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结构抗震节点设计及施工技术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rong1988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外相关试验结构和展害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结构多数破坏发生在主要结构构件的连接部位, 即节点区。节点是框架结构极其重要的部位,节点设计应保证整个框架结构的安全可靠、经济和施工方便。 因此必须重视节点区的设计和构造。本文对建筑结构抗震节点设计及施工技术进行浅了浅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节点设计;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179-01
  引言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指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技术指标。节点是结构梁、柱、板等受力构件集中交汇的部位,是结构中承受荷载、传递荷载的中枢,是维系整个抗震结构体系稳定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节点的抗震性能,在抗震设计及施工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工经验和事故工程原因分析资料,提出抗震结构节点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混凝土强度方面的问题
  1.1 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基于降低造价考虑,设计人员通常对墙柱和梁板混凝土分别选择不同的强度等级,对于节点区域混凝土强度等级未明确说明。施工人员则根据施工缝留设在梁底标高以下20~30mm 惯例,想当然地认为节点混凝土与梁板混凝土为同一强度等级。这种缺乏依据的选择是不安全。对于框架结构,节点承受由梁柱传递来轴力、弯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受力状态十分复杂,其破坏形态主要为剪切破坏,在地震力反复作用下将形成多条交叉裂缝,把节点核心区分成若干混凝土块体,大大降低了节点区域混凝土强度,因此必须采用构造配筋措施来提高节点强度。节点区域采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也是必要的,施工规范要求在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较大,应使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但这种选择非常不利于施工。若强调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则将在梁柱侧面留设垂直施工缝,而这些位置根据结构理论恰是剪切力最大的部位,施工缝留设不符合规范要求,也难于保证施工质量。
  1.2 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
  节点区域是钢筋非常密集部位,主梁受拉钢筋全部弯折插入,柱中主筋也需占据一定空间,还有必须加密箍筋,这种情况连绑扎钢筋都很不方便,浇筑混凝土时下料和振捣就更困难。施工人员往往就此忽视了节点区域的重要性,混凝土浇筑时漏振或振捣不充分,形成较多蜂窝或松散孔洞,严重降低了混凝土强度。
  1.3 施工缝处理不当
  节点在结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施工缝通常也都是留设在节点的上下端部。此部位必须承受较大的剪力,是结构的最薄弱环节。在每一层楼板高度处,形成两道施工缝的暗梁及楼板就是剪力墙结构中特别薄弱的部位,因此施工缝处理不当,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发挥有很大影响。规范要求施工缝接缝处应先清除表面水泥膜和松动石子,或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即凿毛处理),充分湿润后宜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或100~150m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于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振捣。
  2.构造配筋方面的问题
  2.1 抗震墙中暗梁配筋设计问题
  大多数设计人员习惯于将楼层标高处的抗震墙暗梁设计得与墙同宽,由此进行配筋设计时,往往未考虑到暗梁钢筋与墙中纵横钢筋以及暗柱钢筋的相互关系。
  抗震规范要求,暗梁外侧纵向钢筋端部必须弯折插入暗柱主筋内侧,而因实际施工较困难,通常是直接将暗梁纵向钢筋置于暗柱主筋内侧,这就导致暗梁纵向钢筋之间净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由于宽度较实际尺寸小,箍筋也没有紧密地箍牢纵向钢筋,直接影响了构件的抗裂性能。
  暗梁设计与抗震墙同宽时,墙中竖向钢筋与暗梁纵向钢筋相撞,施工详图中将其置于梁两侧钢筋内侧。但在暗梁外侧纵向钢筋内移后,墙中竖向钢筋仍然置于暗梁钢筋内侧,其结果不但使梅花形布置拉结筋失去作用,也降低了抗震墙强度。故而只得将墙中竖向钢筋布置于暗梁纵向钢筋外侧,暗梁一般与连梁设计成同一高度,高度较大,且暗梁上下端常为留置水平施工缝的部位,墙中竖向钢筋必须承担水平施工缝处全部剪力值,属于水平和竖向钢筋加强区。若在暗梁高度范围内,墙中竖向钢筋失去水平钢筋约束,则极易产生混凝土保护层局部破坏。
  2.2 框架节点箍筋加密问题
  为确保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具有较高的核心强度,抗震设计规范强调框架节点核心区箍筋必须加密,其配箍量不应小于柱端加密区实际配箍量,必要时还须进行详细的节点内力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附加措施。设计人员从未考虑进行节点内力分析,甚至忽视了按最小体积配箍率作构造配筋。通常在施工图中只有柱端加密配箍量标注,而节点核心区内无明确标注。对于施工人员而言,节点区纵横交叉钢筋本来就很密集,按正常情况绑扎钢箍已感困难,要求加密难度更大,在施工图无明确标注的情况下,也就很少能满足规范要求。
  3.锚固长度问题
  3.1 锚固长度不足
  为保证锚固长度,主梁纵向钢筋须弯折插入节点区域,其受力状态复杂,当水平锚固长度lh较短时,多出现侧面鼓胀裂缝,致使核心区混凝土斜向劈裂或压碎破坏。当钢筋弯后垂直段lv较短时,常因发生垂直钢筋踢破保护层而破坏。因此规范对节点区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或l aE、水平锚固长度lh 及垂直锚固长度lv都作明确的规定。
  在实际中,有些设计人员对最小锚固长度la或laE的取值较为重视,却很容易忽视节点中受拉钢筋的lh 、lv,使受拉钢筋的锚固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其主要原因在于对la或laE取值时忽略梁柱实际尺寸的影响。例如,在设计说明中按抗震设计规范取最小锚固长度laE=la=35d ,在节点施工图中仅示意了受拉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位置、弯折方向及锚固总长度(在标准层节点为laE,在顶层节点为1.2laE)。实际上,柱截面b×h=350mm×350mm,梁截面b×h =250mm×350mm,在标准层,d=22mm,laE=la=35d=770mm,实际水平段l h=320mm<0.45laE,必须采取附加锚固措施。
  3.2 施工缝留设位置不合理
  施工规范规定柱的施工缝宜留设在梁底标高以下20~30mm,或留设在梁板面标高处,其原则是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力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施工时为方便柱身混凝土下料和振捣,习惯于在梁内钢筋未绑扎前进行柱身混凝土浇筑,并将施工缝留在梁底,以致梁内节点上部钢筋不能伸入柱内,造成节点主梁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足。在上例工程中,laE=35d=770mm,lh=320mm,lv=450mm,要满足此要求,则柱上端施工缝应留设在梁底以下150mm处。
  参考文献
  [1] 杨成.有关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265.
  [2] 邹松贵.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3:67.
  [3] 陈天华.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16:42.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在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节能技术中外墙保温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保温技术的地位原来越高,同时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也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现已证明,外墙保温极为突出的综合性效益在现代建筑项目施工及后期运行过程中体现,它不仅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墙体热桥的产生,同时起到节能减耗的作用。本文针对外墙保温施工现场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外墙保温;施工现
期刊
[摘 要]铁路养护,主要有铁路线路养护和铁路建筑物养护两个方面。铁路线路养护是对路基、轨道等进行的维修和保养作业;铁路建筑物养护是对铁路桥梁、隧道和房屋建筑物等进行的维护和保养作业。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铁路养护手段也随之逐渐进步,并且已经从传统的人工养护发展成为小型机械化乃至大型机械化养护。如今大型机械化养护对于铁路的安全运转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国家的人力、财力和技术的大力支持下,促进了
期刊
[摘 要]随着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有线电视用户转为数字电视用户,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网络早已脱离了单一电视信号传输的功能,发展成为可以同时提供数字视频、语音和IP数据传输服务的综台服务网络。随着有线电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线网络运营在获得更多市场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卫星和电信网络的更强的竞争。本文主要分析数字电视数据传输网络。  [关键词]数字电视;数据;传输网络  中
期刊
[摘 要]只有做好铁路桥梁施工中的每一项工作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来进行操作,从而确保最终工程的质量,从而确保我国铁路的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铁路桥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铁路桥梁;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单桩等效处理范围及其上部路堤组成的圆柱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轴对称模型,分析了端承型桩与摩擦型桩两种工况下桩顶及桩间压力、桩土应力比、桩顶与桩间土沉降、路堤沉降等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了土工格栅的受力与变形特性及其对桩土应力比与桩土差异沉降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端承型桩及摩擦型桩的桩顶与桩间土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相似。端承型桩与桩间土的沉降在路堤填筑期间已完成大半,而摩
期刊
[摘 要]在工程建筑及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是整个工程中较为重要的材料组成部分。通过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混凝土中的含气量对其抗冻性以及抗渗透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如何控制含气量成为混凝土材料应用中较为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含气量;混凝土;抗冻性;抗逆性;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194-01  
期刊
[摘 要]地下建筑防水是整个建筑质量的基础,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坚固性和使用寿命,但是同时也是地下建筑施工中一个难点所在。本文首先对地下建筑防水技术和特点进行介绍,然后对地下建筑防水施工中的混凝土防水、卷材防水以及涂料防水等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地下建筑 防水技术 探讨  中图分类号:TU113.5+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193-01  
期刊
[摘 要]为了减少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发生,在详细分析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原因的基础上,从结构设计、路堤填料、压实度控制、过渡性路面的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防治对策,以供工程应用参考。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成因分析;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U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199-01  路桥过渡段是路基与桥梁交接
期刊
[摘 要]住宅建筑是我国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建筑类型之一,是我们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建筑空间。住宅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住宅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好坏的因素很多,而返潮及潮湿是最重要、最难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住宅建筑室内返潮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住宅建筑;室内返潮;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期刊
[摘 要]市政工程的给排水设施是确保城市正常运转和人们生活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对当前的城市化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现实意义。从某种程度上看,由于给排水工程的管道属于永久性的基础设施,如果是施工管理没有得到相应的保证,那么,给排水工程的可靠性也就难以确保,甚至会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行质量。为此,本文通过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施工管理要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