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锡人认为自己没有爱心,需要一颗心脏,于是踏上了一段旅程,《绿野仙踪》里的锡人是黄勖夫展览名称的来源,他说锡人的心脏寄托了他对“后网络”时代的感悟,“生活在当今这个科技迸发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一直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机器人,但当生活渐渐离我而去才发现,还是有血有肉好”这是黄勖夫自己在微博上为展览写的一段话,似乎那个寻找心脏的锡人也代表了他自己。
初听黄勖夫的名字有几分陌生,这个文艺感十足的名字也时常让人琢磨不出他的实际年龄,1994年出生的黄勖夫算是中国最年轻的艺术品收藏家之一,也是纽约新美术馆董事会最年轻成员,在Ins上黄勖夫也是当之无愧的社交达人,也正因为如此他吸引着跟他一样的年轻人开始爱上艺术和收藏,这颗刚刚崭露头角的新星,正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方式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16岁的黄勖夫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收藏了自己的第一件藏品,一幅海伦·弗兰肯特尔的石印画,“我在英国读高中的时候,需要学习艺术课程,并不是简单地画画,还要阐明灵感的来源,所以要到美术馆获取这方面的信息从而养成了周末去看展览的习惯。有一次我在找资料的时候,看到网上在销售海伦·弗兰肯特尔的石印画。我觉得特别美,而且也不像油画那么贵。我和父母说,可不可以把这个作为我的生日礼物。于是,我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件收藏。”
对于年龄来说,黄勖夫从来不觉得这是自己的优势,他说“如果一个年轻面孔去一个画廊或者艺博会是不会有人搭理的。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做生意的人肯定想把时间花在有钱能成为客户的人身上的。”但是时代赋予了这群出生在90年代的年轻人一种不同于前辈们的勇敢气质,黄勖夫说他的优势是在收藏上很勇敢、有自己的想法,“可能中国除了我没有人在系统地收藏后网络艺术,而我认为这是一个代表了未来的艺术创作方式。换句话说,年龄小的优势是可以和年轻艺术家一起成长,我们不是在拼财力去买天价的作品而是去买代表未来的作品。”
而未来究竟是何种模样的?我想,未来就存在于无数个这样青年人的手中。
Q = 《北京青年》周刊A =策展人黄勖夫
Q:为什么会给展览起《锡人的心脏》这个名字?
A:“锡人的心脏”指的就是《绿野仙踪》里面一直在寻求一颗心的铁皮人,他寄托了我对“后网络”时代艺术的一个感悟。我觉得我们现在生活在被网络、科技环绕的一个世界,渐渐地大家都成了‘锡人’因为感官都在被销蚀。这次参展的艺术家的创作就是在创作中使用了网络与科技的因素,并与之进行着对话,讨论着科技的好与坏。而我觉得艺术的作用就是让人们能重新找回灵魂深处一些感性的东西,所以就叫“锡人的心脏”。
Q:在筹办这次展览的过程中有遇到一些困难,或者让你比较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A:我觉得策展中比较有挑战的是Amalia Ulman的房间。我们想了很多呈现的方式让观众能最好地理解她的作品同时又能在房间停留和互动。之前展出她作品的美术馆就算Tate也只是把作品挂在墙上,但是我们为作品打造了一个迷宫式的展览方式。观众可以在Ulman创造的完美虚拟网络世界中穿梭,同时我们还加入了镜子的元素,所以观众也可以自己自拍(自拍是Ulman作品中最重要的语言)。
Q:现在科技越来越改变我们的生活,这次《锡人的心脏》展览也体现了这种艺术和科技的交融,你是怎么看待这两者的关系的?
A:我觉得艺术和科技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科技已经成为我们看世界获取信息的方式了。科技在艺术创作中的介入方式多种多样从最简单的艺术家创作在网上搜索素材到记录他们的创作,到通过艺术实现超前的观赏方式比如VR和AR。但是我觉得艺术和科技的交流不应只做表面功夫,好的艺术永远是在提出问题和引人思考的。
Q:这次展览中的这么多件艺术品,哪件是你最喜欢的,或者说你印象最深刻的?
A:在这次展览中有一张奥斯汀·李(Austin Lee)为我画的肖像,是我拜访他工作室的时候,他用喷绘创作的。虽然不大,但这张画可以作为本次展览的核心。我觉得我成为了锡人,一直手机不离身,因为技术增强了我了解世界、吸收信息的方式。科技本身是好的,它使得高速分享成为可能,也可以促进平等与合作——每个人都有获取信息的机会,每个人的声音都可能被听到。但与此同时,科技占据了我们太多生命,以至于我们愈发忽视真实的生活、直觉,和真挚的感情。
Q:你是木木美术馆的联合创始人,最开始是怎么想到要和他们俩合作的?林瀚和晚晚是80后,你是90后,你是怎么看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入收藏的领域的?
A:我和林瀚、晚晚是非常好的朋友,从他们那里我也学到了很多收藏经验。他们回北京后创办了木木美术馆,我觉得他们做的这件事特别有意义就加入了他们,因为公共美术馆对大众艺术鉴赏能力的帮助和教育是画廊达不到的 。我们的收藏类型并不太一样。这样一来,木木美术馆所覆盖的作品类型就更加多元更全球化,这也是我们想做的。
我觉得更多年轻人进入收藏是一个国家艺术鉴赏能力提升的现象。青年人是最具传播力而且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代人,所以更多年轻人能来到木木美术馆是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好很重要的。
Q:一般你会选择收藏什么样的艺术品?你的藏品组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别欣赏的艺术家吗?
A:一开始的时候,我比较喜欢那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因为去美术馆的时候看到的也大多是他们的作品。慢慢看多了之后,尤其是我现在生活在纽约,平时接触到很多年轻艺术家,下东区的画廊中展出的具有实验性的艺术作品引起了我的兴趣,所以现在我更注重那些后网络时代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跟科技、网络有关。我也是在后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所以感觉特别有共鸣。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收藏那些能够与自己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此外,每个年代的艺术都会有一个最重要的元素。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宗教就是最重要的元素。而现在这个时代的一切几乎都是围绕着科技和网络展开的,所以这也是我在艺术作品中特别看好的一个特点。我喜欢的艺术家包括Amalia Ulman、Sean Raspet等。
Q:目前为止你收藏的最贵的藏品是什么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A:我没有什么特别贵的收藏,但是有很多收藏的年轻艺术家很快价格翻几倍的艺术品。
Q:你觉得收藏家在艺术界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A:一些非常棒的收藏家往往会收藏与他们同时代艺术家的作品,比如布罗德夫妇的藏品,当年创作这些艺术作品的人们后来都成为了艺术大师。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他们那样的收藏家,关注最新最年轻的艺术家,为他们创造话语权,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和他们一起成长。
初听黄勖夫的名字有几分陌生,这个文艺感十足的名字也时常让人琢磨不出他的实际年龄,1994年出生的黄勖夫算是中国最年轻的艺术品收藏家之一,也是纽约新美术馆董事会最年轻成员,在Ins上黄勖夫也是当之无愧的社交达人,也正因为如此他吸引着跟他一样的年轻人开始爱上艺术和收藏,这颗刚刚崭露头角的新星,正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方式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16岁的黄勖夫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收藏了自己的第一件藏品,一幅海伦·弗兰肯特尔的石印画,“我在英国读高中的时候,需要学习艺术课程,并不是简单地画画,还要阐明灵感的来源,所以要到美术馆获取这方面的信息从而养成了周末去看展览的习惯。有一次我在找资料的时候,看到网上在销售海伦·弗兰肯特尔的石印画。我觉得特别美,而且也不像油画那么贵。我和父母说,可不可以把这个作为我的生日礼物。于是,我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件收藏。”
对于年龄来说,黄勖夫从来不觉得这是自己的优势,他说“如果一个年轻面孔去一个画廊或者艺博会是不会有人搭理的。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做生意的人肯定想把时间花在有钱能成为客户的人身上的。”但是时代赋予了这群出生在90年代的年轻人一种不同于前辈们的勇敢气质,黄勖夫说他的优势是在收藏上很勇敢、有自己的想法,“可能中国除了我没有人在系统地收藏后网络艺术,而我认为这是一个代表了未来的艺术创作方式。换句话说,年龄小的优势是可以和年轻艺术家一起成长,我们不是在拼财力去买天价的作品而是去买代表未来的作品。”
而未来究竟是何种模样的?我想,未来就存在于无数个这样青年人的手中。
Q = 《北京青年》周刊A =策展人黄勖夫
Q:为什么会给展览起《锡人的心脏》这个名字?
A:“锡人的心脏”指的就是《绿野仙踪》里面一直在寻求一颗心的铁皮人,他寄托了我对“后网络”时代艺术的一个感悟。我觉得我们现在生活在被网络、科技环绕的一个世界,渐渐地大家都成了‘锡人’因为感官都在被销蚀。这次参展的艺术家的创作就是在创作中使用了网络与科技的因素,并与之进行着对话,讨论着科技的好与坏。而我觉得艺术的作用就是让人们能重新找回灵魂深处一些感性的东西,所以就叫“锡人的心脏”。
Q:在筹办这次展览的过程中有遇到一些困难,或者让你比较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A:我觉得策展中比较有挑战的是Amalia Ulman的房间。我们想了很多呈现的方式让观众能最好地理解她的作品同时又能在房间停留和互动。之前展出她作品的美术馆就算Tate也只是把作品挂在墙上,但是我们为作品打造了一个迷宫式的展览方式。观众可以在Ulman创造的完美虚拟网络世界中穿梭,同时我们还加入了镜子的元素,所以观众也可以自己自拍(自拍是Ulman作品中最重要的语言)。
Q:现在科技越来越改变我们的生活,这次《锡人的心脏》展览也体现了这种艺术和科技的交融,你是怎么看待这两者的关系的?
A:我觉得艺术和科技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科技已经成为我们看世界获取信息的方式了。科技在艺术创作中的介入方式多种多样从最简单的艺术家创作在网上搜索素材到记录他们的创作,到通过艺术实现超前的观赏方式比如VR和AR。但是我觉得艺术和科技的交流不应只做表面功夫,好的艺术永远是在提出问题和引人思考的。
Q:这次展览中的这么多件艺术品,哪件是你最喜欢的,或者说你印象最深刻的?
A:在这次展览中有一张奥斯汀·李(Austin Lee)为我画的肖像,是我拜访他工作室的时候,他用喷绘创作的。虽然不大,但这张画可以作为本次展览的核心。我觉得我成为了锡人,一直手机不离身,因为技术增强了我了解世界、吸收信息的方式。科技本身是好的,它使得高速分享成为可能,也可以促进平等与合作——每个人都有获取信息的机会,每个人的声音都可能被听到。但与此同时,科技占据了我们太多生命,以至于我们愈发忽视真实的生活、直觉,和真挚的感情。
Q:你是木木美术馆的联合创始人,最开始是怎么想到要和他们俩合作的?林瀚和晚晚是80后,你是90后,你是怎么看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入收藏的领域的?
A:我和林瀚、晚晚是非常好的朋友,从他们那里我也学到了很多收藏经验。他们回北京后创办了木木美术馆,我觉得他们做的这件事特别有意义就加入了他们,因为公共美术馆对大众艺术鉴赏能力的帮助和教育是画廊达不到的 。我们的收藏类型并不太一样。这样一来,木木美术馆所覆盖的作品类型就更加多元更全球化,这也是我们想做的。
我觉得更多年轻人进入收藏是一个国家艺术鉴赏能力提升的现象。青年人是最具传播力而且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代人,所以更多年轻人能来到木木美术馆是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好很重要的。
Q:一般你会选择收藏什么样的艺术品?你的藏品组成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别欣赏的艺术家吗?
A:一开始的时候,我比较喜欢那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因为去美术馆的时候看到的也大多是他们的作品。慢慢看多了之后,尤其是我现在生活在纽约,平时接触到很多年轻艺术家,下东区的画廊中展出的具有实验性的艺术作品引起了我的兴趣,所以现在我更注重那些后网络时代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跟科技、网络有关。我也是在后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所以感觉特别有共鸣。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收藏那些能够与自己产生共鸣的艺术作品。此外,每个年代的艺术都会有一个最重要的元素。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宗教就是最重要的元素。而现在这个时代的一切几乎都是围绕着科技和网络展开的,所以这也是我在艺术作品中特别看好的一个特点。我喜欢的艺术家包括Amalia Ulman、Sean Raspet等。
Q:目前为止你收藏的最贵的藏品是什么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A:我没有什么特别贵的收藏,但是有很多收藏的年轻艺术家很快价格翻几倍的艺术品。
Q:你觉得收藏家在艺术界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A:一些非常棒的收藏家往往会收藏与他们同时代艺术家的作品,比如布罗德夫妇的藏品,当年创作这些艺术作品的人们后来都成为了艺术大师。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他们那样的收藏家,关注最新最年轻的艺术家,为他们创造话语权,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和他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