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奋斗精神既根植于積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筑基于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历程和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在新时代弘扬奋斗精神,是“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的现实需要。我们要切实把奋斗精神贯穿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全过程,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关键词】奋斗观 价值观 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强调了接续奋斗、持久奋斗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千辛万苦,却没有被任何困难击败。正是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才造就了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新时代奋斗精神建立在人们科学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从本质上看,奋斗精神是贯穿于国家与民族、社会与个人以及全党上下的独特标识,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目标的精神动力和实践要求。我们要不断涵养奋斗精神、锤炼过硬本领,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奋斗史,没有个体意义上的人和作为群体意义上的人的接续奋斗,人类是难以从原始自然条件中超拔出来并进入文明社会的,更谈不上发展成果的共享与美好生活的建构。新时代奋斗精神根植于积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诞生与发展始终伴随着艰苦卓绝的奋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等一系列古代哲学思想,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和优良品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可以说,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就是中华民族在不同社会形态中奋进的历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奋斗理念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了传统的自然观。传统自然观与宇宙图景密切联系,从对原始图腾的崇拜,到“人定胜天”,再到“天人合一”,中华民族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逐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二是构建了传统政治观。对于民族发展与国家命运,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往往能够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自觉肩负起救国救民于危难的历史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遂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在这一层面,中国人民的奋斗就不局限于个体的政治实践,而是集体的聚合,其不仅关乎国家、民族、个人,也关乎文化概念、政治概念和族群概念,从中可见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特殊内涵和历史意义。
新时代奋斗精神与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历程息息相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革命史,既是苦难史,也是奋斗史,贯穿其中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伟大实践。在革命文化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奋斗精神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不懈奋斗成为普遍共识。人们认识到,从来没有救世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依靠自身奋斗,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新时代奋斗精神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新时代不仅更加强烈地呼唤奋斗精神,更加需要奋斗实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程涵养了人们的奋斗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彰显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新时代奋斗精神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们对以往奋斗实践的重要经验总结,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密切相关。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出现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指出:“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斗精神代表了时代前进的趋向,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因此,从根本上看,新时代奋斗精神与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意识的发展以及社会目标的实现密不可分。培养新时代奋斗精神,能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带动全社会形成团结奋进的美好局面。
在近一百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与责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皆需要实现多点突破。因此,我们更要切实把奋斗精神贯穿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全过程。这既是“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的现实需要,也是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生动局面的必然选择。
奋斗不仅是指精神动力,也包括具体的实践过程和活动。是否能够锲而不舍地奋斗,关乎党和国家的命运,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奋斗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进行了阐释论述,不断强调要保持奋斗的精神品质。他指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奋斗精神的多层次、多维度阐释,奋斗与人生的逻辑联系日益清晰,奋斗精神逐渐成为全党全国上下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越能彰显出奋斗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们既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我们不仅要知道什么是奋斗,更要明白为何奋斗、奋斗的方向在哪里。值得注意的是,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不良思潮在社会中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一部分人社会责任感缺失、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懈怠。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奋斗精神,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增长才干,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同时,也要积极创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发展条件,促进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使其更好地理解奋斗的深刻内涵,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作者为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陕西省2018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提升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质量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FKT14)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奋斗观 价值观 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强调了接续奋斗、持久奋斗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千辛万苦,却没有被任何困难击败。正是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才造就了民族精神、意志、力量的一次次升华。新时代奋斗精神建立在人们科学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从本质上看,奋斗精神是贯穿于国家与民族、社会与个人以及全党上下的独特标识,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目标的精神动力和实践要求。我们要不断涵养奋斗精神、锤炼过硬本领,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
新时代奋斗精神根植于积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奋斗史,没有个体意义上的人和作为群体意义上的人的接续奋斗,人类是难以从原始自然条件中超拔出来并进入文明社会的,更谈不上发展成果的共享与美好生活的建构。新时代奋斗精神根植于积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诞生与发展始终伴随着艰苦卓绝的奋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等一系列古代哲学思想,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和优良品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可以说,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就是中华民族在不同社会形态中奋进的历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奋斗理念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了传统的自然观。传统自然观与宇宙图景密切联系,从对原始图腾的崇拜,到“人定胜天”,再到“天人合一”,中华民族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逐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二是构建了传统政治观。对于民族发展与国家命运,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往往能够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自觉肩负起救国救民于危难的历史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遂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在这一层面,中国人民的奋斗就不局限于个体的政治实践,而是集体的聚合,其不仅关乎国家、民族、个人,也关乎文化概念、政治概念和族群概念,从中可见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特殊内涵和历史意义。
新时代奋斗精神筑基于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历程和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
新时代奋斗精神与艰苦卓绝的革命奋斗历程息息相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革命史,既是苦难史,也是奋斗史,贯穿其中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伟大实践。在革命文化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奋斗精神的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不懈奋斗成为普遍共识。人们认识到,从来没有救世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依靠自身奋斗,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新时代奋斗精神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新时代不仅更加强烈地呼唤奋斗精神,更加需要奋斗实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程涵养了人们的奋斗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彰显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奋斗精神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新时代奋斗精神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们对以往奋斗实践的重要经验总结,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密切相关。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出现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指出:“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奋斗精神代表了时代前进的趋向,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因此,从根本上看,新时代奋斗精神与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意识的发展以及社会目标的实现密不可分。培养新时代奋斗精神,能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带动全社会形成团结奋进的美好局面。
切实把奋斗精神贯穿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全过程
在近一百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与责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结构与经济发展皆需要实现多点突破。因此,我们更要切实把奋斗精神贯穿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全过程。这既是“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的现实需要,也是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生动局面的必然选择。
奋斗不仅是指精神动力,也包括具体的实践过程和活动。是否能够锲而不舍地奋斗,关乎党和国家的命运,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奋斗精神的内涵与价值进行了阐释论述,不断强调要保持奋斗的精神品质。他指出:“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奋斗精神的多层次、多维度阐释,奋斗与人生的逻辑联系日益清晰,奋斗精神逐渐成为全党全国上下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越能彰显出奋斗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们既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我们不仅要知道什么是奋斗,更要明白为何奋斗、奋斗的方向在哪里。值得注意的是,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不良思潮在社会中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一部分人社会责任感缺失、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懈怠。因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倡导奋斗精神,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增长才干,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同时,也要积极创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发展条件,促进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使其更好地理解奋斗的深刻内涵,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作者为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陕西省2018年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提升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质量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FKT1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