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摩登的话说,这是一个个性化的自由时代。说起隐私,有的人宣称光天化日没有什么不可以谈,太阳底下无新事。有的人则认为处处都是自己的隐私,既然强调个性,那么自我保护也是个性的一种。其实,无论你如何界定隐私、有多少隐私,在一些有心人眼里,你仍然是赤裸裸的,毫无隐私。
女性隐私大调查
记者对50位成都女性进行了调查,想知道在女人眼中,哪些算隐私。调查结果颇有趣:隐私对女人来说是个很弹性的概念。比如感情类的隐私,她们自己觉得私人得不行,但是却会忍不住告诉所谓的闺蜜,然后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的效果。而有些隐私如有几套房,拿多少工资,她们时而不希望被人知晓,时而又希望能炫耀出来,让身边人都羡慕得底儿掉——可见算不算隐私主要取决于数目字的大小。
不过,不管女人觉得哪些是隐私,哪些不是。在如今这个获取信息渠道多如繁星的年代,都有终究被人知道的一天。
Geek解密:
这一类的隐私问题根本不需要找GEEK,首先女性的特质决定了她不可能保守住感情上的秘密,只要你有闺蜜、好友、朋友圈,你的这些感情上的隐私分分钟会被暴露。甚至即使别人不问,你也会大肆倾吐,因为交换隐私是维持友谊的有效手段嘛。感情类隐私无法被归类到绝对隐私里,再重口的隐私都一定会有一小部分人知道,需要防范的是隐私被一传十十传百。
也许你觉得自己已经防范得很好了,但是别忘了网络时代盛名已久的人肉搜索。只要你使用社交网络,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有一星半点儿的情绪不对头,都会被有心人士给揪出来。对感情类隐私,你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让别人对其失去新鲜感,然后自己还要看得很淡才行。
Geek解密:
家庭类隐私中涉及到亲情关系时,破解方式如上述感情类隐私一般无二。但是一些具体的隐私,比如家有几套房产,就需要具体的手段。
要查询他人名下房产信息,有2种方法:按姓名查询的话,需要提供对方身份证原件、公证委托书等。如遇对方有曾用名,在查询的过程中还需要出具户口本方可查询。故若非对方同意,并不能轻易就查到他人名下房产:按地址查询的话,只要查询方的证件和填写一份《出具产权情况证明登记表》就可以查到房产所有人。虽然比较容易,但是如果用这种方式查询他人名下房产,查询面太广,除非很清楚“底细”,也很难查到他人名下所有房产情况。所以,按照正规渠道,要想查询到他人名下房产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有时候第三方渠道也能查询大批房产物业的相关信息,某些贷款、产权、担保类公司就会为顾客提供这种“增值服”务。
而类似于家庭住址、孩子上哪所学校、父母的职业等问题,隐私泄露防不胜防。这都不用动用强大的网络手段,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都填过无数资料和档案,你完全不知道在哪个环节会泄露出去。
Geek解密:
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隐私即使是在互联网上,安全级别也是很高的。虽然现在人肉搜索很猖狂,但是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还是很有良心,他们收集数据是为了做更好的用户体验。但是像“开房记录泄露”这样的事情,则属于网站安全没有做好,导致的信息泄露。
也就是说,虽然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的安全级别很高,但是在互联网上,那也只是相对安全。同理包括社交网站的账号和聊天记录等,因为互联网时代,原则上不存在隐私。
而购物清单之类的隐私,源于大家发现自己的购物痕迹遭到泄露。这要说一下网上的广告联盟,跟做用户体验的互联网公司相比,广告联盟就是个搞推销的!
当你在浏览购物网站的时候,浏览器自己会有一个身份标识,通过广告联盟的追踪,你在浏览其他网站时就会被强迫推荐相关内容的广告,如果你浏览了比较那啥的网站,或者买了些比较那啥的东西,广告联盟都会追踪到、记录到、分析到,只不过数据分析人员不告诉你而已,你的那点小秘密他们都知道的。当然也是因为现在好多人认为购物有时候算隐私有时候也不算。
Geek解密:
如果是手写日记,而且用的还是带把小锁的日记本,那么你的隐私肯定会是安全的,除非你爸妈或男友、老公用暴力手段给撬开,然后酿造一场家庭风暴。
但是像体重、罩杯、人生秘密规划、收入、特殊癖好、隐疾等问题,很难被归类为隐私。正如一位采访对象所言,这一类隐私的存在,完全就是在考验周围人的礼貌程度。
体重一眼就能猜出个大概,罩杯和三围么,目测一下就八九不离十了。要了解一个人的隐疾,就去看他的体检报告。体检报告名义上只给本人看,但是实际上,记者就数次在医院取体检报告的窗口看到一大摞无人看管的体检报告。
如果你确实想打听某个人的收入,可以去查他的缴税情况,但是前提是你得证明和对方有借款等经济往来。
数据分析,我们叫企业智能,BI,在国内不能算很成熟的一块领域。但是我的工作经验和前辈告诉我,以后会有越来越多人进入这个行业。数据是有迹可循,有规律可循的。数据分析倒推5年、10年都靠人工,现在则有互联网,数据变成了一个宏观的概念。
大数据时代没有隐私,所有上网痕迹都有迹可循。现在有个专门行业叫数据分析师,孰是对数据进行有偿行为的买卖。运营商通过出售数据,挖掘潜在客户。
以我个人在网络通信公司的工作经验为例,第一步,手机运营商产生话务量,后台产生数据,如通话时长等,然后形成文档。运营商将数据分析工作分化给下属每一个区域的手机运营商,把该区域产生的通讯数据录入到数据库里,数据整理、录入之后,便开始统计。有一个算式:把所有时长乘以收费标准,便得出一定时间内的收入量,以前研发过一个专门的软件来做这个。
现在手机付费的行为越来越多,手机运营商会通过分析这些付费行为,来挖掘潜在客户。比如你经常用手机预订酒店,商家就会分析你的购物规律,把你的消费行为做成一个曲线,数据返回到手机运营商,运营商根据曲线挖掘客户,还会根据你手机预订次数的增长趋势对你进行回访,也就是推销一些相关产品了。
女性隐私大调查
记者对50位成都女性进行了调查,想知道在女人眼中,哪些算隐私。调查结果颇有趣:隐私对女人来说是个很弹性的概念。比如感情类的隐私,她们自己觉得私人得不行,但是却会忍不住告诉所谓的闺蜜,然后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的效果。而有些隐私如有几套房,拿多少工资,她们时而不希望被人知晓,时而又希望能炫耀出来,让身边人都羡慕得底儿掉——可见算不算隐私主要取决于数目字的大小。
不过,不管女人觉得哪些是隐私,哪些不是。在如今这个获取信息渠道多如繁星的年代,都有终究被人知道的一天。
Geek解密:
这一类的隐私问题根本不需要找GEEK,首先女性的特质决定了她不可能保守住感情上的秘密,只要你有闺蜜、好友、朋友圈,你的这些感情上的隐私分分钟会被暴露。甚至即使别人不问,你也会大肆倾吐,因为交换隐私是维持友谊的有效手段嘛。感情类隐私无法被归类到绝对隐私里,再重口的隐私都一定会有一小部分人知道,需要防范的是隐私被一传十十传百。
也许你觉得自己已经防范得很好了,但是别忘了网络时代盛名已久的人肉搜索。只要你使用社交网络,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有一星半点儿的情绪不对头,都会被有心人士给揪出来。对感情类隐私,你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让别人对其失去新鲜感,然后自己还要看得很淡才行。
Geek解密:
家庭类隐私中涉及到亲情关系时,破解方式如上述感情类隐私一般无二。但是一些具体的隐私,比如家有几套房产,就需要具体的手段。
要查询他人名下房产信息,有2种方法:按姓名查询的话,需要提供对方身份证原件、公证委托书等。如遇对方有曾用名,在查询的过程中还需要出具户口本方可查询。故若非对方同意,并不能轻易就查到他人名下房产:按地址查询的话,只要查询方的证件和填写一份《出具产权情况证明登记表》就可以查到房产所有人。虽然比较容易,但是如果用这种方式查询他人名下房产,查询面太广,除非很清楚“底细”,也很难查到他人名下所有房产情况。所以,按照正规渠道,要想查询到他人名下房产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有时候第三方渠道也能查询大批房产物业的相关信息,某些贷款、产权、担保类公司就会为顾客提供这种“增值服”务。
而类似于家庭住址、孩子上哪所学校、父母的职业等问题,隐私泄露防不胜防。这都不用动用强大的网络手段,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都填过无数资料和档案,你完全不知道在哪个环节会泄露出去。
Geek解密:
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隐私即使是在互联网上,安全级别也是很高的。虽然现在人肉搜索很猖狂,但是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还是很有良心,他们收集数据是为了做更好的用户体验。但是像“开房记录泄露”这样的事情,则属于网站安全没有做好,导致的信息泄露。
也就是说,虽然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的安全级别很高,但是在互联网上,那也只是相对安全。同理包括社交网站的账号和聊天记录等,因为互联网时代,原则上不存在隐私。
而购物清单之类的隐私,源于大家发现自己的购物痕迹遭到泄露。这要说一下网上的广告联盟,跟做用户体验的互联网公司相比,广告联盟就是个搞推销的!
当你在浏览购物网站的时候,浏览器自己会有一个身份标识,通过广告联盟的追踪,你在浏览其他网站时就会被强迫推荐相关内容的广告,如果你浏览了比较那啥的网站,或者买了些比较那啥的东西,广告联盟都会追踪到、记录到、分析到,只不过数据分析人员不告诉你而已,你的那点小秘密他们都知道的。当然也是因为现在好多人认为购物有时候算隐私有时候也不算。
Geek解密:
如果是手写日记,而且用的还是带把小锁的日记本,那么你的隐私肯定会是安全的,除非你爸妈或男友、老公用暴力手段给撬开,然后酿造一场家庭风暴。
但是像体重、罩杯、人生秘密规划、收入、特殊癖好、隐疾等问题,很难被归类为隐私。正如一位采访对象所言,这一类隐私的存在,完全就是在考验周围人的礼貌程度。
体重一眼就能猜出个大概,罩杯和三围么,目测一下就八九不离十了。要了解一个人的隐疾,就去看他的体检报告。体检报告名义上只给本人看,但是实际上,记者就数次在医院取体检报告的窗口看到一大摞无人看管的体检报告。
如果你确实想打听某个人的收入,可以去查他的缴税情况,但是前提是你得证明和对方有借款等经济往来。
数据分析,我们叫企业智能,BI,在国内不能算很成熟的一块领域。但是我的工作经验和前辈告诉我,以后会有越来越多人进入这个行业。数据是有迹可循,有规律可循的。数据分析倒推5年、10年都靠人工,现在则有互联网,数据变成了一个宏观的概念。
大数据时代没有隐私,所有上网痕迹都有迹可循。现在有个专门行业叫数据分析师,孰是对数据进行有偿行为的买卖。运营商通过出售数据,挖掘潜在客户。
以我个人在网络通信公司的工作经验为例,第一步,手机运营商产生话务量,后台产生数据,如通话时长等,然后形成文档。运营商将数据分析工作分化给下属每一个区域的手机运营商,把该区域产生的通讯数据录入到数据库里,数据整理、录入之后,便开始统计。有一个算式:把所有时长乘以收费标准,便得出一定时间内的收入量,以前研发过一个专门的软件来做这个。
现在手机付费的行为越来越多,手机运营商会通过分析这些付费行为,来挖掘潜在客户。比如你经常用手机预订酒店,商家就会分析你的购物规律,把你的消费行为做成一个曲线,数据返回到手机运营商,运营商根据曲线挖掘客户,还会根据你手机预订次数的增长趋势对你进行回访,也就是推销一些相关产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