、练习按一定的顺序说几句话;6、练习比较具体的说几句话;7、练习围绕主要意思说几句话;8、练习连贯、具体地说几句话。每个单元有一个中心,解决一个问题。各个单元的要求不同,体现的坡度不同。
同时,我的说写训练并不囿于教科书的范围,而又从学生的课外生活、活动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去捕捉说写训练的内容,如买东西、打电话、请假、问路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相机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除此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练说练写。这样,课内训练、课外活动运用,双轨运行,内外结合,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这样,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424200湖南省宜章县城关三完小)
一、严格要求,规范语言
一年级新生刚步入学校,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尤其对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很注视,对老师的一言一行都默记于心。因此,教师的表率作用显得格外重要。如教师不自觉地讲一些不完整的话、有错误的话,或方言土语,势必对学生的说话训练产生坏影响。所以,教师不管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平常与学生交谈中,都要力求讲“普通话”,做到完整、规范。同时,一旦发现学生讲半截话,或颠三倒四的话,或粗话、方言,都要及时引导、纠正,教会他们说“普通话”。过去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只顾其答案是否正确,至于学生的口语对与错,听之任之,并不介意,似乎纠正语病只是课堂教学时才进行,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殊不知,学生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是紧密相关的,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规范语言的环境。
二、训练听记,培养语感
字词是表达的“砖瓦”。根据低年级儿童听觉灵敏、记忆力强的生理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规范的词句训练。如我在汉语拼音教学阶段,充分利用教科书上的每一幅彩图,配上句子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听记。如教单韵母“O”:彩图上画着一只公鸡在打鸣,就配上句子“一只大公鸡昂着头喔喔啼”;教学“ü”,就配上句子“一条大鲤鱼一边游一边吐泡泡",让学生听记。又如教学“看图读拼音识字”第3课“日、月、水、火”,教“日”字时,我先运用投影片,让学生观察“红日”升起的情景,现时出现“hóngrìyuán yuán”这个纯拼音短句。“ri”这个音节用彩色粉笔标出,接着板示汉字“日”来识记(教学其他三个字也可使用同一方法),利用四个纯拼音短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又巩固了汉语拼音;既培养了语感,又极早地接触了书面语言。
三、注重观察,说写同步
学生的作文,是周围事物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实践告诉我们:低年级儿童平时观察事物往往是囫囵吞枣,浮光掠影,若马上要他说清所看到的事物有什么特点是,就会感到不知从何说起或不知说什么好,观察不细致,抓不住特点----这便是症结所在。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着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能力。义务教材第一册配有大量插图,有的本身就是“看图学文”,画面生动形象,趣味性强。我凭借教材这些“快乐”因素,精心设计,教给观察方法,让学生看清画面上的具体内容,启迪思维,训练说话。对于单幅图,学生能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就可以了;而多幅图,先要求学生说出每幅图的图意,并加以比较、思考,再引导他们根据各幅图之间的内在联系,说几句连贯的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归宿。为了提高学生的说话和写话的兴趣,我经常采用“看看(做做)——说说—写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要求学生能够用字组词、以词造句,用文字记下自己的话(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这就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持续性和阶段性,这就要求我们应根据他们不同年龄的特点,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加深说写的教学内容。从这个教学原理出发,我认真地钻研教材,把每一次、每一单元的训练看成是小学阶段整个说话、写话、作文的训练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明确整个小学阶段表达能力的序列。比如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一年级上学期主要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以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的目标,我分了八个单元进行训练:1、学习看图的方法;2、练习说完整的一句话;3、练习说比较复杂的一句话;4、练习说几句连贯话;5、练习按一定的顺序说几句话;6、练习比较具体的说几句话;7、练习围绕主要意思说几句话;8、练习连贯、具体地说几句话。每个单元有一个中心,解决一个问题。各个单元的要求不同,体现的坡度不同。
同时,我的说写训练并不囿于教科书的范围,而又从学生的课外生活、活动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去捕捉说写训练的内容,如买东西、打电话、请假、问路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相机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除此之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练说练写。这样,课内训练、课外活动运用,双轨运行,内外结合,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这样,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424200湖南省宜章县城关三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