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海洋牧场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来源 :河北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20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北省为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渔业资源,遏制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根据海域水质、底质资源条件等条件,在秦皇岛海域、唐山海域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着力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多种经营方式、重点规范项目管理等方面下大功夫,严把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确保项目建设落实落地,国家财政补助项目有效实施,切实发挥作用。在近几年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海洋牧场建设;人工鱼礁建设;河北省
  河北省东沿渤海湾,有大陆海岸线487 km,海岛132个、海岛岸线199 km,管辖海域面积7 000多平方公里[1-2]。沿海设区市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沿海县(市、区)13个。河北省海域底质优良,从东至西呈沙质-泥沙质分布,渔业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渔区之一。近年来,为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渔业资源,加快渔业调结构、转方式,遏制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促进渔民就业、增收,河北省深入贯彻农业农村部的部署,坚持科学规划、示范带动、规范监管,大力推进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止2020年底,全省海洋牧场面积已达到11 253.14 hm2海洋牧场建设步入快速、规范和规模化发展轨道。
  1 河北省海洋牧场建设总体情况
  2005年,河北省海洋牧场建设开始起步,“十二五”“十三五”期间进入快速发展期,建设海域位置由渤海湾东部逐渐向西部拓展延伸,主要集中在秦皇岛和唐山两市。截至2020年,河北省已建设海洋牧场21家,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7家,全省海洋牧场海域总面积达11 253.14 hm2,总投资高达11.19亿元,累计投放人工礁体563.45万空方,礁区人工增殖海参、贝类、牙鲆等苗种43.34亿尾以上,移植龙须菜、羊栖菜和鼠尾藻等大型藻类9 700万株,移植藻类面积达666 hm2以上。经过十余年的海洋牧场建设开发,河北省海域游泳动物相对密度逐年上升且营养级稳中有升,高经济价值鱼类种类明显增加;海洋牧场及周边海域的渔业产出明显高于其它海域。通过垂钓、观光和采捕体验等活动的开展,带动了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的发展;依托京津冀庞大的消费市场,海洋牧场产品和休闲服务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得以有效释放,形成了海洋牧场稳定、低风险、可持续的产出模式,运营主体开始积极探索海洋牧场与休闲渔业融合开发、传统渔业产业链(苗种、增养殖、加工等)延伸等可盈利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化开发途径。同时,通过海洋牧场的产业开发带动了水产养殖、育苗、加工、销售、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渔民创业就业和转产转业提供更多机会,促进了渔区和谐稳定。
  河北省各级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并将其作为渔业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在全国率先提出人工鱼礁许可证制度,于2012年出台了《河北省人工鱼礁建设管理规定(试行)》(冀渔海〔2012〕36号),有效规范人工鱼礁建设及管理;制定了《人工鱼礁技术规范》(DB13/T 1562-2012)、《海洋牧场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DB13/T 5073-2019)和《海洋牧场建设技术规范》(DB13/T 2975-2019)等地方性海洋牧场技术标准;并根据海洋牧场建设和发展需求,积极利用国家相关专项资金支持海洋牧场平台等建设内容。
  1.1 秦皇岛市海洋牧场建设情况
  秦皇岛市已建设海洋牧场16家,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2家,是我省海洋牧场建设起步最早、投入和建设规模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区域,其海洋牧场建设遍布山海关、北戴河、南戴河、昌黎四大海域,总面积已达7 663.5 hm2,总投资已达7.68亿元,累计投放人工鱼礁440万空方,增殖放流贝类、牙鲆、海参等苗种23亿尾,藻类移植面积606 hm2。该市按海洋牧场类型划分,有生态公益型海洋牧场(北戴河)1家,其余均为生态开发型海洋牧场,其中公司型经营10家,合作社经营5家。
  1.1.1 山海关海域 山海关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位于山海关区沟渠寨外海域。该海域海洋牧场始建于2005年,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資1.4亿元,建成人工礁区面积300 hm2,投放水泥构件礁3.33万空方,天然石块礁40万方,报废渔船316艘,底播海参苗、杂色蛤及魁蚶等20.2亿粒,藻类移植面积150 hm2。根据2020年资源调查显示,该海域礁区内藻类生长茂盛,水质优良,水环境与沉积物环境各项指标均符合海水水质一类标准和沉积物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1.1.2 北戴河海域 北戴河海域海洋牧场位于北戴河区金山嘴岬角西南5海里区域,是各级政府投资的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区,总规划面积800 hm2。2012年起开工建设,截止到2020年该海域人工礁区面积已达到218 hm2,各级资金累计投入8 750万元,投放水泥构件礁8.7万空立方米,天然石块礁14.97万立方米,底播海参苗、褐牙鲆、杂色蛤及魁蚶等5 892.8万粒,移植龙须菜和羊栖菜等大型藻类4 500万株,移植藻类面积31.5 hm2。北戴河海域海洋牧场的建设和日常管护单位为秦皇岛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处,建设资金均来自政府投资,为河北省生态公益型海洋牧场的建设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1.1.3 南戴河海域 南戴河海域海洋牧场规模较大的主要有秦皇岛市海洋牧场增养殖有限公司、秦皇岛通源水产有限公司、秦皇岛海之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秦皇岛市欣远海洋工程建筑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2007年各企业相继开始海洋牧场建设,到2020年该海域人工礁区面积已达到751.5 hm2,各级资金累计投入37 340万元,投放各类人工鱼礁302.75万方,底播海参苗、杂色蛤及魁蚶37 670万粒,藻类移植面积233.8 hm2。根据2020年资源调查显示,该海域礁区内海洋生物量是非礁区的2倍以上,水质优良,水环境与沉积物环境各项指标均达一类标准。   1.1.4 昌黎海域 昌黎海域海洋牧场主要有秦皇岛晨升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昌黎县龙鑫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昌黎县旺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秦皇岛国超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多家单位。该海域海洋牧场始建于2009年,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7 239.5万元,建成人工鱼礁区面积331.07 hm2投放各类人工鱼礁57.7万方,底播海参苗、杂色蛤5 062.3万粒,藻类移植面积190 hm2。根据2020年资源调查显示,该海域礁区内海洋生物量是非礁区的3倍以上,水环境与沉积物环境各项指标均达一类标准。
  1.2 唐山市海洋牧场建设情况
  唐山市已建设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总面积3 589.64 hm2,总投资3.51亿元,累计投放人工鱼礁123.45万空方,增殖放流贝类、牙鲆和海参等苗种20.34亿尾,移植栽培海藻场或海草床成活面积约60 hm2。唐山市海洋牧场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坚持高起点建设,祥云湾泥沙质海域人工藻礁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乐亭县海域推广渔民合作社建设人工鱼礁,发展潜力巨大。
  1.2.1 祥云湾海域 河北省祥云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祥云岛外侧海域,为农业部 2015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以资源养护为基础,后续开展增殖与休闲功能的综合型礁区,管理维护单位为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拥有土地使用权面积23.9 hm2,海域使用权面积1 333 hm2(20 000亩),累计投资1.46亿元,投放各类礁体77万空方,增殖海参苗种20万kg,放流魁蚶7 000万粒,移植大型藻类300万株,在2019年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年度评价中获评“好”。该示范区本着深耕海洋牧场的原则,对标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创新发展出“祥云湾贝藻礁生态系统修复模式”,开展了唐山海洋牧场建设海洋环境适宜性评价、唐山海洋牧场构建设施研制开发、唐山祥云湾海洋牧场生态环境跟踪监测与评估、唐山海洋牧场贝藻礁生态系统生物承载力评估、效益分析与提升等多项课题研究,创新打造祥云湾贝藻礁生态系统重构模式(简称:祥云湾模式)。祥云湾模式,旨在为渤海乃至中国近海生态修复及可持续发展探求有效途径和方法。根据唐山海域资源特点,通过开展历史资源数据调查,系统应用海洋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针对性重构贝藻礁,修复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服务和组织渔民,组建多个海洋生态相关产业联盟体,优化产业生态系统,实现多业融合效益共赢,有效促使渔民加入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良好、可持续发展。
  1.2.2 乐亭海域 河北省乐亭县海域兴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位于乐亭县滦河口西南3.5海里海域,为农业部201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以养护繁殖渔业资源为基础,后续开展增殖与休闲功能,管理维护单位为河北省乐亭县兴乐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覆盖海域724.4 hm2累计投入资金6 361万元,投放各类礁体22.7万空方。河北省乐亭县国家级海洋牧场是130多户老百姓自己出钱建设而成的海洋牧场示范区,这在全省乃至全国还是首例。该示范区本着大力开发海洋牧场的宗旨,按照“突破前沿技术、提升增养殖水平、确保质量安全、修复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拓展产业空间”的发展思路,深化贝藻礁生态系统构建关键原理、设施、技术的自主创新和集成示范,开展了兴乐海洋牧场建设海洋環境适宜性评价、兴乐海洋牧场构建设施研制开发、兴乐海洋牧场生态环境跟踪监测与评估、兴乐海洋牧场贝藻礁生态系统生物承载力评估、效益分析与提升等四项课题研究,以山东“泽潭模式”为借鉴,带领广大养殖户共同致富,打造了兴乐海洋牧场建设发展新型模式。兴乐模式是指在原石块礁的基础上大力建设水泥筑件礁,大力创新渤海生态环境营造技术、生物行为控制技术、生物承载力提升技术,对重建水泥筑件礁、牧场进行智慧化监测与管理,形成的石块和水泥筑件礁区生态系统。
  1.2.3 龙岛海域 河北省唐山市龙岛海域海之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位于唐山国际旅游岛栾乐边界以东、龙岛以南,始建于2017年, 2018年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管理维护单位为唐山海之都海洋牧场有限公司,覆盖海域667 hm2,累计投入资金7 744.45万元,投放各类礁体14.77万空方,其中石块礁7.54万空方,水泥构件礁6.97万空方,废船礁0.26万空方;增殖水产苗种6 000万单位。
  1.2.4 大清河口海域 河北省唐山大清河口海域唐山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位于唐山国际旅游岛月岛以南、主航道以西海域,始建于2019年,覆盖海域520 hm2,2019年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管理维护单位为唐山湾海洋牧场有限公司,累计完成投资3 000万元,投礁4万空方,投放杂色蛤、海螺、竹节蛏、海肠、牡蛎等苗种16.93亿单位。
  1.2.5 滦河口南部海域 河北省唐山滦河口南部海域东之荣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位于乐亭县滦河口西南海域4海里处,始建于2019年,覆盖海域387 hm2,2019年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管理维护单位为乐亭东之荣海洋牧场有限公司,累计完成投资3 346万元,投礁4.56万空方,增殖各类苗种0.65万单位。
  2 河北省建设海洋牧场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
  河北省各级渔业部门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将其作为渔业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工作任务,并于2008年制定《河北省人工鱼礁管理暂行办法》。省、市、县相关主管部门人员及企业相关负责人多次前往山东、辽宁等海洋牧场建设发展先进地区交流学习。同时,河北省各级渔业部门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实施国家财政补助项目,推动了海洋牧场建设不断上规模、上水平。
  2.2 强化科技支撑
  结合河北省海洋牧场建设发展需求,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众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包括生息场建造技术、苗种生产技术、增殖放流技术、人工鱼礁设计等技术体系研究,全面保障了海洋牧场建设效果。并推动科研院所、专业服务机构与海洋牧场项目主题建立广泛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其中,泥沙质人工藻礁生态系统构建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3 完善多种经营方式
  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以产出品和休闲功能为主,按照市场需求将海洋牧场产品开发成了以精深加工产品为主的不同产品品类,拓展海上垂钓、海上观光等休闲渔业开发,使海洋牧场产生综合效益,加快了河北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带动了转产转业渔民创业就业,实现渔民增收和渔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2.4 重点规范项目管理
  国家财政补助资金下达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每年及时制定《河北省海洋牧场建设实施方案》,严把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组织项目承担单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要求,严格落实项目招投标、施工监理和资金审计制度。省、市、县三级渔业主管部门对项目招投标进行全程监督,协调施工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原材料采购、礁体制作、运输和投放各环节流程进行严格有效监管,确保项目建设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同时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专帐管理制度,实时掌握项目建设及资金拨付进度,做到项目建设在当年批复后先期拨付70%,项目竣工后及时请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剩余的30%待验收合格后再行拨款,确保国家财政补助项目顺利、安全、有效实施,发挥应有效用。
  3 海洋牧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3.1 生态效益突显
  海洋牧场建成后,能在局部海域内形成一个新的小型海洋生态系统,改善示范区海域海洋生物底栖环境,恢复海洋生态自我平衡功能和自我涵育能力及保护生物多样性,逐步带动周边海域的环境改善和渔业资源增加。通过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本底调查、效果评估和跟踪监测数据显示,某海域投礁后的渔业生物资源量由11种增加到18种,海域的生物资源量由9种增加到13种。从人工鱼礁单体跟踪监测的数据显示,构件礁表面的附着生物量达到14种,其中软体动物6种,节肢动物4种,腔肠动物2种,苔藓动物1种,尾索动物1种。构件礁上的附着生物量达到1 748 g/m2。根据实地调研结果,人工鱼礁区捕捞生物量是非人工鱼礁区的1~3倍,渔获量是非人工鱼礁区2~4倍,更有多年罕见的礁岩鱼类在礁区内出现。
  3.2 经济效益可观
  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保护了传统的鱼类产卵场和索饵场,人工鱼礁礁体附着贻贝、牡蛎、海参等多种海洋生物,表面附着了大量贝类、藻类等饵料生物,这些生物能吸引大量的优质鱼类聚集,经济鱼类数量大幅提高,渔获量成倍增长,而且自然海域出产的水产品质量更好、价格更高,特别是通过拓展休闲渔业等产业,进一步带动渔民增产增收,可年创直接和间接效益数亿元。
  3.3 社会效益良好
  近年来,河北省海域的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相当比例的捕捞渔民不得不面临转产转业的选择,通过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建设,可以直接间接安排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同步带动、辐射水产养殖、育苗、加工、销售、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了渔业产业结构,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渔区和谐稳定。
  通过开展海洋牧场生态修复工程,礁区周边的广大渔民实现了从传统捕捞向以礁区休闲垂钓、旅游观光等第三产业转变。同时通过开展海洋牧场建设,吸纳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海域环境修复,真正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共赢。
  4 当前海洋牧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产业化开发不足
  河北省海洋牧场区域性规模化开发、海洋牧场产品中商业化开发品种较少,品牌化建设水平低下,海洋牧场生态效益宣传力度较小,使海洋牧场未能形成市场优势;休闲渔业、流通加工等三次产业融合、陆海统筹开发不足,总体上制约了海洋牧场产业高标准、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4.2 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河北省海洋牧场在全国建设起步较晚,科技支撑体系相对滞后,建设中的许多科技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在对不同底质海域礁体材料、礁型设计、礁体布设、海草场(海藻林)建设等研究应用尚需加强。海洋牧场信息化管理方面,通过信息化监测手段,能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的实时变化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海洋生物的成活率和生长量,与其它先进省份比较,河北省建立完善的信息可控监测系统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4.3 经费保障不足
  河北省水深5~20 m的浅海面积辽阔,建设海洋牧场和实施海洋生态修复的条件得天独厚。但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发展生态渔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较长的过程,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目前,海洋牧场建设资金来源还比较单一,多为企业主导项目建设,融资渠道相对较窄,一直存在着建设资金缺口。
  参考文献:
  [1] 杨璇.河北省海洋环境污染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5.
  [2] 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河北省志:海洋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收稿日期:2021-03-10;修回日期:2021-04-07)
其他文献
鲁棒制导律设计是增强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突防能力、提升飞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针对多约束条件及多种气动参数摄动影响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轨迹抗干扰跟踪问题,首先,在标准轨迹制导的框架下,结合模型辅助线性自抗扰控制和基于航向角误差走廊的几何制导逻辑,提出了一种可满足纵向和横侧向平面制导任务需求的自抗扰再入制导律;其次,采用反馈线性化技术将纵向平面制导任务转换为对高度和航程增广系统的控制描述,从而在性能折衷的意义下解决纵向制导的欠驱动跟踪控制问题;再次,横侧向则基于航向角误差走廊的几何制导原理设计倾侧角反转逻辑的切
摘 要:为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养殖模式和技术路径,于2019-2020年开展了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反季养殖试验。通过池塘清理与消毒、选择优良苗种、合理确定密度、科学投喂、水质调控和越冬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试验取得成功,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同时,为在衡水地区推广鲈鱼养殖探索出较为成功的养殖方法和技术路径。  关键词: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秋苗;
摘要: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法研究了浙江省景宁县陆封香鱼(Plecoglossusaltivelis)各期卵巢发育和组织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陆封香鱼卵巢发育可分为6个时期。7月份部分性腺为细线状,属于Ⅰ期卵巢;7月份和8月份香鱼性腺为Ⅰ期或者Ⅱ期,7月份和8月份的平均成熟系数分别为1.28%和1.45%;9月份,性腺发育达到Ⅲ期和Ⅳ期,其中大多数解剖个体为Ⅳ期卵巢,平均成熟系数为2.59%
摘 要:海蜇生长阶段分为螅状体、碟状体、水母体三个阶段。海蜇溃烂病主要发生在水母体阶段。从伞部凹陷、溃烂的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 Kishinouye)体内分离到3株优势菌株DS2020072901、DS2020072902、DS2020072903。通过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分别为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轮虫弧菌(Vibrio rotif
摘要:为解决高温季节大菱鲆苗种长途运输中存在的运输时间过长造成苗种死亡和入池后成活率低等问题,采用车装水箱、低温、连续充气、立体装苗,封闭长途运输大菱鲆苗种,保证了充气均匀,水流畅通,溶解氧充足,几年来长途运输和入池后苗种成活率均达100%。  关键词:大菱鲆;高温季节;长途运输  近几年来,随着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设施标准不断完善与规范,群众性养殖不断发展,对苗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极大地促进了育苗企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作为电网感知层的当代智能电表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网业务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家电网提出"多芯""模组化"的设计理念。根据这一设计理念并结合我国电网的实情,文中研究了多芯模组化智能电表的硬件电路整体架构和软件整体架构的设计,然后重点进行了模块热插拔功能的硬件接口设计、插拔保护电路设计和热插拔软件设计。实验表明,所提电表解决了一体式智能电表在实际使用中的弊端,满足泛在电力物
摘要:研究了天津地区淡水养虾池塘不同养殖时期渔-莲耦合循环养殖系统净化养殖水环境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养殖时期TN、NH+4-N、NO-2-N的去除率表现为养殖中期>养殖后期>养殖前期,TN去除率分别为7.6%、22.41%、17.67%,NH+4-N去除率分别为16.19%、24.96%、20.04%,NO-2-N去除率分别为11.72%、19.22%、17.13%;不同养殖时期TP的去除率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