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采访旨在了解情况、弄清真相、收集素材,认识并把握新闻事实,为新闻写作、新闻生产、新闻传播打下坚实基础。采访在先、写作与传播在后。采访的好坏,决定新闻的质量。完成采访任务,达到预期的采访目的,新闻记者必须要使用巧妙的沟通技巧。本文围绕新闻采访这一课题,浅析记者在新闻采访中沟通技巧的使用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为新闻记者采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新闻采访;采访技巧
引言
就传播力而言,新闻是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记录和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在高速发展信息时代的今天,“快”“准”“狠”是许多新闻工作者的所强调的重点。“快”,是指对某件事的报道能够第一时间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准”,即保持新闻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狠”,是通过对新闻标题的解构,使用更加夸张、通俗的形容来制造“爆点”吸引关注和点击。但渐渐的,人们忽视掉了新闻工作的起点,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新闻采访。笔者认为,高效的新闻采访需要记者具备至少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对新闻的敏感性,这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积累来培养的。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巧妙运用采访技巧。获得被采访者信任,能够得到最真实的信息,从源头保证新闻的鲜活。此外,用科学的方法对被采访对象进行谈话引导,使观点和信息能够更清楚的被表达并捕捉,为新闻创造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
1.新闻采访的前期准备
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了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最早见于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若使采访近世之事情,苟有虚错。” 在开展新闻采访工作之前,应做到“知己知彼”,提前做足功课。首先对被采访者有较详细的了解。记者采访的对象,可能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社会地位较高的,也有可能是社会地位较低、缺乏知识水平,对于接受采访一事没什么经验。故因人而异的去面对被采访者。就好比,如果面对的是医生、律师、经理高管,那我们应当提前整理好着装,穿衣得体,言行举止更符合自己的职业身份,有明确的谈话目标和采访方向。如果面对的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则不能如此,以免让人觉得高高在上,无形中拉开了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不宜获得被采访者的信任。如果面对受害者的采访则不能生硬刻板的按照设置好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追问,没有和被采访者站在一个平台上,又如何更真实的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此外,对我们有针对性去了解的事件,有一个大概认知。在已知条件和内容的基础上去设计采访思路,便能与被采访者更好的开展采访活动。
2.采访过程中的艺术
2.1 现场观察,见微知著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进行观察,需要一定的环境意识,基于感官把握现场事件,同时快速思考,实现对新闻事实的由主观认识到客观实际的转变。[1]主观阐述与沟通,是客观呈现的第一步。围绕主题采访,能够快速的获得有价值素材,记者从素材中整理并表达,再呈现给大众视野。信息从被采访者表达,到记者的记录,是一次主观表达;记者加工呈现新闻是第二次主观表达,两次主观表达,难免失去些事件客观性,多少会在边角模糊掉事实的本象。这时候就需要对主观表达进行补充。观察环境、注意被采访时受采者的姿势,语气等,都可以是发现补充信息的渠道。
观察受访者的心理情绪,在新闻采访过程当中有助于推波助澜,顺藤摸瓜。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在明确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代入到受访者的站位。有助于帮助受访者阐述和表达当下的情绪和想法,这样也有利于我们获取到更全面的信息。采访者与受访者主客体的切换,也能帮助记者把握采访进程和深度。观察和分析采访对象的行为和反应,然后在提问方式上作出调整和改变,以此来获取更多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2.2 技巧调整,掌握节奏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采访前话题的引入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被采访者的情绪和状态。面对受访者,生硬套路的开场白往往不能够帮助记者打开对方的“话匣子”,反而容易在双方之间生成壁垒。因此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当根据对受访者前期功课的了解,问一些采访者容易讨论的话题,营造融洽的采訪氛围。先让被采访者感觉回答起来比较自然,这样可以缓解被采访者的紧张情绪。然后,记者作为话题的引导人,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提问要采访的重点问题,使一切交谈起来让人感觉比较自在和舒服。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适当的解释与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创造节奏点的方式。在讨论较为激烈时,适当的掐断话头,能够很好地控制受访者的情绪。当受访者表述内容较多时,该方法可以帮助受访者归拢观点,捋清思路,回归主线重点讨论。另外,采访本身是一个问答交流的过程,采访人员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被采访者根据问题进行回答。[2]在这个把控节奏的过程中,记者应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措辞,不要太过强势,或使用一些过激性的词句,这样会使受访者感受到不被尊重,从而降低获得的信息的价值。
此外,有很多时候的采访都会出现受访者有意回避,或问而不答的情况。受访者可能会因为自身利益原因,避而不答记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在采访技巧上,记者应勇于追问,先可将话题转移开来,对气氛加以缓解,再从旁的角度来旁敲侧击,引出来令人叹就得信息。或者是善于嗅到受访者话语中的漏洞,从中攻克[3]。
2.3 把握核心,提问有方,
高效的新闻采访方式就是提问关键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采访过程中应针对基本信息、背景信息、发展过程,与受众的关联性等提出合理问题。首先换位思考,记者与受众转换角色,设想什么问题是大家普遍想要提问的,什么是期望得到的信息。其次,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提升提问价值:一是,就某一问题向受访者提出正反两面的提问,谈一谈他所赞成的,亦或是反对的。二是,就具体问题请采访对象回忆一下事件发生时他的想法和感受,即使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也要问,因为需要引出原话,让受访者成为消息的来源,甚至受访者可能也会补充到一些之前并未提及的事情。三是,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方式互相补充。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普遍将内心中某些想法和观点,通过良好的沟通方式,畅所欲言表达出来,能够极大的带来满足感。所以在采访中以开放式提问引起话题,让受访者在表述中逐渐稳定情绪,再以封闭式提问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提问,能够更快速的进行到采访的核心环节。最后再以开放式提问是否还有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让受访者畅所欲言之后,记者予以总结和解释,能够有效提高采访质量。
结语
事件发生是新闻生产的源点,市场经济下,事实证明简单的新闻加工与搬运已无法获得大众的认可,不被买账。提高新闻质量从源头上来说,与记者现场的采访密切相关。为深入挖掘出高价值的新闻素材,采访记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有进修与收受培训的主观能动性,掌握一定的采访沟通技巧,问的自然、问的明白、问的简洁、问的有特色。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是最接近原生信息的,更应该保持专业性,尽可能的降低主观性,不要过于轻率的发出提问,尽量客观还原事件本身。在具体新闻采访过程中,即使在较充分的采访准备前提之下,仍要提高自身应变能力,因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始料未及、超出计划的问题与情况,需要及时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要问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也不问一些具有强烈暗示性的问题。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的现场观察和提问技巧都是非常重要的。采访工作性质所决定,记者需要接触形形色色的受访者,经过长期现场采访工作,积累下丰富的采访经验。培养对新闻的敏感性,坚持还真相于公众,这不仅有助于更好的获取一手资料,更有利于自身职业道路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党宏伟. 试论新闻采访技巧的实际运用[J]. 新闻研究导刊,2015(12):189.).
[2] 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提升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 教育前沿,2017(51):224.
[3]王琪雯. 深度訪谈类节目的采访技巧分析[J]. 传播力研究, 2018, v.2;No.027(15):132.
[4] 基层采访中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分析[J].范增友.新闻传播. 2013(11).
[5] 高凤禄.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及沟通技巧的有效应用 [J]. 科技传播 ,2014(5):19,22.
[6] 祝洁 . 名记者采访技巧之研究 [J]. 文学教育 (下),2013(01).
关键词:新闻采访;采访技巧
引言
就传播力而言,新闻是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记录和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在高速发展信息时代的今天,“快”“准”“狠”是许多新闻工作者的所强调的重点。“快”,是指对某件事的报道能够第一时间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准”,即保持新闻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狠”,是通过对新闻标题的解构,使用更加夸张、通俗的形容来制造“爆点”吸引关注和点击。但渐渐的,人们忽视掉了新闻工作的起点,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新闻采访。笔者认为,高效的新闻采访需要记者具备至少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对新闻的敏感性,这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工作经验积累来培养的。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巧妙运用采访技巧。获得被采访者信任,能够得到最真实的信息,从源头保证新闻的鲜活。此外,用科学的方法对被采访对象进行谈话引导,使观点和信息能够更清楚的被表达并捕捉,为新闻创造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
1.新闻采访的前期准备
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了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调查访问活动。最早见于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的《搜神记序》:“若使采访近世之事情,苟有虚错。” 在开展新闻采访工作之前,应做到“知己知彼”,提前做足功课。首先对被采访者有较详细的了解。记者采访的对象,可能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社会地位较高的,也有可能是社会地位较低、缺乏知识水平,对于接受采访一事没什么经验。故因人而异的去面对被采访者。就好比,如果面对的是医生、律师、经理高管,那我们应当提前整理好着装,穿衣得体,言行举止更符合自己的职业身份,有明确的谈话目标和采访方向。如果面对的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则不能如此,以免让人觉得高高在上,无形中拉开了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不宜获得被采访者的信任。如果面对受害者的采访则不能生硬刻板的按照设置好的问题进行提问和追问,没有和被采访者站在一个平台上,又如何更真实的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此外,对我们有针对性去了解的事件,有一个大概认知。在已知条件和内容的基础上去设计采访思路,便能与被采访者更好的开展采访活动。
2.采访过程中的艺术
2.1 现场观察,见微知著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进行观察,需要一定的环境意识,基于感官把握现场事件,同时快速思考,实现对新闻事实的由主观认识到客观实际的转变。[1]主观阐述与沟通,是客观呈现的第一步。围绕主题采访,能够快速的获得有价值素材,记者从素材中整理并表达,再呈现给大众视野。信息从被采访者表达,到记者的记录,是一次主观表达;记者加工呈现新闻是第二次主观表达,两次主观表达,难免失去些事件客观性,多少会在边角模糊掉事实的本象。这时候就需要对主观表达进行补充。观察环境、注意被采访时受采者的姿势,语气等,都可以是发现补充信息的渠道。
观察受访者的心理情绪,在新闻采访过程当中有助于推波助澜,顺藤摸瓜。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需在明确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代入到受访者的站位。有助于帮助受访者阐述和表达当下的情绪和想法,这样也有利于我们获取到更全面的信息。采访者与受访者主客体的切换,也能帮助记者把握采访进程和深度。观察和分析采访对象的行为和反应,然后在提问方式上作出调整和改变,以此来获取更多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2.2 技巧调整,掌握节奏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采访前话题的引入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被采访者的情绪和状态。面对受访者,生硬套路的开场白往往不能够帮助记者打开对方的“话匣子”,反而容易在双方之间生成壁垒。因此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当根据对受访者前期功课的了解,问一些采访者容易讨论的话题,营造融洽的采訪氛围。先让被采访者感觉回答起来比较自然,这样可以缓解被采访者的紧张情绪。然后,记者作为话题的引导人,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提问要采访的重点问题,使一切交谈起来让人感觉比较自在和舒服。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适当的解释与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创造节奏点的方式。在讨论较为激烈时,适当的掐断话头,能够很好地控制受访者的情绪。当受访者表述内容较多时,该方法可以帮助受访者归拢观点,捋清思路,回归主线重点讨论。另外,采访本身是一个问答交流的过程,采访人员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被采访者根据问题进行回答。[2]在这个把控节奏的过程中,记者应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措辞,不要太过强势,或使用一些过激性的词句,这样会使受访者感受到不被尊重,从而降低获得的信息的价值。
此外,有很多时候的采访都会出现受访者有意回避,或问而不答的情况。受访者可能会因为自身利益原因,避而不答记者提出的一些问题。在采访技巧上,记者应勇于追问,先可将话题转移开来,对气氛加以缓解,再从旁的角度来旁敲侧击,引出来令人叹就得信息。或者是善于嗅到受访者话语中的漏洞,从中攻克[3]。
2.3 把握核心,提问有方,
高效的新闻采访方式就是提问关键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采访过程中应针对基本信息、背景信息、发展过程,与受众的关联性等提出合理问题。首先换位思考,记者与受众转换角色,设想什么问题是大家普遍想要提问的,什么是期望得到的信息。其次,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提升提问价值:一是,就某一问题向受访者提出正反两面的提问,谈一谈他所赞成的,亦或是反对的。二是,就具体问题请采访对象回忆一下事件发生时他的想法和感受,即使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也要问,因为需要引出原话,让受访者成为消息的来源,甚至受访者可能也会补充到一些之前并未提及的事情。三是,开放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方式互相补充。 心理学家指出,人们普遍将内心中某些想法和观点,通过良好的沟通方式,畅所欲言表达出来,能够极大的带来满足感。所以在采访中以开放式提问引起话题,让受访者在表述中逐渐稳定情绪,再以封闭式提问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提问,能够更快速的进行到采访的核心环节。最后再以开放式提问是否还有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让受访者畅所欲言之后,记者予以总结和解释,能够有效提高采访质量。
结语
事件发生是新闻生产的源点,市场经济下,事实证明简单的新闻加工与搬运已无法获得大众的认可,不被买账。提高新闻质量从源头上来说,与记者现场的采访密切相关。为深入挖掘出高价值的新闻素材,采访记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有进修与收受培训的主观能动性,掌握一定的采访沟通技巧,问的自然、问的明白、问的简洁、问的有特色。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是最接近原生信息的,更应该保持专业性,尽可能的降低主观性,不要过于轻率的发出提问,尽量客观还原事件本身。在具体新闻采访过程中,即使在较充分的采访准备前提之下,仍要提高自身应变能力,因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始料未及、超出计划的问题与情况,需要及时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不要问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也不问一些具有强烈暗示性的问题。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的现场观察和提问技巧都是非常重要的。采访工作性质所决定,记者需要接触形形色色的受访者,经过长期现场采访工作,积累下丰富的采访经验。培养对新闻的敏感性,坚持还真相于公众,这不仅有助于更好的获取一手资料,更有利于自身职业道路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党宏伟. 试论新闻采访技巧的实际运用[J]. 新闻研究导刊,2015(12):189.).
[2] 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提升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 教育前沿,2017(51):224.
[3]王琪雯. 深度訪谈类节目的采访技巧分析[J]. 传播力研究, 2018, v.2;No.027(15):132.
[4] 基层采访中新闻采访技巧的运用分析[J].范增友.新闻传播. 2013(11).
[5] 高凤禄.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及沟通技巧的有效应用 [J]. 科技传播 ,2014(5):19,22.
[6] 祝洁 . 名记者采访技巧之研究 [J]. 文学教育 (下),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