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戏剧时代的高校戏曲教学,要从戏曲自身及其外在条件的变化出发,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加强传统与现代文化对接;结合戏曲的生存和传播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戏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后戏剧时代;戏曲教育;教学创新
我国戏曲经历了从起源、形成到成熟、辉煌和衰落的过程。戏曲形成以前,可以称作前戏剧时代;戏曲的成熟、辉煌期可以称作戏剧时代;戏曲步入衰落期后,被逐渐边缘化,则是后戏剧时代[1]。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后戏剧时代。笔者认为,后戏剧时代的戏曲有三大文化特征:其一,戏曲文化地位下降,丧失了舞台艺术的霸主地位,从娱乐生活的中心走向边缘。其二,戏曲传播方式走向多元化,除了舞台传播,还有影视、网络、光碟等现代传播渠道。其三,戏曲的生存方式发生巨变。传统戏曲始终依附于宗教祭祀、迎神赛社等仪式空间和堂会、茶馆等娱乐空间。现在,戏曲主要在专业剧场里演出,其生存空间遭到现代娱乐方式的严重挤压。
随着后戏剧时代的到来,高校戏曲教学模式要结合戏曲自身及其外部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我们认为,当前作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戏曲教学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进行戏曲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发挥戏曲艺术独特的教育价值。二是戏曲如何进入现代,改革教学方法,寻找戏曲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在后戏剧时代,要充实和调整戏曲教学内容,以适应时代对艺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1)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积极借鉴戏曲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化教学内容。
新时期以来,传统戏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术观念不断更新,学术视野不断拓展,新的学术增长点持续涌现。高校戏曲教学应该关注理论界的发展动态,引进新的研究成果,推进戏曲课堂教学。公共选修课的戏曲教学尽管属于一种通识性教育,与纯学术研究和专业教育深浅有别,但是实践表明,一个学科的理论建设会制约或者促进该学科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导向性和引领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譬如,什么是戏剧?戏剧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们讲授戏曲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按照传统的认识,我们把戏剧与小说、诗歌、散文并称为四大文学样式或四大文体,戏剧等同于剧本。因此,目前不少高校的戏曲教学主要是进行剧本文学的分析、鉴赏,忽视了戏剧的舞台艺术的介绍和赏析。这种戏剧观念明显滞后于学术界的理论研究。
当今学者提出,戏剧是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换言之,戏剧的本质是角色扮演。具备这一理论视野后,我们在引导学生赏析剧本文学时,就会有新的体验和感受。著名戏剧理论家董每戡先生在谈到怎样读剧时提出:一个人纵是坐在书桌前或躺在床上读剧本,也该有坐在剧场里看演戏的心情或方法来读剧,心目中要有舞台,要不然,就不能正确地辨别出那个剧本的好或坏。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崔莺莺有一舞台提示“回顾觑末下”,一般读者可能会轻易放过。董先生却慧眼识珍,誉之为“惊鸿一瞥”,认为它意义重大,胜似一篇洋洋洒洒几千字的论文。因为它以强烈的动作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暗示张生与莺莺彼此动心“两相思”。[2]这样去解读剧本,就从单纯的诗性阅读、故事阅读回归了戏剧的舞台性,抓住了剧本文学的本质特征。
(2)要加强戏曲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寻找戏曲与高校学子在精神文化上的无缝对接,充实鲜活的教学内容。
在后戏剧时代,我们应以开放的文化心态从事戏曲教学,阐述戏曲的物质载体、审美特征与现代技术、文化生活的内在联系,讲出新意,讲出深度。在不少人看来,戏曲是博物馆艺术,是老年人的娱乐形式。事实上,戏曲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因为戏曲是活态的口传艺术,它要不断进行舞台创新,自然能够融入现代社会。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戏曲演出需要剧场配合,而现代剧院的科技更新和技术辅助含量大幅提高,就使戏曲的肌体注入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因素。同时,戏曲培养了我国民众的欣赏心理,如注重故事性、叙事性、情节流畅性,对“大团圆”结局的期待等,它很便利地参与了现代艺术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现代剧种民族风格的形成[3]。
戏曲所蕴含的古典精神不少也具有现代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戏曲的人文精神,就能突破时代的壁垒,生发出新的教学内容。近几年来,不少剧团重新排演了一批古典名剧,进入高校演出,获得了大学生的热情追捧。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台湾、大陆各大高校巡演,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瑰丽的爱情传奇,深深打动了高校学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现代剧场与古典精神的完美结合。笔者在讲授汤显祖《牡丹亭》时便着重阐释该剧的生命与爱情的主旋律,将古典式的极限浪漫主义情怀与现代人文精神合观同视,教学内容变得鲜活灵动,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同。
(3) 要从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来从事戏曲教学,加强文化遗产教育,拓展教学内容。
戏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戏曲教育既是艺术教育,也是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价值。譬如,我们可以从戏曲的传承方式入手来讲授戏曲的文化遗产特性。戏曲有物质性传承和非物质性传承两种方式。前者指对戏曲的书面剧本、道具、服饰、乐器、舞台等戏曲物质器具等的传承。后者指对戏曲的口述剧本、唱念做打表演、舞美设计和制作、音乐演奏等艺术或技艺的传承[4]。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戏曲教学是后戏剧时代一种自觉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活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高校戏曲教学中,戏曲的遗产特性会进一步受到重视,开辟出戏曲教学的新路径。
(4)精心凝练教学内容,建立三维立体化的教学板块,提高戏曲教学实效。
戏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头绪繁多。一方面,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优秀作品灿若繁星,艺术名家辈出。另一方面,戏曲是一项融文学、表演、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面对内涵丰富、体系庞大的戏曲教学体系,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精心凝练教学内容,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笔者以为,戏曲教育由三个有机部分构成:首先是戏剧文学赏析教育,即介绍戏曲的辞章、意境和叙事之美。其次是表演艺术鉴赏教育,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唱腔、脸谱服饰、身段形体之美。最后是文化传承教育。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与戏曲相关的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内容,也就是阐述戏曲的文化生态环境。三者互为补充,彼此渗透,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戏曲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文化和审美需求。
二、结合后戏剧时代戏曲的生存和传播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戏曲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历史上,戏曲是广大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戏曲演出既是公众的娱乐狂欢,也包含着深刻的宗教仪式内容,它广泛生存于庙会社火、乡村广场、堂会茶馆等公私文化空间。人们接受戏曲的渠道多种多样,除了观看舞台表演,还可以通过阅读文字剧本,制作和欣赏民间剪纸、雕刻、绘画、刺绣等方式来接受戏曲。
在后戏剧时代,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和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戏曲的生存方式与传播途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看戏主要为了娱乐消遣,而不是酬神还愿,戏曲的宗教功能消退。现代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将戏曲从娱乐的中心地位挤向边缘。戏曲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方面,戏曲继续在舞台上传播,另一方面,涌现出了更加便捷的传播手段,如影视、网络、光碟、手机等均成为戏曲的有效传播途径。现代观众欣赏戏曲,除了去大剧院,更多的是坐在家里观看影视、网络上的演出。这要求高校的戏曲教学,要从业已变化的外部条件出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渐进式教学、主体性教学、体验式教学、多媒质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引领学生进入古典艺术的殿堂,促进戏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1)渐进式教学法。目前,大学生观看戏曲的机会较少,对戏曲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要从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逐渐消除戏曲与大学生之间的文化隔膜。譬如,很多学生可能对昆曲、京剧等大剧种所知不多,但是对家乡的地方戏却比较熟悉。这样,我们可以从地方剧种切入戏曲教学,然后逐渐进入昆曲、京剧等大剧种的学习。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介绍与戏曲相关的艺术形式,过渡到戏曲本身的教学。如影视艺术是大学生所喜爱的,不少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借用了戏曲的艺术元素,它们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如介绍京剧梅派艺术,完全可以从电影《梅兰芳》谈起,进行古典戏剧与现代影视艺术的融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主体性教学法。传统的戏曲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剧本文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现在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中心、以舞台展现为中心,构建“审美性体验、自主性探究、创造性表现”的戏曲课堂教学模式。戏剧的本质是角色扮演,是一项现场展示的艺术。戏曲教学有三个主要的环节,即“赏”、“析”、“演”,主体性的艺术体验应贯穿始终,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赏”是教学的第一步,即指导学生观看戏剧的现场表演或者演出录像,或者细读剧本,欣赏戏曲服饰、脸谱等。然后是“析”,即让学生分析戏曲的艺术结构、流派风格、表演技巧、审美特征等,品其高下,分出优劣。接下来是“演”,引导学生参与舞台体验,进行模仿表演。最初可以选择一些演唱难度不大、观众耳熟能详的剧目、唱段来演出,如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循序渐进,增强表演的难度和技巧。
(3)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为特征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它包括课内体验和课外体验两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譬如,除了戏曲的赏析与演出,还可以教学生制作戏曲头饰、脸谱、皮影、木偶以及戏剧道具等,熟悉戏曲物质载体,加强感性认知。
课外体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即让学生走出校门,观看“活”的戏曲,感受剧场氛围;或者从事民间戏剧的调查、抢救和宣传工作。近几年笔者指导“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研究,不少学生将戏曲学习与国家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紧密联系,积极开展民间戏剧的实地考察工作,进行“湖南皮影戏的历史和现状”、“贵州安顺屯堡地戏文化生态报告”等课题的研究。这样的课外体验,既加深了学生的戏曲意识,又提高了他们从事社会调查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培养了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真正发挥戏曲人文素质的教育功能。
(4)多媒质教学法。针对后戏剧时代戏曲的传播特点,将传统的口头讲授与现代传媒技术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漫、互联网等物质手段开展戏曲教学。随着影视艺术和电子读物的蓬勃兴起,大学生的阅读观悄然变化,他们对印刷文本的兴趣逐渐下降,热衷于图像、电子文本的阅读。人们惊呼,“读图时代”已经不期而至。确实如此,在戏曲学习中,学生已经不耐烦去细读戏曲原著,他们翻阅的是白话本、删节本以及人文素质读写本等;或者去网站搜索电子文本、戏曲图片、音乐、演出视频等。在阅读多元化的语境下,教师应该因势利导,积极运用先进的数字化媒体技术来教学。如在制作教学课件时,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全面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对戏曲艺术予以多维展现。学生在课堂表演时,播放戏曲伴奏带,帮助学生研习、模仿舞台演出,增加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要阅读剧本,可以提供他们电子文本。学生的作业,可以是他们自己制作的课件、音像资料等。网络作为最先进的现代传媒,日益成为传播戏曲的主渠道。除了戏曲剧团和院校的主页外,比较有影响的网站有“咚咚呛——中华戏曲网”、“京剧艺术”、“中国戏曲网”等等。这些戏曲专题网站成为大学生看戏谈戏的交流平台,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总之,教师应当结合戏曲传播方式的变化,综合运用多元化的物质技术手段开展戏曲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综上所述,高校戏曲教学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戏曲生存条件的变化,深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变革,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真正发挥戏曲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庞彦强. 后戏剧时代的戏剧[J]. 大舞台,2008 (1):7-8.
[2] 董每戡. 董每戡全集(上卷)[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237-239.
[3] 郑劭荣. 论高校戏曲赏析课的缘起、方法及意义[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135-136.
[4] 宋俊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戏曲研究的新路向[J]. 文艺研究,2007 (2):97.
[本文是湖南省教改课题“现代文化语境下高校戏曲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09]321号)、长沙理工大学“后戏剧时代高校传统戏曲教育创新研究”(JG0914)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陈立民]
关键词:后戏剧时代;戏曲教育;教学创新
我国戏曲经历了从起源、形成到成熟、辉煌和衰落的过程。戏曲形成以前,可以称作前戏剧时代;戏曲的成熟、辉煌期可以称作戏剧时代;戏曲步入衰落期后,被逐渐边缘化,则是后戏剧时代[1]。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后戏剧时代。笔者认为,后戏剧时代的戏曲有三大文化特征:其一,戏曲文化地位下降,丧失了舞台艺术的霸主地位,从娱乐生活的中心走向边缘。其二,戏曲传播方式走向多元化,除了舞台传播,还有影视、网络、光碟等现代传播渠道。其三,戏曲的生存方式发生巨变。传统戏曲始终依附于宗教祭祀、迎神赛社等仪式空间和堂会、茶馆等娱乐空间。现在,戏曲主要在专业剧场里演出,其生存空间遭到现代娱乐方式的严重挤压。
随着后戏剧时代的到来,高校戏曲教学模式要结合戏曲自身及其外部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我们认为,当前作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戏曲教学有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进行戏曲教学内容的深化改革,发挥戏曲艺术独特的教育价值。二是戏曲如何进入现代,改革教学方法,寻找戏曲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在后戏剧时代,要充实和调整戏曲教学内容,以适应时代对艺术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1)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积极借鉴戏曲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化教学内容。
新时期以来,传统戏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术观念不断更新,学术视野不断拓展,新的学术增长点持续涌现。高校戏曲教学应该关注理论界的发展动态,引进新的研究成果,推进戏曲课堂教学。公共选修课的戏曲教学尽管属于一种通识性教育,与纯学术研究和专业教育深浅有别,但是实践表明,一个学科的理论建设会制约或者促进该学科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导向性和引领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譬如,什么是戏剧?戏剧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们讲授戏曲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按照传统的认识,我们把戏剧与小说、诗歌、散文并称为四大文学样式或四大文体,戏剧等同于剧本。因此,目前不少高校的戏曲教学主要是进行剧本文学的分析、鉴赏,忽视了戏剧的舞台艺术的介绍和赏析。这种戏剧观念明显滞后于学术界的理论研究。
当今学者提出,戏剧是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换言之,戏剧的本质是角色扮演。具备这一理论视野后,我们在引导学生赏析剧本文学时,就会有新的体验和感受。著名戏剧理论家董每戡先生在谈到怎样读剧时提出:一个人纵是坐在书桌前或躺在床上读剧本,也该有坐在剧场里看演戏的心情或方法来读剧,心目中要有舞台,要不然,就不能正确地辨别出那个剧本的好或坏。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崔莺莺有一舞台提示“回顾觑末下”,一般读者可能会轻易放过。董先生却慧眼识珍,誉之为“惊鸿一瞥”,认为它意义重大,胜似一篇洋洋洒洒几千字的论文。因为它以强烈的动作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暗示张生与莺莺彼此动心“两相思”。[2]这样去解读剧本,就从单纯的诗性阅读、故事阅读回归了戏剧的舞台性,抓住了剧本文学的本质特征。
(2)要加强戏曲与现代生活的紧密联系,寻找戏曲与高校学子在精神文化上的无缝对接,充实鲜活的教学内容。
在后戏剧时代,我们应以开放的文化心态从事戏曲教学,阐述戏曲的物质载体、审美特征与现代技术、文化生活的内在联系,讲出新意,讲出深度。在不少人看来,戏曲是博物馆艺术,是老年人的娱乐形式。事实上,戏曲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因为戏曲是活态的口传艺术,它要不断进行舞台创新,自然能够融入现代社会。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戏曲演出需要剧场配合,而现代剧院的科技更新和技术辅助含量大幅提高,就使戏曲的肌体注入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因素。同时,戏曲培养了我国民众的欣赏心理,如注重故事性、叙事性、情节流畅性,对“大团圆”结局的期待等,它很便利地参与了现代艺术的建设,促进了我国现代剧种民族风格的形成[3]。
戏曲所蕴含的古典精神不少也具有现代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戏曲的人文精神,就能突破时代的壁垒,生发出新的教学内容。近几年来,不少剧团重新排演了一批古典名剧,进入高校演出,获得了大学生的热情追捧。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台湾、大陆各大高校巡演,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瑰丽的爱情传奇,深深打动了高校学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现代剧场与古典精神的完美结合。笔者在讲授汤显祖《牡丹亭》时便着重阐释该剧的生命与爱情的主旋律,将古典式的极限浪漫主义情怀与现代人文精神合观同视,教学内容变得鲜活灵动,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同。
(3) 要从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来从事戏曲教学,加强文化遗产教育,拓展教学内容。
戏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戏曲教育既是艺术教育,也是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价值。譬如,我们可以从戏曲的传承方式入手来讲授戏曲的文化遗产特性。戏曲有物质性传承和非物质性传承两种方式。前者指对戏曲的书面剧本、道具、服饰、乐器、舞台等戏曲物质器具等的传承。后者指对戏曲的口述剧本、唱念做打表演、舞美设计和制作、音乐演奏等艺术或技艺的传承[4]。从这一角度来说,高校戏曲教学是后戏剧时代一种自觉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活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高校戏曲教学中,戏曲的遗产特性会进一步受到重视,开辟出戏曲教学的新路径。
(4)精心凝练教学内容,建立三维立体化的教学板块,提高戏曲教学实效。
戏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头绪繁多。一方面,戏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优秀作品灿若繁星,艺术名家辈出。另一方面,戏曲是一项融文学、表演、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面对内涵丰富、体系庞大的戏曲教学体系,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精心凝练教学内容,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笔者以为,戏曲教育由三个有机部分构成:首先是戏剧文学赏析教育,即介绍戏曲的辞章、意境和叙事之美。其次是表演艺术鉴赏教育,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唱腔、脸谱服饰、身段形体之美。最后是文化传承教育。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与戏曲相关的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内容,也就是阐述戏曲的文化生态环境。三者互为补充,彼此渗透,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戏曲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不同层面的文化和审美需求。
二、结合后戏剧时代戏曲的生存和传播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戏曲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在历史上,戏曲是广大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戏曲演出既是公众的娱乐狂欢,也包含着深刻的宗教仪式内容,它广泛生存于庙会社火、乡村广场、堂会茶馆等公私文化空间。人们接受戏曲的渠道多种多样,除了观看舞台表演,还可以通过阅读文字剧本,制作和欣赏民间剪纸、雕刻、绘画、刺绣等方式来接受戏曲。
在后戏剧时代,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和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戏曲的生存方式与传播途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看戏主要为了娱乐消遣,而不是酬神还愿,戏曲的宗教功能消退。现代娱乐形式的多元化将戏曲从娱乐的中心地位挤向边缘。戏曲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方面,戏曲继续在舞台上传播,另一方面,涌现出了更加便捷的传播手段,如影视、网络、光碟、手机等均成为戏曲的有效传播途径。现代观众欣赏戏曲,除了去大剧院,更多的是坐在家里观看影视、网络上的演出。这要求高校的戏曲教学,要从业已变化的外部条件出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渐进式教学、主体性教学、体验式教学、多媒质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引领学生进入古典艺术的殿堂,促进戏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融合。
(1)渐进式教学法。目前,大学生观看戏曲的机会较少,对戏曲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要从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逐渐消除戏曲与大学生之间的文化隔膜。譬如,很多学生可能对昆曲、京剧等大剧种所知不多,但是对家乡的地方戏却比较熟悉。这样,我们可以从地方剧种切入戏曲教学,然后逐渐进入昆曲、京剧等大剧种的学习。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介绍与戏曲相关的艺术形式,过渡到戏曲本身的教学。如影视艺术是大学生所喜爱的,不少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借用了戏曲的艺术元素,它们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如介绍京剧梅派艺术,完全可以从电影《梅兰芳》谈起,进行古典戏剧与现代影视艺术的融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主体性教学法。传统的戏曲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剧本文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现在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中心、以舞台展现为中心,构建“审美性体验、自主性探究、创造性表现”的戏曲课堂教学模式。戏剧的本质是角色扮演,是一项现场展示的艺术。戏曲教学有三个主要的环节,即“赏”、“析”、“演”,主体性的艺术体验应贯穿始终,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赏”是教学的第一步,即指导学生观看戏剧的现场表演或者演出录像,或者细读剧本,欣赏戏曲服饰、脸谱等。然后是“析”,即让学生分析戏曲的艺术结构、流派风格、表演技巧、审美特征等,品其高下,分出优劣。接下来是“演”,引导学生参与舞台体验,进行模仿表演。最初可以选择一些演唱难度不大、观众耳熟能详的剧目、唱段来演出,如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循序渐进,增强表演的难度和技巧。
(3)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为特征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它包括课内体验和课外体验两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譬如,除了戏曲的赏析与演出,还可以教学生制作戏曲头饰、脸谱、皮影、木偶以及戏剧道具等,熟悉戏曲物质载体,加强感性认知。
课外体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即让学生走出校门,观看“活”的戏曲,感受剧场氛围;或者从事民间戏剧的调查、抢救和宣传工作。近几年笔者指导“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研究,不少学生将戏曲学习与国家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紧密联系,积极开展民间戏剧的实地考察工作,进行“湖南皮影戏的历史和现状”、“贵州安顺屯堡地戏文化生态报告”等课题的研究。这样的课外体验,既加深了学生的戏曲意识,又提高了他们从事社会调查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培养了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真正发挥戏曲人文素质的教育功能。
(4)多媒质教学法。针对后戏剧时代戏曲的传播特点,将传统的口头讲授与现代传媒技术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漫、互联网等物质手段开展戏曲教学。随着影视艺术和电子读物的蓬勃兴起,大学生的阅读观悄然变化,他们对印刷文本的兴趣逐渐下降,热衷于图像、电子文本的阅读。人们惊呼,“读图时代”已经不期而至。确实如此,在戏曲学习中,学生已经不耐烦去细读戏曲原著,他们翻阅的是白话本、删节本以及人文素质读写本等;或者去网站搜索电子文本、戏曲图片、音乐、演出视频等。在阅读多元化的语境下,教师应该因势利导,积极运用先进的数字化媒体技术来教学。如在制作教学课件时,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全面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对戏曲艺术予以多维展现。学生在课堂表演时,播放戏曲伴奏带,帮助学生研习、模仿舞台演出,增加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要阅读剧本,可以提供他们电子文本。学生的作业,可以是他们自己制作的课件、音像资料等。网络作为最先进的现代传媒,日益成为传播戏曲的主渠道。除了戏曲剧团和院校的主页外,比较有影响的网站有“咚咚呛——中华戏曲网”、“京剧艺术”、“中国戏曲网”等等。这些戏曲专题网站成为大学生看戏谈戏的交流平台,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总之,教师应当结合戏曲传播方式的变化,综合运用多元化的物质技术手段开展戏曲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综上所述,高校戏曲教学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戏曲生存条件的变化,深化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变革,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修养,真正发挥戏曲独特的审美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 庞彦强. 后戏剧时代的戏剧[J]. 大舞台,2008 (1):7-8.
[2] 董每戡. 董每戡全集(上卷)[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237-239.
[3] 郑劭荣. 论高校戏曲赏析课的缘起、方法及意义[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135-136.
[4] 宋俊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戏曲研究的新路向[J]. 文艺研究,2007 (2):97.
[本文是湖南省教改课题“现代文化语境下高校戏曲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09]321号)、长沙理工大学“后戏剧时代高校传统戏曲教育创新研究”(JG0914)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陈立民]