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复习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是每个初三教师年年研究课题,针对如何复习中考,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想法,本人已教多年初三,也有自己的看法,现把感受跟大家一起去分享。
  
  一、重视做题训练
  
  做题训练是考查知识是否掌握的重要环节。有两种情况不可取,一种是“题海战术”,盲目重复做题,浪费时间和精力,效果不理想;另一种情况是,训练题量不足,没有量,也就谈不上质。做题量要适中,并且要具有针对性。做题的目的是帮助理解知识,因此,一定要精选题目。每节课要复习哪些知识,学生对哪些知识掌握得还不牢靠,要心中有数。作业要有的放矢,尽量少而精,切忌题海战术。做一道落实一道,才能举一反三。习题过多,难免疲于应付,没有思考的余地。本人要求每个学生建立一个物理纠错档案,将平时考试和练习中的错误记录在案,并总结归纳产生错误的原因,查找相关的知识漏洞,及时补缺。必须做到犯过的错误不可重复再犯,要求学生平时一定要翻看。
  
  二、重视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
  
  1、强化对学生审题、答题指导,审题的准确性、层次性和答题的针对性、逻辑性、严密性、科学性至关重要,在复习教学中要注意这方面的研究和训练,力求严谨规范。
  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审明题意,认真阅读题目,找到关键词,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其次,要运用知识迁移,寻找与教材中有关的知识点,并有机地联系起来。例如考斜拉桥要让学生用杠杆知识来解答。中考命题强调开放性原则,可以多角度、多元化、创新地回答问题,更需要学生答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这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另外,进行开放性试题训练要注意多样化,不仅要求加强对传统题的解题技巧的训练,同时要求对新出现的诸如图表、漫画等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必要的训练。
  2、临考前必要的心理调适和指导。有稳定的临场心理才有稳定的临场发挥,所以,考前要多鼓励学生,多肯定学生一些开放性的想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重视学科“热点”和“盲点”
  
  中考年年变,但万变不离其“重”,物理学中的一些主干知识仍然是每年中考热点。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将以知识点为着眼点,围绕考点,突出重点,譬如:重要知识点中“力和运动”、“压强和浮力”、“电功”、“电功率”、“能量”、“内能”等;重点实验中的“密度的测定”、“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以及“伏安法测电阻、电功率”的实验和部分重点演示实验等等,展开专题训练。在围绕主干知识为核心展开第二轮复习的同时,重视中考热点问题的搜集与训练。现在中考的另一导向是重视物理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热点主要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关注最新科技发展(例如磁悬浮列车);②关注时事新闻;③关注估测能力(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④关注问题情景(例如试卷上给幅图片,让你针对图中所画内容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又如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和铅球,用脚轻轻一踢,足球会运动起来,而使铅球运动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针对以上情景,请你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⑤关注探究过程(例如一般情况下光传播的路径是看不到的,你在实验中显示光路的方法是什么?);⑥关注探究过程的思考(例如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对着两张纸片中间吹气,是为了什么?你是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纸片间压强大小变化的);⑦关注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例如控制变量法、推理法等);⑧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善于利用因特网采集热点信息,为教学服务,为中考复习服务,同时,还应当关注新闻热点,注意捕捉新闻事件中所包含或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并善于与复习课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物理知识,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和调整学生心态
  
  初三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易出现“复习疲劳综合症”。在复习课上要积极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当然,复习课的适度紧张是完全必要的,但物极必反,复习课的密度过大,造成学生的过度疲劳则不会有好的效果。在最后冲刺阶段要注意把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好,把握节奏,愉快复习,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努力做好针对性的疏导工作,力争使学生能以较好的竞技状态进入考场,发挥出他们的最佳学习和复习水平,还应突出对学生良好解题习惯训练。
  
  五、重视中考考纲和中考考试说明的研究
  
  认真研读去年的中考考纲及《考试说明》,对中考的考试范围、对考生的能力、目标要求,题型和考点做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与中考大纲及《考试说明》进行比较,把握新增考点和已删除的考点,以及哪些考点在提法上作何调整,能力要求,考核要求有何改变,命题有何新的亮点和方向等等。
  最后,我们除了利用上面的方法外,还需要苦干和实干的精神,相信一定会取得好成果。
  (作者单位:239421安徽省明光市三界中学)
其他文献
教育教学实验是客观的、科学的。学而不研则浅,教而不研则空。外出学习者,学而不研;课堂教学者,教而不研。久而久之,学者无为,教者平庸。究其原因,他们心中缺少三个“善于”。在学与教中,只有做到善于开拓创新,善于开发应用新课程,善于表述科研成果,才能真正地做好实验。  一、善于开拓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为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规律变得容易理解了,一些原本由于时间、空间限制而无法在课堂上呈现的事物、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得到展示,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本文主要就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作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多媒体辅助自然科学教学的类型    1.多媒体模拟实验  (1)模拟需让学生反复观察的实验  学习物理离不开实验。许多实验,学生不但要亲自去
期刊
初中物理是中学生在物理学习领域中的启蒙阶段,在此期间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尤为重要。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如果能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身临其境,用五官、皮肤、双手等各种感官同时发挥作用,就会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很多的兴奋点,进而激发学习情绪,加强对物理现象的综合认识,形成正确、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研究的现象与规律就存在于自己身边的客观世界中。本文阐述的是在
期刊
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不仅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还可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初中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它们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师做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心人,对它们合理地加以应用,一定会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看  所谓“看”,即“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
期刊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产生为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全新的理念,为开辟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新局面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就语文课堂中寓乐于教,促进师生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学生在情感体验、文化熏陶中提高语文素质方面谈谈笔者肤浅的看法:    一、寓乐于教是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以乐为主线,寓乐于教,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从学生的动情点入手,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因素,把教者、作品、学者三者有机联系
期刊
一、寓情于教,以身作则,以情感人,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以身作战,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同时,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让学生亲近老师,尊敬老师,从而喜爱上老师所教的学科。如:做游戏时对输者进行一点象征性的惩罚,但往往有的学生输了又不认罚,找理由推托,影响了游戏效果。教师应正确引导,以身作战,作学生的楷模。有一次,我参加学生的游戏活动时
期刊
【摘要】现代教学论认为,在实施主体教学中,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但是现代教育的观念,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美术课对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所以美术教师要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美术的主人。  【关键词】美术课 学生 主体地位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就是人的主体性特征的
期刊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近年来,我常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地安排、设计一些具有对比性的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对比性实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    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设计对比性实验,边引导边实验边分析,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例如:大气压强,对初中学生来说是
期刊
一、对教材的理解    新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险较原教材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前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如:“引言”中的演示实验1,趣味性很强。在演示这个实验时,为使实验效果好,烧瓶离开火焰后要迅速
期刊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