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了解儿童对于促进儿童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儿童生活就像照耀在大地上的一束亮丽的彩光,光芒四射,充满活力,象征着儿童的未来与祖国的明天。另外,儿童生活也是儿童生命的展开形式,更是儿童文化的重要体现。所以,走进儿童生活,尊重儿童生活的特殊性,就是尊重儿童的生命,就是重视祖国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儿童;儿童生活;成人生活
一、什么是儿童生活
“儿童生活”是“生活”的一个子范畴,“儿童生活’的概念与”生活”的概念有着一致性,所以”儿童生活”具有“生活”的所有特性。但是,儿童生活除了具有以上“生活”的所有特征之外,儿童生活还有自己的特殊性。“花骨朵”在这里与“儿童”是同一所指。
儿童生活是指人在一个特定时期—儿童时期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存状态、生存背景和生存空间,是儿童生命或者精神有目的有意义的创造性展开过程,包括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
二、儿童为什么有自己独特的生活
儿童生活是闪耀在大地上的一束光芒四射、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彩光。儿童的生活是儿童生命的表现形式。刘晓东指出:“儿童的生命实际上是由生理层面、本能和无意识层面、意识层面循序渐进地“叠加”而成的。”①这个“叠加”的过程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它是物种进化的过程,二它是个体发育的过程。实际上,它是儿童作为物种以及作为个体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此外,儿童生命的这三个层面实际上就是儿童的三重生活。前面刚刚说到儿童的生活是儿童生命的表现形式,那么,儿童有三重生命的命题就说明了儿童自然也有三种生活。儿童拥有三种生活就为儿童生活的独特性提供了可能与前提。
三、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关系
1、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联系
应该肯定的是,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作为生活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相似性。
首先,它们都是指人生的存在方式、人生意义的实现过程以及生存背景、生存空间,包括生活的亲历性与实践性,创造性与超越性,多面性与统一性。实际上,从人的一生发展来看,人的生活过程实际上就是生命或精神有目的有意义的创造过程。
其次,由于儿童是超社会的自然人,所以儿童生活主要指向自然,而成人是一个超自然的社会人,所以成人生活只要指向文化。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它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桥梁联接起来的。在《文化与承诺》一书里面玛格丽特·米德根据文化变迁提出了三种文化模式,并且详细阐述了“三喻文化“与前辈、同辈与晚辈三者之间的关系。这里的相互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喻文化中的“前喻文化”与“后喻文化”。前喻文化就是指晚辈需要向前辈学习,用于儿童与成人则体现为儿童需要向成人学习。相反,后喻文化则是指前辈需要向晚辈学习,用于儿童与成人则体现为成人需要向儿童学习。“前喻文化”与“后喻文化”的融通则体现了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密切联系。人们很早就知道了儿童需要向成人学习,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成人也需要向儿童学习的重要性。“后喻文化”如果得以普遍认可与实施,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的进步。
最后,它们的联系还体现在:儿童是未来,成人是现实。②由于成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儿童提供最成熟的现实文化,儿童则要运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现实文化变为自己的东西,儿童在这一实现过程中身心的不断平衡、不断成长就是儿童未来生活的呈现。所以儿童是作为祖国的未来存在的,成人则是作为祖国的既成现实存在的。而生活作为中介,则把未来与现实联接起来了,也把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联接起来了。
2、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区别
由于儿童与成人处于人一生中的两个不同发展时期,因此是两个不同的发展群体,所以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儿童生活的目的是构建一个超社会的环境,而成人生活的目的则是构建一个超自然的环境。儿童是生活于成人社会之上的自然人,体现的是自然性,所以儿童无法适应成人社会的框框架架,成人社会太多的规范与束缚对于儿童来说都是一种阻碍,所以很多时候儿童就成为了成人社会的“破坏者”。这种破坏的理解只是从成人的理解角度而言。而成人需要进行生产劳动,需要用智慧与努力创造社会财富,成人肩负着很多社会责任,而生产劳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所以成人需要遵循社会的种种规范。由此看来,儿童生活的目的与成人生活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第二,对于儿童来说,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儿童生活在游戏的世界里,梦想、嬉戏、玩耍、活蹦乱跳就是儿童生活的方式,儿童生活没有竞争、没有搏斗,也没有功利性目的和政治性目的,不断经验着不断游戏着就是儿童的生活。正如丰子恺笔下的四岁儿童华瞻一样,把成人的逃难当做一种游戏。而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成人的生活充满竞争与压力,充满功利性与政治色彩。所以这些只追求人生的功名利禄者就成为了舞台的匆匆过客,空有背影可以“回味”。
第三,对于儿童来说,生活是自然的、常新的、生长的 ,也是富有创造性的;对于成人来说,生活则是重复的、无奈的、呆板的,甚至是停滞的。在儿童眼中,世界的每一个角度、每一寸土地都是新的,都是充满吸引力的,儿童用新奇的心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就决定了儿童的生活必定是自然的、常新的,生长的,具有创造性的。而尼采在《快乐的哲学》中用恶魔的口吻描述了成人生活的可怕性:“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它将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一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法言说的事情都会在你身上重现,而且均以同样的顺序降临……”由此看出,成人日复一日地面临着这样的生活,必定感到厌烦、孤独、无奈。所以说成人的生活是重复的、无奈的、呆板的,甚至是停滞的。
第四,儿童生活是一种“异文化”生活,而成人生活是一种文化生活。彼得·潘写作视角下日本学者中村雄二郎在一个题为“儿童”的辞条中写到: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所必须的,应该说不是以大人视线下的规范或者理想状态去紧锁儿童世界或者宇宙之门,而是从整体上去把握他们的宇宙的独特性和根源性。而只有在这种时候,儿童的世界对于大人来说,才能够作为“异文化”的世界鲜活地呈现出来。儿童作为一种“异文化”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他“是反秩序性的具体体现者,是作为一种文化之外的存在而存在的, 其存在本身便追问着秩序的根源。” ③这种彼得·潘视角下的儿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自己的语言,呈现了儿童生活的“异文化”性质。窗边的“小豆豆”也是一种“异文化”的存在。小豆豆从来都不能规规矩矩地坐在课堂上,她一会打听桌子的“叭哒叭哒”声,一会和窗外的艺人聊天,等艺人走了又和窗外的燕子“谈心”。小豆豆的这种“越轨行为”是对成人规范世界的一种“侵犯”与挑战,激起了成人对秩序的“追问”。以上可以看到,儿童作为一种“异文化”的存在是一个他人,是作为文化之外的文化而存在的。而成人生活仅仅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就需要尊重儿童的这种“异文化”生活,以平等姿态对待儿童的“异文化”世界,给儿童更多自由的成长空间。
综上所述,儿童生活的特殊性表明了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特殊的群体文化与群体生活。这就要求成人尊重儿童的特殊性,尊重儿童生活的特殊性。儿童生活的特殊性启发教育者要特别关照儿童当下的生活,给予儿童更多的爱与理解,从而让儿童的生活发出活力四射、熠熠生辉的彩光,让这一束彩光指引着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注释:
①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75.
② 侯莉敏. 儿童生活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13.
③ 骆蕾 ,谭斌.“彼得·潘写作”视野下儿童的生活与教育—我们如何创作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如何塑造我们的儿童(J).教育学报,2010.12.
参考文献:
[1]侯莉敏. 儿童生活与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1.
[2]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黄珍,李尚俊,均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儿童;儿童生活;成人生活
一、什么是儿童生活
“儿童生活”是“生活”的一个子范畴,“儿童生活’的概念与”生活”的概念有着一致性,所以”儿童生活”具有“生活”的所有特性。但是,儿童生活除了具有以上“生活”的所有特征之外,儿童生活还有自己的特殊性。“花骨朵”在这里与“儿童”是同一所指。
儿童生活是指人在一个特定时期—儿童时期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存状态、生存背景和生存空间,是儿童生命或者精神有目的有意义的创造性展开过程,包括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
二、儿童为什么有自己独特的生活
儿童生活是闪耀在大地上的一束光芒四射、充满青春与活力的彩光。儿童的生活是儿童生命的表现形式。刘晓东指出:“儿童的生命实际上是由生理层面、本能和无意识层面、意识层面循序渐进地“叠加”而成的。”①这个“叠加”的过程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它是物种进化的过程,二它是个体发育的过程。实际上,它是儿童作为物种以及作为个体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过程。此外,儿童生命的这三个层面实际上就是儿童的三重生活。前面刚刚说到儿童的生活是儿童生命的表现形式,那么,儿童有三重生命的命题就说明了儿童自然也有三种生活。儿童拥有三种生活就为儿童生活的独特性提供了可能与前提。
三、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关系
1、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联系
应该肯定的是,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作为生活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相似性。
首先,它们都是指人生的存在方式、人生意义的实现过程以及生存背景、生存空间,包括生活的亲历性与实践性,创造性与超越性,多面性与统一性。实际上,从人的一生发展来看,人的生活过程实际上就是生命或精神有目的有意义的创造过程。
其次,由于儿童是超社会的自然人,所以儿童生活主要指向自然,而成人是一个超自然的社会人,所以成人生活只要指向文化。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它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桥梁联接起来的。在《文化与承诺》一书里面玛格丽特·米德根据文化变迁提出了三种文化模式,并且详细阐述了“三喻文化“与前辈、同辈与晚辈三者之间的关系。这里的相互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三喻文化中的“前喻文化”与“后喻文化”。前喻文化就是指晚辈需要向前辈学习,用于儿童与成人则体现为儿童需要向成人学习。相反,后喻文化则是指前辈需要向晚辈学习,用于儿童与成人则体现为成人需要向儿童学习。“前喻文化”与“后喻文化”的融通则体现了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密切联系。人们很早就知道了儿童需要向成人学习,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成人也需要向儿童学习的重要性。“后喻文化”如果得以普遍认可与实施,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大的进步。
最后,它们的联系还体现在:儿童是未来,成人是现实。②由于成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儿童提供最成熟的现实文化,儿童则要运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现实文化变为自己的东西,儿童在这一实现过程中身心的不断平衡、不断成长就是儿童未来生活的呈现。所以儿童是作为祖国的未来存在的,成人则是作为祖国的既成现实存在的。而生活作为中介,则把未来与现实联接起来了,也把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联接起来了。
2、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区别
由于儿童与成人处于人一生中的两个不同发展时期,因此是两个不同的发展群体,所以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儿童生活的目的是构建一个超社会的环境,而成人生活的目的则是构建一个超自然的环境。儿童是生活于成人社会之上的自然人,体现的是自然性,所以儿童无法适应成人社会的框框架架,成人社会太多的规范与束缚对于儿童来说都是一种阻碍,所以很多时候儿童就成为了成人社会的“破坏者”。这种破坏的理解只是从成人的理解角度而言。而成人需要进行生产劳动,需要用智慧与努力创造社会财富,成人肩负着很多社会责任,而生产劳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所以成人需要遵循社会的种种规范。由此看来,儿童生活的目的与成人生活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第二,对于儿童来说,生活就是游戏,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儿童生活在游戏的世界里,梦想、嬉戏、玩耍、活蹦乱跳就是儿童生活的方式,儿童生活没有竞争、没有搏斗,也没有功利性目的和政治性目的,不断经验着不断游戏着就是儿童的生活。正如丰子恺笔下的四岁儿童华瞻一样,把成人的逃难当做一种游戏。而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成人的生活充满竞争与压力,充满功利性与政治色彩。所以这些只追求人生的功名利禄者就成为了舞台的匆匆过客,空有背影可以“回味”。
第三,对于儿童来说,生活是自然的、常新的、生长的 ,也是富有创造性的;对于成人来说,生活则是重复的、无奈的、呆板的,甚至是停滞的。在儿童眼中,世界的每一个角度、每一寸土地都是新的,都是充满吸引力的,儿童用新奇的心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就决定了儿童的生活必定是自然的、常新的,生长的,具有创造性的。而尼采在《快乐的哲学》中用恶魔的口吻描述了成人生活的可怕性:“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它将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一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法言说的事情都会在你身上重现,而且均以同样的顺序降临……”由此看出,成人日复一日地面临着这样的生活,必定感到厌烦、孤独、无奈。所以说成人的生活是重复的、无奈的、呆板的,甚至是停滞的。
第四,儿童生活是一种“异文化”生活,而成人生活是一种文化生活。彼得·潘写作视角下日本学者中村雄二郎在一个题为“儿童”的辞条中写到: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所必须的,应该说不是以大人视线下的规范或者理想状态去紧锁儿童世界或者宇宙之门,而是从整体上去把握他们的宇宙的独特性和根源性。而只有在这种时候,儿童的世界对于大人来说,才能够作为“异文化”的世界鲜活地呈现出来。儿童作为一种“异文化”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他“是反秩序性的具体体现者,是作为一种文化之外的存在而存在的, 其存在本身便追问着秩序的根源。” ③这种彼得·潘视角下的儿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运用儿童自己的语言,呈现了儿童生活的“异文化”性质。窗边的“小豆豆”也是一种“异文化”的存在。小豆豆从来都不能规规矩矩地坐在课堂上,她一会打听桌子的“叭哒叭哒”声,一会和窗外的艺人聊天,等艺人走了又和窗外的燕子“谈心”。小豆豆的这种“越轨行为”是对成人规范世界的一种“侵犯”与挑战,激起了成人对秩序的“追问”。以上可以看到,儿童作为一种“异文化”的存在是一个他人,是作为文化之外的文化而存在的。而成人生活仅仅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就需要尊重儿童的这种“异文化”生活,以平等姿态对待儿童的“异文化”世界,给儿童更多自由的成长空间。
综上所述,儿童生活的特殊性表明了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特殊的群体文化与群体生活。这就要求成人尊重儿童的特殊性,尊重儿童生活的特殊性。儿童生活的特殊性启发教育者要特别关照儿童当下的生活,给予儿童更多的爱与理解,从而让儿童的生活发出活力四射、熠熠生辉的彩光,让这一束彩光指引着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注释:
①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75.
② 侯莉敏. 儿童生活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13.
③ 骆蕾 ,谭斌.“彼得·潘写作”视野下儿童的生活与教育—我们如何创作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如何塑造我们的儿童(J).教育学报,2010.12.
参考文献:
[1]侯莉敏. 儿童生活与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1.
[2]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黄珍,李尚俊,均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